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秦淮八豔之一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今之世,秦淮河畔的風月場所之中,有四家可謂是獨樹一幟,超凡脫俗。其中前三者皆以其花魁的色藝雙全而聲名遠揚,她們不僅容貌絕美,傾國傾城,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歌舞技藝更是出神入化,堪稱豔冠群芳的一代名妓。然而,與這三家不同的是,最後的那家“天上人間”則另辟蹊徑,偏愛營造規模宏大、熱鬧非凡的聚會場景。這裏人頭攢動,賓客如雲,所追求的乃是以數量取勝之道。在這裏,人們縱情聲色,不拘小節,豪放不羈之風盛行,比起前麵那三家注重情調氛圍的青樓河房來,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彼時正值崇禎新政推行之際,商業帝國的版圖雖已初現端倪,但在江南地區仍處於蓬勃發展、方興未艾的階段。諸多新興事物方才嶄露頭角,僅僅在南京、蘇州以及揚州等幾座繁華都市開始興起。正因如此,當眾多公子王孫、豪門巨賈,乃至海外富商洋人們紛紛慕名來到這座曆史悠久的六朝古都——南京時,他們大多會依據過往的種種傳聞,徑直前往那三家名聲在外的青樓。這些達官貴人不惜一擲千金,隻為能與那些如花似玉的花魁們親近一番,領略她們的絕世風姿。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青樓楚館逐漸形成了預約的慣例。如此一來,便很少再出現如電視劇裏那般,兩撥豪強世家的公子爺們為爭奪同一個花魁而大打出手的激烈場麵了。
倘若真的碰到那種對行業規矩一竅不通的家夥,那就隻能毫不客氣地用棍棒將其驅趕出去了。畢竟,這青樓楚館的背後所依靠的勢力可不一般呐!
就連魏忠賢那樣強大的過江猛龍來到此地後,盡管他在江南地區大開殺戒,使得當地的文人士紳們血流成河,但即便如此,也依然無法撼動這三家青樓分毫。
頂多也就是吞並了一些處於中等水平的河房罷了。
在這裏呢,咱們單獨說一說即將登場亮相的馬湘蘭。需要說明的是,這位馬湘蘭乃是秦淮八豔之中年紀最長的一位佳人。其實按照真實曆史來講,早在萬曆年間她便已與世長辭。不過嘛,為了滿足某些人的名人癖好,我們就讓她在故事裏多活了幾十年。
像馬湘蘭這般的花魁人物,實際上早已和青樓的主人達成了五五分成的協議,可以說是擁有了半個主人的地位。而想要跟她約會見麵,那可真是難上加難啊!
如今她的預約日程已然排到了整整一個月以後,而且除去每月特定的花信之日外,其餘時間均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由此可見,馬湘蘭堪稱此時風俗行業當中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呀!
好在咱們的項子煜財力雄厚,前些年積攢下來的錢財一直沒怎麽動用過,所以這次才能夠有足夠的銀子插隊加塞兒,並成功地替那個名叫許覺的閹人請來了南京城裏聲名遠揚的名妓。
此刻夜幕已然降臨,華燈初上,整個城市被黑暗所籠罩。而那倚翠樓內,則早已燈火通明,一盞盞精致的宮燈散發著柔和而明亮的光芒。這些宮燈中的蠟燭皆由鯨油精心提煉而成,如此珍貴之物,無疑皆是那些來自西洋的商人們千裏迢迢帶來的稀罕寶貝。
然而,更為稀奇的卻是位於樓上廳堂之中的那座高達將近兩米的巨型座鍾。它穩穩地矗立在那裏,秒針不緊不慢地轉動著,仿佛在訴說著時光的流逝。令人驚奇的是,這座鍾麵上篆刻的時間竟是用漢字標注的。倘若有人能夠繞至鍾表背後,便會發現其上還有一行細微的小字:“大明皇家公司北京分公司梅花鍾表廠製”。
就在這巨大座鍾之旁,項子煜與馬湘蘭正相視而坐。他們二人都久經風月場,自然並非初次涉足此道的青澀之人。甫一見麵,便是一番葷素不忌的男女之間的調笑話語,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要知道,盡管明朝已曆經兩百六十餘載歲月,時至如今,社會風氣已然大變,所謂的禮教規矩也大多崩壞不堪,不再像往昔那般講究諸多忌諱。但即便如此,官員嫖娼之事終究還是不宜過於張揚。故而,項子煜此番前來,自是不敢身著其六品官服,以免引人注目,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凡事隱晦一些,總歸是最為穩妥的做法。
