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不待夏,風涼何必秋。
泛波一湖水,鳴蟬數枝頭。
大明的晚春,蟬鳴綠樹,暑熱方起,好景色處到處都是遊人,自然也少不了出來做生意的。
大明最後一個真正的皇帝,嘉靖駕崩已經過去好幾年了,大明國力更強了,又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大明聯邦大會。
會上,大明國坊火力全開,展示了全自動步槍,新型火炮,蒸汽推動的大明戰艦。
當然,戰艦依舊保留了人工搖槳的工位,以備萬一蒸汽機罷工了,得有應急後備的手段才行。
這一設計思路雖然後來隨著蒸汽機的逐漸完善和可靠,被取消掉了,但被很久很久以後的電動自行車繼承了……
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明聯邦成員國,不管是情願的還是不情願的,都被大明的新武器裝備驚掉了下巴,然後就變得情願多了。
羅刹雖然不敢打大明了,但往歐羅巴方向的戰爭一直沒停過,時不時的製造一些局部摩擦。
對於兩個大明聯邦成員國之間的互毆,大明沒有完全禁止,但命令對方都不許使用大明的最新武器。
大明寶鈔已經通行於世,就連非洲和美洲的部落人民,都願意接受大明寶鈔來售賣商品。
不列顛也因此成為了除大明之外的第二個金融中心,日子也過得很不錯,隻是富貴而不強大罷了。
日本變成了一個大明移民為主,多民族共存的國家。原本的日本人隻占一小部分。
但來參加大會的代表仍然是三休,因為大明認為這樣能夠體現大明對日本原住民的尊重……
伊麗莎白不遠萬裏,親自趕來參加大會,滿心以為能見到蕭風,不料主持大會的是張居正。
伊麗莎白、伊萬諾維奇、三休等各國代表,都滿心疑惑地詢問蕭風為何沒來參加大會。
徐階致仕後,已經榮升內閣首輔的高拱告訴大家,自從嘉靖駕崩後,蕭風就離開了京城,再也沒出現過了。
見眾人愕然,張居正趕緊補充道:“但民間偶爾會有蕭天師的蹤跡出沒,不少大明百姓,都曾經目擊過。”
伊麗莎白等人均悵然若失,看來蕭風已經變成野生的了,以後再想見到蕭風,是難之又難了。
野生的蕭風,此時正帶著一大群人和狗,在江南姑蘇城外踏青遊玩。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江南的春來得早,去得晚,北方已是晚春,江南依舊春意盎然。
路過寒山寺時,眾人隔江望寺,遙想張繼楓橋夜泊之景。景王想起三休曾和蕭風以此對詩,不禁也詩興大發。
“江南風景好,行人也不少。隔江寒山寺,鍾聲有點吵。”
做完詩後,長歎一聲,自覺找到了張繼當年的感覺。眾人忍不住哈哈大笑,隻有巧巧讚美道。
“不錯不錯,比你當年的詩大有進步!等你到老爺的年紀時,就能寫出老爺那麽好的詩了!”
景王大為得意,常安在一旁捶了他一拳:“你還傻樂呢,巧巧是在逗你呢!
你長他也長,你這輩子也到不了我相公的年紀,自然也就寫不出來我相公那麽好的詩來!”
走過寒山寺,不遠處就是桃花塢了,此時正是桃花盛開之際,十裏桃花,猶如美人芙蓉麵,輕搖笑春風。
張雲清笑著說道:“我早就想來這裏了,這裏不就是唐伯虎住的地方嗎?秋香是不是也曾住在這裏啊?”
