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迴京複命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尚書房!
朱雄英將奏本狠狠的摔在禦案上,咬著牙怒道:“襲擊朝廷命官,殺害朝廷官兵,劫掠朝廷稅銀,真的好大的狗膽!”
這份奏本正是詹徽派人快馬送迴來了,上麵寫著在獨鬆關發生的一切。
“李進!”
“臣在!”
朱雄英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深唿一口氣,問道:“這事你怎麽看?”
這份奏本,李進已經看過了,立馬拱手說道:“迴陛下,臣認為詹布政分析的有道理,此事不見得是江南士紳所為,是有人故意將禍水引入江南……”
“陛下,臣直言,江南剛剛經曆一場血雨腥風,人心不穩,此時萬不能再起殺戮,請陛下三思!”
朱雄英迅速冷靜下來,繼續問道:“你認為此事是何人在背後謀劃?”
“此事尚未查清,臣也不敢斷言,不過,臣認為,此人居心不軌,定有禍亂天下之心!”
朱雄英聽後,眉頭緊皺起來,腦海中不斷過濾著有嫌疑的人,要說禍亂天下恐怕隻有一人。
“陛下,臣認為,此事不宜公開,當隱瞞下來,於暗中調查,畢竟,官員遇襲,稅銀丟失,朝廷顏麵……”
八萬兩銀子,對於二千二百萬新稅來說實在不算什麽,但被劫卻是對朝廷的一種挑釁。
“這件事朕會派人去查!”
朱雄英神情冷峻,又問道:“徐王死活都要去宗人府,你覺得朕應當讓他去嗎?”
李進猶豫一下,隨即說道:“臣知曉陛下與徐王千歲兄弟情深,陛下於心不忍,但……但江南之事,死了這麽多人,總要有個交待……”
“這就猶如南北榜案的劉三吾,當年的胡維庸案,空印案,郭桓案也是如此,如果徐王千歲是有功之臣,那有罪的就是詹徽和藍玉……”
“江南這口大鍋,他們倆要想背起來,除非用自己的命……”
“可陛下若是處死這二人或者其中一人,那將來恐怕人人自危,新政如虎,再也沒有人願意為陛下推行!”
“徐王千歲若是擔下,不至於危及性命,宗人府是什麽地方,不過是陛下一句話的事罷了!”
“臣鬥膽說句實話,江南這口大鍋,徐王必須背,也隻能由徐王來背!”
朱雄英聽後沉默許久,這才無奈的說道:“允熥……徐王真的長大了!”
如今的朱允熥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軟弱無能,任人可欺,滿腦子都是漿糊的皇孫了,看來在江南的這三年,詹徽,藍玉把他教的不錯。
“陛下,臣還有一事尚未稟報!”
“說吧!”
李進上前兩步,悄悄說了幾句話,隱約之間提到了曹國公。
朱雄英沒有立馬表態,而是問道:“李景隆也快迴來了吧!”
“鬆江府送來的奏本上說,市舶司衙門和港口到年底就可以竣工了,曹國公想必最近就會迴京複命!”
朱雄英點點頭,說道:“這件事朕會處理……”
“詹徽,藍玉,常茂應該今晚就到,你和他們也是老相識了,替朕去迎迎他們,請他們在東長房吃頓飯,朕先不見,明天一早大朝會,讓他們跟著一起上朝!”
“臣明白!”
……
傍晚,冷風襲來,吹在臉上猶如刀子一般。
一隊士兵押送著一輛輛馬車緩緩走進京城的南城門。
這些箱子被死死綁在車上,上麵貼著封條,隱約可以看見江南稅銀的字跡。
“折騰三年,老子終於迴來了!”
藍玉看著不遠處的城樓,心情十分高昂,猶如得勝班師的大將軍一般。
聽到藍玉的聲音,詹徽忍不住打開馬車上的簾子,一陣寒風吹過,吹在他蒼老的臉上,眼神瞬間有些模糊起來。
天氣雖冷,但詹徽的內心卻是比六九天的太陽還要熾熱。
他在江南兢兢業業幹了三年,大力推行新政,為朝廷帶來了兩千二百萬兩銀子的新稅,等待他的必然是高官厚祿。
詹徽不看重什麽厚祿,活到他這個歲月,錦衣玉食和粗茶淡飯幾乎也沒有什麽區別了,但這高官……就不知道有多高了。
城門下,藍玉立馬下馬,詹徽在馬車的攙扶下緩緩走下馬車,他肩膀上的箭傷還沒好,如今臉色蒼白,顯得有些憔悴無力。
二人走了過去,定睛細看,一名身穿藍袍的官員正站在城門前等候。
“下官見過涼國公,見過詹布政!”
