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人類對黑洞的存在已經麻木了,整個英仙座星域有十幾個黑洞。
但對於3k老登而言,去黑洞視界逛一圈,頂著黑洞引力登陸研究站搜刮什麽的,光是想想就令人害怕。
“就不能把整座研究站拖出來嗎?”李斌本想這麽問,但理性告訴他,把一座微型空間站,還是被黑洞引力拖拽的微型空間站拖出黑洞視界,難度其實不亞於拖拽一顆衛星。
伊莎安撫:“安心啦,其實不在視界裏,隻是比較近而已。”
李斌撐著臉:“我隻是想不明白,人之領都發達到能黑洞視界當澡盆玩,又怎麽能把自己玩散架的?”
傑哥扶著終端眼鏡,露出經典的傑哥笑:“那自然是重力發生器了。”
他言簡意賅:“其實無論是使用人之領晚期還是早期藍圖建造的空間站,到大崩潰前,都迭代出了重力發生器的建造方案。”
“英仙座星域的大部分空間站沒有安裝,隻是因為本地沒有儲備這份技術。”
“我找高遠見問過,雖然大部分人之領製式主力艦藍圖,都包含重力發生器,但事實上,隻有霸主、速子科技,辛達強權,英仙座聯盟這種占據核心星區精華區域的勢力,擁有能生產重力發生器的自動化工廠。”
“所以我們俘獲的奧德賽級,也就是核心艦隊的虎鮫號有重力係統,但來自惡魔航電自主設計的漩流號卻沒有。”
“除此之外,民用主力艦,尤其是貨船都沒有搭載重力發生器。”傑哥擦著眼鏡道,“阿特拉斯級和普羅米修斯級的貨艙極大,如果使用重力發生器,自己的貨物就會把飛船壓垮。”
李斌默默點煙,不說伊莎的祝融號(漩流級),就是他的座駕燭龍號也沒有,這船空間本就緊湊,還重點放在電子戰壓製上,還有賊他媽逆天的飛船貨運鐵軌係統,自然不可能裝重力係統。
不然你是等著戰事激烈不得不超重裝貨時,萬一偶遇射入飛船的炮彈打壞鐵軌,肚子裏的列車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落體,以千噸王的氣勢壓垮艙壁嗎?它無重力環境下直接撞穿飛船落進太空,都比層層下墜壓塌無數艙段更能接受!
傑哥戴上眼鏡,繼續招牌笑容:“這座研究站的重力係統一定還在運轉,不過任務不是在內部生成重力,而對抗黑洞的引力……你不要問我這玩意兒到底怎麽運轉的,科技發展到人之領晚期,每門學科都細化到非常複雜的地步,我是專攻艦船設計的,力學沒學到能玩弄引力重力的地步。”
說到這裏,傑哥生怕李斌產生什麽心思,趕緊補充:
“這種技術,不是看藍圖就能逆向的,需要的是數百個相關研究所和成體係的人才培養梯隊,以及無數天才前仆後繼,再加上足夠的時間才能做到。”
對此李斌表示理解,老美20世紀70年代研發並生產的毒刺導彈,停產幾十年,到了21世紀為了賣軍援翻箱倒櫃掏出來打算重新生產,結果愣是沒法立刻複產,更何況麵臨全麵技術退潮和斷代的現在呢?
相比於大崩潰前,其實現在的英仙座,才是‘古人’。
總之,在傑哥再三保證下,在餘暉反複演算並確保沒有任何問題下,李斌才安排了伏爾甘帶人乘船去研究站:
“我不管數據怎麽說,黑洞總是實體宇宙最危險的自然現象之一。凡是去的人,都必須寫好遺囑,獎金按10倍作業獎金發放!”
工程部的羅伊德裔淚流滿麵。
作為虛空采礦民族,他們不少人靠著為巨企和其他公司賣礦為生,有人確實去過黑洞附近挖礦——畢竟在黑洞引力作用下,星係裏的小行星被牽引集中到視界附近的情況並不罕見。
有時候發現一顆價值極高的小行星,為了快速掙錢,他們也冒險開著陳舊的飛船采掘過。
巨企可不會反複叮囑,更不會給10倍獎金!
