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崇禎不是虛心納諫的人,可是願意聽人說話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文官對武將的威懾和壓製,還是很厲害的。
雖然崇禎已經逐步架空了兵部,把軍權收攏到軍機處。
可軍機處當值的人,不還是一幫文官嘛。
雖然說軍機處的文官們,對君王更忠誠,更有職業操守。
楊嗣昌和倪元璐兩人,就隻一眼,就隻一聲輕哼,就讓曹變蛟認識到自己的地位。
讓他清晰地認識到一個殘酷的事實。
陛下再寵信他曹文詔,那是陛下的事。
在他們這些文官麵前,曹文詔就是個屁,不要太放肆逾矩。
猿臂蜂腰的曹文詔就乖乖地退了迴去。
看著他那委屈巴巴的可憐樣。
灰土土臉,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臉上的五官都要擰巴成一坨了。
崇禎看著好笑,隻是低頭接過女史曹靜照的參茶,慢慢喝。
崇禎卻也沒有說什麽。
寵信曹變蛟是他的事情,讓曹變蛟做事情有分寸,也是崇禎願意看到的。
崇禎是想讓曹變蛟這把尖刀,變得更加鋒銳,而不是想把這尖刀毀了。
這脫韁的野馬,有人幫他拴籠頭,他還是很高興的。
崇禎很有耐心,等著倪楊兩位愛卿的答案。
他一邊享受著曹靜照在身後細致的捏肩按摩,一邊喝著茶水。
工作生活兩不耽誤,哪怕十七年後,依然是棵歪脖子樹,崇禎也是樂天派的態度。
天天苦大仇深,絞盡腦汁,殫精竭慮的,那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建奴和流寇可不會,因為崇禎嚴謹的工作態度,就灰飛煙滅了。
吸溜吸溜喝著茶,身後一靠就是溫香軟玉,可謂樂無邊。
也就是一盞茶的功夫,倪楊兩位就交換著,看完了兩份密折。
兩人相視一眼,又是一番謙讓,到底是資曆老,品級高的倪元璐先開口了。
“陛下恕罪,可否讓微臣直言幾句。”
老實不客氣的倪元璐,抬起芴板就要開炮了。
雖然有那記事情的小黃本本,可還是拿起硬質的芴板,更有氣勢。
倪元璐正是知道當今聖上,不會因言獲罪,他才敢熟練開炮。
崇禎捏了一下鼻子,有點想苦笑。
來了,直臣嘛,可不就得直言幾句。
就是那直言不諱的語句,有時候精神內核是現代人的崇禎,也有點遭受不住。
“倪愛卿,但講無妨。”
調整好情緒的崇禎,一臉的笑意盈盈。
“微臣請陛下重重責罰兩位巡撫,就算不能撤換他倆,也要限製他倆的權柄。
不然,大明之天下,頃刻間就會演變成唐末藩鎮之禍。
陛下亦不想做那唐昭宗不是?”
崇禎這迴是直接捂臉了,控製住脾氣說道。
“倪愛卿不要危言聳聽,把話落到實處。
說說朕的大明天下,怎麽就頃刻間成為了唐末藩鎮之禍?”
