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銅頭鐵臂豆腐腰老鼠尾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城堡關聯起來的鎖鏈防護,還有邊牆的阻擋,就形成了一個狹窄的遼西區域防守,可以遲滯建奴騎兵的機動性,降低建奴攻堅能力。
這其中所需要的資源,現在的大明還是供得起的。
崇禎還打算大規模引進西方的棱堡,研究出近代化的水泥,這項技術要早於火藥改進。
技不如人的時候,烏龜流和打防守反擊的戰術並不丟人。
崇禎現在最願意丟棄的就是麵子,那玩意真不值錢。
從他爺爺那輩開始,就被建奴啪啪打臉,要還是那麽端著,真是裏外讓人笑話。
第三,關外是戰是和,交於臣決斷,一切都是權宜之計,臣需要關外所有的軍政外交大權。
這一條崇禎表示認可,他之前也表示了。
關外袁卿一力主之,他不會胡亂插手。
舊時空的崇禎都可以做到這一點,沒道理,現在的崇禎做不到。
崇禎聽出來的就是這三條。
至於其他雜七雜八,折子中還提到遠在皮島的毛文龍,違背朝廷禁令,公然海上走私,有勾連建奴的嫌疑。
崇禎就當沒聽見。
現在他隻給了袁崇煥遼東巡撫的職務,就是為了防止袁崇煥手伸得太長。
崇禎還把毛文龍劃給了,魯豫總督袁可立管轄。
料想袁崇煥和毛文龍兩人之間再有齷齪,這一世的袁崇煥,也不可能劃船去砍了毛文龍的頭。
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崇禎絕對不允許發生。
假設毛文龍有大錯,他一個左都督,平遼大將軍,升官升到頭的武官。
也該崇禎自己親自罰,不能讓人隨便先斬後奏。
明朝武將的地位,必須提高。
文臣殺一參將以下的武將,如殺一雞的情況,必須改觀。
矯枉必須過正,哪怕把武將拔到和文臣平起平坐的地位,崇禎也在所不惜。
大明朝,隻要自己不自毀長城,就已經是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袁崇煥奏折中,有一點讓崇禎感到挺意外的。
“臣去遼東,足可保關寧不失。
但臣聽聞林丹汗懼怕建奴威勢,數次交鋒,皆丟盔棄甲狼狽而逃,祖宗的基業都不要了,率部西遷。
薊鎮方向已經不是察哈爾的勢力範圍,零星建奴騎兵,已經出現在喜峰口、龍井關等關隘之外。
臣擔心皇太極奴酋會出一支偏師吸引關寧軍的注意,繼而統帥大軍攻擊薊鎮長城邊關。
如今大明九邊,形勢各有不同,已經是銅頭鐵臂豆腐腰老鼠尾。
銅頭鐵臂自然指的是關寧軍和登萊鎮。那豆腐腰和老鼠尾,臣指的卻是薊鎮,宣府,大同以及更西邊的榆林,甘肅等重鎮。
別的不說,單說這豆腐腰的薊鎮。
薊鎮常年安定,自嘉靖年間,俺答汗叩關京師後,已近百年無戰事。
各個關隘早已年久失修,邊防廢弛,士卒老弱,空編嚴重。
屆時恐擋不住建奴的雷霆一擊。
一旦建奴破關而入,京畿遍地烽火,京師危矣。
臣在關寧,入關救援已是不及,奴酋恐早已行大不敬之事。
因此臣建議朝廷派一大臣,整修關隘,訓練士卒,更換軍械,以策薊鎮萬全。”
崇禎聽到這裏,猛地從寶座之上彈了起來。
皇帝的一驚一乍,嚇得曹化淳念奏折都結巴了。
崇禎此刻心緒繁雜,沒想到啊沒想到。
袁崇煥竟然能預見到,薊鎮的孱弱,會是皇太極的突破口。
原來明朝並不乏先見之明的人,缺的是采用建議的人。
還是抓緊把孫承宗,帶到朕的身邊為好。
······
“曹大伴,擬一道旨意吧。
對於袁崇煥,除了原先答應的左僉都禦史和遼東巡撫的職務之外。
再賜袁崇煥尚方寶劍,四品以下文官武將皆可先斬後奏,四品以上的,可以鎖拿進京問罪。
嗯,特別注明一下,這把尚方寶劍上麵要刻上四個字。”
聽見皇帝出新招了,曹化淳下意識抓緊了毛筆,生怕記錯了。
“遼東專用,就這四個字。
告訴他袁崇煥,出了遼東,還有他附近的韃子建奴地帶,這個尚方寶劍就不能用了。
他是個遼東巡撫,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管好就行,朕不希望看到他超常發揮。
這個話,你可以原樣複述給袁崇煥。”
“是,皇爺,奴婢知道了。”
崇禎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接著說道。
“袁可立那邊,朕給了八十萬兩軍費。
朕也不能虧了袁崇煥。
畢竟他這邊才是離京畿最近的地方。
這樣吧,給袁崇煥的首批軍費也是八十萬兩白銀。
這八十萬兩的軍費如何籌集?
