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替罪羊蘇涵淳和張世榮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音剛落,全場頓時歡聲雷動,眾人臉上紛紛洋溢著喜悅之色。
畢竟,在這片全麵實行軍事化管理的遼東鎮上,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便是:武官們的地位正悄然上升,文官們逐漸感到難以完全掌控局勢。
若不是因為有袁崇煥這位威震四方的文官坐鎮,恐怕一直由畢自肅擔任巡撫的局麵下,狹長的遼西走廊,不大的地方將成為山頭林立的各個藩鎮軍閥割據稱雄之地。
如今,幸好還有袁崇煥在此鎮著,無人敢去想象倘若失去了這位傳奇人物,遼東鎮將會陷入怎樣的混亂境地?
袁崇煥安撫好屬官之後,深吸一口氣,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到了王德化的身旁。
他微微躬身,語氣誠懇地說道:“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竟然驚動了王公公大駕光臨。這實在是下官的罪過啊!”
王德化連忙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迴應道。
“袁大人您這是哪裏話呀!您可是我們遼東鎮的鎮海神針呐!
咱家早就跟手底下那些沒眼力勁兒的小兔崽子們說過,像這種事情壓根兒就不需要咱家親自出麵,可他們偏偏不聽呢!
這不,一個個都簇擁著咱家往這邊趕來。
你們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兔崽子們好好瞧瞧,隻要有袁崇煥袁大人在此坐鎮,咱們這些做內使的隻消站在高樓上冷眼旁觀即可。”
說完,王德化還裝模作樣地轉過頭去,狠狠地訓斥了身後那一群低眉順眼的小太監一頓。
然後,他迅速迴過身來,繼續滿臉堆笑地對袁崇煥說道:“袁大人,您莫要見怪。這些個小太監們年紀尚輕,不懂事!”
“王公公如此說話,下官可是沒臉站在這裏。”
兩人一番寒暄後,王德化終於將話題轉到了軍餉之事上。
他一臉凝重地說道:“撫台大人啊!咱家聽聞此次騷亂主要源於十三營中的客兵不滿欠薪所致。
您可還記得,去年歲末咱倆一同赴任時,咱家可是隨身攜帶了整整五十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呐!
這筆錢可是實實在在地存入了巡撫衙門的藩庫之中,未曾經曆過層層盤剝與損耗,可以說是一兩不少、貨真價實呀!
按理說,有如此充裕的銀兩在手,這些客兵理應不會被拖欠軍餉,更不該因欠餉問題而引發騷動啊!
對此咱家深感疑惑不解,還望撫台大人體察實情,並為咱家答疑解惑才好。
否則,若聖上聞知此事,派遣欽差前來質詢咱家,咱家豈不是無言以對啊!”
王德化說話時臉上掛著笑容,但字裏行間卻透露出讓袁崇煥就拖欠軍餉一事給出解釋的意味。
袁崇煥早已解決了十三營的事務,此刻自然心中有數、底氣十足。
對於軍餉的去向和用途,他心知肚明。明朝時期許多將領都靠剝削士兵,喝兵血吃空餉來獲取利益供養自家的家丁隊伍,而袁崇煥所能依靠的隻能是這些有能力又剝削士兵的將領們。
這次十三營客兵鬧事索要軍餉之事,與祖家必然脫不了幹係,然而袁崇煥依然選擇袒護他們。
“王公公請放心,這件事下官已妥善處理完畢。
稍後我們一同進入府衙,下官還有一些收尾工作需要完成,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向王公公匯報,並讓您能夠向聖上交差。”
袁崇煥鎮定自若地說道。
王德化臉上掛著眼睛都眯掉的笑容,連連點頭,表示讚同,然後緊緊跟隨著袁崇煥一同走進了府衙。在經過府衙大門時,王德化停下腳步,伸出手輕輕撫摸著門前那對威武雄壯的石獅子,眼中閃過一絲深意。
他緩緩開口說道:“撫台大人啊,您可知道嗎?
