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瞿式耜的奏章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當君臣數人相談之際,隻見王承恩步履匆匆地走了進來,恭敬地向眾人行禮後,開始稟報事情的進展:“啟奏陛下,內閣與司禮監的諸位書辦官們已然按照陛下您的旨意,將軍機大臣楊嗣昌所言之事精心擬成了一份詳細的諮文。並且已在宮中的印製廠裏成功印製成了數十份之多。預計今日下午散班之前,便能順利傳至京城中的各個衙門了。”
說到此處,王承恩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又道:“此外,宣傳部的侍郎張岱張大人也派人傳話過來,表示明日便可讓京畿地區的那三個巡撫衙門全都知曉此條諮文的內容。”
待王承恩迴稟完畢,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落在了楊嗣昌身上。此時的楊嗣昌,臉上難以掩飾地流露出了一絲得意之色,但很快便恢複了常態。
然而,崇禎皇帝卻隻是微微點了點頭,似乎對這樣的結果早有預料。在他心中,這不過是楊嗣昌這位文臣應有的基本操作罷了,實在無需大驚小怪。
就在這時,王承恩又從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疊厚厚的奏章,雙手呈遞給崇禎皇帝,並說道:“陛下,這些都是需要您和軍機處的大臣們親自閱覽並加以處理的重要奏章,共計十幾份。”
接過奏章後,崇禎皇帝隨意翻看了幾份,發現其中不少都需要進行批紅處理。
而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擁有批紅權力的司禮監,如今其批紅權已然被剝離出來,轉而移交給了軍機處。如此一來,軍機處的權力無疑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而司禮監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廷機構,其職能主要集中於協助皇帝對皇家資產進行有效的管理與監督。其中涵蓋了諸如大明皇家公司、大明皇家銀行等一係列以“皇”字冠名的各類產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類似於後世的國資委和自然資源部的有機融合。
此刻,崇禎皇帝手中輕輕翻閱著那堆積如山的奏折。他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每一行文字,突然間,他停下了動作,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兩份有關王尊德的奏折之上。
其中一份奏折乃是出自廣東巡按禦史瞿式耜之手,另一份則是來自當地錦衣衛的機密情報。令人驚訝的是,這兩份奏折所呈報之事竟如出一轍——皆為王尊德刻意隱瞞了珠江口遭受夷人入侵以及朝廷水師落敗的重大事件。
據詳細報告所述,此次事端發生於香澳地區。
當時,一群葡萄牙人蓄意製造騷亂,並設法迷惑、欺騙了廣州巡撫衙門。他們宣稱有荷蘭紅毛番人的十五艘裝備精良的武裝商船經由虎跳門沿著珠江逆流而上,直逼廣州城,還揚言要開放市場進行貿易活動。然而,經過深入調查後發現,事實上這批所謂的荷蘭武裝商船並非真正屬於荷蘭人所有,它們其實隸屬於英吉利。
這個時候,遙遠的英吉利王國已然踏上了新一次波瀾壯闊的大航海征程。他們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擴張著自己的勢力範圍。其觸角逐漸伸向遠東地區,毫不留情地侵蝕著原本屬於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的利益版圖。
而大明帝國南方的兩廣總督王尊德,卻因為輕易聽信了葡萄牙人的花言巧語和蠱惑煽動,竟然下達了一道荒唐至極的命令。他責令廣東總兵陳謙率領整整五十艘戰艦前去驅趕那些來自英吉利的全副武裝商船。然而,這場看似勝券在握的行動最終演變成了一場災難性的潰敗。
在激烈的海戰中,英勇的明軍將士們雖然奮力抵抗,但無奈實力懸殊過大。僅僅一戰過後,己方就有多達二十七艘戰船被無情摧毀,就連戰略要衝虎跳門也不幸失守。麵對如此慘重的損失,王尊德心急如焚,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應對。
關鍵時刻,當地頗具影響力的大姓豪商李葉榮挺身而出。此人足智多謀,經過深思熟慮後想出一條妙計。他巧妙地居中斡旋,成功誘騙那些英吉利人登上岸來。隨後,早已埋伏好的明軍利用輕便靈活的小船發動了猛烈的火攻。與此同時,一旁的葡萄牙人見勢不妙,為了避免自身利益進一步受損,也選擇出手相助。
在多方力量的協同作戰下,戰局終於出現轉機。最終,明軍成功繳獲了一艘英國的蓋倫船。這艘戰利品不僅成為了戰場上難得的勝利象征,更為後來王尊德向朝廷進貢十門西洋大炮提供了重要的物資來源。
然而,對於這一係列事件,瞿式耜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
在他眼中,王尊德年事已高且頭腦昏聵,既對歐羅巴各國錯綜複雜的局勢缺乏清晰準確的認知,又對當今聖上推行的開海新政一無所知。正因如此,才會導致這場本可避免的慘敗發生。
王尊德此人毫無主見,竟然對那些長期居住在香澳地區的葡萄牙人的謊話深信不疑。長此以往,如今的廣州市麵已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仿佛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引發大亂。
如此局勢,對於當地的貿易活動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負麵影響。
依臣之見,應當當機立斷,即刻將王尊德撤職查辦,並另行選派精明能幹之士前往接任,以扭轉當前不利局麵。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錦衣衛呈遞上來的密折卻對王尊德百般袒護。
更為荒唐的是,他們居然連葡萄牙人、荷蘭人與英國人都分辨不清,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不僅如此,這份密折竟還反咬一口,指責巡按禦史瞿式耜過於囂張跋扈,肆意欺淩總督府與巡撫衙門。
崇禎皇帝手持這兩份截然不同的奏折,眉頭緊蹙,心中亦是猶豫不決。
思索片刻後,他最終還是將這兩份奏折一同遞給了軍機處中身份地位最為尊崇的孫承宗,開口問道:“這兩份折子,孫愛卿不妨先過目一番,依你之見,朕究竟該如何批示處理才好呢?”
