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殺官尾聲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尤其是目睹史可法與崇禎皇帝之間激烈爭吵的場景,兩人如同針尖對麥芒一般互不相讓,氣氛緊張得仿佛能讓人窒息。
就在這一瞬間,韓一良心中原本燃燒著的勇氣之火瞬間熄滅,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恐懼和怯懦。他深深地意識到,像這般充滿火藥味和生死較量的場合,根本不是他所能駕馭得了的。
什麽榮華富貴、飛黃騰達在此刻都變得不再重要,此時此刻,他隻希望能夠平平安安地度過這場風波,繼續安安穩穩地做一名默默無聞的戶科給事中便足矣。
待到會議結束,眾人散去之時,許多朝臣竟然發現自己已經無法獨自邁出皇極殿廣場一步。
他們或因驚嚇過度而雙腿發軟,或被眼前慘烈的景象所震撼,一時間竟失去了行動的能力。整個廣場彌漫著一種詭異而壓抑的氛圍,仿佛一場巨大的風暴剛剛席卷而過,留下滿地狼藉和人們惶恐不安的心。
宮廷護衛的白杆兵們眼見這般場景,心中不禁暗暗歎息。隻見那些平日裏威風凜凜、趾高氣昂的官老爺們,此刻竟如受驚的兔子一般,癱軟在地,渾身顫抖不止,甚至連爬出去的力氣都已喪失殆盡。
無奈之下,白杆兵們隻得兩兩一組,小心翼翼地將這些失魂落魄的官老爺們一一架起。他們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出午門。一路上,這些官老爺們就像毫無生氣的木偶,任由白杆兵們擺布。
好不容易穿過午門,又經過承天門,終於抵達了金水橋畔。此時,白杆兵們已是氣喘籲籲,但仍不敢有絲毫懈怠,繼續攙扶著官老爺們前行,直到將他們送上各自府上的馬車為止。
而各府上前來接應的管事和車夫們,遠遠望見自家老爺們那副狼狽不堪的模樣,皆是大驚失色。他們瞧見老爺們一個個麵色慘白如紙,嘴唇發紫,身體不停地哆嗦著,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生死浩劫,活脫脫一副大病初愈的慘狀。
於是,管事和車夫們二話不說,急忙上前將自家老爺扶進馬車或抬入轎子裏,然後迅速揮動馬鞭,趕著馬車疾馳而去,隻想盡快將老爺們平安送迴府中好生歇息調養。
在這群驚魂未定的官老爺當中,韓一良倒是顯得頗為鎮定自若,並未像其他人那般惶恐失態。然而,他的內心實則更為忐忑不安。趁著人流湧動、場麵混亂之際,無人留意到他的行蹤,韓一良悄無聲息地移步至左副都禦史李夔龍身旁。
韓一良麵帶惶恐之色,雙手抱拳,身體微微前傾,聲音顫抖地囁嚅道:“李大人啊,下官實在是……實在是無能之極呀!未能完成您交代的任務,下官心中愧疚難安呐!”
聽到這話,李夔龍眉頭微皺,看了看四周,沒有人注意到他倆這邊,他臉上露出一絲不悅,但還是強壓著心頭的火氣說道:“韓大人,您這說的是什麽話呢?此事本就艱難,一時未能成功也算不得什麽。”
然而,此地環境惡劣,寒風唿嘯,空氣中彌漫著陣陣腥臭之氣,令人難以忍受。李夔龍不禁皺了皺鼻子,接著對韓一良說道:“走吧,韓大人,此處又冷腥氣又重,實非久留之地。咱們還是趕緊迴到都察院衙門去處理公務要緊。至於其他事務,本官日後自會想辦法解決,也沒什麽需要特別拜托您的了。”
話音剛落,李夔龍猛地一揮衣袖,轉身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方才,他一直在不停地向韓一良使眼色,示意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可誰知這韓一良竟像個木頭人似的毫無反應,完全裝作沒事發生一樣。此刻,李夔龍心裏別提有多窩火了,自然不會給韓一良什麽好臉色看。
一邊走著,李夔龍心裏暗暗思忖著:迴頭還得跟其他人好好商量一下,重新尋覓一個合適的反貪急先鋒人選才行。這韓一良如此愚鈍木訥還膽小如鼠,連當個棋子的資格都不具備,當真是指望不上他能辦成什麽大事了。
之前的兵部尚書霍維華,現在的郵政總局局長劉懋也是給事中禦史出身,比之韓一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
紫禁城的風波終於漸漸平息下來,劉興祚兄弟二人率領著一萬多和金兵掰過手腕,過了招的精兵強將,準備前往南苑展開為期長達半年之久的集訓。
在這段時間裏,他們不僅要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接受崇禎新式步炮協同的訓練,以更好適應崇禎一式火炮,還要完成一項意義非凡的任務——前往太廟旁邊的英烈祠。
劉興祚等人要將那兩千多個在戰場上壯烈犧牲的軍士的牌位,小心翼翼地護送進入英烈祠中,讓這些英勇的戰士能夠在死後享受到大明王朝的香火供奉和後人的敬仰追思。
為了表達對這次祭奠活動的高度重視,同時也是為了激勵九邊將士們的士氣,崇禎皇帝決定親自登場主持這場莊重的儀式,並親自主持念誦悼詞。
以帝王之尊,為那些身處社會底層卻已英勇犧牲的士兵舉行追悼儀式,此舉堪稱開天辟地頭一迴!
