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後山。
萬壽宮。
一眾嶗山派長老,全都守在萬壽宮外。
他們的臉色沉重,人群裏一片死寂,在這樣的場合之下,似乎連大聲唿吸都是罪過。
一名長老帶著弟子們風風火火地從山下趕來,隔著老遠便大喊:“諸位長老,掌門情況如何了?!”
年紀最大、德高望重的幾位長老立刻轉過身瞪了那名長老一眼。
長老立刻意識到了什麽,馬上閉上嘴巴,隨後眼中流露出悲傷之色,腳步也變得沉甸甸的:
“掌門他該不會已經……”
其中一位長眉長老歎了口氣,走上前將剛迴來的長老拉到一旁,低聲說道:
“師弟,你剛從外頭迴來,不了解情況。掌門他本在閉關,前幾日卻忽然染病,身體情況急轉直下,我們請了許多名醫上山來看,全都無可奈何,說是掌門陽壽將盡。”
長眉長老望向大門緊閉的萬壽宮,
“昨天掌門已經不省人事了,但今日他突然迴光返照,不僅意識清醒能說話,甚至可以下床行走。
就在剛才,他非要讓大長老帶著他去萬壽宮,給祖師爺們燒香。
大長老拗不過他,隻能帶著他進入萬壽宮,一直到現在,都不見他們出來。”
長老也忍不住望向萬壽宮,他知道那裏是擺放嶗山派師門前輩靈位的地方。
掌門在這個時候突然要去萬壽宮,想必……應該是意識到了什麽,想要做最後的告別吧。
想到這裏,長老的眼神不由得黯淡下來。
孫掌門還是個孩子時,便已經拜入嶗山派,可他還沒學幾年本事,世界大戰打起,霓虹國入侵華夏大地,時任嶗山派掌門的唐旭彥,帶著自己的弟子們下山抗倭,一去不複返。
後來,嶗山派的弟子陸陸續續下山,但鮮少有人迴來。
嶗山的傳承全都落在了年幼的孫掌門身上,但孫掌門並沒有放棄師門遺誌,利用他所學的嶗山本領,慢慢摸索出了嶗山劍法,一個人扛住了所有的壓力,重新建立了如今的嶗山劍宗。
雖然嶗山的傳承斷了,但嶗山的意誌沒有消失。
到如今,孫掌門年事已高,身體每況愈下,他已經無法再挑起嶗山沉重的擔子,即將與世長辭。
守在萬壽宮外的所有人,心頭都不免一陣悲痛,這種悲痛感在人群中蔓延。
仿佛一個時代,即將落幕。
……
“無疾,替我給師父師娘他們上炷香吧。”
萬壽宮內,孫掌門坐在輪椅上,身上蓋著單薄的毯子,他的身體已經瘦得如同幹柴,眼神也越發渾濁。
活了這麽大歲數,孫掌門已經見過太多生離死別,老人似乎都能預感到自己的大限將至,並且已經能夠坦然麵對死亡。
一直陪伴著孫掌門的大長老孫無疾,聽到孫掌門的話,立刻快步上前,借用香燭點好貢香,不等貢香上的火熄滅,就要祭拜靈位。
那著急的模樣,似乎生怕自己耽擱了一秒,孫掌門就要把眼睛給閉上了似的。
看到孫無疾這副模樣,孫掌門反而被逗笑了:
“慢點,休要對前輩們不敬,我一時不會兒死不了。”
被孫掌門看出心思,孫無疾尷尬地笑了笑,這才用左手扇風,等明火熄滅了,再給靈位一一上香。
孫掌門已經站不起來了,他望著那一個個靈位,仿佛看到一位位熟悉的麵孔,隻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記憶越發模糊,許多身影依舊刻在孫掌門的腦海中,但模樣卻已經有些記不清了。
忽然間,孫掌門低聲啜泣起來。
孫無疾聽到動靜,三兩下把手裏的香插上,然後趕緊迴頭照顧孫掌門。
他俯下身子,隻聽到孫掌門自責地說著:
“師傅、師娘、師兄們,我老了,記不住你們的模樣了,若是到了陰曹地府,找不到你們可怎麽辦?”
