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耶帕亞守城蘇軍主力,最後借用薯條君的通信支援,以極其絲滑的配合,在德軍先鋒趕到戰場前,脫離了與德軍圍城部隊的接觸。
轉道向北,直奔裏加而去。
但是完整的掛斷計劃,不僅僅是少將安排的蘇軍主力撤離計劃,還有薯條君之前給德國人準備的大寶貝。
在蘇軍主力撤退時的最後掩護行動幫助下,之前參與到反擊行動的工人武裝和願意留守的士兵,在德軍圍城部隊無能為力,隻能目送的情況下,輕鬆返迴了城鎮,進入早就準備好的街壘陣地。
所有留下來守城的人都知道,被蘇軍兩次反擊抽腫臉的德軍,很可能發動極為殘酷的報複,但是並沒有人畏懼。
不僅僅是因為這些工人武裝剛剛經曆了一場血與火的考驗,更是因為身後就是自己的家園。
不過這些守衛家園的勇士,仍然有機會和自己的家園共度最後一晚。
………………
因為極限時間趕到的德軍援兵,此刻必須開始收拾出乎他們預料的爛攤子了。
聽說洛邁爾上校被打了需要支援,但沒聽說他被人打死了啊?
這就是此刻正在重整,洛邁爾上校戰鬥群的德軍新指揮官的真實感受。
蘇軍的突圍行動這麽厲害的嗎?有這麽厲害為什麽不用在邊境防守上啊?難道是不想?
後麵這個想法當然很難出現在嚴謹的德軍軍官腦中。
但是類似想法給這名,已經聽聞蘇軍重型坦克威力的德軍軍官,在對於“巴巴羅薩”行動前途判斷的問題上,投下了悲觀的一票。
蘇聯人比我們原本想象的更頑強也更厲害。
但是當下的問題,仍然是奪取利耶帕亞這個蘇聯海軍基地,盡管在紅海軍破壞港口設施的行動之後,這裏的戰略意義已經下降,但是為了之後的推進,不必擔心側後的威脅,攻城行動仍然需要開展。
“命令,部隊休整,完善攻擊陣地!”
新的德軍指揮官,雖然明白自己必須盡快攻占這個,已經拖慢集團軍行動的地點。
但是他更明白當前士氣低落的原圍城德軍,和自己剛剛急行軍趕來的部隊,是無力完成攻城任務的,即使其中蘇軍主力已經撤走。
蘇軍的強力反擊帶來的餘韻,成功改變了這名德軍指揮官一貫追求速度的作風,讓他直接放棄了原定增援到達就直接攻城的計劃。
………………
德軍出乎意料的謹慎行動,成功晃點了以為德軍會和之前一樣風風火火攻城,而一直守在外圍陣地的薯條君。
“德國佬改性了?不著急了?”
‘’季科夫同誌,你已經守了一夜了,去休息一下吧。”
認為薯條君可能不喜歡喝伏特加的蘇軍中尉,這次拿了一支莫合煙想要遞給薯條君。
“不用,德國人肯定很快就來。”
“他們總會來的,但是我們沒必要一直這樣守著,我們是防守方,應該享有防守方輪換休息的權利。”
\"德國人來了,去拉警報,另外你的煙,還是留著自己抽吧。”
德國人遲來的進攻,讓薯條君有了規避蘇軍中尉,試圖安撫自己心情的行動。
這種來自戰友的關心,讓原本在遊戲中喜歡打單機的,薯條君並不適應,特別是在薯條君並沒有辦法接受這些好意的情況下。
畢竟在遊戲中,如果有友傷,你的“沙雕”隊友,可能打死你的意願,比打死敵人還多。
但是中尉最終,還是用他吹響的警報哨聲,幫助薯條君壓下了一夜沒睡,苦守十個小時,卻沒有等到敵人,而產生的種種奇怪思維。
………………
德國人最初的進攻,采取了依靠湖麵小船和地狹地形,憑借己方優勢火力強行突破的方式。
