第484章 大行(4)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突然,身後傳來一陣動靜,隻見朱雄英猛然抬頭,恍惚道:“皇爺爺……”
看到老爺子躺在床榻上睡著了,這才反應過來,剛才睡著了,夢到和老爺子正坐在內花園的涼亭裏吃著西瓜,聊天呢!
那個時候老爺子還沒有現在這樣蒼老,朱雄英還是少年,朱文玨剛學會走路,圍著涼亭到處跑。
夢醒了,迴到現實,這才發現,自己變成了中年,太子長大了,而老爺子卻走了。
“陛下!”
諸王全都走了過來,加上李景隆,拱手行禮。
朱雄英依舊坐在地上,手中拿著孝棒,抬頭看了一人一眼,問道:“出什麽事了?”
李景隆立馬將殉葬一事說了出來,周王立馬拱手道:“迴陛下,臣等見陛下勞累熟睡,不忍打擾,便擅自主張,商討起來,請陛下恕罪!”
老樸端來茶水,朱雄英喝了一口,整個人清醒了不少,問道:“商議的結果是什麽?”
作為大宗正,朱允熥拱手道:“迴陛下,臣等一致認為,當遵從祖製,將伺候過大行皇帝的後宮嬪妃以及侍從全部殉葬!”
朱雄英聽後,沒有太大的反應,挑著眉毛,看向大胖,問道:“小燕王以為呢?”
“臣認為大宗正……言之有理!”
就連仁厚的大胖都認同應該殉葬!
朱雄英頓時猶豫起來,看到他這副樣子,幾人頓時明白過來,皇帝不太想遵從祖製禮法了。
“生前伺候過皇爺爺的嬪妃大多已經故去,但後宮至少還有二三十人,宮女宦官那就更多了,不下於一二百人,這加起來起碼有二百多人要被殉葬……”
朱雄英緩緩搖頭道:“一下子要殺二百多人,朕於心不忍,如今皇爺爺剛走,朕也不想在見血了!”
朱高熾拱手道:“陛下,如果不殉葬,那這些人該如何處理,都是伺候過皇祖父的人,要是放出宮去,萬一……萬一再……”
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高牆隔紅塵。
宮女,宦官也就罷了,那些嬪妃還都年輕,一旦放出宮去,耐不住寂寞……那皇家顏麵何存。
當初老爺子製定殉葬製度,其實並非自私,而是防止外戚作亂,後宮攝政,分裂皇權,老皇帝一死,所有嬪妃全部帶走,一勞永逸,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為大行皇帝殉葬的幾乎都是後宮的嬪妃,還有番外進貢來的女子,這些殉葬的女子也叫朝天女,她們的家人會得到撫恤,甚至世襲的官職,稱為朝天戶。
“你們說的朕都明白!”
朱雄英感慨道:“殉葬製度,實在有傷天和啊!”
朱允熥上前說道:“陛下,如今皇爺爺剛剛故去,若是違背祖訓,恐怕不合適吧!”
他這是在提醒大哥,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改什麽祖製,老爺子剛走,你就改他定下的祖製,這可是大不孝啊!
這證明,你平常對老爺子的孝道都是假的。
你哭的眼腫了,哭的嗓子啞了,哭的死去活來,哭的不吃飯,不睡覺,都沒用,都是裝出來的。
朱雄英扶著額頭,感到一陣頭疼,熬了這麽久,就睡了這麽一會兒,身體能舒服都怪了。
“這事朕在考慮!”
朱雄英擺手問道:“還有其他事嗎?”
李景隆站出來說道:“陛下,大行皇帝臨終囑咐,天下臣民出臨三日,可按照禮法,皇太子,皇子皇孫和後宮妃嬪要斬衰二十七個月,文武官員則穿二十七天喪服……”
朱雄英手撫額頭,沉凝道:“依皇爺爺生前所留遺言,出臨三日之後,釋服,不禁婚嫁,萬不可擾及百姓之生計……”
“明日蓋棺,民間各戶皆可取下白綾,一切如常,臣子可入宮哭喪並吊靈!”
“臣明白!”
李景隆又問:“陛下,敢問大行皇帝何時下葬?”
朱雄英頓時沉默了,這件事他早就想過了,如今可是六月份了,天熱,老爺子的屍體肯定不能長放,即便鋪上石灰,堆上冰塊也保存不了多久。
可問題是,大部分的藩王都還沒迴來呢,尤其是在漠北的燕王,西域的晉王,還有漢北的韓王,沈王,漢南的唐王,雲南的瑉王,西北的肅王,慶王,漢東的伊王……
這些藩王估計四天內趕不到了,當父親的走了,最後都沒讓兒子送一程就下葬了,這實在說不過去。
“幾位王叔以為,皇爺爺該何時下葬?”
