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什麽金冬瓜銀冬瓜,統統都是朕的,隻不過暫存別處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十四衙門合並為司禮監、禦馬監、兵仗局之後。
原先的禦膳房歸司禮監管理,其實對於宮中大多數人來說,都一樣。
隻是苦了以前那麽多大大小小,各種品級的管事太監。
裁減機構就意味著他們,要麽官降一級,要麽清退出場,迴家安享晚年。
要麽翻身落馬,交出贖罪銀,剝一層皮再走。
崇禎這也算是兵不血刃,對內廷做了一次初步清洗。
崇禎還是按以前的習慣,叫禦膳房。
很快一碗軟糯香甜,益精固腎的銀耳蓮子羹,就送到了魏忠賢的手上。
“老奴謝皇爺的賞賜。”
其餘人沒有魏忠賢的厚臉皮,自然就是魏忠賢一人端著銀耳蓮子羹,美滋滋地吸溜。
旁邊幾人,一臉的便秘表情。
“魏大伴,你說這張家口連同獨石口堡。
所有晉商八大家的財產,就隻有黃金一萬兩,白銀二十三萬餘兩。”
崇禎重複了一遍,晉商抄家的財產數額,以確定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暖閣裏其他人也是麵麵相覷,他們也挺奇怪的。
聖上費了這麽大周章,就弄了這麽點銀子?
要真是這樣,那就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了。
他們知道的,這次僅明麵上,四千白杆兵的開拔費用,就是超規格的二十萬兩白銀。
這還不算,還有方廠公勒索蜀王捐納的開拔費,魏廠公門下太穀曹家的兵器裝備,費用也是要內帑出的。
這是白杆兵,還有曹文詔的一千關寧鐵騎。皇帝也是極為青睞有加的,自然不會厚此薄彼。
那這麽算下來,這迴的抄家買賣做虧了不成?
應該不會,要是虧了,魏廠公還敢洋洋灑灑幾千言,大談特談自家的功勞。
關鍵是魏忠賢敢報上來,肯定還有下文,這老狗在賣關子。。
果然魏忠賢笑眯眯地,點頭說道。
“是啊,皇爺。就是這個數目。
老奴按照皇爺之前的要求,沒有押解這點銀兩進京。
就地直接交割給了,大明皇家公司張家口辦事處,算作辦事處的起步資金。”
“這事情你辦的妥當。
隻是······”
崇禎突然臉色一板,語氣急轉直下。
“隻是你這老狗,是老糊塗了,還是欺負朕年少。
朕可是聽說過晉商金冬瓜、銀冬瓜的典故的。
你就拿這點銀子糊弄朕,多說個五十萬兩,朕可能就信了你這老狗的話。
要知道這皇城中,圍繞著朕過活的內侍宮女們,每月花銷怕不是,都要七八萬兩金花銀。
還有外麵那些子,沒有編製的淨軍,這些又是一筆開銷。
京畿周圍的百姓忒窮了點,真不是什麽好事。
窮山惡水出刁民,盡想著歪門邪道,自殘閹割入宮當太監。
這種現象屢禁不止,都是窮鬧的。
魏大伴,你別多想。
朕說的不隻是你一個人,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朕的宮中光是給,女人用的脂粉錢,就是每年四十萬兩金花銀。
這是在往臉上,貼金子嗎?
哦,朕下一步要裁撤一下宮中用度,這脂粉錢也忒多了些。
看看朕那麽窮,花銷還那麽大。
所以你告訴朕,這富可敵國的晉商八大家,隻有這麽點銀子。
誰信啊?