說到此處,王承恩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又道:“此外,宣傳部的侍郎張岱張大人也派人傳話過來,表示明日便可讓京畿地區的那三個巡撫衙門全都知曉此條諮文的內容。”
待王承恩迴稟完畢,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落在了楊嗣昌身上。此時的楊嗣昌,臉上難以掩飾地流露出了一絲得意之色,但很快便恢複了常態。
然而,崇禎皇帝卻隻是微微點了點頭,似乎對這樣的結果早有預料。在他心中,這不過是楊嗣昌這位文臣應有的基本操作罷了,實在無需大驚小怪。
就在這時,王承恩又從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疊厚厚的奏章,雙手呈遞給崇禎皇帝,並說道:“陛下,這些都是需要您和軍機處的大臣們親自閱覽並加以處理的重要奏章,共計十幾份。”
接過奏章後,崇禎皇帝隨意翻看了幾份,發現其中不少都需要進行批紅處理。
而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擁有批紅權力的司禮監,如今其批紅權已然被剝離出來,轉而移交給了軍機處。如此一來,軍機處的權力無疑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而司禮監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廷機構,其職能主要集中於協助皇帝對皇家資產進行有效的管理與監督。其中涵蓋了諸如大明皇家公司、大明皇家銀行等一係列以“皇”字冠名的各類產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類似於後世的國資委和自然資源部的有機融合。
此刻,崇禎皇帝手中輕輕翻閱著那堆積如山的奏折。他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每一行文字,突然間,他停下了動作,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兩份有關王尊德的奏折之上。
其中一份奏折乃是出自廣東巡按禦史瞿式耜之手,另一份則是來自當地錦衣衛的機密情報。令人驚訝的是,這兩份奏折所呈報之事竟如出一轍——皆為王尊德刻意隱瞞了珠江口遭受夷人入侵以及朝廷水師落敗的重大事件。
據詳細報告所述,此次事端發生於香澳地區。
當時,一群葡萄牙人蓄意製造騷亂,並設法迷惑、欺騙了廣州巡撫衙門。他們宣稱有荷蘭紅毛番人的十五艘裝備精良的武裝商船經由虎跳門沿著珠江逆流而上,直逼廣州城,還揚言要開放市場進行貿易活動。然而,經過深入調查後發現,事實上這批所謂的荷蘭武裝商船並非真正屬於荷蘭人所有,它們其實隸屬於英吉利。
這個時候,遙遠的英吉利王國已然踏上了新一次波瀾壯闊的大航海征程。他們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擴張著自己的勢力範圍。其觸角逐漸伸向遠東地區,毫不留情地侵蝕著原本屬於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的利益版圖。
而大明帝國南方的兩廣總督王尊德,卻因為輕易聽信了葡萄牙人的花言巧語和蠱惑煽動,竟然下達了一道荒唐至極的命令。他責令廣東總兵陳謙率領整整五十艘戰艦前去驅趕那些來自英吉利的全副武裝商船。然而,這場看似勝券在握的行動最終演變成了一場災難性的潰敗。
在激烈的海戰中,英勇的明軍將士們雖然奮力抵抗,但無奈實力懸殊過大。僅僅一戰過後,己方就有多達二十七艘戰船被無情摧毀,就連戰略要衝虎跳門也不幸失守。麵對如此慘重的損失,王尊德心急如焚,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應對。
關鍵時刻,當地頗具影響力的大姓豪商李葉榮挺身而出。此人足智多謀,經過深思熟慮後想出一條妙計。他巧妙地居中斡旋,成功誘騙那些英吉利人登上岸來。隨後,早已埋伏好的明軍利用輕便靈活的小船發動了猛烈的火攻。與此同時,一旁的葡萄牙人見勢不妙,為了避免自身利益進一步受損,也選擇出手相助。
在多方力量的協同作戰下,戰局終於出現轉機。最終,明軍成功繳獲了一艘英國的蓋倫船。這艘戰利品不僅成為了戰場上難得的勝利象征,更為後來王尊德向朝廷進貢十門西洋大炮提供了重要的物資來源。
然而,對於這一係列事件,瞿式耜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
在他眼中,王尊德年事已高且頭腦昏聵,既對歐羅巴各國錯綜複雜的局勢缺乏清晰準確的認知,又對當今聖上推行的開海新政一無所知。正因如此,才會導致這場本可避免的慘敗發生。
王尊德此人毫無主見,竟然對那些長期居住在香澳地區的葡萄牙人的謊話深信不疑。長此以往,如今的廣州市麵已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仿佛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引發大亂。
如此局勢,對於當地的貿易活動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負麵影響。
依臣之見,應當當機立斷,即刻將王尊德撤職查辦,並另行選派精明能幹之士前往接任,以扭轉當前不利局麵。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錦衣衛呈遞上來的密折卻對王尊德百般袒護。
更為荒唐的是,他們居然連葡萄牙人、荷蘭人與英國人都分辨不清,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不僅如此,這份密折竟還反咬一口,指責巡按禦史瞿式耜過於囂張跋扈,肆意欺淩總督府與巡撫衙門。
崇禎皇帝手持這兩份截然不同的奏折,眉頭緊蹙,心中亦是猶豫不決。
思索片刻後,他最終還是將這兩份奏折一同遞給了軍機處中身份地位最為尊崇的孫承宗,開口問道:“這兩份折子,孫愛卿不妨先過目一番,依你之見,朕究竟該如何批示處理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