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陰謀家的靜默戰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哥哥早早就是參軍當了總旗百戶,那世襲的位置,咱們這些次子庶子是想也別想。
否則的話,被逐出家門,銷了族籍都是輕的。
大家隻有一條出路,中了武舉,當了武進士,受了朝廷的封賞,另搏一番天地。
我等才能在這西北軍中,有一席之地。”
那位被叫曹兄的,年齡有三十許,是個濃眉大眼,滿臉絡腮胡棗紅臉的漢子。
聽了張世傑的話,默然無語,低頭喝了一杯悶酒。
顯然是被張世傑說中了心思。
張世傑說完話,瞥了一眼旁邊還在聆聽教誨的李克勤。
“當然,我們五人之中也有例外。
有人是獨子,也是嫡子,理所應當應該待在家裏,繼承他爹的職位。
不也和我們一樣,千裏迢迢來京,靠自己的本事博取馬上功名嗎?”
此話一出,三人中除了曹兄,另外兩人又笑了。
這五人中其他人都是次子庶子,隻有李克勤一人是嫡子,這才是李克勤被排擠的真正原因。
李克勤仿佛沒有聽出來,張世傑的揶揄和暗諷,依然殷勤地給張世傑布菜。
還滿臉堆笑地給眾人倒酒。
張世傑看了有些愧疚,都是固原鎮的人,何必太過尖酸刻薄。
自己這邊四個次子庶子什麽的,把自己在家族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產生的怨氣,強加到一個不相幹的人身上。
這實在是非大丈夫之舉。
想到這裏,張世傑愧疚的接著說道。
”嗬嗬嗬,我老張直來直去,一些話說出來也是無心,還望李兄弟不要介意。
我接著說,你想要的答案。
你是聰明人,聽到這裏,其實也不用我明說了。
還是那句話,如今的聖上銳意進取。
種種跡象表明,聖上這次的武舉考試必然是擴招。
還是很大規模的擴招。
比之天啟年間的那次擴招,還要規模更大,大得多。
聽說京營那邊,軍機處候補大臣,兵部右侍郎李邦華大人,現在已經是京營協理戎政。
李邦華大人那可是現在京城中,皇帝最寵信的大臣。
那些子京營的勳貴們,就是再不情願,也是要接受被改革的命運。
這一下子京營十幾萬規模的軍隊,要空出多少百戶千戶鎮撫之類的將官?
我知道李兄弟雖然說,比不上我等的武藝。
可比之民間的野路子,你還是要高明不少。
咱將門家學淵源,祖上有不少傳下來的練兵布陣的不傳之秘。
相信這次擴招,李兄弟必然會榜上有名的。”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李克勤大喜過望,趕忙上前接著奉承。
他是知道張世傑有本事有人脈的,知道一點就受用不盡了。
這邊晴雨軒的雅間裏,五人聊得熱鬧,這些年輕的將門子弟,心裏沒有那麽多歪歪繞繞。
無論是出於公心還是私心,他們都有一顆要為國為君的心。
所要的無非就是封侯拜將,一展平生所學,為君王效犬馬之勞。
而隔了幾個房間的聽雨軒,就不是這樣的景象了。
雅間裏依然還是五個人。
卻都是文人的打扮,管家掮客說客陰謀家的身份。
大家圍坐在圓桌前,關上了門,斥退了店小二。
還在周圍安排了自己的人,就是營造出一個密不透風,天知地知的密室,好方便商量陰謀詭計。
五個人沒有人說話。
守著一桌子珍饈美酒,沒有一個人動筷子的。
眼見美酒淡了味道,珍饈佳肴成了一桌子冷菜冷飯。
五人還是撐得住氣,誰也不發一言。
好像比的就是一種定力,誰先說話,誰就失了先機似的。
這也許就是故弄玄虛的小人,想要耍陰招必備的前搖。
這雲仙樓也是京城一等一的酒樓,不用問也知道隱藏的東家,肯定是京城中的達官貴人。
這裏可以稱作,來往無白丁,談笑都是有錢人。
酒樓的布置裝潢也都是,緊跟著京城的潮流而動。
誰是潮流,這個時代唯有皇家。