“這就是人之領正統的待遇麽?我生活在開明的時代啊!”有黑洞采掘經驗的老人,感激涕零。
-----------------
伏爾甘等人一去就是18天。
這18天裏,附近星係已經被餘暉人類共存派勘探了個遍,估計天角獸級已經找到,隻是沒有中繼通訊器,暫時無法傳迴信號。
迴來時這些人有些恍惚,伏爾甘楞道:“沒有啊,我們就去了一個小時不到,這座研究站很小,看起來很大,但根本沒藏任何物品,就隻有一台數據庫,我們拆了數據庫就迴來了。”
傑哥聽聞消息,興衝衝趕來,將數據庫插入飛船實驗室終端,飛快查閱日誌,給出結果:
“這是一座儲存站不是研究站,隻是掛著研究站名號,其目的是作為儲備技術資料庫存在,用於應對可能存在的任何文明滅絕級別的災難時,各星域可以開啟它獲得一套技術藍圖。”
伊莎皺眉:“聽起來像是人之領早有麵對大崩潰的準備。”
“不是這樣的。”傑哥歎氣,“人之領在全銀河擴張,麵對過各種恐怖災難和異形。這種儲存站,本質就和伊甸星安居房裏的儲備糧一樣,是後備隱藏能源,本質是防患於未然,若人之領真有準備,至少也會做成三級空間站大小。”
他銳評:“當年製定這個方案的人,一定沒過腦子。”
“儲存站靠近黑洞視界,利用時間膨脹效應,儲存站受時間膨脹影響,自身度過的時間隻有幾年,就可以跨過膨脹效應外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
“工程部靠近後前後自己感覺隻花了1個小時不到,出來卻發覺過了十幾天也是因為時間膨脹。不過因為他搭乘的是人之領製式巡洋艦,所有有抗性。”(還是那句話,遊戲裏玩家開船黑洞洗澡,鑽進黑洞裏還能出來,而且時間流速不變,我盡力圓了)
“如此一來,不需要花費太多預算在增加儲存器的使用年限上,就能有效延長內部數據的存在時長。”
“但如果真的遭遇文明斷層級別的災難,人類從行星上再度發展出太空文明,又怎麽可能敢貿然飛到黑洞視界邊緣發掘這些儲存站呢?”
“大崩潰導致的斷層,還遠沒到這些儲存站設計初衷需要麵對的災難程度。英仙座星域自己都有大量成熟的飛船藍圖和自動化工廠,其實不怎麽缺飛船……唔,當我沒說。”
看清藍圖後,傑哥語塞了一會兒。
李斌奇道:“怎麽?”
傑哥有些尷尬地說:“其實這些藍圖還挺有可取之處的,設計思路很寬泛,確實具有比較廣的適應性。”
他展開藍圖,眾人定睛看去,麵色古怪。
“所有武器槽位都是通用槽?”
(ok,群裏大佬認證a聖在訪談裏說人之領事嘎了的,那看來0.98那個信使,應該是十四軍團那種類型,好耶!)
但對於3k老登而言,去黑洞視界逛一圈,頂著黑洞引力登陸研究站搜刮什麽的,光是想想就令人害怕。
“就不能把整座研究站拖出來嗎?”李斌本想這麽問,但理性告訴他,把一座微型空間站,還是被黑洞引力拖拽的微型空間站拖出黑洞視界,難度其實不亞於拖拽一顆衛星。
伊莎安撫:“安心啦,其實不在視界裏,隻是比較近而已。”
李斌撐著臉:“我隻是想不明白,人之領都發達到能黑洞視界當澡盆玩,又怎麽能把自己玩散架的?”
傑哥扶著終端眼鏡,露出經典的傑哥笑:“那自然是重力發生器了。”
他言簡意賅:“其實無論是使用人之領晚期還是早期藍圖建造的空間站,到大崩潰前,都迭代出了重力發生器的建造方案。”
“英仙座星域的大部分空間站沒有安裝,隻是因為本地沒有儲備這份技術。”
“我找高遠見問過,雖然大部分人之領製式主力艦藍圖,都包含重力發生器,但事實上,隻有霸主、速子科技,辛達強權,英仙座聯盟這種占據核心星區精華區域的勢力,擁有能生產重力發生器的自動化工廠。”
“所以我們俘獲的奧德賽級,也就是核心艦隊的虎鮫號有重力係統,但來自惡魔航電自主設計的漩流號卻沒有。”
“除此之外,民用主力艦,尤其是貨船都沒有搭載重力發生器。”傑哥擦著眼鏡道,“阿特拉斯級和普羅米修斯級的貨艙極大,如果使用重力發生器,自己的貨物就會把飛船壓垮。”
李斌默默點煙,不說伊莎的祝融號(漩流級),就是他的座駕燭龍號也沒有,這船空間本就緊湊,還重點放在電子戰壓製上,還有賊他媽逆天的飛船貨運鐵軌係統,自然不可能裝重力係統。
不然你是等著戰事激烈不得不超重裝貨時,萬一偶遇射入飛船的炮彈打壞鐵軌,肚子裏的列車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落體,以千噸王的氣勢壓垮艙壁嗎?它無重力環境下直接撞穿飛船落進太空,都比層層下墜壓塌無數艙段更能接受!