魏大伴,朕需要你給一個合理的解釋。”
“皇爺,確實是有隱情。
這事情還容老奴細細道來。”
魏忠賢還是那副,賤嗖嗖的笑模樣。
“這事情賴不著老奴。
山西老摳,自古以來就是有了錢,就不會擱在外麵。
山西那些藏在深山溝溝裏的小縣城,才是他們真正的老窩。
他們會像螞蟻搬家一樣,緊著金山銀山往自個老家縣城裏,慢慢搬。
大量金銀從來是不留外麵的,就是影響了做生意的資金周轉,他們也是不在意的。
皇爺說的金冬瓜、銀冬瓜的典故,老奴也知道。
這是晉商的通病,也是優良的傳統。
家中大把的金銀掙迴來,就不會再花出去。
把這些金銀就地重新融了,鑄成一個個三百斤的大冬瓜,放在家中地窖裏。
既能鎮宅應急,也能防盜。
試問沒有哪個毛賊,有霸王的氣力可以潛入大院地窖,挪動一個冬瓜。
如今這些冬瓜都是無主之物,就等著咱們去運了。
老奴一事不煩二主,已經拜托秦翼明將軍跟著廠衛的人,去山西起運冬瓜們了。
嗬嗬嗬,那些山西老摳,做的都是無用功。
防得了毛賊,卻是防不了明火執仗,登堂入室明搶的強盜。
呸呸呸,說的什麽話。
老奴自扇嘴巴子,竟把自個兒比成強盜了。
咱們是正經查抄,不法商販的官府隊伍才是。”
“哈哈哈,你這老狗。
這強盜比喻不恰當,卻是最合適不過的。
沒事,沒事,朕不講究這個。
朕對於那些賣國的晉商來說,可不就是天下第一號的強盜嘛。”
崇禎不以為許,相反還是洋洋得意。
“那就是說,這罰沒的晉商財產大頭,還在後麵?”
“皇爺聖明,按照那些賬房夥計的供認推算。
這些晉商八大家,在各自老家縣城,比如介休,祁縣等地的總資產,應該能夠超過一千萬兩白銀。
比咱大明兩年的純銀收入還要多。
老奴提前恭喜皇爺,又喜得一筆巨資。”
自從得到了裏庫的財富後,崇禎就對金錢的概念,提升了一個境界。
雖然還做不到舊時空馬爸爸那樣,視金錢如糞土的架勢。
可也能在聽到,又入項一千萬兩白銀時候。
做到臉不紅心不跳,淡然處之,絕對不抽的心態。
所以魏忠賢等了半晌,等來了炕上麵,不鹹不淡的一句話。
“好,做得很好。
魏大伴。
迴頭你再寫個請功折子,列個有功之人的名單遞到宮裏來。
好了,這裏沒你什麽事了。
退下吧。
什麽時候,冬瓜們運抵進京。
你再進宮見朕,咱們再詳談。”
魏忠賢沒想到,等來了崇禎這麽一句話。
他無法,心裏空落落的,今天麵聖,竟是這麽個不上不下的局麵。
就像是小狗兒,在主人麵前,費勁舉起前肢,玩弄了一套把戲,卻沒有得到主人的讚許一樣。
原先的禦膳房歸司禮監管理,其實對於宮中大多數人來說,都一樣。
隻是苦了以前那麽多大大小小,各種品級的管事太監。
裁減機構就意味著他們,要麽官降一級,要麽清退出場,迴家安享晚年。
要麽翻身落馬,交出贖罪銀,剝一層皮再走。
崇禎這也算是兵不血刃,對內廷做了一次初步清洗。
崇禎還是按以前的習慣,叫禦膳房。
很快一碗軟糯香甜,益精固腎的銀耳蓮子羹,就送到了魏忠賢的手上。
“老奴謝皇爺的賞賜。”
其餘人沒有魏忠賢的厚臉皮,自然就是魏忠賢一人端著銀耳蓮子羹,美滋滋地吸溜。
旁邊幾人,一臉的便秘表情。
“魏大伴,你說這張家口連同獨石口堡。
所有晉商八大家的財產,就隻有黃金一萬兩,白銀二十三萬餘兩。”
崇禎重複了一遍,晉商抄家的財產數額,以確定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暖閣裏其他人也是麵麵相覷,他們也挺奇怪的。
聖上費了這麽大周章,就弄了這麽點銀子?
要真是這樣,那就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了。
他們知道的,這次僅明麵上,四千白杆兵的開拔費用,就是超規格的二十萬兩白銀。
這還不算,還有方廠公勒索蜀王捐納的開拔費,魏廠公門下太穀曹家的兵器裝備,費用也是要內帑出的。
這是白杆兵,還有曹文詔的一千關寧鐵騎。皇帝也是極為青睞有加的,自然不會厚此薄彼。
那這麽算下來,這迴的抄家買賣做虧了不成?
