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寧王的怨氣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
李景隆繼續說道:“韓,沈,安,唐,濟,這都是小宗,加上秦,魯,皆不足為慮,陛下真正要擔心的是寧王和穀王!”
朱雄英神情凝重:“說下去!”
“寧藩兵強馬壯,軍備充足,實力不亞於晉燕兩藩,陛下讓他移藩甘朵,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心中不服!”
“至於穀王,臣直言,別看他表現的忠心,那是陛下大權在握,他不敢掀起什麽風浪,如果朝廷衰弱,他一定會有動作,其人見風使舵,兩麵三刀,陛下不得不防,讓他固守長城一線,隻能限於永興一朝……”
“但話又說迴來,以後的事情,誰又能說好啊!”
李景隆難得對皇帝掏次心窩子,而且句句在理!
朱雄英聽後斟酌一陣,隨後問道:“大寧衛的指揮使是誰?”
“迴陛下,以前是陳亨老將軍,西域之戰陣亡後由房寬接任!”
“房寬是河南睢陽人,是當年徐帥一手提拔上來的將軍,以前是北平的指揮僉事,後來調任大寧!”
朱雄英點頭,又問道:“房寬能力如何?”
李景隆想了想說道:“知曉地形,能談軍事,但統兵能力一般,至於作戰,沒打過什麽硬仗……”
房寬,又是一個原本曆史上的靖難名將,但靖難名將的水分太大了,其中至少有一半都是水貨,邱福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把房寬調去秦藩!”
朱雄英果斷吩咐道:“讓秦藩的寧正跟著寧王去甘朵,任指揮使,另外再給他加一個都督府指揮僉事的銜,你明白朕的意思!”
“臣明白!”
朱雄英接著說道:“你去吧,穀王的事,朕在考慮考慮!”
“臣告退!”
李景隆走後,大殿內又變得空曠起來,朱雄英看著眼前熟悉的一切,突然感覺有些陌生。
老爺子走了,從今以後他就成了這座乾清宮的主人。
藩王出了宮,各有去處,晉王迴自己的王府了,穀王跟著蜀王去看望母親郭惠妃了,湘王出了東華門,直奔紫金山孝陵而去。
寧王去了燕王府!
“四哥,我就不明白了,這麽多藩王,他怎麽就非得讓我走,以前我沒怎麽得罪他吧!”
寧王臉色鐵青,一肚子火氣,其實他心裏沒覺得移藩有什麽不對,就是感覺皇帝有些針對他。
按道理說,移藩,就算一下子不能全部移走,也要按藩王年幼順序移,他前麵這麽多的哥哥,怎麽就跳過去移到他的頭上。
而且,今日家宴,所有藩王都做出來了調整,別人都是不疼不癢,唯獨他寧王血虧,站在藩王的立場,寧王無疑是最大的受害者。
“十七弟,別怪當哥哥的沒提醒你,我這王府裏有錦衣衛的探子,你小聲點!”
“我小聲不了!”
寧王袖子甩的啪啪響,說道:“四哥,你說,我在大寧過的好好的,也沒想著和他爭過什麽,就想好好過自己的日子,這……這算什麽迴事,就是看我不順眼……”
朱棣起身安慰道:“好了,十七弟,你少說兩句吧,讓你移你敢賴著不走啊,別說去甘朵了,就是讓你去海上的哪個小島,你也照樣得去……”
“其實你也想多了,沒有針對你的意思,陛下很明顯有收複西番之意,日後征討西番,你的寧藩必然是主力,到時候你要打出寧王的風采!”
“四哥,你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寧王苦著臉說道:“打西番,怎麽不讓秦藩去,折騰我幹啥啊!”
朱棣苦笑一聲,人家秦晉兩藩本來就是和皇帝穿一條褲子的人,多少都要照顧一些,無可厚非的事情,挑這個理著實沒什麽意思。
“十七弟,父皇已經走了,以後穩著點吧,不該說的不要說,莫要圖一時口快,不該做的也不要做……”
朱棣壓低聲音說道:“他……不是什麽善茬!”
“這我知道,以前在宮裏的時候我就看出來了,他有事沒事就挑起我和穀王的矛盾……”
“哎……”
寧王突然搖頭歎息道:“隻是我這一走,漠北就剩一個燕藩了,以後再也不能和四哥一起馳騁草原,肅清沙漠了,實在是人生遺憾啊!”
