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迷惑人的崇禎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樣的天子,這樣的性格,著眼於細處,看不出當一個上位者的好壞。
要是著眼於全局,王先生覺得崇禎不如皇太極大汗多矣,總有點說不出來的小家子氣。
為君王者,自應胸懷天下,不拘小節,說話行事之間,自然流露一股豪氣。
如此事必躬親,常訓誡下人,遇事不決隱晦難明。
顯而易見,崇禎對任何人都沒有信任感,不懂得知人善任的道理。
在天啟帝今年六月落水病危時,王先生就預測到,崇禎一旦登基,閹黨絕不會有好果子吃,而明國的朝廷官員也會大換血。
事情果然如王先生所料,不可一世的魏忠賢,僅僅在天啟駕崩後,一個多月就迅速垮台。
崇禎帝讓人當著魏忠賢的麵,念出閹黨的十大罪狀時,氣焰囂張的九千歲,再也支楞不起來,一屁股就癱倒在地,俯首就擒。
至於其他黨羽,五虎五彪十孩兒之類的,更是不值一提,統統下獄。
明國的朝廷,京城的中樞機構一下子沒了三分之一的官員。
這件事情到那時為止,一切還都在王先生的預料之中。
對於自己的神之預測,王先生常常自鳴得意,教諭手下時,常常拿出來顯擺。
“吾雖一文弱書生,不值一提的大金漢軍一小校。
然吾觀大明官場,如觀掌中紋,極易爾。”
就在王先生打算整理一下情報,並把自己對崇禎帝的評價“剛則易折,性烈猛急,然不可持久”。
寫成折子,找人送迴盛京的時候,崇禎帝驚天地泣鬼神的騷操作就來了。
先是召迴已經攆出京的魏忠賢,聽說那會兒,魏忠賢已經準備用褲腰帶上吊自盡了。
崇禎算是把他從死亡線上給拉了迴來。
生死予奪,予取予求,就是魏忠賢這樣老奸巨猾的太監,也被崇禎折服了。
魏忠賢被繼續委以重任,以常務副職提督東廠,接著五虎五彪十孩兒都放了出來。
閹黨骨幹成員隻是交了九成家產的贖罪銀,就拍拍屁股,提提褲子都沒事了。
崇禎帝對於閹黨最後的處置就是,殺了顧秉謙,馮銓幾個過氣的,還有孫之獬,陸萬齡這樣的小卒,捎帶著一個王化貞。
此事就算過去了。
最離奇的事情還在後麵。
閹黨竟然因為此事因禍得福,涅盤重生。
被崇禎親口禦封為帝黨,也不知道這個小皇帝是怎麽想的,你擱這熬鷹呢,還是訓狗呢。
聽說大金國的巴圖魯熬海東青,也是一手硬一手軟的。
閹黨借此來了一個華麗轉身,成為了團結在崇禎帝身邊的一群狗腿子。
崇禎帝讓幹嘛就幹嘛,好使得很。
從這裏開始,王先生就猜不透少年天子的行事規律了。
不是說,這位朱由檢同學,在潛邸的時候,最是崇尚儒學理學,極為同情東林黨嗎?
怎麽會登基稱帝了,會把閹黨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呢?
就在王先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崇禎又開始一係列眼花繚亂的操作,把京畿周圍的統兵督撫換了一個遍。
先是把大汗都痛恨懼怕的袁可立,提拔為魯豫總督兼管遼南毛文龍部,統管登萊五萬水師。
崇禎這第一下,可算是打中了金國的七寸。
金國十萬八旗精銳,虛數,大家都會誇張修辭手法。
自老汗十三副甲起兵,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可謂是所向無敵,攻無不克。
然不得不承認的是,起兵十幾年來,全軍上下還都是旱鴨子。
當年寧遠之戰,離寧遠城很近的覺華島,八旗兵都上不去,非要等海麵凍結實了,才上的島。
將覺華島上不停開船騷擾他們的明國軍民,屠戮殆盡。
袁可立掌握了登萊水師,比之毛文龍駐守皮島,更令大金國上下惶恐不安,金州蓋州以後都不安全了。
接著就是袁崇煥官複原職,繼續當他的遼東巡撫。
這個老對手,金國上下也是感覺棘手。
也就棘手,還是能應付的,關鍵袁崇煥手下的人,也不是天天都想打仗的,大部分都有點二心。
接著就是今天,大金國更老的對手孫承宗複出。
寧錦防線的締造者,一步步修堡壘,跨過大淩河,把老汗逼得把都城從遼陽遷到了更北邊的盛京,以避其鋒芒。
現在的孫承宗是四鎮督師,崇禎小皇帝看起來比他哥天啟,還要信任這位帝師。
崇禎這三次督撫調整變動,可以看出他對大金國深深的惡意,這些謀劃也不是一時興起就想出來的。
而大金國現在也不想打仗,國內發生了饑荒,大汗還要忙著消化南征朝鮮,西征林丹汗的戰果,大汗現在想和崇禎講和。
可崇禎願意嗎?一腦門子“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納貢”的明朝文武百官,會同意大金國的請求嗎?
