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李斌難得清閑下來。殖民地正以令3k人類瞠目結舌的速度擴張,新的社區落成,軌道交通開始覆蓋全城,隨著高架橋和懸浮軌道的架設,城市漸漸朝著立體的模樣發展。
除此之外,在總督區邊緣,新的組裝廠正在搭建,由架著長槍短炮,嚴密守護的大型港口,會將福光島、暗影島的構件、工業成品運輸過來,再通過列車直達工業區,在這裏進行組裝,並進一步向城市和各路爵爺封地運輸。
而在工業區內,除了大片懸掛寰宇聯合標誌的工廠,以及馮布勒工業這類加盟公司的工廠外,還有一些伊甸人創辦的小公司的辦事處,這裏多是運輸公司、勞務派遣公司和小型項目承包公司,他們在這裏激烈競爭寰宇聯合和其他大型公司的訂單,正以緩慢但堅定的速度,成長為伊甸星的本土企業。
從企業角度出發,這些公司都是競爭對手,都該死。但從政權角度出發,這些脆弱的新興企業,都是沙漠裏的綠植,每一株都能引來文官團體的喜悅——他們的年終獎,可跟殖民地的活躍程度息息相關。
而基因鎖解除工作也在開展,這畢竟不是真正地開鎖,沒法張口“兩百不二價”然後開鎖師傅三下五除二把鎖打開收錢,基因修飾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如果不使用休眠倉一步到位的話,就需要慢慢來。
畢竟如果身體一次性修飾太多基因,就會出現新生細胞和肌體的排異反應,繼而導致血肉崩潰,變成一灘爛泥。
時間來到星曆213年7月8日,布萊頓聯盟在收到李斌的邀請後,經過長達半年的激烈討論,終於達成內部意見一致。
他們派遣的談判代表,穿越複雜危險的失落星區航線,經過兩輪激戰,在老家附近擊退了一股餘暉艦隊,又在深層超空間全殲了一股企圖打秋風的星光海盜後,終於帶著還在冒煙,損管們叫罵著維修的大型艦隊,抵達伊甸星。
聯絡人曼巴·王(第164章)在空間站眺望腳下紫色的星球,第一眼他還以為這是一顆輻射行星,但平靜的海麵和如圖層一般平移的雲層,又告訴他這顆星球的大氣環境很穩定,不是輻射行星那種電閃雷鳴的模樣。伊甸星 他當年因為美食被瓦哈卜賄賂,從軍官轉行做了寰宇聯合在布萊頓聯盟的聯絡人。這些年一直在幫著寰宇聯合倒賣糧食去布萊頓聯盟,雖然數量不算多,而且產品種類單一。但架不住布萊頓聯盟人口眾多又極度缺乏糧食,他的地位反而靠著穩定提供糧食上漲許多。
至少布萊頓聯盟裏的大族,想要在餐桌上擺一份新鮮的岩蟹肉或者梭子蟹鉗,亦或是蜈蚣腿肉,都需要走他的門路。
“真牛逼啊,這才幾年?”他看著美妙的行星,詞窮地感歎。畢竟是軍人轉職,還是陸軍,作為所有兵種中對學曆、技術要求最低,且大崩潰後成體係軍校、學校幾乎被巨企壟斷的英仙座星域,委實不能要求他們有多少文化。
一旁的霍爾夫則不一樣(第149章),作為布萊頓國營重工廠的對外代表,他年紀輕輕卻有著滿頭白發,為重工廠操碎了心,此時用豔羨的眼神看向這顆行星,心裏嘀咕著要是這顆星球在布萊頓聯盟附近就好了。
他倆一個是聯絡人,一個是以前負責李斌采購的至高點brv重建項目的代表,作為最懂寰宇聯合的兩人,擔任了本次談判的代表。負責迎接他們的,是傑夫裏。
