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淺論三國演義與三國誌的異同之處》!”


    “這……,心得?”


    看著麵前的第一篇心得文章,閱覽題目,輕道一聲,劉延頃抬首看了某人一眼。


    這是心得?


    好吧。


    似乎鯨卿剛才所言,陛下於他的吩咐,便是讀《二十四史》有感,本以為會從《史記》開始的。


    不曾想,直接落在三國了。


    倒也沒有什麽。


    自上皇歲月欽定《二十四史》之後,天下間的讀書人都有閱覽,然而,真正可以將二十四書通讀一番的人鮮矣。


    一則,《二十四史》字數太多,足足四五千萬字,欲要通讀一遍,就算每日都有閱覽,也得數年之功。


    而《二十四史》隻是科舉之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行走科舉之道,完全沒有那般必要。


    待科舉有成之後,再行閱覽也是不遲,自己就是近一二十年才將《二十四史》通讀的。


    從題目來看,鯨卿所言是《三國演義》和《三國誌》這兩本書,自己也都閱覽過。


    心得?


    不知鯨卿的心得如何!


    “……”


    秦鍾汗顏。


    實在是趕工趕出來的心得篇章,《二十四史》那般的大部頭,自己也有看,可是……若說直接就寫出來心得篇章。


    需要耗費時間。


    而前身歲月,自己已經探究過更為熟悉的一些曆史片段,故而,加班加點弄出來兩篇不難。


    “寫的還真不少,讀起來……有些意思。”


    “許多東西,我也沒有想到那一層。”


    “不錯。”


    “真實性,《三國誌》自然為上,然天下間,《三國演義》之事更為流傳。”


    “陳壽畢竟是親身經曆者。”


    “一千多年來,三國的許多人和事都變了不少。”


    “而且,鯨卿你在裏麵所談及的許多事情很有趣,草船借箭卻非諸葛亮所為,而是孫權。”


    “還有關雲長刮骨療傷之事,天下間許多人都知道是華佗所為,鯨卿你也有華佗在世之名。”


    “而華佗身死很早,難以見到關雲長。”


    “……”


    “……”


    “這份心得尚可,難得鯨卿你了。”


    “能夠寫出這篇心得,你對於《三國誌》、《三國演義》當有通誦細讀,這一點很好,卻也不好。”


    “你如今快要童試了,那些書以後再讀也不遲。”


    “這份心得更有趣了,更有趣是它的題目——《淺談漢家丞相曹操》!”


    “這篇心得中,鯨卿……你對於曹操的讚譽不少,倒是有些論斷同時論不合,但……引經據典的一些道理很充實。”


    “啟用寒族子弟,屯田北方,開荒邊界,撫平外族,一統北方,天下安穩……。”


    “你這首詞更為填色!”


    “《浪淘沙·通惠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通惠河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這首詞極好,真的極好。”


    “很是大氣,很是豪邁,城外治水,你所見所觀能夠有那般體驗,甚好!”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千年歲月,一晃即逝,磅礴大雨,也是一閃即逝,人間會好的,那些人會好的。”


    “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你怎麽知道那裏還有遺篇?”


    “真好!”


    “這首詞真的極好,近年來的京城之內,鮮有詩詞這般水準了,鯨卿!”


    “你詩才極好!”


    “收起來吧,兩篇心得……有點意思,無大礙。”


    兩篇文章的字數都不少,都在千餘字左右,劉延頃閱覽的速度很快,不過半柱香的時間,便是結束。


    而後給於評價。


    語論諸般,說了許多,可以看出,鯨卿對於《三國誌》有過閱覽,還有不小的探究。


    對於曹操的淺論,亦是有憑有據,盡管同如今曹操奸臣漢賊之時論不合,仍為可見。


    畢竟是心得,而且鯨卿年歲尚幼,也不會有什麽衝突危險。


    更為難得,在淺論曹操的那一篇心得上,還有附有一首詞,更為點睛之作!


    先前的京城,鯨卿便是有兩首詞流傳,接下來又要流傳一首了,可以預見,這首詞不會沉寂的。


    說著,自椅子上起身,將兩篇文章遞過去。


    “百草廳內有一位合作者,他走南闖北,說過許多事情,那裏仍有當年的殘餘痕跡。”


    秦鍾將東西裝迴木盒。


    看來文章心得沒有什麽違規之處,心中稍安,隨即看向先生,又是一笑,連忙跟上。


    “陛下如今正在養心殿。”


    “冬日之時,陛下在養心殿比較多,相對於上書房,養心殿的空間大一些。”


    “臨近年底,許多事情不少。”


    行出門房,劉延頃走在前方,身後跟著秦鍾。


    左右道路雖有巡邏之人,卻不為攔阻,秦鍾見狀,不由感慨,得……自己還需要努力啊。


    “鯨卿,接下來你要多多修習學業,以你的進度……如果不出意外,進學不難。”


    “若可……當參加明歲的秋闈。”


    “若是有成,則可安心備考春闈!”


