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崇禎的迴信,好好幹,大膽幹,擼起袖子加油幹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楊愛卿,朕的這些話是口語。
你不用一字不差地記下。
要多多潤色一下,保證本意不變就是。”
“喏。”
“朕接著講啊。
朕對你,也就是孫傳庭在陝西的策略還是大體讚同的。
你威逼藩王,變相收稅,恢複舊製,由官府代理各地藩王家的產業。
朕不得不佩服這是一記妙招,連朕都沒有想到的妙招。
朕隻知道對這些藩王是直來直去的。
其實朕的做法是有隱患的。
無論是最開始對蜀王威逼他捐納白杆兵的軍餉,還是威逼叔叔福王交還張居正的家產,還有對山西兩王代王和晉王的粗暴堵門。
朕都有一點悔意的。
要是知道祖製就是朝廷官府,代管各地藩王的產業。
那朕直接恢複舊製就好了。
你的做法,朕會以後的宗親勳貴的改革中全麵落實。
放心,你的政策朕支持,秦王以下敢遞折子告你彈劾你,朕就全數把這些奏折轉交給你,讓你看著辦。
你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軍屯。
這一點眼界不妨再放寬點。
軍屯要搞,你是為了穩定軍隊,其他也要搞,那是為了長治久安。
陝西地界要是被你徹底整太平了,朕不止要搞軍屯,跟要搞商業,更要搞實業。
不讓當地老百姓真正安居樂業,陝西這地界幾十年也別想太平下來。
不過你不能小看了,陝西的極端天氣。
那種極端的天氣,說不定就會破壞了你的軍屯計劃。
朕的建議就是以工代賑,人多力量大,集中人力建造一批水利設施,保證農業的灌溉用水。
還有那些韌性極強的流寇,你也不能小視。
他們也許現在很弱小,一般的官兵就能把他們打得屁滾尿流。
可是時間一長,他們就會慢慢在戰鬥中成長,稍不留神,就會釀成心腹大患。
因此朕的建議就是,除惡務盡。
那些流寇的頭目,必須殺一儆百。
比如那個諢號叫闖王的高迎祥,寧殺錯不放過。
就是錯殺一萬人,也不能讓他漏網。
好了,言盡於此。
見字如見朕。
你的父母妻兒,朕替你養之,勿念。
待到今年年底,一切諸事順遂,情景一片大好。
朕在文華殿設宴款待,為愛卿接風洗塵,聊表衷腸。”
崇禎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
“大體記住了嗎?楊愛卿。”
“迴陛下的話,已經記住了。
臣會為陛下好好潤色的,必定讓孫大人感受到陛下的一片出自肺腑的真情。”
“好,好,好。
說得好。
你這句話真是說到朕的心裏。
比這老古板的倪元璐強多了。
你是不知道,朕每次寫信請倪愛卿潤色的時候。
他聽到朕的那些口語化嚴重的表達,都要擺著別扭的神情給朕看。
還少不得要諫言與朕。
現在好了,有了楊愛卿。
朕是鬆快多了。”
楊嗣昌麵對這樣有點直筒子的崇禎,他能說什麽呢?
看看旁邊沒有任何窘迫表情的倪元璐,楊嗣昌似乎明白了一點什麽。
當即也是鬆弛下來,笑著說道。
“微臣不想對於陛下,還有這樣的功效。
微臣願多做一些努力,隻要陛下龍顏喜悅即可。”
“好,那就說定了。
接著就是給洪承疇的迴信了。
你這樣寫啊。
朕原則上是同意你,也就是洪承疇的主張。
對待流寇就是要窮追猛打,堅決不能做那窮寇莫追的事情。
西楚霸王之於漢高祖劉邦,簡直就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笑話。
咱大明朝不能學他。
流寇隻要俘虜了,在不能確保能安置好,不讓其再次生亂的前提下。
可以酌情考慮殺掉,其中的不穩定分子。
比如那些已經吃人的家夥,還有那些子頭領。
都是必須殺掉的。
府穀縣清水堡,洪愛卿一口氣坑殺了兩千多食人魔。
朕是舉雙手讚成的。
不殺他們,朕的那些官兵,雖然裏麵有不少貪官汙吏,可也維持了當地的官府秩序。
他們豈不是白死了嗎?