孫無疾頓時一陣心痛。
他知道,前掌門一行人就是孫掌門心裏的一根刺,這根刺不會隨著時間而消失,隻會越陷越深。
如果說孫掌門還有什麽遺憾,那一定還是那些見不到的人們。
這時,孫無疾突然想到了什麽。
這幾天孫掌門突然病重,孫無疾都被急昏了頭,卻忘了最重要的事情。
他連忙蹲在孫掌門的麵前,想要一口氣說出事情,卻又害怕自己說得太急,孫掌門過於激動而閉上眼。
於是他深吸一口氣,對孫掌門說道:
“掌門,天師前不久去了霓虹國。”
孫掌門聞言,抬頭瞪了孫無疾一眼:“怎麽?在老朽臨死之前,你還要提那個倭國來氣我?”
孫無疾連忙搖頭,趕緊解釋道:
“前日天師傳來消息,說他在霓虹國與九菊一派的宗主交手,遇到了許多當年被九菊一派的道士帶走的華夏道士英魂,其中……其中就有前掌門他們的魂魄!”
孫掌門聽到這話,足足愣了十秒,甚至十秒鍾都忘了唿吸。
孫無疾嚇得不輕,趕緊伸手去探鼻息。
沒想到孫掌門的唿吸居然異常沉重有力。
“你、你說的是真的?”孫掌門不敢相信地確認道。
孫無疾直接給跪下了:“千真萬確,這兩天我急昏了頭,忘了將此事告訴您……”
孫掌門狠狠地拍了一下孫無疾的頭,但卻是又氣又笑:
“混賬東西,這麽大的事情居然不第一時間告訴我,難不成你想我死了再說嗎!”
不過孫掌門雖然嘴上責怪孫無疾,但臉上的笑容卻沒停下,他立刻又自言自語道:
“不死了,不死了,老朽說什麽都要吊住這最後一口氣,等天師帶大家迴來!!”
看到孫掌門突然容光煥發,孫無疾也忍不住傻笑。
這時,萬壽宮外傳來長老的聲音:
“掌門,大長老,天師大人忽然造訪,他現在就在前山……”
孫無疾立刻起身,一把推開了萬壽宮的大門:
“快!快把天師大人請進來!!”
萬壽宮。
一眾嶗山派長老,全都守在萬壽宮外。
他們的臉色沉重,人群裏一片死寂,在這樣的場合之下,似乎連大聲唿吸都是罪過。
一名長老帶著弟子們風風火火地從山下趕來,隔著老遠便大喊:“諸位長老,掌門情況如何了?!”
年紀最大、德高望重的幾位長老立刻轉過身瞪了那名長老一眼。
長老立刻意識到了什麽,馬上閉上嘴巴,隨後眼中流露出悲傷之色,腳步也變得沉甸甸的:
“掌門他該不會已經……”
其中一位長眉長老歎了口氣,走上前將剛迴來的長老拉到一旁,低聲說道:
“師弟,你剛從外頭迴來,不了解情況。掌門他本在閉關,前幾日卻忽然染病,身體情況急轉直下,我們請了許多名醫上山來看,全都無可奈何,說是掌門陽壽將盡。”
長眉長老望向大門緊閉的萬壽宮,
“昨天掌門已經不省人事了,但今日他突然迴光返照,不僅意識清醒能說話,甚至可以下床行走。
就在剛才,他非要讓大長老帶著他去萬壽宮,給祖師爺們燒香。
大長老拗不過他,隻能帶著他進入萬壽宮,一直到現在,都不見他們出來。”
長老也忍不住望向萬壽宮,他知道那裏是擺放嶗山派師門前輩靈位的地方。
掌門在這個時候突然要去萬壽宮,想必……應該是意識到了什麽,想要做最後的告別吧。
想到這裏,長老的眼神不由得黯淡下來。
孫掌門還是個孩子時,便已經拜入嶗山派,可他還沒學幾年本事,世界大戰打起,霓虹國入侵華夏大地,時任嶗山派掌門的唐旭彥,帶著自己的弟子們下山抗倭,一去不複返。
後來,嶗山派的弟子陸陸續續下山,但鮮少有人迴來。
嶗山的傳承全都落在了年幼的孫掌門身上,但孫掌門並沒有放棄師門遺誌,利用他所學的嶗山本領,慢慢摸索出了嶗山劍法,一個人扛住了所有的壓力,重新建立了如今的嶗山劍宗。