“來來來!快別站著了,我們得趕緊去星際驛站!”傑夫裏一張刀疤臉,此時笑得如同一朵菊花,他最喜歡做這種接待工作了,不但能合理合法吹牛逼,還能看這些從核心星區出來的人,在見到伊甸星後誇張失神的表情。
傑夫裏穿著根據伊甸星環境特製的寬鬆防護服,內置的微型空調可以隨時調節體溫並吹幹汗水,是非戰區最適合百姓穿的服裝。這種衣服還是一位鬣犬礦業的工程師研發的,寰宇聯合可沒時間專門為百姓研發生活服裝——畢竟作戰服又不是不能穿,雖然它悶、它遇汗後濕噠噠的、它會捂得皮膚發紅發皺,但軍品麽,首先考慮的不是舒適度。
而這位根據鬣犬礦業母星叢林行星的野外勘探專家服裝,因地製宜改裝的發明者,也獲得了由寰宇聯合頒發的發明獎和價值300星幣的伊甸幣,並批準了他建造服裝廠的貸款批條。
曼巴和霍爾夫一臉懵逼地跟著傑夫裏乘坐穿梭機轉移去星際驛站,他倆不清楚傑夫裏為什麽這麽急,連飛船維修的申請時間都不給,但直到來到星際驛站,曼巴才恍然大悟。
因為在三天前,羅伊德聯盟的移民船也到了。
三艘破破爛爛的星際線遊輪,拆掉了所有娛樂設施,滿載糧食和移民,從新瑪格歐斯起飛,曆時3個月,原本每艘船額定承載1500人的飛船,一共運輸了20萬餘人,來到他們遙遠的新家。
李斌不可能讓這些人立刻降落伊甸星,先不提他們的母星與伊甸星環境有多少差異,多少人會水土不服。公司首先要做的,是給每個人打疫苗,預防他們感染伊甸\/坦法\/格拉納達的特殊病毒,杜絕流行病。
其次他們還需要接受檢疫,預防有巨企利用移民投放病毒摧毀殖民地。還要甄別間諜、核對人員身份、建造對應的安置住房、還要運輸糧食保證這些人的虛空生活。
總之移民是件麻煩事,3個月前60多萬鬣礦移民才全數安置完,現在又來了新的移民,海關和黑製服,金線交織,抱著空氣槍,腰掛鏈鋸劍和大口徑手槍的治安官們都忙瘋了。
霍爾夫炯炯有神地看著來往的文官和治安官們,還有小股通過檢查後,千恩萬謝乘坐電梯離開的移民,忍不住對傑夫裏道:“貴司的文官和治安官們素質很高啊,這麽多移民擠在這麽小的空間裏,竟然沒有出亂子。”
傑夫裏嗐道:“這都算好的了,您現在看到的呀,都是一連串慘痛教訓積累的經驗。三個月前,我們才把最後一批鬣礦移民給安置完。那之前可麻煩了,人又多,鬧事兒的也多。羅伊德人大都是虛空礦工,太空生活經驗豐富,不像鬣礦移民,明明都是工程師和技工,硬是把廁所拉爆了,那大便河在船艙裏飄,汙了一整艘巡洋艦!”
他說著來到海關前,刷了卡驗了身份,爽利地帶著兩人為首的談判團隊插隊。關門前霍爾夫看著海關外或麻木或不安或帶著些微期待,更多的是疲倦的眼睛,心裏暗歎:
羅伊德聯盟已經覆滅,布萊頓聯盟又好到哪裏去呢?一直被速子科技勒索,又要派年輕人送死,每年狩獵季餘暉艦隊不來,我們還要主動派艦隊去找目標……連跟李斌合作都得偷偷背著人速子,這日子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哇。
他憂心忡忡,看著羅伊德人仿佛看到了布萊頓人淒慘的未來。至於曼巴·王?他現在摸著肚子,正和傑夫裏談笑風生:
“咱們什麽時候開飯?我今天可一口沒吃,空著肚子等伊甸的地道美食呢!自打你們航展辦完,現在整個星區東部都說伊甸星的食物最美味!”