蕭風啞然失笑,後世很多人都知道,唐伯虎點秋香隻是個傳說。
但後世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傳說,其實在唐伯虎死後不到三十年,就已經流傳於世了。
此時唐伯虎已經死了四十多年了,真正認識唐伯虎的人也都死光了,這個傳說反而更加大行其道。
也許,人們可憐這樣一位才華橫溢卻命運多舛的風流才子,一心想要給他一個幸福的人生吧,哪怕隻是編造出來的。
所以蕭風也沒有告訴大家真相,而是按照民間的傳說,給大家講了一遍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
傳說都是一代代完善的,蕭風講的版本,是後世經典戲曲電影《三笑》的劇情,自然比現在的傳說更加精彩。
眾人都聽得心動神搖,左顧右盼,似乎一轉頭就能看見,唐伯虎和秋香還在這桃花林中幸福地漫步。
景王又詩興大發:“桃花塢裏花不少,唐伯虎和秋香好。秋香雖然也很好,總是不如我巧巧。”
巧巧嘻嘻的笑,從食盒裏掏出一個包子來,獎勵給景王。又拿了一個包子,孝敬給盧靖妃。
盧靖妃結果包子,小聲對身邊的巧娘說道:“幸虧巧巧不嫌載圳傻氣,我當初是怎麽想的,竟然還想讓他爭皇位……”
巧娘抿嘴一笑,攙扶著身邊的劉雪兒,燕娘則攙扶著柳如雲,兩個人肚子都不小了,走不太快。
小梅和入畫在最後麵,輪流抱著常安的孩子,誰也沒想到,先拔頭籌的竟然是她,這就是茶香的功效。
常安捂著耳朵衝蕭風喊道:“相公,你趕緊做首詩吧,把載圳這首臭氣熏天的詩吹跑!否則這桃花塢都被熏臭了!”
蕭風微微一笑,看著眼前盛開的桃花,想起幾十年前,寒酸落魄的唐伯虎,孤身一人在這裏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人世無常,天機難料。智者營營,往往命運不濟;庸者碌碌,常常平安喜樂。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隻是人們不知因從何起,報往何來,隻能把對天道不公的不滿,留在一個個傳說裏。
“虎丘雲岩古刹東,桃花憑水笑春風。
寒山兩岸浣紗女,漁舟一葉解元公。
水墨隨心點素扇,方巾任意落海青。
隱去伯虎無貴姓,不辭華安遠功名。
真心相告翻牆意,假意拂袖選梧桐。
群芳一點無顏色,秋風不解石榴紅。
朱砂不印觀音卷,纖手甘得破新橙。
碧水輕舟桃花過,白鷺重山麗人行。
富貴功名庸人誌,知己紅顏丈夫情。
可笑癡人千古在,不舍富貴歎伶仃。”
一首詩畢,眾人都看著蕭風出神,似乎唐伯虎在這十裏桃花中複活了,隻是秋香實在太多了些……
“別跑,你跑什麽,這孩子,從小就瘋瘋癲癲的!別跑啊!”
隨著桃花林中的喊聲,一對中年夫婦追著一個身材高挑的女孩兒,從桃花叢中跑了出來。
那個女孩兒一直跑到蕭風的麵前才站住,呆呆的看著蕭風。
那對夫婦喘著氣追上來,一見蕭風這群人,雖然衣著隨意,但氣質卻掩蓋不住,知道是貴人,趕緊行禮。
“各位貴人,我家是旁邊農戶,官府讓我們打理桃花塢,額外給我們些銀錢。
請貴人們隨意遊玩,這桃花塢是不收錢的。若是要折桃花,每支給二十文錢即可。
若是要合影留念,那邊還有畫畫很快的畫師,自稱是京城順天府畫師的徒弟……”
那女孩隻是定定的看著蕭風,蕭風也看著那女孩兒,那女孩臉蛋稚嫩,但個頭卻隻比蕭風矮一點。
夫婦倆見蕭風盯著女兒看,心中惴惴:“貴人,小女年少,從小性子就野,而且長得又大。
剛十來歲,就像個大姑娘似的,都有人上門提親,偏又瘋瘋癲癲地說些胡話。