李進主動行禮,別看他是皇帝身邊的人,但在官職上,他隻是一個七品小官。
別人不知道李進是誰,可這兩位曾經活躍在洪武朝的老臣卻是門清。
李進要想身居高位,現在至少也得是二品紅袍加身,隻不過他自己不想而已。
朱雄英曾經就提出讓他當新朝的兵部尚書,這可是正二品,掌實權的天官,李進毫無猶豫的拒絕了。
李進也是淮西人,但他卻不是淮西黨,而是曾經的東宮太子黨,朱標去世後,他成皇黨,太上皇的皇。
現在屬於朱雄英最信任的頭號軍師。
“李進,怎麽會是你啊!”
藍玉有些驚訝,他和李進是認識的,不過,這位曾經跟隨老爺子的近臣已經淡出朝堂很多年了,聽說一直在宮裏做些整理文案的粗活,這怎麽又突然冒出來了。
“下官奉皇命,前來迎接二位功臣!”
李進不卑不亢,麵無表情,既沒有刻意迴避什麽,也沒有和二人拉攏感情。
“是陛下讓你來的!”
藍玉心中頓時一喜,詹徽卻十分客氣的說道:“有勞李大人了!”
詹徽曾經在洪武朝也風光過,與李進有過交集,二人相處的還不錯,雖說沒好到一張桌子喝過酒,但至少不是政敵,可多年以後再見李進,突然感覺有些陌生。
“詹布政客氣了!”
李進說道:“下官已在東長房備好酒宴,請三位進宮赴宴,請!”
“李大人請!”
三人交代好事情,跟著李進一起進宮了,走進東長房,藍玉打量四周,笑道:“好家夥,這東長房修的挺氣派啊!”
相比之下,詹徽更為激動,他早就聽說皇帝設了東西兩房,供百官享用餐食,其中東長房隻有正三品以上官員才能進去吃飯。
如今他終於終於踏進這座夢寐以求的東方房了!
李進一一介紹道:“那幾個房間是親王用餐之處,目前隻有蜀王,湘王還有燕王……”
“燕王……”
藍玉滿臉的不屑,道:“他什麽時候來的京城?”
李進帶著一絲笑意,說道:“涼國公有所不知,宮裏的燕王是燕世子,今年被陛下特封為燕王,父子同爵!”
藍玉冷哼一聲,沒說什麽,他和燕王是多年的死對頭,所以對此事是十分的不滿。
朱雄英將奏本狠狠的摔在禦案上,咬著牙怒道:“襲擊朝廷命官,殺害朝廷官兵,劫掠朝廷稅銀,真的好大的狗膽!”
這份奏本正是詹徽派人快馬送迴來了,上麵寫著在獨鬆關發生的一切。
“李進!”
“臣在!”
朱雄英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深唿一口氣,問道:“這事你怎麽看?”
這份奏本,李進已經看過了,立馬拱手說道:“迴陛下,臣認為詹布政分析的有道理,此事不見得是江南士紳所為,是有人故意將禍水引入江南……”
“陛下,臣直言,江南剛剛經曆一場血雨腥風,人心不穩,此時萬不能再起殺戮,請陛下三思!”
朱雄英迅速冷靜下來,繼續問道:“你認為此事是何人在背後謀劃?”
“此事尚未查清,臣也不敢斷言,不過,臣認為,此人居心不軌,定有禍亂天下之心!”
朱雄英聽後,眉頭緊皺起來,腦海中不斷過濾著有嫌疑的人,要說禍亂天下恐怕隻有一人。
“陛下,臣認為,此事不宜公開,當隱瞞下來,於暗中調查,畢竟,官員遇襲,稅銀丟失,朝廷顏麵……”
八萬兩銀子,對於二千二百萬新稅來說實在不算什麽,但被劫卻是對朝廷的一種挑釁。
“這件事朕會派人去查!”
朱雄英神情冷峻,又問道:“徐王死活都要去宗人府,你覺得朕應當讓他去嗎?”
李進猶豫一下,隨即說道:“臣知曉陛下與徐王千歲兄弟情深,陛下於心不忍,但……但江南之事,死了這麽多人,總要有個交待……”
“這就猶如南北榜案的劉三吾,當年的胡維庸案,空印案,郭桓案也是如此,如果徐王千歲是有功之臣,那有罪的就是詹徽和藍玉……”
“江南這口大鍋,他們倆要想背起來,除非用自己的命……”
“可陛下若是處死這二人或者其中一人,那將來恐怕人人自危,新政如虎,再也沒有人願意為陛下推行!”
“徐王千歲若是擔下,不至於危及性命,宗人府是什麽地方,不過是陛下一句話的事罷了!”
“臣鬥膽說句實話,江南這口大鍋,徐王必須背,也隻能由徐王來背!”
