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殺胡令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喜峰口以及整個遷西縣這塊地方,終究並非屬於皇家公司所擁有的土地。在這裏,是由眾多小地主與自耕農聯合起來,其中還包含一部分受到脅迫的勳貴大地主,他們共同與皇家公司簽訂了代理合同。
這就好比從前那些未曾獲得功名的富農,攜帶著自家的土地,投靠並奉獻給剛剛嶄露頭角的舉人一樣,其目的無非就是想要逃避沉重的田稅罷了。二者之間的原理如出一轍。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崇禎皇帝所經營的皇莊竟然能夠蓬勃發展至如今這般繁榮昌盛、如火如荼的程度。眼下,它已然在京畿一帶展開了與當地官紳們異常激烈的土地兼並之戰,而且形勢愈發朝著有利於皇莊的方向傾斜,使其在這場較量中逐漸占據了上風。
正因如此,如今京畿地區各府縣的讀書人們即使有幸考中了舉人,心中也不再像以往那般欣喜若狂了。
原因很簡單,由於皇莊的強勢崛起,已再無富農願意攜帶土地前來投靠投獻了,自然也就不可能再出現類似“範進中舉”那樣,一人得道便能令全家乃至周邊眾人都跟著飛黃騰達、平步青雲的場景了。
並且還有一個顯著區別於往昔之處,那便是崇禎皇帝這位坐擁廣袤土地的最大地主,其兼並的土地數量越是增多,京畿地區的黎民百姓日子便越過越好。
實際上,對此無需心存疑慮。畢竟由皇家公司親自收取租金並代為管理土地的舉措,極大程度地削減了諸多繁冗複雜的中間流程。
不僅如此,他們更是巧妙運用了商業化手段,使得這家新興崛起的皇家公司無論是內部運作還是對外經營,都全麵遵循著現代化的商業模式。雖說其中依舊難以避免一定程度的剝削現象,但相較於過往,如今京畿之地的民眾已然如同置身於甜蜜的蜜罐之中,過上了相對安穩富足的生活。
此類摒棄中間商以賺取差價的做法,在後世屢見不鮮。然而,這般操作卻令那些處於中間環節的官員以及地方士紳叫苦不迭、苦不堪言。
在一個清晨,太陽還未完全升起,整個村莊被一層濃濃的霧靄所籠罩,仿佛披上了一件神秘的麵紗。就在這時,一陣清脆的蹄聲打破了這份寧靜,隻見一個騎著驢子的裏正緩緩地走進了村子。
這位裏正看上去已有四十多歲的年紀,歲月似乎並沒有對他太過仁慈,他的麵容顯得有些潦草和滄桑。他手中緊緊握著一塊破舊的木板,一邊慢悠悠地騎著驢子前行,一邊時不時地用木板敲打一下地麵,發出“砰砰”的聲響。
在裏正身後二三十步開外,隱約可見一行影影綽綽的身影緊跟著他。由於霧氣實在太濃,這些人的麵目難以看清,但從他們的身形輪廓可以判斷出人數不少。
跟隨著裏正的人群中,有兩個格外顯眼的跟班。其中一個跟班亦步亦趨地跟在裏正身後,每當裏正用木板敲打地麵時,他便會張開那豁牙的大嘴,扯起嗓子大聲吆喝起來:“村裏的老少爺們,大姑娘小媳婦,都聽著啦!”這聲音在寂靜的村莊裏迴蕩開來,帶著一種莫名的威嚴。
裏正接著喊道:“上頭傳來了天大的好消息啊!如今坐在金鑾殿上的崇禎皇上,那可是咱們的大東家、大掌櫃的呀!他老人家剛剛發布了一道殺胡令呢!”說到這裏,他稍稍停頓了一下,賣了個關子。
隨後,那個豁牙跟班又高聲補充道:“你們可還記得前陣子?長城外麵突然湧進來一大波兇殘的女真韃子,他們一個個虎視眈眈,就想著闖進關內來禍害咱老百姓呐!”
裏正清了清嗓子,跟著說道:“好在咱們的皇帝陛下英明神武,聽聞此事後龍顏大怒!這不,專門下旨重金懸賞,要將那些可惡的建奴韃子趕盡殺絕!”