“陛下,您當初授予洪承疇、孫傳庭、陳奇瑜、盧象升四位,高人一等開府建牙的巡撫特權。
甚至還特命四個巡撫,還可以節製當地超品的藩王。
微臣就有些擔憂,一人操持權柄過重,就算是操守聲名極好的文官。
時間長了,也是不可取的。
無節製的權利,會讓一個人失去慎獨、方正的品格,容易做事情走向極端。
朝廷設立三司分管地方,巡撫作為京官,並不是三司的直接上級,隻是起到了監督鉗製的作用。
這是我大明朝曆經二百多年,不斷完善的行政秩序。
保證了不會因為一二名朝廷大員,腐化墮落或者做出傷天害理的大事情,而導致大明地方秩序的崩潰。
而陛下一意孤行,打破定律。
讓三司置於巡撫衙門之下,讓一省之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成了,隻能俯首聽命於巡撫的屬下。
微臣認為這無異於唐末的節度使。
雖然陛下說過,這四人是特例,四人之後,大明不會再有這樣的情況。
可微臣覺得,陛下不現在限製他們四人的特權。
將來的事情,就不是陛下可以說的算的。
先說孫傳庭孫大人,他身為陝西巡撫,不想著去保境安民,平息日益猖獗的匪患民亂。
反而一再威逼西安城內的秦王,和一眾郡王。
威逼他們交稅,甚至敢於兵圍秦王府。
他這種作為實在,不當人臣之舉。
臣恐皇室權威損傷過度,世人對皇帝陛下喪失敬畏之心。
會引起很多小人的覬覦之心,長此以往,國必生亂。
再說洪承疇,此人堪稱人屠。
微臣竟不敢想,讀了幾十年聖賢書的洪承疇。
他作為一個文臣,竟然比之武將還要嗜殺成性。
先是巡視榆林鎮長城防線,殺了不少將官。
接著就是平定地方民亂的時候。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他坑殺了上萬人。
把整個陝北殺得血流成河,當地小兒聞聽洪承疇大名,可止夜啼。
微臣認為洪承疇性格上操之過切。
朝廷對於陝西民亂,還沒有主剿主撫的定論。
他洪承疇就敢大殺特殺,他這不是在平亂。
他是想把當地人都殺絕了,一了百了。
沒有人了,這大明的地方自然是安定的。
他洪承疇也算是完成了任務。
為難的是陛下。
是以後巡撫的繼任者······”
倪元璐越說越激動,話語也越來越尖銳。
“過了,過了。
倪愛卿,如果這兩個巡撫做錯了什麽。
那一切都是朕的錯。
是朕讓他們這樣做的。
無論是威逼藩王,還是殺伐過重。
那都是朕的指示。
朕在和兩位巡撫來往的密折書信中,專門說到了朕對於陝西藩王和民亂的看法。
如今這兩份密折遞上來,證明兩位愛卿和朕之間,做事情的主見是一樣的。
好了,倪愛卿。
你不要說了。
治病必須矯枉過正,這樣的時刻,那還能用那種穩妥的萬金油方法。
你說的那些弊端,朕心中有數就行。”
崇禎穩住倪元璐以後,眼睛一轉,看向了楊嗣昌。
“楊愛卿,你有何教朕的道理?”
“微臣不敢。”
楊嗣昌還沒有從中書舍人到左通政的職位上,過渡過來,腦子還是有點懵的。
皇帝一句話,自己就從從七品跳到了正四品,從藍袍穿到了紅袍。
雖然崇禎已經逐步架空了兵部,把軍權收攏到軍機處。
可軍機處當值的人,不還是一幫文官嘛。
雖然說軍機處的文官們,對君王更忠誠,更有職業操守。
楊嗣昌和倪元璐兩人,就隻一眼,就隻一聲輕哼,就讓曹變蛟認識到自己的地位。
讓他清晰地認識到一個殘酷的事實。
陛下再寵信他曹文詔,那是陛下的事。
在他們這些文官麵前,曹文詔就是個屁,不要太放肆逾矩。
猿臂蜂腰的曹文詔就乖乖地退了迴去。
看著他那委屈巴巴的可憐樣。
灰土土臉,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臉上的五官都要擰巴成一坨了。
崇禎看著好笑,隻是低頭接過女史曹靜照的參茶,慢慢喝。
崇禎卻也沒有說什麽。
寵信曹變蛟是他的事情,讓曹變蛟做事情有分寸,也是崇禎願意看到的。
崇禎是想讓曹變蛟這把尖刀,變得更加鋒銳,而不是想把這尖刀毀了。
這脫韁的野馬,有人幫他拴籠頭,他還是很高興的。
崇禎很有耐心,等著倪楊兩位愛卿的答案。
他一邊享受著曹靜照在身後細致的捏肩按摩,一邊喝著茶水。
工作生活兩不耽誤,哪怕十七年後,依然是棵歪脖子樹,崇禎也是樂天派的態度。
天天苦大仇深,絞盡腦汁,殫精竭慮的,那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建奴和流寇可不會,因為崇禎嚴謹的工作態度,就灰飛煙滅了。
吸溜吸溜喝著茶,身後一靠就是溫香軟玉,可謂樂無邊。
也就是一盞茶的功夫,倪楊兩位就交換著,看完了兩份密折。
兩人相視一眼,又是一番謙讓,到底是資曆老,品級高的倪元璐先開口了。
“陛下恕罪,可否讓微臣直言幾句。”
老實不客氣的倪元璐,抬起芴板就要開炮了。
雖然有那記事情的小黃本本,可還是拿起硬質的芴板,更有氣勢。
倪元璐正是知道當今聖上,不會因言獲罪,他才敢熟練開炮。
崇禎捏了一下鼻子,有點想苦笑。
來了,直臣嘛,可不就得直言幾句。
就是那直言不諱的語句,有時候精神內核是現代人的崇禎,也有點遭受不住。
“倪愛卿,但講無妨。”
調整好情緒的崇禎,一臉的笑意盈盈。
“微臣請陛下重重責罰兩位巡撫,就算不能撤換他倆,也要限製他倆的權柄。
不然,大明之天下,頃刻間就會演變成唐末藩鎮之禍。
陛下亦不想做那唐昭宗不是?”