朱雄英聽後沉默許久,這才無奈的說道:“允熥……徐王真的長大了!”
如今的朱允熥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軟弱無能,任人可欺,滿腦子都是漿糊的皇孫了,看來在江南的這三年,詹徽,藍玉把他教的不錯。
“陛下,臣還有一事尚未稟報!”
“說吧!”
李進上前兩步,悄悄說了幾句話,隱約之間提到了曹國公。
朱雄英沒有立馬表態,而是問道:“李景隆也快迴來了吧!”
“鬆江府送來的奏本上說,市舶司衙門和港口到年底就可以竣工了,曹國公想必最近就會迴京複命!”
朱雄英點點頭,說道:“這件事朕會處理……”
“詹徽,藍玉,常茂應該今晚就到,你和他們也是老相識了,替朕去迎迎他們,請他們在東長房吃頓飯,朕先不見,明天一早大朝會,讓他們跟著一起上朝!”
“臣明白!”
……
傍晚,冷風襲來,吹在臉上猶如刀子一般。
一隊士兵押送著一輛輛馬車緩緩走進京城的南城門。
這些箱子被死死綁在車上,上麵貼著封條,隱約可以看見江南稅銀的字跡。
“折騰三年,老子終於迴來了!”
藍玉看著不遠處的城樓,心情十分高昂,猶如得勝班師的大將軍一般。
聽到藍玉的聲音,詹徽忍不住打開馬車上的簾子,一陣寒風吹過,吹在他蒼老的臉上,眼神瞬間有些模糊起來。
天氣雖冷,但詹徽的內心卻是比六九天的太陽還要熾熱。
他在江南兢兢業業幹了三年,大力推行新政,為朝廷帶來了兩千二百萬兩銀子的新稅,等待他的必然是高官厚祿。
詹徽不看重什麽厚祿,活到他這個歲月,錦衣玉食和粗茶淡飯幾乎也沒有什麽區別了,但這高官……就不知道有多高了。
城門下,藍玉立馬下馬,詹徽在馬車的攙扶下緩緩走下馬車,他肩膀上的箭傷還沒好,如今臉色蒼白,顯得有些憔悴無力。
二人走了過去,定睛細看,一名身穿藍袍的官員正站在城門前等候。
“下官見過涼國公,見過詹布政!”
李進主動行禮,別看他是皇帝身邊的人,但在官職上,他隻是一個七品小官。
別人不知道李進是誰,可這兩位曾經活躍在洪武朝的老臣卻是門清。
李進要想身居高位,現在至少也得是二品紅袍加身,隻不過他自己不想而已。
朱雄英曾經就提出讓他當新朝的兵部尚書,這可是正二品,掌實權的天官,李進毫無猶豫的拒絕了。
李進也是淮西人,但他卻不是淮西黨,而是曾經的東宮太子黨,朱標去世後,他成皇黨,太上皇的皇。
現在屬於朱雄英最信任的頭號軍師。
“李進,怎麽會是你啊!”
藍玉有些驚訝,他和李進是認識的,不過,這位曾經跟隨老爺子的近臣已經淡出朝堂很多年了,聽說一直在宮裏做些整理文案的粗活,這怎麽又突然冒出來了。
“下官奉皇命,前來迎接二位功臣!”
李進不卑不亢,麵無表情,既沒有刻意迴避什麽,也沒有和二人拉攏感情。
“是陛下讓你來的!”
藍玉心中頓時一喜,詹徽卻十分客氣的說道:“有勞李大人了!”
詹徽曾經在洪武朝也風光過,與李進有過交集,二人相處的還不錯,雖說沒好到一張桌子喝過酒,但至少不是政敵,可多年以後再見李進,突然感覺有些陌生。
“詹布政客氣了!”
李進說道:“下官已在東長房備好酒宴,請三位進宮赴宴,請!”
“李大人請!”
三人交代好事情,跟著李進一起進宮了,走進東長房,藍玉打量四周,笑道:“好家夥,這東長房修的挺氣派啊!”
相比之下,詹徽更為激動,他早就聽說皇帝設了東西兩房,供百官享用餐食,其中東長房隻有正三品以上官員才能進去吃飯。
如今他終於終於踏進這座夢寐以求的東方房了!
李進一一介紹道:“那幾個房間是親王用餐之處,目前隻有蜀王,湘王還有燕王……”
“燕王……”
藍玉滿臉的不屑,道:“他什麽時候來的京城?”
李進帶著一絲笑意,說道:“涼國公有所不知,宮裏的燕王是燕世子,今年被陛下特封為燕王,父子同爵!”
藍玉冷哼一聲,沒說什麽,他和燕王是多年的死對頭,所以對此事是十分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