其實,燕王也舍不得寧王走,寧藩要是離開大寧,他以後在漠北就少了一大助力。
“走吧,在哪都是幹活,換個地方賣命罷了!”
朱棣安慰幾句,才把寧王勸走,他可不敢留著住下。
看著寧王離開的身影,大胖走了進來,問道:“爹,十七叔怎麽說?”
“還能怎麽說,心裏不服唄!”
大胖歎了口氣,這事換誰心裏都不舒服!
“爹,代世子的事,看狗……看陛下的意思,分明是想拖著,然後不了了之!”
朱棣沉凝道:“這事咱們也盡力了,就不要再管了,咱們也管不了,就看陛下的意思了!”
“兒子明白!”
“好了,不說這些!”
朱棣吩咐道:“去把瞻基叫來,我帶他玩兩天就迴漠北了,京城不是久留之地!”
“成!”
大胖突然說道:“爹,二弟迴信了!”
“嗯?”
朱棣一愣,連忙問道:“老二……老二都說了什麽!”
“二弟說他不能來京城為皇祖父奔喪,朝著京城的方向磕了三個頭!”
“他在西域挺好的,讓家裏不要掛念,還問爹娘的好……”
“對了,還有一件大事,一年前他就在西域娶媳婦了,不是啥大戶人家的女子,就是平常軍戶家的女子,三個月前生個兒子……”
“啊……”
朱棣頓時驚訝萬分,說道:“這孩子……娶媳婦這麽大的事也不給家裏說一聲,生個兒子,好……好啊!”
大胖笑道:“二弟故意不給家裏說的,此次來信,是想請爹給他兒子取個名字!”
“好!”
聽到這個消息,朱棣很是高興,站在大堂來迴踱步。
“域……西域的域,老大,你覺得如何?”
大胖念叨道:“朱瞻域,這孩子出生在西域,很應景,好……這名字真不錯!”
朱棣催促道:“老大,快,給老二迴信,順便把你皇祖父送給他的話也寫在上麵,多多鼓勵他,讓他不要消極,振作起來!”
李景隆繼續說道:“韓,沈,安,唐,濟,這都是小宗,加上秦,魯,皆不足為慮,陛下真正要擔心的是寧王和穀王!”
朱雄英神情凝重:“說下去!”
“寧藩兵強馬壯,軍備充足,實力不亞於晉燕兩藩,陛下讓他移藩甘朵,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心中不服!”
“至於穀王,臣直言,別看他表現的忠心,那是陛下大權在握,他不敢掀起什麽風浪,如果朝廷衰弱,他一定會有動作,其人見風使舵,兩麵三刀,陛下不得不防,讓他固守長城一線,隻能限於永興一朝……”
“但話又說迴來,以後的事情,誰又能說好啊!”
李景隆難得對皇帝掏次心窩子,而且句句在理!
朱雄英聽後斟酌一陣,隨後問道:“大寧衛的指揮使是誰?”
“迴陛下,以前是陳亨老將軍,西域之戰陣亡後由房寬接任!”
“房寬是河南睢陽人,是當年徐帥一手提拔上來的將軍,以前是北平的指揮僉事,後來調任大寧!”
朱雄英點頭,又問道:“房寬能力如何?”
李景隆想了想說道:“知曉地形,能談軍事,但統兵能力一般,至於作戰,沒打過什麽硬仗……”
房寬,又是一個原本曆史上的靖難名將,但靖難名將的水分太大了,其中至少有一半都是水貨,邱福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把房寬調去秦藩!”
朱雄英果斷吩咐道:“讓秦藩的寧正跟著寧王去甘朵,任指揮使,另外再給他加一個都督府指揮僉事的銜,你明白朕的意思!”
“臣明白!”
朱雄英接著說道:“你去吧,穀王的事,朕在考慮考慮!”
“臣告退!”
李景隆走後,大殿內又變得空曠起來,朱雄英看著眼前熟悉的一切,突然感覺有些陌生。
老爺子走了,從今以後他就成了這座乾清宮的主人。
藩王出了宮,各有去處,晉王迴自己的王府了,穀王跟著蜀王去看望母親郭惠妃了,湘王出了東華門,直奔紫金山孝陵而去。
寧王去了燕王府!