“且說當今聖上頒布旨意,昭告天下:但凡能獲取關外韃子之首級者,不論男女老少,皆可獲賞賜!
尤其是那東虜建奴之人,其標誌性的便是腦後拖著一條金錢鼠尾般的辮子。若有人將此等首級呈上,賞賜更是豐厚無比。
這道聖旨明言,每斬獲一顆這樣的首級,起價即為紋銀一百兩白銀,換算成如今通用的貨幣——銀元,則相當於整整兩百塊之多啊!
老少爺們們,或許對銀元並不陌生吧?它可是實打實的硬通貨,拿在手中沉甸甸的。
隻需將其放在耳邊輕輕一吹,便會發出清脆悅耳、嗡嗡作響之聲。
要知道,尋常人家幾口人的每月開銷加起來恐怕還不足一塊銀元呢。
如此一來,若是真能成功砍下一名建奴的首級,那一家子往後數年怕是都無需再為生計而憂愁啦!”
這時候宋家峪裏沒有農活幹,大清早都是睡得死沉死沉的。
外麵的話剛開始沒聽清,就隻聽見了後麵幾句話。
隻聽得一聲唿喊:“聽到的人都速速到村東口孫春陽雜貨鋪門口的那片水泥地集合啦!
上頭來的官差老爺還有大公司的掌櫃、管事們要親自跟咱們這些個泥腿子講講事情呢!
若是遲到不來,今年過年唱大戲請戲班的糧食,可就他一家出了。”
這時候啊,正好趕上了農閑的時候,村子裏那些整日無所事事的農戶婦孺可真是不少。
一聽到有這樣的消息傳來,特別是誰晚到要出錢糧請戲班子。
他們紛紛從各自藏身的街頭巷尾鑽了出來。這些人的頭發亂糟糟的像雞窩一樣,臉上也髒兮兮的沾滿了塵土,有的甚至連衣服都還沒來得及穿整齊,就這樣邋邋遢遢地往孫春陽雜貨鋪趕去。
沒過多久,原本空曠的宋家峪孫春陽雜貨鋪門口的那塊水泥地上,就已經擠滿了烏泱泱的人群。
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都好奇著到底是什麽樣的大事,竟然能勞動官差老爺和公司的掌櫃管事們親自前來。
這就好比從前那些未曾獲得功名的富農,攜帶著自家的土地,投靠並奉獻給剛剛嶄露頭角的舉人一樣,其目的無非就是想要逃避沉重的田稅罷了。二者之間的原理如出一轍。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崇禎皇帝所經營的皇莊竟然能夠蓬勃發展至如今這般繁榮昌盛、如火如荼的程度。眼下,它已然在京畿一帶展開了與當地官紳們異常激烈的土地兼並之戰,而且形勢愈發朝著有利於皇莊的方向傾斜,使其在這場較量中逐漸占據了上風。
正因如此,如今京畿地區各府縣的讀書人們即使有幸考中了舉人,心中也不再像以往那般欣喜若狂了。
原因很簡單,由於皇莊的強勢崛起,已再無富農願意攜帶土地前來投靠投獻了,自然也就不可能再出現類似“範進中舉”那樣,一人得道便能令全家乃至周邊眾人都跟著飛黃騰達、平步青雲的場景了。
並且還有一個顯著區別於往昔之處,那便是崇禎皇帝這位坐擁廣袤土地的最大地主,其兼並的土地數量越是增多,京畿地區的黎民百姓日子便越過越好。
實際上,對此無需心存疑慮。畢竟由皇家公司親自收取租金並代為管理土地的舉措,極大程度地削減了諸多繁冗複雜的中間流程。
不僅如此,他們更是巧妙運用了商業化手段,使得這家新興崛起的皇家公司無論是內部運作還是對外經營,都全麵遵循著現代化的商業模式。雖說其中依舊難以避免一定程度的剝削現象,但相較於過往,如今京畿之地的民眾已然如同置身於甜蜜的蜜罐之中,過上了相對安穩富足的生活。
此類摒棄中間商以賺取差價的做法,在後世屢見不鮮。然而,這般操作卻令那些處於中間環節的官員以及地方士紳叫苦不迭、苦不堪言。