朱雄英把問題拋給幾位藩王,你們是老爺子的兒子,你們說的算,等那幾個來了,要是沒能送老爺子最後一程,可別怪到你們侄子頭上。
所有人看向周王,在場藩王中,他年紀最長,都等著他拿主意。
“臣……臣遵從陛下聖意!”
周王又不是傻子,他要說提前把老爺子下葬了,等其他兄弟來還不找他的事,其他藩王也就算了,晉王,燕王不敢打皇帝,還不敢揍你這個弟弟嗎。
到時候肯定把怨氣撒在周王身上。
事情又踢到皇帝這邊,朱雄英也是無奈了,看向朱允熥,問道:“大宗正拿個主意吧!”
你是大宗正,是朱家的族長,掌管皇室的婚喪嫁娶,這事就該你來管。
朱允熥心裏那叫一個難受,他不可能在踢給別人了,因為這就是他該幹的活。
“迴陛下,臣以為七日後下葬最為穩妥,咱鳳陽老家就是這個規矩!”
朱允熥正色道:“家裏長輩去世,沒有一直放著的,那是大不孝,早些入土為安,才是我們這些子孫的一片孝道!”
朱雄英點頭道:“言之有理,那就依照大宗正所言,皇爺爺七日後下葬!”
沒辦法,天熱不能放,至於在外的藩王,你們能趕上就趕上,趕不上就算了,不可能把老爺子的屍體一直放著等你們迴來。
“臣遵命!”
李景隆拱手繼續說道:“陛下,還有最後一件事!”
“說!”
“大行皇帝的廟號和諡號……”
朱雄英問道:“禮部已經定下了?”
“是!”
李景隆拱手道:“大行皇帝起兵淮右,提三尺劍,曆經十餘春秋,蕩滌群雄,戡定禍亂,攘克夷狄,收複諸夏,肇基南服,一統天下……”
“在位二十九載,修明典章,建學校,崇儒術,育賢才,敘九疇,嚴祭祀,察天文,推曆數,謹法度,撫四夷,萬國來朝……”
“曆朝聖主,文治武功,無出洪武,洪武之功,澤被千秋,功蓋萬世,當為我大明太祖皇帝也!”
看到老爺子躺在床榻上睡著了,這才反應過來,剛才睡著了,夢到和老爺子正坐在內花園的涼亭裏吃著西瓜,聊天呢!
那個時候老爺子還沒有現在這樣蒼老,朱雄英還是少年,朱文玨剛學會走路,圍著涼亭到處跑。
夢醒了,迴到現實,這才發現,自己變成了中年,太子長大了,而老爺子卻走了。
“陛下!”
諸王全都走了過來,加上李景隆,拱手行禮。
朱雄英依舊坐在地上,手中拿著孝棒,抬頭看了一人一眼,問道:“出什麽事了?”
李景隆立馬將殉葬一事說了出來,周王立馬拱手道:“迴陛下,臣等見陛下勞累熟睡,不忍打擾,便擅自主張,商討起來,請陛下恕罪!”
老樸端來茶水,朱雄英喝了一口,整個人清醒了不少,問道:“商議的結果是什麽?”
作為大宗正,朱允熥拱手道:“迴陛下,臣等一致認為,當遵從祖製,將伺候過大行皇帝的後宮嬪妃以及侍從全部殉葬!”
朱雄英聽後,沒有太大的反應,挑著眉毛,看向大胖,問道:“小燕王以為呢?”
“臣認為大宗正……言之有理!”
就連仁厚的大胖都認同應該殉葬!
朱雄英頓時猶豫起來,看到他這副樣子,幾人頓時明白過來,皇帝不太想遵從祖製禮法了。
“生前伺候過皇爺爺的嬪妃大多已經故去,但後宮至少還有二三十人,宮女宦官那就更多了,不下於一二百人,這加起來起碼有二百多人要被殉葬……”
朱雄英緩緩搖頭道:“一下子要殺二百多人,朕於心不忍,如今皇爺爺剛走,朕也不想在見血了!”