傑哥戴上眼鏡,繼續招牌笑容:“這座研究站的重力係統一定還在運轉,不過任務不是在內部生成重力,而對抗黑洞的引力……你不要問我這玩意兒到底怎麽運轉的,科技發展到人之領晚期,每門學科都細化到非常複雜的地步,我是專攻艦船設計的,力學沒學到能玩弄引力重力的地步。”
說到這裏,傑哥生怕李斌產生什麽心思,趕緊補充:
“這種技術,不是看藍圖就能逆向的,需要的是數百個相關研究所和成體係的人才培養梯隊,以及無數天才前仆後繼,再加上足夠的時間才能做到。”
對此李斌表示理解,老美20世紀70年代研發並生產的毒刺導彈,停產幾十年,到了21世紀為了賣軍援翻箱倒櫃掏出來打算重新生產,結果愣是沒法立刻複產,更何況麵臨全麵技術退潮和斷代的現在呢?
相比於大崩潰前,其實現在的英仙座,才是‘古人’。
總之,在傑哥再三保證下,在餘暉反複演算並確保沒有任何問題下,李斌才安排了伏爾甘帶人乘船去研究站:
“我不管數據怎麽說,黑洞總是實體宇宙最危險的自然現象之一。凡是去的人,都必須寫好遺囑,獎金按10倍作業獎金發放!”
工程部的羅伊德裔淚流滿麵。
作為虛空采礦民族,他們不少人靠著為巨企和其他公司賣礦為生,有人確實去過黑洞附近挖礦——畢竟在黑洞引力作用下,星係裏的小行星被牽引集中到視界附近的情況並不罕見。
有時候發現一顆價值極高的小行星,為了快速掙錢,他們也冒險開著陳舊的飛船采掘過。
巨企可不會反複叮囑,更不會給10倍獎金!
“這就是人之領正統的待遇麽?我生活在開明的時代啊!”有黑洞采掘經驗的老人,感激涕零。
-----------------
伏爾甘等人一去就是18天。
這18天裏,附近星係已經被餘暉人類共存派勘探了個遍,估計天角獸級已經找到,隻是沒有中繼通訊器,暫時無法傳迴信號。
迴來時這些人有些恍惚,伏爾甘楞道:“沒有啊,我們就去了一個小時不到,這座研究站很小,看起來很大,但根本沒藏任何物品,就隻有一台數據庫,我們拆了數據庫就迴來了。”
傑哥聽聞消息,興衝衝趕來,將數據庫插入飛船實驗室終端,飛快查閱日誌,給出結果:
“這是一座儲存站不是研究站,隻是掛著研究站名號,其目的是作為儲備技術資料庫存在,用於應對可能存在的任何文明滅絕級別的災難時,各星域可以開啟它獲得一套技術藍圖。”
伊莎皺眉:“聽起來像是人之領早有麵對大崩潰的準備。”
“不是這樣的。”傑哥歎氣,“人之領在全銀河擴張,麵對過各種恐怖災難和異形。這種儲存站,本質就和伊甸星安居房裏的儲備糧一樣,是後備隱藏能源,本質是防患於未然,若人之領真有準備,至少也會做成三級空間站大小。”
他銳評:“當年製定這個方案的人,一定沒過腦子。”
“儲存站靠近黑洞視界,利用時間膨脹效應,儲存站受時間膨脹影響,自身度過的時間隻有幾年,就可以跨過膨脹效應外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
“工程部靠近後前後自己感覺隻花了1個小時不到,出來卻發覺過了十幾天也是因為時間膨脹。不過因為他搭乘的是人之領製式巡洋艦,所有有抗性。”(還是那句話,遊戲裏玩家開船黑洞洗澡,鑽進黑洞裏還能出來,而且時間流速不變,我盡力圓了)
“如此一來,不需要花費太多預算在增加儲存器的使用年限上,就能有效延長內部數據的存在時長。”
“但如果真的遭遇文明斷層級別的災難,人類從行星上再度發展出太空文明,又怎麽可能敢貿然飛到黑洞視界邊緣發掘這些儲存站呢?”
“大崩潰導致的斷層,還遠沒到這些儲存站設計初衷需要麵對的災難程度。英仙座星域自己都有大量成熟的飛船藍圖和自動化工廠,其實不怎麽缺飛船……唔,當我沒說。”
看清藍圖後,傑哥語塞了一會兒。
李斌奇道:“怎麽?”
傑哥有些尷尬地說:“其實這些藍圖還挺有可取之處的,設計思路很寬泛,確實具有比較廣的適應性。”
他展開藍圖,眾人定睛看去,麵色古怪。
“所有武器槽位都是通用槽?”
(ok,群裏大佬認證a聖在訪談裏說人之領事嘎了的,那看來0.98那個信使,應該是十四軍團那種類型,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