“四哥,我就不明白了,這麽多藩王,他怎麽就非得讓我走,以前我沒怎麽得罪他吧!”
寧王臉色鐵青,一肚子火氣,其實他心裏沒覺得移藩有什麽不對,就是感覺皇帝有些針對他。
按道理說,移藩,就算一下子不能全部移走,也要按藩王年幼順序移,他前麵這麽多的哥哥,怎麽就跳過去移到他的頭上。
而且,今日家宴,所有藩王都做出來了調整,別人都是不疼不癢,唯獨他寧王血虧,站在藩王的立場,寧王無疑是最大的受害者。
“十七弟,別怪當哥哥的沒提醒你,我這王府裏有錦衣衛的探子,你小聲點!”
“我小聲不了!”
寧王袖子甩的啪啪響,說道:“四哥,你說,我在大寧過的好好的,也沒想著和他爭過什麽,就想好好過自己的日子,這……這算什麽迴事,就是看我不順眼……”
朱棣起身安慰道:“好了,十七弟,你少說兩句吧,讓你移你敢賴著不走啊,別說去甘朵了,就是讓你去海上的哪個小島,你也照樣得去……”
“其實你也想多了,沒有針對你的意思,陛下很明顯有收複西番之意,日後征討西番,你的寧藩必然是主力,到時候你要打出寧王的風采!”
“四哥,你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寧王苦著臉說道:“打西番,怎麽不讓秦藩去,折騰我幹啥啊!”
朱棣苦笑一聲,人家秦晉兩藩本來就是和皇帝穿一條褲子的人,多少都要照顧一些,無可厚非的事情,挑這個理著實沒什麽意思。
“十七弟,父皇已經走了,以後穩著點吧,不該說的不要說,莫要圖一時口快,不該做的也不要做……”
朱棣壓低聲音說道:“他……不是什麽善茬!”
“這我知道,以前在宮裏的時候我就看出來了,他有事沒事就挑起我和穀王的矛盾……”
“哎……”
寧王突然搖頭歎息道:“隻是我這一走,漠北就剩一個燕藩了,以後再也不能和四哥一起馳騁草原,肅清沙漠了,實在是人生遺憾啊!”
其實,燕王也舍不得寧王走,寧藩要是離開大寧,他以後在漠北就少了一大助力。
“走吧,在哪都是幹活,換個地方賣命罷了!”
朱棣安慰幾句,才把寧王勸走,他可不敢留著住下。
看著寧王離開的身影,大胖走了進來,問道:“爹,十七叔怎麽說?”
“還能怎麽說,心裏不服唄!”
大胖歎了口氣,這事換誰心裏都不舒服!
“爹,代世子的事,看狗……看陛下的意思,分明是想拖著,然後不了了之!”
朱棣沉凝道:“這事咱們也盡力了,就不要再管了,咱們也管不了,就看陛下的意思了!”
“兒子明白!”
“好了,不說這些!”
朱棣吩咐道:“去把瞻基叫來,我帶他玩兩天就迴漠北了,京城不是久留之地!”
“成!”
大胖突然說道:“爹,二弟迴信了!”
“嗯?”
朱棣一愣,連忙問道:“老二……老二都說了什麽!”
“二弟說他不能來京城為皇祖父奔喪,朝著京城的方向磕了三個頭!”
“他在西域挺好的,讓家裏不要掛念,還問爹娘的好……”
“對了,還有一件大事,一年前他就在西域娶媳婦了,不是啥大戶人家的女子,就是平常軍戶家的女子,三個月前生個兒子……”
“啊……”
朱棣頓時驚訝萬分,說道:“這孩子……娶媳婦這麽大的事也不給家裏說一聲,生個兒子,好……好啊!”
大胖笑道:“二弟故意不給家裏說的,此次來信,是想請爹給他兒子取個名字!”
“好!”
聽到這個消息,朱棣很是高興,站在大堂來迴踱步。
“域……西域的域,老大,你覺得如何?”
大胖念叨道:“朱瞻域,這孩子出生在西域,很應景,好……這名字真不錯!”
朱棣催促道:“老大,快,給老二迴信,順便把你皇祖父送給他的話也寫在上麵,多多鼓勵他,讓他不要消極,振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