前元朝時期,不是有一種很仁慈的處理方式嗎?
十抽一的處決戰俘,一千人隻殺其中的一百個人。
他洪承疇也可以這樣做。
這樣一邊震懾了流寇,一邊也全了官府的名聲,堵住悠悠之口。
這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也希望少造一些殺孽。
當然以上都是朕的建議,洪愛卿酌情考慮,也可以不聽。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才是你必須遵守的第一條鐵律。
另外,你的請功折子,朕也看了。
朕還是那句話,原則上隻要是參將以下的軍官升遷,你洪承疇都可以自專,不需事事都請示朕。
朕知道你是為人謹慎,不想落人口實。
但朕敢用你,也是相信你的為人。
延綏陝北這地界,你就大膽幹,朕給你兜底。
你洪承疇,洪亨九,福建出的大能人。
朕不會給你定任何條條框框,更不會給你定什麽主剿,還是主撫的狗屁平寇方略。
一句話,隻要你做的事情不涉及到謀反,一切皆可。
朕在年底,若是一片太平。
還是如孫傳庭的待遇一樣,對他洪承疇。
這一點,楊愛卿你一樣寫下。”
“喏,微臣遵命。”
放權放到太平洋的崇禎,在給迴信的宗旨其實隻表達了一點。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放手去幹,朕來兜底。
有了上麵的八個字,崇禎不相信,這時候的陝西,還會是爛瘡一大片。
辦完兩件密折的事情之後,崇禎就帶著王承恩、曹變蛟和曹靜照三人離開了軍機處。
留下了還在當值的倪元璐和楊嗣昌。
崇禎臨走前,迴頭看了一眼,已經低頭忙碌,進入工作狀態的倪楊兩人,還有他們身前厚厚的文件奏折。
崇禎心裏有點不安。
他琢磨著,這軍機處還得添人,不然一天十二個時辰待命的中樞機構。
隻有常設的三個軍機處大臣,李邦華又被安排協理京營戎政了。
不久,李邦華肯定無法兼顧軍機處這邊,隻剩下掛名了。
就剩下倪元璐和楊嗣昌兩個軍機處候補大臣,十二個時辰待命。
之前更是隻有倪元璐一人當值,生產隊的驢也不敢這麽用。
你不用一字不差地記下。
要多多潤色一下,保證本意不變就是。”
“喏。”
“朕接著講啊。
朕對你,也就是孫傳庭在陝西的策略還是大體讚同的。
你威逼藩王,變相收稅,恢複舊製,由官府代理各地藩王家的產業。
朕不得不佩服這是一記妙招,連朕都沒有想到的妙招。
朕隻知道對這些藩王是直來直去的。
其實朕的做法是有隱患的。
無論是最開始對蜀王威逼他捐納白杆兵的軍餉,還是威逼叔叔福王交還張居正的家產,還有對山西兩王代王和晉王的粗暴堵門。
朕都有一點悔意的。
要是知道祖製就是朝廷官府,代管各地藩王的產業。
那朕直接恢複舊製就好了。
你的做法,朕會以後的宗親勳貴的改革中全麵落實。
放心,你的政策朕支持,秦王以下敢遞折子告你彈劾你,朕就全數把這些奏折轉交給你,讓你看著辦。
你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軍屯。
這一點眼界不妨再放寬點。
軍屯要搞,你是為了穩定軍隊,其他也要搞,那是為了長治久安。
陝西地界要是被你徹底整太平了,朕不止要搞軍屯,跟要搞商業,更要搞實業。
不讓當地老百姓真正安居樂業,陝西這地界幾十年也別想太平下來。
不過你不能小看了,陝西的極端天氣。
那種極端的天氣,說不定就會破壞了你的軍屯計劃。
朕的建議就是以工代賑,人多力量大,集中人力建造一批水利設施,保證農業的灌溉用水。
還有那些韌性極強的流寇,你也不能小視。
他們也許現在很弱小,一般的官兵就能把他們打得屁滾尿流。
可是時間一長,他們就會慢慢在戰鬥中成長,稍不留神,就會釀成心腹大患。
因此朕的建議就是,除惡務盡。
那些流寇的頭目,必須殺一儆百。
比如那個諢號叫闖王的高迎祥,寧殺錯不放過。
就是錯殺一萬人,也不能讓他漏網。
好了,言盡於此。
見字如見朕。
你的父母妻兒,朕替你養之,勿念。
待到今年年底,一切諸事順遂,情景一片大好。
朕在文華殿設宴款待,為愛卿接風洗塵,聊表衷腸。”
崇禎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
“大體記住了嗎?楊愛卿。”
“迴陛下的話,已經記住了。
臣會為陛下好好潤色的,必定讓孫大人感受到陛下的一片出自肺腑的真情。”
“好,好,好。
說得好。
你這句話真是說到朕的心裏。
比這老古板的倪元璐強多了。
你是不知道,朕每次寫信請倪愛卿潤色的時候。
他聽到朕的那些口語化嚴重的表達,都要擺著別扭的神情給朕看。
還少不得要諫言與朕。
現在好了,有了楊愛卿。
朕是鬆快多了。”
楊嗣昌麵對這樣有點直筒子的崇禎,他能說什麽呢?