這樣破天荒的舉動無疑傳遞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在崇禎皇帝的心中,每一位為國家付出生命的軍人都是值得敬重和銘記的。
韓爌給他說的驕橫殘暴,肆意妄為的魏博兵,看來他是沒有聽進去。
崇禎皇帝還是要一意提升武人,特別是普通軍士的地位。
然而,不出所料的是,這種違背祖製、提升武人地位的行為再次引發了明朝文臣們的強烈不滿和齊聲反對。
畢竟,在長久以來重文輕武的傳統觀念影響下,許多文臣認為此舉有失體統,甚至可能會破壞朝廷的權力平衡。但崇禎皇帝心意已決,堅決推行自己的主張。
想起前些日子崇禎皇帝毫不留情地處斬百位官員以慰藉軍心的狠辣手段,眾大臣們心生畏懼,盡管內心仍然不情願,但也不敢再繼續強行阻攔。於是,在一片爭議聲中,這項前所未有的舉措得以順利實施。
與此同時,皇太極帶領著金國八旗的精銳主力部隊,氣勢洶洶地兵臨漢城城下。
就在這一瞬間,韓一良心中原本燃燒著的勇氣之火瞬間熄滅,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恐懼和怯懦。他深深地意識到,像這般充滿火藥味和生死較量的場合,根本不是他所能駕馭得了的。
什麽榮華富貴、飛黃騰達在此刻都變得不再重要,此時此刻,他隻希望能夠平平安安地度過這場風波,繼續安安穩穩地做一名默默無聞的戶科給事中便足矣。
待到會議結束,眾人散去之時,許多朝臣竟然發現自己已經無法獨自邁出皇極殿廣場一步。
他們或因驚嚇過度而雙腿發軟,或被眼前慘烈的景象所震撼,一時間竟失去了行動的能力。整個廣場彌漫著一種詭異而壓抑的氛圍,仿佛一場巨大的風暴剛剛席卷而過,留下滿地狼藉和人們惶恐不安的心。
宮廷護衛的白杆兵們眼見這般場景,心中不禁暗暗歎息。隻見那些平日裏威風凜凜、趾高氣昂的官老爺們,此刻竟如受驚的兔子一般,癱軟在地,渾身顫抖不止,甚至連爬出去的力氣都已喪失殆盡。
無奈之下,白杆兵們隻得兩兩一組,小心翼翼地將這些失魂落魄的官老爺們一一架起。他們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出午門。一路上,這些官老爺們就像毫無生氣的木偶,任由白杆兵們擺布。
好不容易穿過午門,又經過承天門,終於抵達了金水橋畔。此時,白杆兵們已是氣喘籲籲,但仍不敢有絲毫懈怠,繼續攙扶著官老爺們前行,直到將他們送上各自府上的馬車為止。
而各府上前來接應的管事和車夫們,遠遠望見自家老爺們那副狼狽不堪的模樣,皆是大驚失色。他們瞧見老爺們一個個麵色慘白如紙,嘴唇發紫,身體不停地哆嗦著,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生死浩劫,活脫脫一副大病初愈的慘狀。
於是,管事和車夫們二話不說,急忙上前將自家老爺扶進馬車或抬入轎子裏,然後迅速揮動馬鞭,趕著馬車疾馳而去,隻想盡快將老爺們平安送迴府中好生歇息調養。
在這群驚魂未定的官老爺當中,韓一良倒是顯得頗為鎮定自若,並未像其他人那般惶恐失態。然而,他的內心實則更為忐忑不安。趁著人流湧動、場麵混亂之際,無人留意到他的行蹤,韓一良悄無聲息地移步至左副都禦史李夔龍身旁。
韓一良麵帶惶恐之色,雙手抱拳,身體微微前傾,聲音顫抖地囁嚅道:“李大人啊,下官實在是……實在是無能之極呀!未能完成您交代的任務,下官心中愧疚難安呐!”