說什麽就等一個人,別人誰也不嫁。唉,討債鬼討債鬼,衝撞了各位,還請恕罪。”
女孩兒定定的看著蕭風,忽然微微一笑,帶著稚嫩的臉上露出嫵媚之極的神色。
“蕭公子,這才十年啊,你的頭發,怎麽就白了呢……”
蕭風看著女孩,也微微一笑:“我知道。”
…………
京城入世觀新收了一批弟子,當年的孩子們都長大成人了,大都離開了入世觀。
或入國坊,或入軍伍,或入朝堂,或開宗派,或為平民,各有建樹。
蘭道行留下一些最出色的,最有耐心的留在了入世觀,作為師父培養新入觀的弟子。
入世觀,儼然已經成了綜合性的學府,新弟子入觀,除修道外,還可按自己的興趣,在觀中選擇專業。
當新弟子們紛紛選擇了自己的專業後,十幾個弟子走進了曾造辦的房子,給曾造辦行拜師禮。
曾造辦更老了些,眼睛也有些花了,手也在發抖。但他依舊是入世觀裏徒弟最多的師父。
他教出來的徒弟,個個都是能工巧匠,進國坊都不用考試,說一句“我是曾造辦的徒弟”就行。
曾造辦哆哆嗦嗦的站起來,給徒弟們發課本,當發到最後一個孩子時,摘下老花鏡,仔細地看著。
那是一張秀美如女孩兒的臉,十來歲,但眼神中充滿了不可侵犯的英氣,一眨不眨地看著他。
“師父,我迴來了。”
…………
武當山上,安青月帶著兩個孩子來到後山,練劍台上,有一個石頭雕像,英姿勃發,雙手持劍,一長一短,直欲破空飛去。
“張安,安心,這就是爹爹,給爹爹磕個頭吧。”
…………
苗疆,漸漸背起行囊,拉開房門,趁著月色踏出房門。
一個小孩兒的聲音傳出來:“漸漸姨姨,你這是要去哪兒?奶奶讓我看著你!”
漸漸嚇了一跳,小聲安撫他:“過兒乖,等姨姨迴來,給你買好吃的。”
小孩兒沉穩地說道:“我不稀罕好吃的,你答應教給我功夫,我就幫你瞞著。”
漸漸搖頭道:“那功夫不能教,你奶奶不讓!練好你爹娘教的就好了!”
見小孩兒猶豫,漸漸說哭就哭:“過兒,你奶奶天天逼著我相親,我再不走就真的完蛋了!”
小孩歎了口氣:“好吧,那你總該告訴我,你要去找誰吧。我也好告訴奶奶。”
漸漸神秘的一笑:“你奶奶知道,我要去找這世上唯一配娶我的男人……”
…………
雪域高原,因為氧氣稀薄,甚至連案頭的燭光都顯得有些暗淡。
召平安頭發也已經花白了,他臉色黧黑,滿臉皺紋,看著完全不像一個中年男人。
一封又一封信件和公文從他手底下走過,屋子裏雜亂地放著成堆的朝廷嘉獎旨意和百姓獻給他的哈達。
一陣心悸傳來,召平安捂住了胸口,從桌上的小瓶裏拿出一顆護心丹吃了下去。
老毛病了,應該過一會兒就能好。可為何今天這心,卻跳得越來越慢,眼前越來越黑呢?
亮了,就像蠟燭忽然變成了江南的太陽,照亮了整個房間,照亮了整座雪山。
那座朝思暮想的橋又出現了,娘子站在橋那邊,似乎是專門來接他的。
召平安站起身來,向橋那邊奔跑,越跑越輕快,頭發也在變黑,臉上的黧黑和皺紋在飛快地褪去。
他一口氣跑到橋的盡頭,和娘子緊緊抱在一起,這一次,再也沒有人能把他們分開了。
…………
一條小小的漁船,在江水中輕輕飄蕩,船頭一人,江風吹起,白發如雪,悠然自得地釣著魚。
一個樵夫賣完柴迴來,路過渡口,數了數兜裏的錢,衝釣魚人喊道。
“老哥,掉到大魚了嗎?我娘子想吃魚呢,你若是釣到了賣我一條,比集市上買的新鮮些!”
釣魚人從船艙裏拎起兩條大魚來,衝樵夫晃了晃:“不用給錢,你腰間的酒葫蘆裏若有酒,請我喝一口。”
一條大一些的商船順流而下,也在旁邊的小渡口停下來,將纜繩拴住,一個穿著官服的老人走出船來,深深吸了一口帶著水汽的空氣。
他一眼看見,麵前的小船上,兩人正在吃魚喝酒。江水燉江魚,鮮味飄過來,讓有點暈船的老人竟有些饞了。
“那位老弟,魚還有嗎,也賣我一條如何?”