皇家奢靡,民間也就奢靡。
宮中的小皇帝喜歡機械物品,如自鳴鍾、望遠鏡、琉璃窗等等。
和他哥哥天啟不一樣,崇禎愛好更廣泛,喜歡的珍奇更多。
京城中的有心人,都是察覺到了這一點,紛紛跟緊皇帝的喜好。
因為小皇帝的喜好,正好也契合了現今奢靡鋪張獵奇的風潮。
這雲仙樓裏的雅間,也擺上了西洋過來的自鳴鍾,還安上了琉璃窗。
這些東西一裝上,果然讓雲仙樓充滿了別樣的異國情調。
不久從海上過來的一批白種女奴,也要運抵京城雲仙樓。
這是神通廣大的東主,托了豪澳景那邊的關係,還有荷蘭人的關係,才買到的這批白人女子的奴隸。
不要感到驚訝,在黑奴買賣還沒徹底盛行的十七世紀。
白奴買賣才是世界的主流。
那裏的女人都是奧斯曼帝國,從波蘭、烏克蘭等地區掠奪來的。
聽說大明皇家公司的鍾表廠,馬上就要在西郊破土動工了。
雲仙樓的東家,希望到時候可以買到本土產的鍾表。
這漂洋過海萬裏而來的鍾表,實在是太貴了。
到時候希望還可以買幾個銀懷表,顯擺一二,彰顯一下自己酒樓的高檔品質。
這時候當的一聲,擺放在角落裏的自鳴鍾開始報時了。
鍾表敲擊了十四下。
坐在主位上的趙德臉上直抽抽,這四個人是真能忍。
這都多長時間了,還是沒有說話的。
他已經閑得開始默數鍾表的聲音。
整整十四下鍾聲,一聲不多,一聲不少。
按照西洋人的時間計算,現在就是下午兩點了,也就是未時三刻。
這頓飯足足拖了一個多時辰,硬是沒有人動筷。
中國人自古就喜歡在飯局上,吃吃喝喝商量事情。
明朝人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可現在氣氛起不來,沒人動筷子,這話題就沒有辦法,從吃飯喝酒上往下麵引。
趙德無奈歎了口氣,他是今天做東的。
都不吃飯,那就幹聊,也要把話題說出來。
總之不能再拖下去了。
自家大人還在家中,焦急地等著自己的消息呢。
趙德咳嗽一聲,率先開口。
否則的話,被逐出家門,銷了族籍都是輕的。
大家隻有一條出路,中了武舉,當了武進士,受了朝廷的封賞,另搏一番天地。
我等才能在這西北軍中,有一席之地。”
那位被叫曹兄的,年齡有三十許,是個濃眉大眼,滿臉絡腮胡棗紅臉的漢子。
聽了張世傑的話,默然無語,低頭喝了一杯悶酒。
顯然是被張世傑說中了心思。
張世傑說完話,瞥了一眼旁邊還在聆聽教誨的李克勤。
“當然,我們五人之中也有例外。
有人是獨子,也是嫡子,理所應當應該待在家裏,繼承他爹的職位。
不也和我們一樣,千裏迢迢來京,靠自己的本事博取馬上功名嗎?”
此話一出,三人中除了曹兄,另外兩人又笑了。
這五人中其他人都是次子庶子,隻有李克勤一人是嫡子,這才是李克勤被排擠的真正原因。
李克勤仿佛沒有聽出來,張世傑的揶揄和暗諷,依然殷勤地給張世傑布菜。
還滿臉堆笑地給眾人倒酒。
張世傑看了有些愧疚,都是固原鎮的人,何必太過尖酸刻薄。
自己這邊四個次子庶子什麽的,把自己在家族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產生的怨氣,強加到一個不相幹的人身上。
這實在是非大丈夫之舉。
想到這裏,張世傑愧疚的接著說道。
”嗬嗬嗬,我老張直來直去,一些話說出來也是無心,還望李兄弟不要介意。
我接著說,你想要的答案。
你是聰明人,聽到這裏,其實也不用我明說了。
還是那句話,如今的聖上銳意進取。
種種跡象表明,聖上這次的武舉考試必然是擴招。
還是很大規模的擴招。
比之天啟年間的那次擴招,還要規模更大,大得多。
聽說京營那邊,軍機處候補大臣,兵部右侍郎李邦華大人,現在已經是京營協理戎政。
李邦華大人那可是現在京城中,皇帝最寵信的大臣。
那些子京營的勳貴們,就是再不情願,也是要接受被改革的命運。
這一下子京營十幾萬規模的軍隊,要空出多少百戶千戶鎮撫之類的將官?