朱高熾拱手道:“陛下,如果不殉葬,那這些人該如何處理,都是伺候過皇祖父的人,要是放出宮去,萬一……萬一再……”
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高牆隔紅塵。
宮女,宦官也就罷了,那些嬪妃還都年輕,一旦放出宮去,耐不住寂寞……那皇家顏麵何存。
當初老爺子製定殉葬製度,其實並非自私,而是防止外戚作亂,後宮攝政,分裂皇權,老皇帝一死,所有嬪妃全部帶走,一勞永逸,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為大行皇帝殉葬的幾乎都是後宮的嬪妃,還有番外進貢來的女子,這些殉葬的女子也叫朝天女,她們的家人會得到撫恤,甚至世襲的官職,稱為朝天戶。
“你們說的朕都明白!”
朱雄英感慨道:“殉葬製度,實在有傷天和啊!”
朱允熥上前說道:“陛下,如今皇爺爺剛剛故去,若是違背祖訓,恐怕不合適吧!”
他這是在提醒大哥,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改什麽祖製,老爺子剛走,你就改他定下的祖製,這可是大不孝啊!
這證明,你平常對老爺子的孝道都是假的。
你哭的眼腫了,哭的嗓子啞了,哭的死去活來,哭的不吃飯,不睡覺,都沒用,都是裝出來的。
朱雄英扶著額頭,感到一陣頭疼,熬了這麽久,就睡了這麽一會兒,身體能舒服都怪了。
“這事朕在考慮!”
朱雄英擺手問道:“還有其他事嗎?”
李景隆站出來說道:“陛下,大行皇帝臨終囑咐,天下臣民出臨三日,可按照禮法,皇太子,皇子皇孫和後宮妃嬪要斬衰二十七個月,文武官員則穿二十七天喪服……”
朱雄英手撫額頭,沉凝道:“依皇爺爺生前所留遺言,出臨三日之後,釋服,不禁婚嫁,萬不可擾及百姓之生計……”
“明日蓋棺,民間各戶皆可取下白綾,一切如常,臣子可入宮哭喪並吊靈!”
“臣明白!”
李景隆又問:“陛下,敢問大行皇帝何時下葬?”
朱雄英頓時沉默了,這件事他早就想過了,如今可是六月份了,天熱,老爺子的屍體肯定不能長放,即便鋪上石灰,堆上冰塊也保存不了多久。
可問題是,大部分的藩王都還沒迴來呢,尤其是在漠北的燕王,西域的晉王,還有漢北的韓王,沈王,漢南的唐王,雲南的瑉王,西北的肅王,慶王,漢東的伊王……
這些藩王估計四天內趕不到了,當父親的走了,最後都沒讓兒子送一程就下葬了,這實在說不過去。
“幾位王叔以為,皇爺爺該何時下葬?”
朱雄英把問題拋給幾位藩王,你們是老爺子的兒子,你們說的算,等那幾個來了,要是沒能送老爺子最後一程,可別怪到你們侄子頭上。
所有人看向周王,在場藩王中,他年紀最長,都等著他拿主意。
“臣……臣遵從陛下聖意!”
周王又不是傻子,他要說提前把老爺子下葬了,等其他兄弟來還不找他的事,其他藩王也就算了,晉王,燕王不敢打皇帝,還不敢揍你這個弟弟嗎。
到時候肯定把怨氣撒在周王身上。
事情又踢到皇帝這邊,朱雄英也是無奈了,看向朱允熥,問道:“大宗正拿個主意吧!”
你是大宗正,是朱家的族長,掌管皇室的婚喪嫁娶,這事就該你來管。
朱允熥心裏那叫一個難受,他不可能在踢給別人了,因為這就是他該幹的活。
“迴陛下,臣以為七日後下葬最為穩妥,咱鳳陽老家就是這個規矩!”
朱允熥正色道:“家裏長輩去世,沒有一直放著的,那是大不孝,早些入土為安,才是我們這些子孫的一片孝道!”
朱雄英點頭道:“言之有理,那就依照大宗正所言,皇爺爺七日後下葬!”
沒辦法,天熱不能放,至於在外的藩王,你們能趕上就趕上,趕不上就算了,不可能把老爺子的屍體一直放著等你們迴來。
“臣遵命!”
李景隆拱手繼續說道:“陛下,還有最後一件事!”
“說!”
“大行皇帝的廟號和諡號……”
朱雄英問道:“禮部已經定下了?”
“是!”
李景隆拱手道:“大行皇帝起兵淮右,提三尺劍,曆經十餘春秋,蕩滌群雄,戡定禍亂,攘克夷狄,收複諸夏,肇基南服,一統天下……”
“在位二十九載,修明典章,建學校,崇儒術,育賢才,敘九疇,嚴祭祀,察天文,推曆數,謹法度,撫四夷,萬國來朝……”
“曆朝聖主,文治武功,無出洪武,洪武之功,澤被千秋,功蓋萬世,當為我大明太祖皇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