釣魚的人迴過頭來,滿頭白發之下,竟然是一張年輕英俊的臉,看著老人微微一笑。
“既在江上,豈會無魚?酒不夠了,你若有酒,拿過來一起喝就是。”
老人拎著兩個天賜小壇,顫巍巍地踩著木板走上了小船,酒局就變成了三個人的。
三人一直喝到太陽快下山了,那樵夫先頂不住了,拎著兩條大魚道謝後樂嗬嗬地迴家了。
老人看著釣魚人的白發,和那一身青衣白袍,終於忍不住問道。
“先生,可是姓蕭嗎?”
那人頓了一下,微笑看著老人:“是有如何,不是又如何?”
老人肅然拱手道:“下官楊慎,當年天師說服萬歲,大禮議罪臣都被赦免,下官也因此安度殘年。
下官與天師的信使交談過,卻從未見過天師。今日訪友而歸,卻不想在此處有幸相遇。”
蕭風笑了笑:“人生境遇,每每如此。處心積慮,未必可得,無為而為,不得而得。
可有所得,也必有所失。你這些年過得舒心快活,世間卻少了一首絕妙好詞。”
楊慎不解的看著蕭風,蕭風微微一笑,也不再多說,喝幹了壇中酒後,目送楊慎迴船。
輕舟一葉,轉眼在夕陽餘暉中,浮沉而去。隻留下遠處傳來的一首《西江月》。
“春草夏木秋蟬,人生難得百年,
門前流水尚潺潺,白發誰家紅顏。
狂歌不願人見,醉臥隻道平凡。
夢裏悲喜盡闌珊,千古臨江之仙。”
楊慎看著輕舟遠去,在心中迴味著這首《西江月》,直覺人生如夢,轉眼百年。
再看遠處越來越小的蕭風,臨江獨立,飄然若仙,白發漁樵,江月千年。
心中流淌的詩詞,就如同早已寫好的一般,脫口而出,隨著滾滾江水,流淌千年萬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笑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大明測字天師》全文完
「終於告別了,但告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後麵會寫點番外給大家的。有新書會在qq群,裏告訴大家。感謝所有喜歡過《大明測字天師》,喜歡過蕭風的朋友們……」
泛波一湖水,鳴蟬數枝頭。
大明的晚春,蟬鳴綠樹,暑熱方起,好景色處到處都是遊人,自然也少不了出來做生意的。
大明最後一個真正的皇帝,嘉靖駕崩已經過去好幾年了,大明國力更強了,又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大明聯邦大會。
會上,大明國坊火力全開,展示了全自動步槍,新型火炮,蒸汽推動的大明戰艦。
當然,戰艦依舊保留了人工搖槳的工位,以備萬一蒸汽機罷工了,得有應急後備的手段才行。
這一設計思路雖然後來隨著蒸汽機的逐漸完善和可靠,被取消掉了,但被很久很久以後的電動自行車繼承了……
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明聯邦成員國,不管是情願的還是不情願的,都被大明的新武器裝備驚掉了下巴,然後就變得情願多了。
羅刹雖然不敢打大明了,但往歐羅巴方向的戰爭一直沒停過,時不時的製造一些局部摩擦。
對於兩個大明聯邦成員國之間的互毆,大明沒有完全禁止,但命令對方都不許使用大明的最新武器。
大明寶鈔已經通行於世,就連非洲和美洲的部落人民,都願意接受大明寶鈔來售賣商品。
不列顛也因此成為了除大明之外的第二個金融中心,日子也過得很不錯,隻是富貴而不強大罷了。
日本變成了一個大明移民為主,多民族共存的國家。原本的日本人隻占一小部分。
但來參加大會的代表仍然是三休,因為大明認為這樣能夠體現大明對日本原住民的尊重……
伊麗莎白不遠萬裏,親自趕來參加大會,滿心以為能見到蕭風,不料主持大會的是張居正。
伊麗莎白、伊萬諾維奇、三休等各國代表,都滿心疑惑地詢問蕭風為何沒來參加大會。
徐階致仕後,已經榮升內閣首輔的高拱告訴大家,自從嘉靖駕崩後,蕭風就離開了京城,再也沒出現過了。
見眾人愕然,張居正趕緊補充道:“但民間偶爾會有蕭天師的蹤跡出沒,不少大明百姓,都曾經目擊過。”
伊麗莎白等人均悵然若失,看來蕭風已經變成野生的了,以後再想見到蕭風,是難之又難了。
野生的蕭風,此時正帶著一大群人和狗,在江南姑蘇城外踏青遊玩。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江南的春來得早,去得晚,北方已是晚春,江南依舊春意盎然。
路過寒山寺時,眾人隔江望寺,遙想張繼楓橋夜泊之景。景王想起三休曾和蕭風以此對詩,不禁也詩興大發。
“江南風景好,行人也不少。隔江寒山寺,鍾聲有點吵。”
做完詩後,長歎一聲,自覺找到了張繼當年的感覺。眾人忍不住哈哈大笑,隻有巧巧讚美道。
“不錯不錯,比你當年的詩大有進步!等你到老爺的年紀時,就能寫出老爺那麽好的詩了!”