我知道李兄弟雖然說,比不上我等的武藝。
可比之民間的野路子,你還是要高明不少。
咱將門家學淵源,祖上有不少傳下來的練兵布陣的不傳之秘。
相信這次擴招,李兄弟必然會榜上有名的。”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李克勤大喜過望,趕忙上前接著奉承。
他是知道張世傑有本事有人脈的,知道一點就受用不盡了。
這邊晴雨軒的雅間裏,五人聊得熱鬧,這些年輕的將門子弟,心裏沒有那麽多歪歪繞繞。
無論是出於公心還是私心,他們都有一顆要為國為君的心。
所要的無非就是封侯拜將,一展平生所學,為君王效犬馬之勞。
而隔了幾個房間的聽雨軒,就不是這樣的景象了。
雅間裏依然還是五個人。
卻都是文人的打扮,管家掮客說客陰謀家的身份。
大家圍坐在圓桌前,關上了門,斥退了店小二。
還在周圍安排了自己的人,就是營造出一個密不透風,天知地知的密室,好方便商量陰謀詭計。
五個人沒有人說話。
守著一桌子珍饈美酒,沒有一個人動筷子的。
眼見美酒淡了味道,珍饈佳肴成了一桌子冷菜冷飯。
五人還是撐得住氣,誰也不發一言。
好像比的就是一種定力,誰先說話,誰就失了先機似的。
這也許就是故弄玄虛的小人,想要耍陰招必備的前搖。
這雲仙樓也是京城一等一的酒樓,不用問也知道隱藏的東家,肯定是京城中的達官貴人。
這裏可以稱作,來往無白丁,談笑都是有錢人。
酒樓的布置裝潢也都是,緊跟著京城的潮流而動。
誰是潮流,這個時代唯有皇家。
皇家奢靡,民間也就奢靡。
宮中的小皇帝喜歡機械物品,如自鳴鍾、望遠鏡、琉璃窗等等。
和他哥哥天啟不一樣,崇禎愛好更廣泛,喜歡的珍奇更多。
京城中的有心人,都是察覺到了這一點,紛紛跟緊皇帝的喜好。
因為小皇帝的喜好,正好也契合了現今奢靡鋪張獵奇的風潮。
這雲仙樓裏的雅間,也擺上了西洋過來的自鳴鍾,還安上了琉璃窗。
這些東西一裝上,果然讓雲仙樓充滿了別樣的異國情調。
不久從海上過來的一批白種女奴,也要運抵京城雲仙樓。
這是神通廣大的東主,托了豪澳景那邊的關係,還有荷蘭人的關係,才買到的這批白人女子的奴隸。
不要感到驚訝,在黑奴買賣還沒徹底盛行的十七世紀。
白奴買賣才是世界的主流。
那裏的女人都是奧斯曼帝國,從波蘭、烏克蘭等地區掠奪來的。
聽說大明皇家公司的鍾表廠,馬上就要在西郊破土動工了。
雲仙樓的東家,希望到時候可以買到本土產的鍾表。
這漂洋過海萬裏而來的鍾表,實在是太貴了。
到時候希望還可以買幾個銀懷表,顯擺一二,彰顯一下自己酒樓的高檔品質。
這時候當的一聲,擺放在角落裏的自鳴鍾開始報時了。
鍾表敲擊了十四下。
坐在主位上的趙德臉上直抽抽,這四個人是真能忍。
這都多長時間了,還是沒有說話的。
他已經閑得開始默數鍾表的聲音。
整整十四下鍾聲,一聲不多,一聲不少。
按照西洋人的時間計算,現在就是下午兩點了,也就是未時三刻。
這頓飯足足拖了一個多時辰,硬是沒有人動筷。
中國人自古就喜歡在飯局上,吃吃喝喝商量事情。
明朝人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可現在氣氛起不來,沒人動筷子,這話題就沒有辦法,從吃飯喝酒上往下麵引。
趙德無奈歎了口氣,他是今天做東的。
都不吃飯,那就幹聊,也要把話題說出來。
總之不能再拖下去了。
自家大人還在家中,焦急地等著自己的消息呢。
趙德咳嗽一聲,率先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