也不用召集群臣開會討論了。
朕乾綱獨斷一次。
朕的內帑出五十萬兩,剩餘的三十萬兩白銀交給魏忠賢和戶部籌措。
另外,給袁崇煥安個軍機處候補大臣的職務吧。
待遼東事務平定,他還要迴京為朕參讚軍國大事的。
話說,曹大伴,你等會催催工部和造辦處的人。
那養心殿還沒改修好嗎?
要不然軍機處的牌子先給朕掛上再說。
雖然不急著用,也好歹讓外廷的人先經經場,預熱一下。
軍機處,這個草台班子,可是朕的首創。
省得朕正式公布的時候,引來一堆人一驚一乍的嚇人。”
“是,皇爺,奴婢知道了。”
……
至此,四十三歲的袁崇煥,官複原職。他現在的職務是正四品左僉都禦史,巡撫遼東,軍機處候補大臣,世襲錦衣衛百戶。
配遼東專用尚方寶劍,轄製遼西走廊錦州至山海關一線。
想地方再大一點,隻能自己向北開拓,跟建奴碰個頭破血流。
袁崇煥統領的遼西,別看地方不大,卻有著大明最燒錢的部隊。
正四品的左僉都禦史,官職品位說實話有點太小。
可這樣的官職也要看誰來當。
看看狹長的遼西走廊上,窩著好幾個常駐,不常駐的正二品總兵。
可一個敢跟四品袁崇煥,炸刺的人也沒有。
大明曆來以文禦武,文官對上武將,天然擁有優勢,袁崇煥更甚。
試問遼西幾個二品總兵,有敢不跪四品袁崇煥的嗎?
難道他們中有誰還不知,袁崇煥的大寶劍是否鋒利?
哦,不對,說的也不完全。
這其中所需要的資源,現在的大明還是供得起的。
崇禎還打算大規模引進西方的棱堡,研究出近代化的水泥,這項技術要早於火藥改進。
技不如人的時候,烏龜流和打防守反擊的戰術並不丟人。
崇禎現在最願意丟棄的就是麵子,那玩意真不值錢。
從他爺爺那輩開始,就被建奴啪啪打臉,要還是那麽端著,真是裏外讓人笑話。
第三,關外是戰是和,交於臣決斷,一切都是權宜之計,臣需要關外所有的軍政外交大權。
這一條崇禎表示認可,他之前也表示了。
關外袁卿一力主之,他不會胡亂插手。
舊時空的崇禎都可以做到這一點,沒道理,現在的崇禎做不到。
崇禎聽出來的就是這三條。
至於其他雜七雜八,折子中還提到遠在皮島的毛文龍,違背朝廷禁令,公然海上走私,有勾連建奴的嫌疑。
崇禎就當沒聽見。
現在他隻給了袁崇煥遼東巡撫的職務,就是為了防止袁崇煥手伸得太長。
崇禎還把毛文龍劃給了,魯豫總督袁可立管轄。
料想袁崇煥和毛文龍兩人之間再有齷齪,這一世的袁崇煥,也不可能劃船去砍了毛文龍的頭。
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崇禎絕對不允許發生。
假設毛文龍有大錯,他一個左都督,平遼大將軍,升官升到頭的武官。
也該崇禎自己親自罰,不能讓人隨便先斬後奏。
明朝武將的地位,必須提高。
文臣殺一參將以下的武將,如殺一雞的情況,必須改觀。
矯枉必須過正,哪怕把武將拔到和文臣平起平坐的地位,崇禎也在所不惜。
大明朝,隻要自己不自毀長城,就已經是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袁崇煥奏折中,有一點讓崇禎感到挺意外的。
“臣去遼東,足可保關寧不失。
但臣聽聞林丹汗懼怕建奴威勢,數次交鋒,皆丟盔棄甲狼狽而逃,祖宗的基業都不要了,率部西遷。
薊鎮方向已經不是察哈爾的勢力範圍,零星建奴騎兵,已經出現在喜峰口、龍井關等關隘之外。
臣擔心皇太極奴酋會出一支偏師吸引關寧軍的注意,繼而統帥大軍攻擊薊鎮長城邊關。
如今大明九邊,形勢各有不同,已經是銅頭鐵臂豆腐腰老鼠尾。