景王大為得意,常安在一旁捶了他一拳:“你還傻樂呢,巧巧是在逗你呢!
你長他也長,你這輩子也到不了我相公的年紀,自然也就寫不出來我相公那麽好的詩來!”
走過寒山寺,不遠處就是桃花塢了,此時正是桃花盛開之際,十裏桃花,猶如美人芙蓉麵,輕搖笑春風。
張雲清笑著說道:“我早就想來這裏了,這裏不就是唐伯虎住的地方嗎?秋香是不是也曾住在這裏啊?”
蕭風啞然失笑,後世很多人都知道,唐伯虎點秋香隻是個傳說。
但後世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傳說,其實在唐伯虎死後不到三十年,就已經流傳於世了。
此時唐伯虎已經死了四十多年了,真正認識唐伯虎的人也都死光了,這個傳說反而更加大行其道。
也許,人們可憐這樣一位才華橫溢卻命運多舛的風流才子,一心想要給他一個幸福的人生吧,哪怕隻是編造出來的。
所以蕭風也沒有告訴大家真相,而是按照民間的傳說,給大家講了一遍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
傳說都是一代代完善的,蕭風講的版本,是後世經典戲曲電影《三笑》的劇情,自然比現在的傳說更加精彩。
眾人都聽得心動神搖,左顧右盼,似乎一轉頭就能看見,唐伯虎和秋香還在這桃花林中幸福地漫步。
景王又詩興大發:“桃花塢裏花不少,唐伯虎和秋香好。秋香雖然也很好,總是不如我巧巧。”
巧巧嘻嘻的笑,從食盒裏掏出一個包子來,獎勵給景王。又拿了一個包子,孝敬給盧靖妃。
盧靖妃結果包子,小聲對身邊的巧娘說道:“幸虧巧巧不嫌載圳傻氣,我當初是怎麽想的,竟然還想讓他爭皇位……”
巧娘抿嘴一笑,攙扶著身邊的劉雪兒,燕娘則攙扶著柳如雲,兩個人肚子都不小了,走不太快。
小梅和入畫在最後麵,輪流抱著常安的孩子,誰也沒想到,先拔頭籌的竟然是她,這就是茶香的功效。
常安捂著耳朵衝蕭風喊道:“相公,你趕緊做首詩吧,把載圳這首臭氣熏天的詩吹跑!否則這桃花塢都被熏臭了!”
蕭風微微一笑,看著眼前盛開的桃花,想起幾十年前,寒酸落魄的唐伯虎,孤身一人在這裏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人世無常,天機難料。智者營營,往往命運不濟;庸者碌碌,常常平安喜樂。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隻是人們不知因從何起,報往何來,隻能把對天道不公的不滿,留在一個個傳說裏。
“虎丘雲岩古刹東,桃花憑水笑春風。
寒山兩岸浣紗女,漁舟一葉解元公。
水墨隨心點素扇,方巾任意落海青。
隱去伯虎無貴姓,不辭華安遠功名。
真心相告翻牆意,假意拂袖選梧桐。
群芳一點無顏色,秋風不解石榴紅。
朱砂不印觀音卷,纖手甘得破新橙。
碧水輕舟桃花過,白鷺重山麗人行。
富貴功名庸人誌,知己紅顏丈夫情。
可笑癡人千古在,不舍富貴歎伶仃。”
一首詩畢,眾人都看著蕭風出神,似乎唐伯虎在這十裏桃花中複活了,隻是秋香實在太多了些……
“別跑,你跑什麽,這孩子,從小就瘋瘋癲癲的!別跑啊!”