    “若是不成,也可知曉己身的短處,給於彌補,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是很珍貴的。”


    劉延頃繼續道,通向養心殿的道路,自己已經熟悉一二十年了,以前走的比較多,如今少了不少。


    “先生,秦鍾謹記。”


    秦鍾一禮。


    “從文書而觀,再有兩三日,恆王殿下就該迴來了。”


    “先前恆王殿下上呈的文書,軍機處也有一覽,對於京城內外街道的處理很好。”


    “這件事可做。”


    劉延頃擺擺手,興致一處宮牆拱門出,於守衛之詢問,簡單一言,便是領著秦鍾一同過去了。


    “再有兩三日,很快了。”


    小胖子歸來之後,若沒有新的差事,繼續先前的差事是自然,京城內外的街道梳理還未開始,上個月就下大雨了。


    “鯨卿!”


    “前麵就是養心殿了。”


    一路上,劉延頃說了不少,秦鍾靜靜聽著。


    再次穿過一個防衛森嚴宮門之後,便是視野開闊許多,順著劉延頃手指方向,秦鍾看將過去。


    那裏……矗立著一座宮殿,若說金碧輝煌……不為那般奪目,然……逐步靠近,便是一股威嚴、肅穆、氣韻岩岩的蕩出。


    養心殿!


    大楚廟朝的真正的核心之地,亦是真正的中樞之地!


    “劉大人!”


    “……”


    靠近養心殿的大門,便是為兩位身著明耀纓盔鎧甲的軍將近前,頓首一禮。


    “鯨卿,我就領你至這裏吧。”


    “這兩位將軍不為難為你的,接下來需要宮人去通傳。”


    那是陛下在宮中的十二衛守衛將軍,劉延頃與之沒有多言,此刻都是正常禮儀。


    臨近養心殿的大門,看向身側的秦鍾。


    “是!”


    那兩位守衛將軍……秦鍾不太認識,神武將軍馮唐似乎沒有前來,從衣著來看,這兩位一位是龍武衛的指揮使,一位是神武衛的指揮使!


    劉延頃沒有停留,轉身離去。


    “公公好!”


    “在下一等男加雲騎尉秦鍾,因陛下先前之吩咐,故而前來交送《二十四史》心得篇章。”


    “還望給於通傳!”


    那兩位將軍的確沒有什麽攔阻,然……秦鍾大體明悟是先生的顏麵,彼此一語,便是登入養心殿門前。


    那裏有著守衛的四名內監。


    秦鍾雙手持著木盒,近前左右一禮,四位內監年歲不大,都二三十的模樣,衣著服飾都一樣,看不出有什麽差別。


    “你是……你是八月份陛下親自封授的一等男秦鍾?”


    似乎。


    秦鍾雖不認識四人,養心殿門前的四位年輕內監中,卻有一位形貌圓潤的年輕內監悄然一語。


    “嗯?”


    “公公見過我?”


    秦鍾詫異,麵上一喜。


    這年頭……宮裏的公公都認識自己了?


    觀出言的那位內監公公,年歲二十有餘,厚實的團領衫,無胸背花,烏角束帶,頭頂一件烏紗帽,垂軟帶。


    吃的壯實,麵白無須,麵龐很圓,細眉大眼,亦有清秀之形,果然認識自己,事情就更好辦了。


    “八月初,我隨戴公公前往寧國府,見過閣下一麵。”


    “數月來,京城內陛下封授爵位之人,也就閣下了。”


    “《二十四史》心得篇章,的確有這般事。”


    那位內監宮人頷首笑道。


    “秦鍾慚愧,一時並未認出。”


    “慚愧!”


    “公公,有勞!”


    “如今天冷,此物於諸位加件厚實衣衫!”


    秦鍾一禮,雙手將木盒奉上,與之相隨,袖中一張五百兩的銀票遞過去。


    “這……,小秦大人客氣了。”


    “客氣了。”


    “請稍等,我這就為閣下通傳。”


    “不過,陛下是否召見……非我等之力了。”


    那位圓臉細眉的公公掃著銀票的麵值,驟然眼中一亮,旁邊的同伴,也是麵上一喜。


    另外兩位距離稍遠的公公見狀,亦是相視一眼,笑意浮現。


    這人是懂人事的。


    不錯。


    “自然!”


    秦鍾將木盒遞過去。


    “小秦大人,稍等!”


    那公公不動聲色的將銀票收下,接過木盒,也是一禮,旋即行入養心殿庭院之內,通傳深處。


    秦鍾站在階下,目視以觀,靜待迴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群芳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頓兩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頓兩饅頭並收藏紅樓群芳譜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