銅頭鐵臂自然指的是關寧軍和登萊鎮。那豆腐腰和老鼠尾,臣指的卻是薊鎮,宣府,大同以及更西邊的榆林,甘肅等重鎮。
別的不說,單說這豆腐腰的薊鎮。
薊鎮常年安定,自嘉靖年間,俺答汗叩關京師後,已近百年無戰事。
各個關隘早已年久失修,邊防廢弛,士卒老弱,空編嚴重。
屆時恐擋不住建奴的雷霆一擊。
一旦建奴破關而入,京畿遍地烽火,京師危矣。
臣在關寧,入關救援已是不及,奴酋恐早已行大不敬之事。
因此臣建議朝廷派一大臣,整修關隘,訓練士卒,更換軍械,以策薊鎮萬全。”
崇禎聽到這裏,猛地從寶座之上彈了起來。
皇帝的一驚一乍,嚇得曹化淳念奏折都結巴了。
崇禎此刻心緒繁雜,沒想到啊沒想到。
袁崇煥竟然能預見到,薊鎮的孱弱,會是皇太極的突破口。
原來明朝並不乏先見之明的人,缺的是采用建議的人。
還是抓緊把孫承宗,帶到朕的身邊為好。
······
“曹大伴,擬一道旨意吧。
對於袁崇煥,除了原先答應的左僉都禦史和遼東巡撫的職務之外。
再賜袁崇煥尚方寶劍,四品以下文官武將皆可先斬後奏,四品以上的,可以鎖拿進京問罪。
嗯,特別注明一下,這把尚方寶劍上麵要刻上四個字。”
聽見皇帝出新招了,曹化淳下意識抓緊了毛筆,生怕記錯了。
“遼東專用,就這四個字。
告訴他袁崇煥,出了遼東,還有他附近的韃子建奴地帶,這個尚方寶劍就不能用了。
他是個遼東巡撫,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管好就行,朕不希望看到他超常發揮。
這個話,你可以原樣複述給袁崇煥。”
“是,皇爺,奴婢知道了。”
崇禎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接著說道。
“袁可立那邊,朕給了八十萬兩軍費。
朕也不能虧了袁崇煥。
畢竟他這邊才是離京畿最近的地方。
這樣吧,給袁崇煥的首批軍費也是八十萬兩白銀。
這八十萬兩的軍費如何籌集?
也不用召集群臣開會討論了。
朕乾綱獨斷一次。
朕的內帑出五十萬兩,剩餘的三十萬兩白銀交給魏忠賢和戶部籌措。
另外,給袁崇煥安個軍機處候補大臣的職務吧。
待遼東事務平定,他還要迴京為朕參讚軍國大事的。
話說,曹大伴,你等會催催工部和造辦處的人。
那養心殿還沒改修好嗎?
要不然軍機處的牌子先給朕掛上再說。
雖然不急著用,也好歹讓外廷的人先經經場,預熱一下。
軍機處,這個草台班子,可是朕的首創。
省得朕正式公布的時候,引來一堆人一驚一乍的嚇人。”
“是,皇爺,奴婢知道了。”
……
至此,四十三歲的袁崇煥,官複原職。他現在的職務是正四品左僉都禦史,巡撫遼東,軍機處候補大臣,世襲錦衣衛百戶。
配遼東專用尚方寶劍,轄製遼西走廊錦州至山海關一線。
想地方再大一點,隻能自己向北開拓,跟建奴碰個頭破血流。
袁崇煥統領的遼西,別看地方不大,卻有著大明最燒錢的部隊。
正四品的左僉都禦史,官職品位說實話有點太小。
可這樣的官職也要看誰來當。
看看狹長的遼西走廊上,窩著好幾個常駐,不常駐的正二品總兵。
可一個敢跟四品袁崇煥,炸刺的人也沒有。
大明曆來以文禦武,文官對上武將,天然擁有優勢,袁崇煥更甚。
試問遼西幾個二品總兵,有敢不跪四品袁崇煥的嗎?
難道他們中有誰還不知,袁崇煥的大寶劍是否鋒利?
哦,不對,說的也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