(都是德軍軍官,第一時間采取的戰術都很像)
不過原本準備在這裏和敵軍死磕的工人武裝,因為薯條君的勸說放棄了對於這裏的防守。
於是德軍炮火和機槍的射擊,打在了棉花上,而小心翼翼進入的德軍士兵,在發現外麵看似完整的街壘,內部是全空的,並且沒有絲毫駐守痕跡後。
立即大膽子大了起來,加速向城內最為關鍵的運河移動,這些新來的德國人,並不知道此前德軍上校曾經接聽的地獄電話鈴是什麽。
轟的一聲。
曾經擊潰德軍圍城部隊的地獄電話似乎又要撥通。
不過這次並沒有多餘車輛,能夠進行連續爆破的薯條君,在電話隻響了一聲時,就選擇將其掛斷了。
隻是哪怕隻有一聲轟響,巨大的威力依然帶走了200多名德軍的生命,其中十幾名德軍與埋藏炸彈的老建築一起徹底消失。
瞬間殘破的城區,不僅僅讓薯條君身旁的工人們,流下了家園喪失的熱淚,也讓試圖輕易染指這些地方的德軍留下了眾多血液。
在巨大震動,與滿天飛舞的建築殘骸攻擊下,剩餘進攻德軍立即退出了城市。
…………
提前於基輔遭受到延遲炸彈襲擊的德軍,立即采取了在基輔將要采取的作戰模式。
利耶帕亞的剩餘城區,立即遭到了德軍炮火報複式的全麵轟擊。
而原本隻是參與空中偵查的德空軍,在收到德海軍關於s艇錯誤情報的斥責後,也像彌補過失般的,向這座小城發動了大規模空襲。
一時間,即使躲在反複加固過的地下室中,頭頂的震動與煙塵依然讓所有防守者,無法感知到周圍的其他人的存在。
整個人被這種巨大的震撼所包圍,像孤立在狹小的空間中,體會著,縱然能夠用勇氣控製,但依然會直接造成生理影響的,死亡恐懼帶來的壓迫感。
伴隨著火力壓製的擴散,再次進城的德軍選擇了從東部正麵戰線,沿鐵路進入,仿佛周圍較為平坦的地形,能夠提供給他們足夠的視野,與反應時間,一間間排查可能布置有炸彈的地方。
不過這一次,守衛在這裏的是工人武裝的馬克沁。
雙方立即開展了血腥的巷戰。為每一間房屋的歸屬權進行爭奪,直到工人武裝似乎因為力竭而開始逐步撤退。
而察覺到敵人實力虛弱的德軍,在一步步緊追不舍試圖徹底消滅抵抗者的過程中,再次走進了地獄電話的通信範圍。
於是又一聲鈴聲響起。
相同的劇情再次重演,但是這次付出代價的不僅僅是德軍,還有用生命引誘這些德軍踏入死地的工人,以及直接在305毫米炮彈旁邊起爆的薯條君。
…………
兩次炸彈襲擊,令德軍出離憤怒,耗盡了完整占領城市的耐心。
第三次卷土重來的德軍,直接采取了逐屋爆破的行動。
既然蘇聯人已經開始自爆自己的城市了,那麽我們也就不必在乎了,這是德軍工兵部隊動員時的口號。
這種推進方式,極大的限製了缺乏重武器的工人武裝反擊,盡管此前已經在固定位置部署好了多門步兵炮,但是短暫訓練的工人們,並沒有他們的對手熟練。
往往隻能開炮幾次,就會立即被德軍炮兵鎖定,並反製掉。
德軍在耗費幾個小時緩慢推進後,最終還是將工人們壓迫到了,這個不大城市最後的堅固防線,運河兩岸的陣地。
在這裏德軍再次試圖使用小艇進行兩棲攻擊,但是被重新部署在自己最後武器附近的薯條君,用機槍火力封鎖在了運河外。
不得已德軍再次開始組織爆破,試圖直接破壞運河河堤。
…………
麵對德軍這種徹底破壞城市的行動,德軍與工人武裝再次爆發了血腥的巷戰,在這樣的戰鬥中,薯條君都沒法改變多少戰局。