在一個清晨,太陽還未完全升起,整個村莊被一層濃濃的霧靄所籠罩,仿佛披上了一件神秘的麵紗。就在這時,一陣清脆的蹄聲打破了這份寧靜,隻見一個騎著驢子的裏正緩緩地走進了村子。
這位裏正看上去已有四十多歲的年紀,歲月似乎並沒有對他太過仁慈,他的麵容顯得有些潦草和滄桑。他手中緊緊握著一塊破舊的木板,一邊慢悠悠地騎著驢子前行,一邊時不時地用木板敲打一下地麵,發出“砰砰”的聲響。
在裏正身後二三十步開外,隱約可見一行影影綽綽的身影緊跟著他。由於霧氣實在太濃,這些人的麵目難以看清,但從他們的身形輪廓可以判斷出人數不少。
跟隨著裏正的人群中,有兩個格外顯眼的跟班。其中一個跟班亦步亦趨地跟在裏正身後,每當裏正用木板敲打地麵時,他便會張開那豁牙的大嘴,扯起嗓子大聲吆喝起來:“村裏的老少爺們,大姑娘小媳婦,都聽著啦!”這聲音在寂靜的村莊裏迴蕩開來,帶著一種莫名的威嚴。
裏正接著喊道:“上頭傳來了天大的好消息啊!如今坐在金鑾殿上的崇禎皇上,那可是咱們的大東家、大掌櫃的呀!他老人家剛剛發布了一道殺胡令呢!”說到這裏,他稍稍停頓了一下,賣了個關子。
隨後,那個豁牙跟班又高聲補充道:“你們可還記得前陣子?長城外麵突然湧進來一大波兇殘的女真韃子,他們一個個虎視眈眈,就想著闖進關內來禍害咱老百姓呐!”
裏正清了清嗓子,跟著說道:“好在咱們的皇帝陛下英明神武,聽聞此事後龍顏大怒!這不,專門下旨重金懸賞,要將那些可惡的建奴韃子趕盡殺絕!”
“且說當今聖上頒布旨意,昭告天下:但凡能獲取關外韃子之首級者,不論男女老少,皆可獲賞賜!
尤其是那東虜建奴之人,其標誌性的便是腦後拖著一條金錢鼠尾般的辮子。若有人將此等首級呈上,賞賜更是豐厚無比。
這道聖旨明言,每斬獲一顆這樣的首級,起價即為紋銀一百兩白銀,換算成如今通用的貨幣——銀元,則相當於整整兩百塊之多啊!
老少爺們們,或許對銀元並不陌生吧?它可是實打實的硬通貨,拿在手中沉甸甸的。
隻需將其放在耳邊輕輕一吹,便會發出清脆悅耳、嗡嗡作響之聲。
要知道,尋常人家幾口人的每月開銷加起來恐怕還不足一塊銀元呢。
如此一來,若是真能成功砍下一名建奴的首級,那一家子往後數年怕是都無需再為生計而憂愁啦!”
這時候宋家峪裏沒有農活幹,大清早都是睡得死沉死沉的。
外麵的話剛開始沒聽清,就隻聽見了後麵幾句話。
隻聽得一聲唿喊:“聽到的人都速速到村東口孫春陽雜貨鋪門口的那片水泥地集合啦!
上頭來的官差老爺還有大公司的掌櫃、管事們要親自跟咱們這些個泥腿子講講事情呢!
若是遲到不來,今年過年唱大戲請戲班的糧食,可就他一家出了。”
這時候啊,正好趕上了農閑的時候,村子裏那些整日無所事事的農戶婦孺可真是不少。
一聽到有這樣的消息傳來,特別是誰晚到要出錢糧請戲班子。
他們紛紛從各自藏身的街頭巷尾鑽了出來。這些人的頭發亂糟糟的像雞窩一樣,臉上也髒兮兮的沾滿了塵土,有的甚至連衣服都還沒來得及穿整齊,就這樣邋邋遢遢地往孫春陽雜貨鋪趕去。
沒過多久,原本空曠的宋家峪孫春陽雜貨鋪門口的那塊水泥地上,就已經擠滿了烏泱泱的人群。
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都好奇著到底是什麽樣的大事,竟然能勞動官差老爺和公司的掌櫃管事們親自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