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幾個臭皮匠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崔兩人都是聰明人,一個不以爸爸自居,另一個也不再自稱孩兒,從今往後,以前的關係就翻篇了。
就像聖上說的那樣,大家都是戴罪立功的帝黨,地位是相同的。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魏忠賢也從懷裏掏出小冊子,擺在了石桌子上。
七八個腦袋趕緊湊上去,這可是活命的稻草。
小冊子的內容也不多,幾千字而已。
隻是看了沒幾行字,他們就倒吸了一口涼氣。
崔呈秀剛開始還顯得振奮的表情,立刻變得比死了親娘還難看。
也就一盞茶的功夫,看完小冊子的眾人都是低著頭,不吱一聲。
魏忠賢正納悶,心想問問誰的時候。
他曾經的大兒子崔呈秀站了出來,他哆嗦著手,拿起小冊子在空中胡亂比劃,情緒相當激動,他朝著魏忠賢道:“魏公公,皇上給的這條活路可不好走啊,可以說是一條死路。
還不如現在殺了我等呢。
這哪裏是什麽做事的小冊子,分明是閻王的催命符。
真要是把上麵的事情做全了,恐怕我等將來死無葬身之地。”
魏忠賢急了,開口道。
“你給雜家比劃什麽勁,趕緊說具體的內容啊,不知道雜家不識字啊。”
崔呈秀一聽,想起來了,光激動了,忘了這條老狗不識字。
他趕緊捧起小冊子,一字一句地給魏忠賢解釋明白。
“魏公公,你看這幾條·····”
第一條就是,對他們現今職務的劃分和私人財產的處置。
太監魏忠賢免去司禮監秉筆太監的職務,身上一應虛銜,比如上公爵位。
隻給他留了一個提督東廠的副職,正職由王承恩兼任。
其侄魏良卿以下所有魏家人,統統貶迴肅寧縣老家,隻要以前沒有人命官司的,就可以安安心心當農民了。
有人命官司的,有錢,取得受害者家屬諒解之後,拿錢贖命。
沒錢的話,拿命抵命。
家產九成充入內庫,一成歸自己。
家產統計和充入內庫,避開了朝廷衙門的會審,完全屬於閹黨個人主觀行為,都是感受到了天威難測,自慚形穢之下主動上交個人非法所得。
說白了,就是交給皇帝的贖罪銀、保護費。
崇禎帝拍著胸脯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隻要如實捐輸個人財產,朕就保你們平安。
當然如果不如實主動上報家產數目,妄圖蒙蔽聖聽,那就是千刀萬剮,不光自己,連親戚朋友都通通該死的下場。
這一點,對於已經在鬼門關上走一遭的閹黨,特別是眼巴前的五虎五彪,區區家產根本不算事,命才是最重要的。
準許大家戴罪立功,沒有一朝天子一朝臣,全部把他們擼掉,下獄聽勘就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崔呈秀也是依例辦理,族人親戚都是一擼到底,迴家種地。
崔呈秀保留左都禦史一個正經職位。
其他人都是這樣,隻是到了田爾耕這裏,有稍微變動。
昔日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的兒子駱養性橫空出世,占據了錦衣衛指揮使的職位,田爾耕被擠到了指揮同知的位置。
今天在西苑麵聖的眾人,有一個算一個,比如許顯純,吳淳夫、田吉、倪文煥、李夔龍,都是免死。
不過一個不殺,隻死一個女人客氏,麵對群情激憤的東林黨和外麵的老百姓們,崇禎表示還是很有壓力的。
閹黨的名聲實在是太臭了,幾乎臭大街了,上輩子高中語文書裏的《五人墓碑記》,就是用來罵閹黨的。
這一世估計江南的張溥,敢寫不敢寫還是兩說。因為崇禎帝沒有把閹黨一竿子打死。
崇禎帝必須要再拿出幾個替罪羊出來,平息一下外麵的輿論。
替罪羊他已經想好了。