且說這項子煜為官多年,早已習慣了官場的爾虞我詐和權力爭鬥。因此,他的一舉一動都透露出一股強大的官威,讓人望而生畏。隻見他邁出的每一步皆是四平八穩的四方步,仿佛腳下所踏之地皆為王土;而從他口中說出的官話更是字正腔圓、鏗鏘有力,絕非那些普通的富商巨賈所能比擬。
與此同時,馬湘蘭正值芳齡十八,恰好處在當紅名妓的黃金時期。要知道,對於她們而言,時間就如同流水般匆匆而過。即便再過個一兩年,哪怕她自己並不願就此隱退江湖,但也難免會遭人恥笑,被視為殘花敗柳。畢竟在古人的觀念裏,或許難以領悟所謂禦姐的獨特魅力,他們總體上更傾向於喜愛年紀較小的女子。再者說來,在那個時代,由於科學技術尚不發達,並不能像如今這般有諸多方法來保持青春容顏。別說讓二十歲之後的女子眼角不生魚尾紋了,就連身上不留下一絲一毫的疤痕都難以做到,更別提將美麗的花期延長至三四十歲了。
然而,馬湘蘭卻有著與眾不同之處。她那彎彎的眉毛猶如新月般柔美,又似黛色山巒般秀麗;肌膚細膩光滑得宛如凝脂,吹彈可破;其體態婀娜多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種內在的嫵媚風韻,這種風情萬種恰恰正是崇禎皇帝最為鍾愛的類型。
魏忠賢錯過選擇馬湘蘭進貢給崇禎皇帝,實乃一大敗招。
她身著一襲由西洋布製成的潔白衫裙,那麵料質地細膩,光滑如絲。然而需知,此時距離珍妮紡織機的發明尚有漫長時光——要等到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這項偉大的發明才會問世。因此,在當下這個時期,西洋布料之所以受到關注,並非因其工藝有多麽卓越,而僅僅是因為明朝人士對於海外物品抱有一種純粹的獵奇心態。他們覺得來自異域他鄉的事物總是充滿著新奇和趣味。
與同時代大多數婦人所梳的低垂發髻不同,馬湘蘭可謂別出心裁。她精心打造了一款時尚新穎的發型,將秀發高高盤起。如此一來,不僅使得她原本就高挑婀娜的身姿更顯修長優美,而且還恰到好處地展露了她那如同白雪般純淨的天鵝頸。其發式效仿宋人之風,於發髻之上斜插一朵嬌豔欲滴的鮮花。通常而言,這般裝扮若置於他人身上或許顯得庸俗不堪,但在馬湘蘭這裏,卻成為了一種令人驚心動魄的美麗。倘若擱在往昔歲月,當她想要招攬顧客時,根本無需多費力氣。隻需靜靜地站立在窗前,嘴角微微上揚,展露出一抹淺笑,便足以勝過無數那些濃妝豔抹、拚命揮舞著手絹高聲叫賣的庸脂俗粉。
彼時正值崇禎新政推行之際,商業帝國的版圖雖已初現端倪,但在江南地區仍處於蓬勃發展、方興未艾的階段。諸多新興事物方才嶄露頭角,僅僅在南京、蘇州以及揚州等幾座繁華都市開始興起。正因如此,當眾多公子王孫、豪門巨賈,乃至海外富商洋人們紛紛慕名來到這座曆史悠久的六朝古都——南京時,他們大多會依據過往的種種傳聞,徑直前往那三家名聲在外的青樓。這些達官貴人不惜一擲千金,隻為能與那些如花似玉的花魁們親近一番,領略她們的絕世風姿。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青樓楚館逐漸形成了預約的慣例。如此一來,便很少再出現如電視劇裏那般,兩撥豪強世家的公子爺們為爭奪同一個花魁而大打出手的激烈場麵了。
倘若真的碰到那種對行業規矩一竅不通的家夥,那就隻能毫不客氣地用棍棒將其驅趕出去了。畢竟,這青樓楚館的背後所依靠的勢力可不一般呐!
就連魏忠賢那樣強大的過江猛龍來到此地後,盡管他在江南地區大開殺戒,使得當地的文人士紳們血流成河,但即便如此,也依然無法撼動這三家青樓分毫。
頂多也就是吞並了一些處於中等水平的河房罷了。
在這裏呢,咱們單獨說一說即將登場亮相的馬湘蘭。需要說明的是,這位馬湘蘭乃是秦淮八豔之中年紀最長的一位佳人。其實按照真實曆史來講,早在萬曆年間她便已與世長辭。不過嘛,為了滿足某些人的名人癖好,我們就讓她在故事裏多活了幾十年。
像馬湘蘭這般的花魁人物,實際上早已和青樓的主人達成了五五分成的協議,可以說是擁有了半個主人的地位。而想要跟她約會見麵,那可真是難上加難啊!
如今她的預約日程已然排到了整整一個月以後,而且除去每月特定的花信之日外,其餘時間均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由此可見,馬湘蘭堪稱此時風俗行業當中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呀!