因為德軍不僅僅是使用機槍進行壓製,而是反坦克炮,火焰噴射器,甚至已經被激怒到極限的德軍,使用了“人質”手段,以達成推進。
工人武裝也不僅僅在使用蘇軍遺留的武器進行戰鬥,而是每一個地下室都構建了冷兵器組成的陷阱,每一個小屋子裏都可能藏有攜帶炸藥的敢死隊員。
雙方的戰鬥,最終打到了,不再考慮俘虜的狀態。
其中既有德軍與拉脫維亞自由軍衝入利耶帕亞市醫院,殺死醫護人員12名,以及眾多受傷的平民,並大肆搜捕共產黨員,政委和猶太人。
也有在6月29日,重新從城市周圍森林,衝入城市襲擊德軍軍官,補給站,醫護站的遊擊隊。
最晚的戰鬥紀錄是,德軍指揮官曾在7月2日至7月8下令處決一批“人質”——即並沒有參與抵抗的平民,這表明仍然有城市保衛者,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堅持戰鬥。
最終在利耶帕亞的戰鬥中,德軍付出了超過4000人傷亡的代價,其中1600人直接陣亡。
(曆史上,蘇軍的抵抗和工人武裝的堅持鬥爭,也讓德軍在利耶帕亞付出了2000多人傷亡,700人左右陣亡的代價。而利耶帕亞市整體,因為這次英勇的守城戰,在1977年獲得十月革命獎章。)
…………
隻是對於薯條君來說,並沒有機會能夠與這些英勇的工人一起戰鬥到最後。
因為在6月28日,在他熟悉的弗拉基米爾中尉陣亡後,德軍部隊最終攻占了,位於運河邊的最後一個關鍵點,大規模行動,第三階段被係統判負結束。
薯條君隻得選擇,用自己早就準備好的最後一輛自爆小車,帶著無法繼續的不甘,在德軍又一波掃蕩部隊試圖徹底清掃工人武裝抵抗區域時,用最後一響地獄鈴聲,徹底掛斷了德軍這次行動的目標。
轉道向北,直奔裏加而去。
但是完整的掛斷計劃,不僅僅是少將安排的蘇軍主力撤離計劃,還有薯條君之前給德國人準備的大寶貝。
在蘇軍主力撤退時的最後掩護行動幫助下,之前參與到反擊行動的工人武裝和願意留守的士兵,在德軍圍城部隊無能為力,隻能目送的情況下,輕鬆返迴了城鎮,進入早就準備好的街壘陣地。
所有留下來守城的人都知道,被蘇軍兩次反擊抽腫臉的德軍,很可能發動極為殘酷的報複,但是並沒有人畏懼。
不僅僅是因為這些工人武裝剛剛經曆了一場血與火的考驗,更是因為身後就是自己的家園。
不過這些守衛家園的勇士,仍然有機會和自己的家園共度最後一晚。
………………
因為極限時間趕到的德軍援兵,此刻必須開始收拾出乎他們預料的爛攤子了。
聽說洛邁爾上校被打了需要支援,但沒聽說他被人打死了啊?
這就是此刻正在重整,洛邁爾上校戰鬥群的德軍新指揮官的真實感受。
蘇軍的突圍行動這麽厲害的嗎?有這麽厲害為什麽不用在邊境防守上啊?難道是不想?
後麵這個想法當然很難出現在嚴謹的德軍軍官腦中。
但是類似想法給這名,已經聽聞蘇軍重型坦克威力的德軍軍官,在對於“巴巴羅薩”行動前途判斷的問題上,投下了悲觀的一票。
蘇聯人比我們原本想象的更頑強也更厲害。
但是當下的問題,仍然是奪取利耶帕亞這個蘇聯海軍基地,盡管在紅海軍破壞港口設施的行動之後,這裏的戰略意義已經下降,但是為了之後的推進,不必擔心側後的威脅,攻城行動仍然需要開展。
“命令,部隊休整,完善攻擊陣地!”