到現在,大明被大金打得吱哇亂叫,大明上下還咬死口,不承認大金的合法性。
不承認,老子就是不承認,你有本事就進關裏咬我啊。
於是舊時空裏,皇太極想講和,被袁崇煥天天書信往來糊弄,這種見不到明國統治者迴複,隻能和下麵小兵說車軲轆話,沒有一點進展的感覺,徹底讓皇太極抓狂。
感覺被徹底無視傷害了的皇太極,就真的進關找崇禎遞交國書了。
想著想著,王先生用手指沾著茶水,在桌麵上畫著。
“遼南袁可立,遼西袁崇煥,京畿周邊四鎮孫承宗。
若是聯合了漠南蒙古和朝鮮王國,就又成五麵夾擊之勢。
這小皇帝可不簡單啊,大明國體量這麽大,還真的懼怕他們口中的東虜嗎?
這樣布置防禦周密,隻是有點怕死,還是他真在懼怕我大金兵鋒嗎?
大明國大皇帝,害怕曾經的部屬手下,說出去誰會相信?
難道我大金,還能入關進攻你明國京師嗎?”
王先生推敲到這裏有點沾沾自喜,他不知道自己一語成真。
現在的大金雖然蒸蒸日上,卻沒有人敢想會有入主中原,飲馬黃河的一天。
對了,還有崇禎設立軍機處的事情。
想到這裏,王先生覺得必須讓大汗抓緊了解一下明國這位皇帝,至於自己對崇禎的分析見解。
要是著眼於全局,王先生覺得崇禎不如皇太極大汗多矣,總有點說不出來的小家子氣。
為君王者,自應胸懷天下,不拘小節,說話行事之間,自然流露一股豪氣。
如此事必躬親,常訓誡下人,遇事不決隱晦難明。
顯而易見,崇禎對任何人都沒有信任感,不懂得知人善任的道理。
在天啟帝今年六月落水病危時,王先生就預測到,崇禎一旦登基,閹黨絕不會有好果子吃,而明國的朝廷官員也會大換血。
事情果然如王先生所料,不可一世的魏忠賢,僅僅在天啟駕崩後,一個多月就迅速垮台。
崇禎帝讓人當著魏忠賢的麵,念出閹黨的十大罪狀時,氣焰囂張的九千歲,再也支楞不起來,一屁股就癱倒在地,俯首就擒。
至於其他黨羽,五虎五彪十孩兒之類的,更是不值一提,統統下獄。
明國的朝廷,京城的中樞機構一下子沒了三分之一的官員。
這件事情到那時為止,一切還都在王先生的預料之中。
對於自己的神之預測,王先生常常自鳴得意,教諭手下時,常常拿出來顯擺。
“吾雖一文弱書生,不值一提的大金漢軍一小校。
然吾觀大明官場,如觀掌中紋,極易爾。”
就在王先生打算整理一下情報,並把自己對崇禎帝的評價“剛則易折,性烈猛急,然不可持久”。
寫成折子,找人送迴盛京的時候,崇禎帝驚天地泣鬼神的騷操作就來了。
先是召迴已經攆出京的魏忠賢,聽說那會兒,魏忠賢已經準備用褲腰帶上吊自盡了。
崇禎算是把他從死亡線上給拉了迴來。
生死予奪,予取予求,就是魏忠賢這樣老奸巨猾的太監,也被崇禎折服了。
魏忠賢被繼續委以重任,以常務副職提督東廠,接著五虎五彪十孩兒都放了出來。
閹黨骨幹成員隻是交了九成家產的贖罪銀,就拍拍屁股,提提褲子都沒事了。
崇禎帝對於閹黨最後的處置就是,殺了顧秉謙,馮銓幾個過氣的,還有孫之獬,陸萬齡這樣的小卒,捎帶著一個王化貞。
此事就算過去了。
最離奇的事情還在後麵。
閹黨竟然因為此事因禍得福,涅盤重生。
被崇禎親口禦封為帝黨,也不知道這個小皇帝是怎麽想的,你擱這熬鷹呢,還是訓狗呢。
聽說大金國的巴圖魯熬海東青,也是一手硬一手軟的。
閹黨借此來了一個華麗轉身,成為了團結在崇禎帝身邊的一群狗腿子。
崇禎帝讓幹嘛就幹嘛,好使得很。
從這裏開始,王先生就猜不透少年天子的行事規律了。
不是說,這位朱由檢同學,在潛邸的時候,最是崇尚儒學理學,極為同情東林黨嗎?