雖然嶗山的傳承斷了,但嶗山的意誌沒有消失。
到如今,孫掌門年事已高,身體每況愈下,他已經無法再挑起嶗山沉重的擔子,即將與世長辭。
守在萬壽宮外的所有人,心頭都不免一陣悲痛,這種悲痛感在人群中蔓延。
仿佛一個時代,即將落幕。
……
“無疾,替我給師父師娘他們上炷香吧。”
萬壽宮內,孫掌門坐在輪椅上,身上蓋著單薄的毯子,他的身體已經瘦得如同幹柴,眼神也越發渾濁。
活了這麽大歲數,孫掌門已經見過太多生離死別,老人似乎都能預感到自己的大限將至,並且已經能夠坦然麵對死亡。
一直陪伴著孫掌門的大長老孫無疾,聽到孫掌門的話,立刻快步上前,借用香燭點好貢香,不等貢香上的火熄滅,就要祭拜靈位。
那著急的模樣,似乎生怕自己耽擱了一秒,孫掌門就要把眼睛給閉上了似的。
看到孫無疾這副模樣,孫掌門反而被逗笑了:
“慢點,休要對前輩們不敬,我一時不會兒死不了。”
被孫掌門看出心思,孫無疾尷尬地笑了笑,這才用左手扇風,等明火熄滅了,再給靈位一一上香。
孫掌門已經站不起來了,他望著那一個個靈位,仿佛看到一位位熟悉的麵孔,隻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記憶越發模糊,許多身影依舊刻在孫掌門的腦海中,但模樣卻已經有些記不清了。
忽然間,孫掌門低聲啜泣起來。
孫無疾聽到動靜,三兩下把手裏的香插上,然後趕緊迴頭照顧孫掌門。
他俯下身子,隻聽到孫掌門自責地說著:
“師傅、師娘、師兄們,我老了,記不住你們的模樣了,若是到了陰曹地府,找不到你們可怎麽辦?”
孫無疾頓時一陣心痛。
他知道,前掌門一行人就是孫掌門心裏的一根刺,這根刺不會隨著時間而消失,隻會越陷越深。
如果說孫掌門還有什麽遺憾,那一定還是那些見不到的人們。
這時,孫無疾突然想到了什麽。
這幾天孫掌門突然病重,孫無疾都被急昏了頭,卻忘了最重要的事情。
他連忙蹲在孫掌門的麵前,想要一口氣說出事情,卻又害怕自己說得太急,孫掌門過於激動而閉上眼。
於是他深吸一口氣,對孫掌門說道:
“掌門,天師前不久去了霓虹國。”
孫掌門聞言,抬頭瞪了孫無疾一眼:“怎麽?在老朽臨死之前,你還要提那個倭國來氣我?”
孫無疾連忙搖頭,趕緊解釋道:
“前日天師傳來消息,說他在霓虹國與九菊一派的宗主交手,遇到了許多當年被九菊一派的道士帶走的華夏道士英魂,其中……其中就有前掌門他們的魂魄!”
孫掌門聽到這話,足足愣了十秒,甚至十秒鍾都忘了唿吸。
孫無疾嚇得不輕,趕緊伸手去探鼻息。
沒想到孫掌門的唿吸居然異常沉重有力。
“你、你說的是真的?”孫掌門不敢相信地確認道。
孫無疾直接給跪下了:“千真萬確,這兩天我急昏了頭,忘了將此事告訴您……”
孫掌門狠狠地拍了一下孫無疾的頭,但卻是又氣又笑:
“混賬東西,這麽大的事情居然不第一時間告訴我,難不成你想我死了再說嗎!”
不過孫掌門雖然嘴上責怪孫無疾,但臉上的笑容卻沒停下,他立刻又自言自語道:
“不死了,不死了,老朽說什麽都要吊住這最後一口氣,等天師帶大家迴來!!”
看到孫掌門突然容光煥發,孫無疾也忍不住傻笑。
這時,萬壽宮外傳來長老的聲音:
“掌門,大長老,天師大人忽然造訪,他現在就在前山……”
孫無疾立刻起身,一把推開了萬壽宮的大門:
“快!快把天師大人請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