除此之外,在總督區邊緣,新的組裝廠正在搭建,由架著長槍短炮,嚴密守護的大型港口,會將福光島、暗影島的構件、工業成品運輸過來,再通過列車直達工業區,在這裏進行組裝,並進一步向城市和各路爵爺封地運輸。
而在工業區內,除了大片懸掛寰宇聯合標誌的工廠,以及馮布勒工業這類加盟公司的工廠外,還有一些伊甸人創辦的小公司的辦事處,這裏多是運輸公司、勞務派遣公司和小型項目承包公司,他們在這裏激烈競爭寰宇聯合和其他大型公司的訂單,正以緩慢但堅定的速度,成長為伊甸星的本土企業。
從企業角度出發,這些公司都是競爭對手,都該死。但從政權角度出發,這些脆弱的新興企業,都是沙漠裏的綠植,每一株都能引來文官團體的喜悅——他們的年終獎,可跟殖民地的活躍程度息息相關。
而基因鎖解除工作也在開展,這畢竟不是真正地開鎖,沒法張口“兩百不二價”然後開鎖師傅三下五除二把鎖打開收錢,基因修飾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如果不使用休眠倉一步到位的話,就需要慢慢來。
畢竟如果身體一次性修飾太多基因,就會出現新生細胞和肌體的排異反應,繼而導致血肉崩潰,變成一灘爛泥。
時間來到星曆213年7月8日,布萊頓聯盟在收到李斌的邀請後,經過長達半年的激烈討論,終於達成內部意見一致。
他們派遣的談判代表,穿越複雜危險的失落星區航線,經過兩輪激戰,在老家附近擊退了一股餘暉艦隊,又在深層超空間全殲了一股企圖打秋風的星光海盜後,終於帶著還在冒煙,損管們叫罵著維修的大型艦隊,抵達伊甸星。
聯絡人曼巴·王(第164章)在空間站眺望腳下紫色的星球,第一眼他還以為這是一顆輻射行星,但平靜的海麵和如圖層一般平移的雲層,又告訴他這顆星球的大氣環境很穩定,不是輻射行星那種電閃雷鳴的模樣。伊甸星 他當年因為美食被瓦哈卜賄賂,從軍官轉行做了寰宇聯合在布萊頓聯盟的聯絡人。這些年一直在幫著寰宇聯合倒賣糧食去布萊頓聯盟,雖然數量不算多,而且產品種類單一。但架不住布萊頓聯盟人口眾多又極度缺乏糧食,他的地位反而靠著穩定提供糧食上漲許多。
至少布萊頓聯盟裏的大族,想要在餐桌上擺一份新鮮的岩蟹肉或者梭子蟹鉗,亦或是蜈蚣腿肉,都需要走他的門路。
“真牛逼啊,這才幾年?”他看著美妙的行星,詞窮地感歎。畢竟是軍人轉職,還是陸軍,作為所有兵種中對學曆、技術要求最低,且大崩潰後成體係軍校、學校幾乎被巨企壟斷的英仙座星域,委實不能要求他們有多少文化。
一旁的霍爾夫則不一樣(第149章),作為布萊頓國營重工廠的對外代表,他年紀輕輕卻有著滿頭白發,為重工廠操碎了心,此時用豔羨的眼神看向這顆行星,心裏嘀咕著要是這顆星球在布萊頓聯盟附近就好了。
他倆一個是聯絡人,一個是以前負責李斌采購的至高點brv重建項目的代表,作為最懂寰宇聯合的兩人,擔任了本次談判的代表。負責迎接他們的,是傑夫裏。
“來來來!快別站著了,我們得趕緊去星際驛站!”傑夫裏一張刀疤臉,此時笑得如同一朵菊花,他最喜歡做這種接待工作了,不但能合理合法吹牛逼,還能看這些從核心星區出來的人,在見到伊甸星後誇張失神的表情。