好在咱們的項子煜財力雄厚,前些年積攢下來的錢財一直沒怎麽動用過,所以這次才能夠有足夠的銀子插隊加塞兒,並成功地替那個名叫許覺的閹人請來了南京城裏聲名遠揚的名妓。
此刻夜幕已然降臨,華燈初上,整個城市被黑暗所籠罩。而那倚翠樓內,則早已燈火通明,一盞盞精致的宮燈散發著柔和而明亮的光芒。這些宮燈中的蠟燭皆由鯨油精心提煉而成,如此珍貴之物,無疑皆是那些來自西洋的商人們千裏迢迢帶來的稀罕寶貝。
然而,更為稀奇的卻是位於樓上廳堂之中的那座高達將近兩米的巨型座鍾。它穩穩地矗立在那裏,秒針不緊不慢地轉動著,仿佛在訴說著時光的流逝。令人驚奇的是,這座鍾麵上篆刻的時間竟是用漢字標注的。倘若有人能夠繞至鍾表背後,便會發現其上還有一行細微的小字:“大明皇家公司北京分公司梅花鍾表廠製”。
就在這巨大座鍾之旁,項子煜與馬湘蘭正相視而坐。他們二人都久經風月場,自然並非初次涉足此道的青澀之人。甫一見麵,便是一番葷素不忌的男女之間的調笑話語,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要知道,盡管明朝已曆經兩百六十餘載歲月,時至如今,社會風氣已然大變,所謂的禮教規矩也大多崩壞不堪,不再像往昔那般講究諸多忌諱。但即便如此,官員嫖娼之事終究還是不宜過於張揚。故而,項子煜此番前來,自是不敢身著其六品官服,以免引人注目,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凡事隱晦一些,總歸是最為穩妥的做法。
且說這項子煜為官多年,早已習慣了官場的爾虞我詐和權力爭鬥。因此,他的一舉一動都透露出一股強大的官威,讓人望而生畏。隻見他邁出的每一步皆是四平八穩的四方步,仿佛腳下所踏之地皆為王土;而從他口中說出的官話更是字正腔圓、鏗鏘有力,絕非那些普通的富商巨賈所能比擬。
與此同時,馬湘蘭正值芳齡十八,恰好處在當紅名妓的黃金時期。要知道,對於她們而言,時間就如同流水般匆匆而過。即便再過個一兩年,哪怕她自己並不願就此隱退江湖,但也難免會遭人恥笑,被視為殘花敗柳。畢竟在古人的觀念裏,或許難以領悟所謂禦姐的獨特魅力,他們總體上更傾向於喜愛年紀較小的女子。再者說來,在那個時代,由於科學技術尚不發達,並不能像如今這般有諸多方法來保持青春容顏。別說讓二十歲之後的女子眼角不生魚尾紋了,就連身上不留下一絲一毫的疤痕都難以做到,更別提將美麗的花期延長至三四十歲了。
然而,馬湘蘭卻有著與眾不同之處。她那彎彎的眉毛猶如新月般柔美,又似黛色山巒般秀麗;肌膚細膩光滑得宛如凝脂,吹彈可破;其體態婀娜多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種內在的嫵媚風韻,這種風情萬種恰恰正是崇禎皇帝最為鍾愛的類型。
魏忠賢錯過選擇馬湘蘭進貢給崇禎皇帝,實乃一大敗招。
她身著一襲由西洋布製成的潔白衫裙,那麵料質地細膩,光滑如絲。然而需知,此時距離珍妮紡織機的發明尚有漫長時光——要等到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這項偉大的發明才會問世。因此,在當下這個時期,西洋布料之所以受到關注,並非因其工藝有多麽卓越,而僅僅是因為明朝人士對於海外物品抱有一種純粹的獵奇心態。他們覺得來自異域他鄉的事物總是充滿著新奇和趣味。
與同時代大多數婦人所梳的低垂發髻不同,馬湘蘭可謂別出心裁。她精心打造了一款時尚新穎的發型,將秀發高高盤起。如此一來,不僅使得她原本就高挑婀娜的身姿更顯修長優美,而且還恰到好處地展露了她那如同白雪般純淨的天鵝頸。其發式效仿宋人之風,於發髻之上斜插一朵嬌豔欲滴的鮮花。通常而言,這般裝扮若置於他人身上或許顯得庸俗不堪,但在馬湘蘭這裏,卻成為了一種令人驚心動魄的美麗。倘若擱在往昔歲月,當她想要招攬顧客時,根本無需多費力氣。隻需靜靜地站立在窗前,嘴角微微上揚,展露出一抹淺笑,便足以勝過無數那些濃妝豔抹、拚命揮舞著手絹高聲叫賣的庸脂俗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