比如害死熊廷弼的馮銓,曾經的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崇禎可知道這位老兄在原來的曆史中,在清朝也混得風生水起,也成了大學士,太子太保。
一個人,身兼閹黨、漢奸、無賴的名號,這樣的人可是不多見,必須由自己親手處死了。
比如那個老而不死是為賊的顧秉謙,曾經的內閣首輔,自己年紀大當不了魏忠賢的幹兒子,就把自己的親兒子送給魏忠賢當幹孫子。
聽說老東西迴到老家成了過街老鼠,那還是提溜迴京城賜死吧。
比如孫之獬,有名的漢奸,後來被反清好漢用錐子種發而死。
比如王化貞,這位仁兄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閹黨,反而是東林黨。
隻是崇禎帝看這家夥厭煩。
天啟年間,熊廷弼經營良好的遼東形勢。
那時候還能和建奴打個有來有迴呢。
一場廣寧之敗,讓他斷送個幹淨。當然熊廷弼也有責任,可王化貞這個曾經的遼東巡撫責任更大。
經撫不和,簡直是明朝在遼東的頑疾。
熊廷弼都已經傳首九邊了,你王化貞不能在詔獄裏死乞白賴地活著了。
就趁著這一迴處置閹黨,這個王化貞也一塊陪死吧。
和老對手熊廷弼一樣,依樣畫葫蘆,傳首九邊,以儆效尤。
至於其他處死的閹黨,都是一些小魚小蝦了,比如那個看不清形勢的監生陸萬齡,都什麽時候了,天啟七年閹黨倒台前夕,這位仁兄竟然上折子,讚揚魏忠賢堪比孔子聖人。
結果好處沒撈到,倒把自己搭進去了,崇禎打算讓他去下麵問問聖人,魏忠賢的功績是不是堪比聖人?
以上這些人,大概有十幾個,當做替罪羊。
統統處死,家產充公,家眷發配到九邊。
處理閹黨的事情,由廠衛不經三司會審,直接對崇禎帝負責,案犯打入詔獄辦理,不日行刑。
因此第一條過,有很多人還覺得崇禎帝講究仁慈,碰上這位聖明之主,真是他們這些帝黨的福氣。
魏忠賢等人心想,死道友不死貧道,他們在場的一個人都沒死,包括殺了楊漣,左光鬥等東林六君子的許顯純。
死的人要麽是過氣的閹黨成員,要麽是邊緣小角色。
閹黨的核心實力並沒有受損,由此可以看出崇禎帝的維護之心。
就像聖上說的那樣,大家都是戴罪立功的帝黨,地位是相同的。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魏忠賢也從懷裏掏出小冊子,擺在了石桌子上。
七八個腦袋趕緊湊上去,這可是活命的稻草。
小冊子的內容也不多,幾千字而已。
隻是看了沒幾行字,他們就倒吸了一口涼氣。
崔呈秀剛開始還顯得振奮的表情,立刻變得比死了親娘還難看。
也就一盞茶的功夫,看完小冊子的眾人都是低著頭,不吱一聲。
魏忠賢正納悶,心想問問誰的時候。
他曾經的大兒子崔呈秀站了出來,他哆嗦著手,拿起小冊子在空中胡亂比劃,情緒相當激動,他朝著魏忠賢道:“魏公公,皇上給的這條活路可不好走啊,可以說是一條死路。
還不如現在殺了我等呢。
這哪裏是什麽做事的小冊子,分明是閻王的催命符。
真要是把上麵的事情做全了,恐怕我等將來死無葬身之地。”
魏忠賢急了,開口道。
“你給雜家比劃什麽勁,趕緊說具體的內容啊,不知道雜家不識字啊。”
崔呈秀一聽,想起來了,光激動了,忘了這條老狗不識字。
他趕緊捧起小冊子,一字一句地給魏忠賢解釋明白。
“魏公公,你看這幾條·····”
第一條就是,對他們現今職務的劃分和私人財產的處置。
太監魏忠賢免去司禮監秉筆太監的職務,身上一應虛銜,比如上公爵位。
隻給他留了一個提督東廠的副職,正職由王承恩兼任。
其侄魏良卿以下所有魏家人,統統貶迴肅寧縣老家,隻要以前沒有人命官司的,就可以安安心心當農民了。
有人命官司的,有錢,取得受害者家屬諒解之後,拿錢贖命。
沒錢的話,拿命抵命。
家產九成充入內庫,一成歸自己。
家產統計和充入內庫,避開了朝廷衙門的會審,完全屬於閹黨個人主觀行為,都是感受到了天威難測,自慚形穢之下主動上交個人非法所得。