應該不會,要是虧了,魏廠公還敢洋洋灑灑幾千言,大談特談自家的功勞。
關鍵是魏忠賢敢報上來,肯定還有下文,這老狗在賣關子。。
果然魏忠賢笑眯眯地,點頭說道。
“是啊,皇爺。就是這個數目。
老奴按照皇爺之前的要求,沒有押解這點銀兩進京。
就地直接交割給了,大明皇家公司張家口辦事處,算作辦事處的起步資金。”
“這事情你辦的妥當。
隻是······”
崇禎突然臉色一板,語氣急轉直下。
“隻是你這老狗,是老糊塗了,還是欺負朕年少。
朕可是聽說過晉商金冬瓜、銀冬瓜的典故的。
你就拿這點銀子糊弄朕,多說個五十萬兩,朕可能就信了你這老狗的話。
要知道這皇城中,圍繞著朕過活的內侍宮女們,每月花銷怕不是,都要七八萬兩金花銀。
還有外麵那些子,沒有編製的淨軍,這些又是一筆開銷。
京畿周圍的百姓忒窮了點,真不是什麽好事。
窮山惡水出刁民,盡想著歪門邪道,自殘閹割入宮當太監。
這種現象屢禁不止,都是窮鬧的。
魏大伴,你別多想。
朕說的不隻是你一個人,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朕的宮中光是給,女人用的脂粉錢,就是每年四十萬兩金花銀。
這是在往臉上,貼金子嗎?
哦,朕下一步要裁撤一下宮中用度,這脂粉錢也忒多了些。
看看朕那麽窮,花銷還那麽大。
所以你告訴朕,這富可敵國的晉商八大家,隻有這麽點銀子。
誰信啊?
魏大伴,朕需要你給一個合理的解釋。”
“皇爺,確實是有隱情。
這事情還容老奴細細道來。”
魏忠賢還是那副,賤嗖嗖的笑模樣。
“這事情賴不著老奴。
山西老摳,自古以來就是有了錢,就不會擱在外麵。
山西那些藏在深山溝溝裏的小縣城,才是他們真正的老窩。
他們會像螞蟻搬家一樣,緊著金山銀山往自個老家縣城裏,慢慢搬。
大量金銀從來是不留外麵的,就是影響了做生意的資金周轉,他們也是不在意的。
皇爺說的金冬瓜、銀冬瓜的典故,老奴也知道。
這是晉商的通病,也是優良的傳統。
家中大把的金銀掙迴來,就不會再花出去。
把這些金銀就地重新融了,鑄成一個個三百斤的大冬瓜,放在家中地窖裏。
既能鎮宅應急,也能防盜。
試問沒有哪個毛賊,有霸王的氣力可以潛入大院地窖,挪動一個冬瓜。
如今這些冬瓜都是無主之物,就等著咱們去運了。
老奴一事不煩二主,已經拜托秦翼明將軍跟著廠衛的人,去山西起運冬瓜們了。
嗬嗬嗬,那些山西老摳,做的都是無用功。
防得了毛賊,卻是防不了明火執仗,登堂入室明搶的強盜。
呸呸呸,說的什麽話。
老奴自扇嘴巴子,竟把自個兒比成強盜了。
咱們是正經查抄,不法商販的官府隊伍才是。”
“哈哈哈,你這老狗。
這強盜比喻不恰當,卻是最合適不過的。
沒事,沒事,朕不講究這個。
朕對於那些賣國的晉商來說,可不就是天下第一號的強盜嘛。”
崇禎不以為許,相反還是洋洋得意。
“那就是說,這罰沒的晉商財產大頭,還在後麵?”
“皇爺聖明,按照那些賬房夥計的供認推算。
這些晉商八大家,在各自老家縣城,比如介休,祁縣等地的總資產,應該能夠超過一千萬兩白銀。
比咱大明兩年的純銀收入還要多。
老奴提前恭喜皇爺,又喜得一筆巨資。”
自從得到了裏庫的財富後,崇禎就對金錢的概念,提升了一個境界。
雖然還做不到舊時空馬爸爸那樣,視金錢如糞土的架勢。
可也能在聽到,又入項一千萬兩白銀時候。
做到臉不紅心不跳,淡然處之,絕對不抽的心態。
所以魏忠賢等了半晌,等來了炕上麵,不鹹不淡的一句話。
“好,做得很好。
魏大伴。
迴頭你再寫個請功折子,列個有功之人的名單遞到宮裏來。
好了,這裏沒你什麽事了。
退下吧。
什麽時候,冬瓜們運抵進京。
你再進宮見朕,咱們再詳談。”
魏忠賢沒想到,等來了崇禎這麽一句話。
他無法,心裏空落落的,今天麵聖,竟是這麽個不上不下的局麵。
就像是小狗兒,在主人麵前,費勁舉起前肢,玩弄了一套把戲,卻沒有得到主人的讚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