崇禎這迴是直接捂臉了,控製住脾氣說道。
“倪愛卿不要危言聳聽,把話落到實處。
說說朕的大明天下,怎麽就頃刻間成為了唐末藩鎮之禍?”
“陛下,您當初授予洪承疇、孫傳庭、陳奇瑜、盧象升四位,高人一等開府建牙的巡撫特權。
甚至還特命四個巡撫,還可以節製當地超品的藩王。
微臣就有些擔憂,一人操持權柄過重,就算是操守聲名極好的文官。
時間長了,也是不可取的。
無節製的權利,會讓一個人失去慎獨、方正的品格,容易做事情走向極端。
朝廷設立三司分管地方,巡撫作為京官,並不是三司的直接上級,隻是起到了監督鉗製的作用。
這是我大明朝曆經二百多年,不斷完善的行政秩序。
保證了不會因為一二名朝廷大員,腐化墮落或者做出傷天害理的大事情,而導致大明地方秩序的崩潰。
而陛下一意孤行,打破定律。
讓三司置於巡撫衙門之下,讓一省之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成了,隻能俯首聽命於巡撫的屬下。
微臣認為這無異於唐末的節度使。
雖然陛下說過,這四人是特例,四人之後,大明不會再有這樣的情況。
可微臣覺得,陛下不現在限製他們四人的特權。
將來的事情,就不是陛下可以說的算的。
先說孫傳庭孫大人,他身為陝西巡撫,不想著去保境安民,平息日益猖獗的匪患民亂。
反而一再威逼西安城內的秦王,和一眾郡王。
威逼他們交稅,甚至敢於兵圍秦王府。
他這種作為實在,不當人臣之舉。
臣恐皇室權威損傷過度,世人對皇帝陛下喪失敬畏之心。
會引起很多小人的覬覦之心,長此以往,國必生亂。
再說洪承疇,此人堪稱人屠。
微臣竟不敢想,讀了幾十年聖賢書的洪承疇。
他作為一個文臣,竟然比之武將還要嗜殺成性。
先是巡視榆林鎮長城防線,殺了不少將官。
接著就是平定地方民亂的時候。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他坑殺了上萬人。
把整個陝北殺得血流成河,當地小兒聞聽洪承疇大名,可止夜啼。
微臣認為洪承疇性格上操之過切。
朝廷對於陝西民亂,還沒有主剿主撫的定論。
他洪承疇就敢大殺特殺,他這不是在平亂。
他是想把當地人都殺絕了,一了百了。
沒有人了,這大明的地方自然是安定的。
他洪承疇也算是完成了任務。
為難的是陛下。
是以後巡撫的繼任者······”
倪元璐越說越激動,話語也越來越尖銳。
“過了,過了。
倪愛卿,如果這兩個巡撫做錯了什麽。
那一切都是朕的錯。
是朕讓他們這樣做的。
無論是威逼藩王,還是殺伐過重。
那都是朕的指示。
朕在和兩位巡撫來往的密折書信中,專門說到了朕對於陝西藩王和民亂的看法。
如今這兩份密折遞上來,證明兩位愛卿和朕之間,做事情的主見是一樣的。
好了,倪愛卿。
你不要說了。
治病必須矯枉過正,這樣的時刻,那還能用那種穩妥的萬金油方法。
你說的那些弊端,朕心中有數就行。”
崇禎穩住倪元璐以後,眼睛一轉,看向了楊嗣昌。
“楊愛卿,你有何教朕的道理?”
“微臣不敢。”
楊嗣昌還沒有從中書舍人到左通政的職位上,過渡過來,腦子還是有點懵的。
皇帝一句話,自己就從從七品跳到了正四品,從藍袍穿到了紅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