新的德軍指揮官,雖然明白自己必須盡快攻占這個,已經拖慢集團軍行動的地點。
但是他更明白當前士氣低落的原圍城德軍,和自己剛剛急行軍趕來的部隊,是無力完成攻城任務的,即使其中蘇軍主力已經撤走。
蘇軍的強力反擊帶來的餘韻,成功改變了這名德軍指揮官一貫追求速度的作風,讓他直接放棄了原定增援到達就直接攻城的計劃。
………………
德軍出乎意料的謹慎行動,成功晃點了以為德軍會和之前一樣風風火火攻城,而一直守在外圍陣地的薯條君。
“德國佬改性了?不著急了?”
‘’季科夫同誌,你已經守了一夜了,去休息一下吧。”
認為薯條君可能不喜歡喝伏特加的蘇軍中尉,這次拿了一支莫合煙想要遞給薯條君。
“不用,德國人肯定很快就來。”
“他們總會來的,但是我們沒必要一直這樣守著,我們是防守方,應該享有防守方輪換休息的權利。”
\"德國人來了,去拉警報,另外你的煙,還是留著自己抽吧。”
德國人遲來的進攻,讓薯條君有了規避蘇軍中尉,試圖安撫自己心情的行動。
這種來自戰友的關心,讓原本在遊戲中喜歡打單機的,薯條君並不適應,特別是在薯條君並沒有辦法接受這些好意的情況下。
畢竟在遊戲中,如果有友傷,你的“沙雕”隊友,可能打死你的意願,比打死敵人還多。
但是中尉最終,還是用他吹響的警報哨聲,幫助薯條君壓下了一夜沒睡,苦守十個小時,卻沒有等到敵人,而產生的種種奇怪思維。
………………
德國人最初的進攻,采取了依靠湖麵小船和地狹地形,憑借己方優勢火力強行突破的方式。
(都是德軍軍官,第一時間采取的戰術都很像)
不過原本準備在這裏和敵軍死磕的工人武裝,因為薯條君的勸說放棄了對於這裏的防守。
於是德軍炮火和機槍的射擊,打在了棉花上,而小心翼翼進入的德軍士兵,在發現外麵看似完整的街壘,內部是全空的,並且沒有絲毫駐守痕跡後。
立即大膽子大了起來,加速向城內最為關鍵的運河移動,這些新來的德國人,並不知道此前德軍上校曾經接聽的地獄電話鈴是什麽。
轟的一聲。
曾經擊潰德軍圍城部隊的地獄電話似乎又要撥通。
不過這次並沒有多餘車輛,能夠進行連續爆破的薯條君,在電話隻響了一聲時,就選擇將其掛斷了。
隻是哪怕隻有一聲轟響,巨大的威力依然帶走了200多名德軍的生命,其中十幾名德軍與埋藏炸彈的老建築一起徹底消失。
瞬間殘破的城區,不僅僅讓薯條君身旁的工人們,流下了家園喪失的熱淚,也讓試圖輕易染指這些地方的德軍留下了眾多血液。
在巨大震動,與滿天飛舞的建築殘骸攻擊下,剩餘進攻德軍立即退出了城市。
…………
提前於基輔遭受到延遲炸彈襲擊的德軍,立即采取了在基輔將要采取的作戰模式。
利耶帕亞的剩餘城區,立即遭到了德軍炮火報複式的全麵轟擊。
而原本隻是參與空中偵查的德空軍,在收到德海軍關於s艇錯誤情報的斥責後,也像彌補過失般的,向這座小城發動了大規模空襲。
一時間,即使躲在反複加固過的地下室中,頭頂的震動與煙塵依然讓所有防守者,無法感知到周圍的其他人的存在。
整個人被這種巨大的震撼所包圍,像孤立在狹小的空間中,體會著,縱然能夠用勇氣控製,但依然會直接造成生理影響的,死亡恐懼帶來的壓迫感。
伴隨著火力壓製的擴散,再次進城的德軍選擇了從東部正麵戰線,沿鐵路進入,仿佛周圍較為平坦的地形,能夠提供給他們足夠的視野,與反應時間,一間間排查可能布置有炸彈的地方。