怎麽會登基稱帝了,會把閹黨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呢?
就在王先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崇禎又開始一係列眼花繚亂的操作,把京畿周圍的統兵督撫換了一個遍。
先是把大汗都痛恨懼怕的袁可立,提拔為魯豫總督兼管遼南毛文龍部,統管登萊五萬水師。
崇禎這第一下,可算是打中了金國的七寸。
金國十萬八旗精銳,虛數,大家都會誇張修辭手法。
自老汗十三副甲起兵,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可謂是所向無敵,攻無不克。
然不得不承認的是,起兵十幾年來,全軍上下還都是旱鴨子。
當年寧遠之戰,離寧遠城很近的覺華島,八旗兵都上不去,非要等海麵凍結實了,才上的島。
將覺華島上不停開船騷擾他們的明國軍民,屠戮殆盡。
袁可立掌握了登萊水師,比之毛文龍駐守皮島,更令大金國上下惶恐不安,金州蓋州以後都不安全了。
接著就是袁崇煥官複原職,繼續當他的遼東巡撫。
這個老對手,金國上下也是感覺棘手。
也就棘手,還是能應付的,關鍵袁崇煥手下的人,也不是天天都想打仗的,大部分都有點二心。
接著就是今天,大金國更老的對手孫承宗複出。
寧錦防線的締造者,一步步修堡壘,跨過大淩河,把老汗逼得把都城從遼陽遷到了更北邊的盛京,以避其鋒芒。
現在的孫承宗是四鎮督師,崇禎小皇帝看起來比他哥天啟,還要信任這位帝師。
崇禎這三次督撫調整變動,可以看出他對大金國深深的惡意,這些謀劃也不是一時興起就想出來的。
而大金國現在也不想打仗,國內發生了饑荒,大汗還要忙著消化南征朝鮮,西征林丹汗的戰果,大汗現在想和崇禎講和。
可崇禎願意嗎?一腦門子“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納貢”的明朝文武百官,會同意大金國的請求嗎?
到現在,大明被大金打得吱哇亂叫,大明上下還咬死口,不承認大金的合法性。
不承認,老子就是不承認,你有本事就進關裏咬我啊。
於是舊時空裏,皇太極想講和,被袁崇煥天天書信往來糊弄,這種見不到明國統治者迴複,隻能和下麵小兵說車軲轆話,沒有一點進展的感覺,徹底讓皇太極抓狂。
感覺被徹底無視傷害了的皇太極,就真的進關找崇禎遞交國書了。
想著想著,王先生用手指沾著茶水,在桌麵上畫著。
“遼南袁可立,遼西袁崇煥,京畿周邊四鎮孫承宗。
若是聯合了漠南蒙古和朝鮮王國,就又成五麵夾擊之勢。
這小皇帝可不簡單啊,大明國體量這麽大,還真的懼怕他們口中的東虜嗎?
這樣布置防禦周密,隻是有點怕死,還是他真在懼怕我大金兵鋒嗎?
大明國大皇帝,害怕曾經的部屬手下,說出去誰會相信?
難道我大金,還能入關進攻你明國京師嗎?”
王先生推敲到這裏有點沾沾自喜,他不知道自己一語成真。
現在的大金雖然蒸蒸日上,卻沒有人敢想會有入主中原,飲馬黃河的一天。
對了,還有崇禎設立軍機處的事情。
想到這裏,王先生覺得必須讓大汗抓緊了解一下明國這位皇帝,至於自己對崇禎的分析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