說白了,就是交給皇帝的贖罪銀、保護費。
崇禎帝拍著胸脯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隻要如實捐輸個人財產,朕就保你們平安。
當然如果不如實主動上報家產數目,妄圖蒙蔽聖聽,那就是千刀萬剮,不光自己,連親戚朋友都通通該死的下場。
這一點,對於已經在鬼門關上走一遭的閹黨,特別是眼巴前的五虎五彪,區區家產根本不算事,命才是最重要的。
準許大家戴罪立功,沒有一朝天子一朝臣,全部把他們擼掉,下獄聽勘就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崔呈秀也是依例辦理,族人親戚都是一擼到底,迴家種地。
崔呈秀保留左都禦史一個正經職位。
其他人都是這樣,隻是到了田爾耕這裏,有稍微變動。
昔日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的兒子駱養性橫空出世,占據了錦衣衛指揮使的職位,田爾耕被擠到了指揮同知的位置。
今天在西苑麵聖的眾人,有一個算一個,比如許顯純,吳淳夫、田吉、倪文煥、李夔龍,都是免死。
不過一個不殺,隻死一個女人客氏,麵對群情激憤的東林黨和外麵的老百姓們,崇禎表示還是很有壓力的。
閹黨的名聲實在是太臭了,幾乎臭大街了,上輩子高中語文書裏的《五人墓碑記》,就是用來罵閹黨的。
這一世估計江南的張溥,敢寫不敢寫還是兩說。因為崇禎帝沒有把閹黨一竿子打死。
崇禎帝必須要再拿出幾個替罪羊出來,平息一下外麵的輿論。
替罪羊他已經想好了。
比如害死熊廷弼的馮銓,曾經的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崇禎可知道這位老兄在原來的曆史中,在清朝也混得風生水起,也成了大學士,太子太保。
一個人,身兼閹黨、漢奸、無賴的名號,這樣的人可是不多見,必須由自己親手處死了。
比如那個老而不死是為賊的顧秉謙,曾經的內閣首輔,自己年紀大當不了魏忠賢的幹兒子,就把自己的親兒子送給魏忠賢當幹孫子。
聽說老東西迴到老家成了過街老鼠,那還是提溜迴京城賜死吧。
比如孫之獬,有名的漢奸,後來被反清好漢用錐子種發而死。
比如王化貞,這位仁兄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閹黨,反而是東林黨。
隻是崇禎帝看這家夥厭煩。
天啟年間,熊廷弼經營良好的遼東形勢。
那時候還能和建奴打個有來有迴呢。
一場廣寧之敗,讓他斷送個幹淨。當然熊廷弼也有責任,可王化貞這個曾經的遼東巡撫責任更大。
經撫不和,簡直是明朝在遼東的頑疾。
熊廷弼都已經傳首九邊了,你王化貞不能在詔獄裏死乞白賴地活著了。
就趁著這一迴處置閹黨,這個王化貞也一塊陪死吧。
和老對手熊廷弼一樣,依樣畫葫蘆,傳首九邊,以儆效尤。
至於其他處死的閹黨,都是一些小魚小蝦了,比如那個看不清形勢的監生陸萬齡,都什麽時候了,天啟七年閹黨倒台前夕,這位仁兄竟然上折子,讚揚魏忠賢堪比孔子聖人。
結果好處沒撈到,倒把自己搭進去了,崇禎打算讓他去下麵問問聖人,魏忠賢的功績是不是堪比聖人?
以上這些人,大概有十幾個,當做替罪羊。
統統處死,家產充公,家眷發配到九邊。
處理閹黨的事情,由廠衛不經三司會審,直接對崇禎帝負責,案犯打入詔獄辦理,不日行刑。
因此第一條過,有很多人還覺得崇禎帝講究仁慈,碰上這位聖明之主,真是他們這些帝黨的福氣。
魏忠賢等人心想,死道友不死貧道,他們在場的一個人都沒死,包括殺了楊漣,左光鬥等東林六君子的許顯純。
死的人要麽是過氣的閹黨成員,要麽是邊緣小角色。
閹黨的核心實力並沒有受損,由此可以看出崇禎帝的維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