傑夫裏穿著根據伊甸星環境特製的寬鬆防護服,內置的微型空調可以隨時調節體溫並吹幹汗水,是非戰區最適合百姓穿的服裝。這種衣服還是一位鬣犬礦業的工程師研發的,寰宇聯合可沒時間專門為百姓研發生活服裝——畢竟作戰服又不是不能穿,雖然它悶、它遇汗後濕噠噠的、它會捂得皮膚發紅發皺,但軍品麽,首先考慮的不是舒適度。
而這位根據鬣犬礦業母星叢林行星的野外勘探專家服裝,因地製宜改裝的發明者,也獲得了由寰宇聯合頒發的發明獎和價值300星幣的伊甸幣,並批準了他建造服裝廠的貸款批條。
曼巴和霍爾夫一臉懵逼地跟著傑夫裏乘坐穿梭機轉移去星際驛站,他倆不清楚傑夫裏為什麽這麽急,連飛船維修的申請時間都不給,但直到來到星際驛站,曼巴才恍然大悟。
因為在三天前,羅伊德聯盟的移民船也到了。
三艘破破爛爛的星際線遊輪,拆掉了所有娛樂設施,滿載糧食和移民,從新瑪格歐斯起飛,曆時3個月,原本每艘船額定承載1500人的飛船,一共運輸了20萬餘人,來到他們遙遠的新家。
李斌不可能讓這些人立刻降落伊甸星,先不提他們的母星與伊甸星環境有多少差異,多少人會水土不服。公司首先要做的,是給每個人打疫苗,預防他們感染伊甸\/坦法\/格拉納達的特殊病毒,杜絕流行病。
其次他們還需要接受檢疫,預防有巨企利用移民投放病毒摧毀殖民地。還要甄別間諜、核對人員身份、建造對應的安置住房、還要運輸糧食保證這些人的虛空生活。
總之移民是件麻煩事,3個月前60多萬鬣礦移民才全數安置完,現在又來了新的移民,海關和黑製服,金線交織,抱著空氣槍,腰掛鏈鋸劍和大口徑手槍的治安官們都忙瘋了。
霍爾夫炯炯有神地看著來往的文官和治安官們,還有小股通過檢查後,千恩萬謝乘坐電梯離開的移民,忍不住對傑夫裏道:“貴司的文官和治安官們素質很高啊,這麽多移民擠在這麽小的空間裏,竟然沒有出亂子。”
傑夫裏嗐道:“這都算好的了,您現在看到的呀,都是一連串慘痛教訓積累的經驗。三個月前,我們才把最後一批鬣礦移民給安置完。那之前可麻煩了,人又多,鬧事兒的也多。羅伊德人大都是虛空礦工,太空生活經驗豐富,不像鬣礦移民,明明都是工程師和技工,硬是把廁所拉爆了,那大便河在船艙裏飄,汙了一整艘巡洋艦!”
他說著來到海關前,刷了卡驗了身份,爽利地帶著兩人為首的談判團隊插隊。關門前霍爾夫看著海關外或麻木或不安或帶著些微期待,更多的是疲倦的眼睛,心裏暗歎:
羅伊德聯盟已經覆滅,布萊頓聯盟又好到哪裏去呢?一直被速子科技勒索,又要派年輕人送死,每年狩獵季餘暉艦隊不來,我們還要主動派艦隊去找目標……連跟李斌合作都得偷偷背著人速子,這日子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哇。
他憂心忡忡,看著羅伊德人仿佛看到了布萊頓人淒慘的未來。至於曼巴·王?他現在摸著肚子,正和傑夫裏談笑風生:
“咱們什麽時候開飯?我今天可一口沒吃,空著肚子等伊甸的地道美食呢!自打你們航展辦完,現在整個星區東部都說伊甸星的食物最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