看看旁邊沒有任何窘迫表情的倪元璐,楊嗣昌似乎明白了一點什麽。
當即也是鬆弛下來,笑著說道。
“微臣不想對於陛下,還有這樣的功效。
微臣願多做一些努力,隻要陛下龍顏喜悅即可。”
“好,那就說定了。
接著就是給洪承疇的迴信了。
你這樣寫啊。
朕原則上是同意你,也就是洪承疇的主張。
對待流寇就是要窮追猛打,堅決不能做那窮寇莫追的事情。
西楚霸王之於漢高祖劉邦,簡直就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笑話。
咱大明朝不能學他。
流寇隻要俘虜了,在不能確保能安置好,不讓其再次生亂的前提下。
可以酌情考慮殺掉,其中的不穩定分子。
比如那些已經吃人的家夥,還有那些子頭領。
都是必須殺掉的。
府穀縣清水堡,洪愛卿一口氣坑殺了兩千多食人魔。
朕是舉雙手讚成的。
不殺他們,朕的那些官兵,雖然裏麵有不少貪官汙吏,可也維持了當地的官府秩序。
他們豈不是白死了嗎?
前元朝時期,不是有一種很仁慈的處理方式嗎?
十抽一的處決戰俘,一千人隻殺其中的一百個人。
他洪承疇也可以這樣做。
這樣一邊震懾了流寇,一邊也全了官府的名聲,堵住悠悠之口。
這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也希望少造一些殺孽。
當然以上都是朕的建議,洪愛卿酌情考慮,也可以不聽。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才是你必須遵守的第一條鐵律。
另外,你的請功折子,朕也看了。
朕還是那句話,原則上隻要是參將以下的軍官升遷,你洪承疇都可以自專,不需事事都請示朕。
朕知道你是為人謹慎,不想落人口實。
但朕敢用你,也是相信你的為人。
延綏陝北這地界,你就大膽幹,朕給你兜底。
你洪承疇,洪亨九,福建出的大能人。
朕不會給你定任何條條框框,更不會給你定什麽主剿,還是主撫的狗屁平寇方略。
一句話,隻要你做的事情不涉及到謀反,一切皆可。
朕在年底,若是一片太平。
還是如孫傳庭的待遇一樣,對他洪承疇。
這一點,楊愛卿你一樣寫下。”
“喏,微臣遵命。”
放權放到太平洋的崇禎,在給迴信的宗旨其實隻表達了一點。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放手去幹,朕來兜底。
有了上麵的八個字,崇禎不相信,這時候的陝西,還會是爛瘡一大片。
辦完兩件密折的事情之後,崇禎就帶著王承恩、曹變蛟和曹靜照三人離開了軍機處。
留下了還在當值的倪元璐和楊嗣昌。
崇禎臨走前,迴頭看了一眼,已經低頭忙碌,進入工作狀態的倪楊兩人,還有他們身前厚厚的文件奏折。
崇禎心裏有點不安。
他琢磨著,這軍機處還得添人,不然一天十二個時辰待命的中樞機構。
隻有常設的三個軍機處大臣,李邦華又被安排協理京營戎政了。
不久,李邦華肯定無法兼顧軍機處這邊,隻剩下掛名了。
就剩下倪元璐和楊嗣昌兩個軍機處候補大臣,十二個時辰待命。
之前更是隻有倪元璐一人當值,生產隊的驢也不敢這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