聽到這話,李夔龍眉頭微皺,看了看四周,沒有人注意到他倆這邊,他臉上露出一絲不悅,但還是強壓著心頭的火氣說道:“韓大人,您這說的是什麽話呢?此事本就艱難,一時未能成功也算不得什麽。”
然而,此地環境惡劣,寒風唿嘯,空氣中彌漫著陣陣腥臭之氣,令人難以忍受。李夔龍不禁皺了皺鼻子,接著對韓一良說道:“走吧,韓大人,此處又冷腥氣又重,實非久留之地。咱們還是趕緊迴到都察院衙門去處理公務要緊。至於其他事務,本官日後自會想辦法解決,也沒什麽需要特別拜托您的了。”
話音剛落,李夔龍猛地一揮衣袖,轉身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方才,他一直在不停地向韓一良使眼色,示意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可誰知這韓一良竟像個木頭人似的毫無反應,完全裝作沒事發生一樣。此刻,李夔龍心裏別提有多窩火了,自然不會給韓一良什麽好臉色看。
一邊走著,李夔龍心裏暗暗思忖著:迴頭還得跟其他人好好商量一下,重新尋覓一個合適的反貪急先鋒人選才行。這韓一良如此愚鈍木訥還膽小如鼠,連當個棋子的資格都不具備,當真是指望不上他能辦成什麽大事了。
之前的兵部尚書霍維華,現在的郵政總局局長劉懋也是給事中禦史出身,比之韓一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
紫禁城的風波終於漸漸平息下來,劉興祚兄弟二人率領著一萬多和金兵掰過手腕,過了招的精兵強將,準備前往南苑展開為期長達半年之久的集訓。
在這段時間裏,他們不僅要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接受崇禎新式步炮協同的訓練,以更好適應崇禎一式火炮,還要完成一項意義非凡的任務——前往太廟旁邊的英烈祠。
劉興祚等人要將那兩千多個在戰場上壯烈犧牲的軍士的牌位,小心翼翼地護送進入英烈祠中,讓這些英勇的戰士能夠在死後享受到大明王朝的香火供奉和後人的敬仰追思。
為了表達對這次祭奠活動的高度重視,同時也是為了激勵九邊將士們的士氣,崇禎皇帝決定親自登場主持這場莊重的儀式,並親自主持念誦悼詞。
以帝王之尊,為那些身處社會底層卻已英勇犧牲的士兵舉行追悼儀式,此舉堪稱開天辟地頭一迴!
這樣破天荒的舉動無疑傳遞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在崇禎皇帝的心中,每一位為國家付出生命的軍人都是值得敬重和銘記的。
韓爌給他說的驕橫殘暴,肆意妄為的魏博兵,看來他是沒有聽進去。
崇禎皇帝還是要一意提升武人,特別是普通軍士的地位。
然而,不出所料的是,這種違背祖製、提升武人地位的行為再次引發了明朝文臣們的強烈不滿和齊聲反對。
畢竟,在長久以來重文輕武的傳統觀念影響下,許多文臣認為此舉有失體統,甚至可能會破壞朝廷的權力平衡。但崇禎皇帝心意已決,堅決推行自己的主張。
想起前些日子崇禎皇帝毫不留情地處斬百位官員以慰藉軍心的狠辣手段,眾大臣們心生畏懼,盡管內心仍然不情願,但也不敢再繼續強行阻攔。於是,在一片爭議聲中,這項前所未有的舉措得以順利實施。
與此同時,皇太極帶領著金國八旗的精銳主力部隊,氣勢洶洶地兵臨漢城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