隨著桃花林中的喊聲,一對中年夫婦追著一個身材高挑的女孩兒,從桃花叢中跑了出來。
那個女孩兒一直跑到蕭風的麵前才站住,呆呆的看著蕭風。
那對夫婦喘著氣追上來,一見蕭風這群人,雖然衣著隨意,但氣質卻掩蓋不住,知道是貴人,趕緊行禮。
“各位貴人,我家是旁邊農戶,官府讓我們打理桃花塢,額外給我們些銀錢。
請貴人們隨意遊玩,這桃花塢是不收錢的。若是要折桃花,每支給二十文錢即可。
若是要合影留念,那邊還有畫畫很快的畫師,自稱是京城順天府畫師的徒弟……”
那女孩隻是定定的看著蕭風,蕭風也看著那女孩兒,那女孩臉蛋稚嫩,但個頭卻隻比蕭風矮一點。
夫婦倆見蕭風盯著女兒看,心中惴惴:“貴人,小女年少,從小性子就野,而且長得又大。
剛十來歲,就像個大姑娘似的,都有人上門提親,偏又瘋瘋癲癲地說些胡話。
說什麽就等一個人,別人誰也不嫁。唉,討債鬼討債鬼,衝撞了各位,還請恕罪。”
女孩兒定定的看著蕭風,忽然微微一笑,帶著稚嫩的臉上露出嫵媚之極的神色。
“蕭公子,這才十年啊,你的頭發,怎麽就白了呢……”
蕭風看著女孩,也微微一笑:“我知道。”
…………
京城入世觀新收了一批弟子,當年的孩子們都長大成人了,大都離開了入世觀。
或入國坊,或入軍伍,或入朝堂,或開宗派,或為平民,各有建樹。
蘭道行留下一些最出色的,最有耐心的留在了入世觀,作為師父培養新入觀的弟子。
入世觀,儼然已經成了綜合性的學府,新弟子入觀,除修道外,還可按自己的興趣,在觀中選擇專業。
當新弟子們紛紛選擇了自己的專業後,十幾個弟子走進了曾造辦的房子,給曾造辦行拜師禮。
曾造辦更老了些,眼睛也有些花了,手也在發抖。但他依舊是入世觀裏徒弟最多的師父。
他教出來的徒弟,個個都是能工巧匠,進國坊都不用考試,說一句“我是曾造辦的徒弟”就行。
曾造辦哆哆嗦嗦的站起來,給徒弟們發課本,當發到最後一個孩子時,摘下老花鏡,仔細地看著。
那是一張秀美如女孩兒的臉,十來歲,但眼神中充滿了不可侵犯的英氣,一眨不眨地看著他。
“師父,我迴來了。”
…………
武當山上,安青月帶著兩個孩子來到後山,練劍台上,有一個石頭雕像,英姿勃發,雙手持劍,一長一短,直欲破空飛去。
“張安,安心,這就是爹爹,給爹爹磕個頭吧。”
…………
苗疆,漸漸背起行囊,拉開房門,趁著月色踏出房門。
一個小孩兒的聲音傳出來:“漸漸姨姨,你這是要去哪兒?奶奶讓我看著你!”
漸漸嚇了一跳,小聲安撫他:“過兒乖,等姨姨迴來,給你買好吃的。”
小孩兒沉穩地說道:“我不稀罕好吃的,你答應教給我功夫,我就幫你瞞著。”
漸漸搖頭道:“那功夫不能教,你奶奶不讓!練好你爹娘教的就好了!”
見小孩兒猶豫,漸漸說哭就哭:“過兒,你奶奶天天逼著我相親,我再不走就真的完蛋了!”