不過這一次,守衛在這裏的是工人武裝的馬克沁。
雙方立即開展了血腥的巷戰。為每一間房屋的歸屬權進行爭奪,直到工人武裝似乎因為力竭而開始逐步撤退。
而察覺到敵人實力虛弱的德軍,在一步步緊追不舍試圖徹底消滅抵抗者的過程中,再次走進了地獄電話的通信範圍。
於是又一聲鈴聲響起。
相同的劇情再次重演,但是這次付出代價的不僅僅是德軍,還有用生命引誘這些德軍踏入死地的工人,以及直接在305毫米炮彈旁邊起爆的薯條君。
…………
兩次炸彈襲擊,令德軍出離憤怒,耗盡了完整占領城市的耐心。
第三次卷土重來的德軍,直接采取了逐屋爆破的行動。
既然蘇聯人已經開始自爆自己的城市了,那麽我們也就不必在乎了,這是德軍工兵部隊動員時的口號。
這種推進方式,極大的限製了缺乏重武器的工人武裝反擊,盡管此前已經在固定位置部署好了多門步兵炮,但是短暫訓練的工人們,並沒有他們的對手熟練。
往往隻能開炮幾次,就會立即被德軍炮兵鎖定,並反製掉。
德軍在耗費幾個小時緩慢推進後,最終還是將工人們壓迫到了,這個不大城市最後的堅固防線,運河兩岸的陣地。
在這裏德軍再次試圖使用小艇進行兩棲攻擊,但是被重新部署在自己最後武器附近的薯條君,用機槍火力封鎖在了運河外。
不得已德軍再次開始組織爆破,試圖直接破壞運河河堤。
…………
麵對德軍這種徹底破壞城市的行動,德軍與工人武裝再次爆發了血腥的巷戰,在這樣的戰鬥中,薯條君都沒法改變多少戰局。
因為德軍不僅僅是使用機槍進行壓製,而是反坦克炮,火焰噴射器,甚至已經被激怒到極限的德軍,使用了“人質”手段,以達成推進。
工人武裝也不僅僅在使用蘇軍遺留的武器進行戰鬥,而是每一個地下室都構建了冷兵器組成的陷阱,每一個小屋子裏都可能藏有攜帶炸藥的敢死隊員。
雙方的戰鬥,最終打到了,不再考慮俘虜的狀態。
其中既有德軍與拉脫維亞自由軍衝入利耶帕亞市醫院,殺死醫護人員12名,以及眾多受傷的平民,並大肆搜捕共產黨員,政委和猶太人。
也有在6月29日,重新從城市周圍森林,衝入城市襲擊德軍軍官,補給站,醫護站的遊擊隊。
最晚的戰鬥紀錄是,德軍指揮官曾在7月2日至7月8下令處決一批“人質”——即並沒有參與抵抗的平民,這表明仍然有城市保衛者,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堅持戰鬥。
最終在利耶帕亞的戰鬥中,德軍付出了超過4000人傷亡的代價,其中1600人直接陣亡。
(曆史上,蘇軍的抵抗和工人武裝的堅持鬥爭,也讓德軍在利耶帕亞付出了2000多人傷亡,700人左右陣亡的代價。而利耶帕亞市整體,因為這次英勇的守城戰,在1977年獲得十月革命獎章。)
…………
隻是對於薯條君來說,並沒有機會能夠與這些英勇的工人一起戰鬥到最後。
因為在6月28日,在他熟悉的弗拉基米爾中尉陣亡後,德軍部隊最終攻占了,位於運河邊的最後一個關鍵點,大規模行動,第三階段被係統判負結束。
薯條君隻得選擇,用自己早就準備好的最後一輛自爆小車,帶著無法繼續的不甘,在德軍又一波掃蕩部隊試圖徹底清掃工人武裝抵抗區域時,用最後一響地獄鈴聲,徹底掛斷了德軍這次行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