小孩歎了口氣:“好吧,那你總該告訴我,你要去找誰吧。我也好告訴奶奶。”
漸漸神秘的一笑:“你奶奶知道,我要去找這世上唯一配娶我的男人……”
…………
雪域高原,因為氧氣稀薄,甚至連案頭的燭光都顯得有些暗淡。
召平安頭發也已經花白了,他臉色黧黑,滿臉皺紋,看著完全不像一個中年男人。
一封又一封信件和公文從他手底下走過,屋子裏雜亂地放著成堆的朝廷嘉獎旨意和百姓獻給他的哈達。
一陣心悸傳來,召平安捂住了胸口,從桌上的小瓶裏拿出一顆護心丹吃了下去。
老毛病了,應該過一會兒就能好。可為何今天這心,卻跳得越來越慢,眼前越來越黑呢?
亮了,就像蠟燭忽然變成了江南的太陽,照亮了整個房間,照亮了整座雪山。
那座朝思暮想的橋又出現了,娘子站在橋那邊,似乎是專門來接他的。
召平安站起身來,向橋那邊奔跑,越跑越輕快,頭發也在變黑,臉上的黧黑和皺紋在飛快地褪去。
他一口氣跑到橋的盡頭,和娘子緊緊抱在一起,這一次,再也沒有人能把他們分開了。
…………
一條小小的漁船,在江水中輕輕飄蕩,船頭一人,江風吹起,白發如雪,悠然自得地釣著魚。
一個樵夫賣完柴迴來,路過渡口,數了數兜裏的錢,衝釣魚人喊道。
“老哥,掉到大魚了嗎?我娘子想吃魚呢,你若是釣到了賣我一條,比集市上買的新鮮些!”
釣魚人從船艙裏拎起兩條大魚來,衝樵夫晃了晃:“不用給錢,你腰間的酒葫蘆裏若有酒,請我喝一口。”
一條大一些的商船順流而下,也在旁邊的小渡口停下來,將纜繩拴住,一個穿著官服的老人走出船來,深深吸了一口帶著水汽的空氣。
他一眼看見,麵前的小船上,兩人正在吃魚喝酒。江水燉江魚,鮮味飄過來,讓有點暈船的老人竟有些饞了。
“那位老弟,魚還有嗎,也賣我一條如何?”
釣魚的人迴過頭來,滿頭白發之下,竟然是一張年輕英俊的臉,看著老人微微一笑。
“既在江上,豈會無魚?酒不夠了,你若有酒,拿過來一起喝就是。”
老人拎著兩個天賜小壇,顫巍巍地踩著木板走上了小船,酒局就變成了三個人的。
三人一直喝到太陽快下山了,那樵夫先頂不住了,拎著兩條大魚道謝後樂嗬嗬地迴家了。
老人看著釣魚人的白發,和那一身青衣白袍,終於忍不住問道。
“先生,可是姓蕭嗎?”
那人頓了一下,微笑看著老人:“是有如何,不是又如何?”
老人肅然拱手道:“下官楊慎,當年天師說服萬歲,大禮議罪臣都被赦免,下官也因此安度殘年。
下官與天師的信使交談過,卻從未見過天師。今日訪友而歸,卻不想在此處有幸相遇。”
蕭風笑了笑:“人生境遇,每每如此。處心積慮,未必可得,無為而為,不得而得。
可有所得,也必有所失。你這些年過得舒心快活,世間卻少了一首絕妙好詞。”
楊慎不解的看著蕭風,蕭風微微一笑,也不再多說,喝幹了壇中酒後,目送楊慎迴船。
輕舟一葉,轉眼在夕陽餘暉中,浮沉而去。隻留下遠處傳來的一首《西江月》。
“春草夏木秋蟬,人生難得百年,
門前流水尚潺潺,白發誰家紅顏。
狂歌不願人見,醉臥隻道平凡。
夢裏悲喜盡闌珊,千古臨江之仙。”
楊慎看著輕舟遠去,在心中迴味著這首《西江月》,直覺人生如夢,轉眼百年。
再看遠處越來越小的蕭風,臨江獨立,飄然若仙,白發漁樵,江月千年。
心中流淌的詩詞,就如同早已寫好的一般,脫口而出,隨著滾滾江水,流淌千年萬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笑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大明測字天師》全文完
「終於告別了,但告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後麵會寫點番外給大家的。有新書會在qq群,裏告訴大家。感謝所有喜歡過《大明測字天師》,喜歡過蕭風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