聖上在咱家離開京城之前,曾特意囑咐過,遼東地區的局勢穩定至關重要,任何事情都比不上‘穩定’這兩個字來得要緊。
倘若這座府衙內,到頭來唯有這兩隻石獅子還保持著清白之身,那麽恐怕這遼東鎮也就失去了堅守的意義了。”
袁崇煥聽到這話,微微一怔,但很快便領會了王德化話中的含意。事實上,他自己心中恰好也是這般想法。
於是,他嘴角微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迴應道。
“王公公所言極是,遼東之地的安穩確實關乎重大。若此地動蕩不安,不僅會危及九邊,更可能影響到整個京畿地區的安危。
下官領會王公公說的聖上意思,一定把穩定放在第一位,這次事後下官保證絕不會再出現類似的事件發生。”說罷,兩人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地點了點頭。
然而,袁崇煥心中暗自思忖著,此次兵變必須要給某些人一個深刻的教訓。
上頭京城裏沒人敢打這五十萬兩軍餉白銀的主意,但底下那些人若想伸手,也得懂得適可而止。
可是他們變本加厲搜刮地更厲害了,大概是覺得上頭人不要的那份額,自己可以多拿多占,簡直忘了自己的身份。
抵達府衙後,眾文官武將紛紛入座,待袁崇煥端坐於那塊高懸著\"明鏡高懸\"匾額之下時,他的臉色驟然一變。
\"來人!將通判張世榮與推官蘇涵淳速速拿下!\"
袁崇煥一聲怒喝,猶如驚雷炸響。
下方那群原本想要繼續諂媚奉承袁崇煥智謀過人的文臣武將們,頓時如遭當頭棒喝,心中涼意陡生。
通判張世榮和推官蘇涵淳更是驚愕不已,因為今早他們來到衙門當班時,這位巡撫大人尚且對他們客客氣氣。
直至那冷冰冰的鐵鏈枷鎖緊緊套住二人脖頸,張、蘇二人才如夢方醒。
他們拚命掙紮反抗,試圖掙脫束縛。
\"放開!你們給本官放開!\"
\"撫台大人,卑職犯了何罪?您要如此對待我們!\"被侍衛緊緊按住的張世榮和蘇涵淳,掙紮著抬起頭來,滿臉委屈地質問道。
袁崇煥端坐在大堂之上,居高臨下地俯瞰著眼前已被摘除烏紗帽的二人,嘴角泛起一絲冷酷的笑容。
\"犯了何罪?張世榮,蘇涵淳,你倆這分明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啊!\"
畢竟,在這片全麵實行軍事化管理的遼東鎮上,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便是:武官們的地位正悄然上升,文官們逐漸感到難以完全掌控局勢。
若不是因為有袁崇煥這位威震四方的文官坐鎮,恐怕一直由畢自肅擔任巡撫的局麵下,狹長的遼西走廊,不大的地方將成為山頭林立的各個藩鎮軍閥割據稱雄之地。
如今,幸好還有袁崇煥在此鎮著,無人敢去想象倘若失去了這位傳奇人物,遼東鎮將會陷入怎樣的混亂境地?
袁崇煥安撫好屬官之後,深吸一口氣,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到了王德化的身旁。
他微微躬身,語氣誠懇地說道:“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竟然驚動了王公公大駕光臨。這實在是下官的罪過啊!”
王德化連忙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迴應道。
“袁大人您這是哪裏話呀!您可是我們遼東鎮的鎮海神針呐!
咱家早就跟手底下那些沒眼力勁兒的小兔崽子們說過,像這種事情壓根兒就不需要咱家親自出麵,可他們偏偏不聽呢!
這不,一個個都簇擁著咱家往這邊趕來。
你們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兔崽子們好好瞧瞧,隻要有袁崇煥袁大人在此坐鎮,咱們這些做內使的隻消站在高樓上冷眼旁觀即可。”
說完,王德化還裝模作樣地轉過頭去,狠狠地訓斥了身後那一群低眉順眼的小太監一頓。
然後,他迅速迴過身來,繼續滿臉堆笑地對袁崇煥說道:“袁大人,您莫要見怪。這些個小太監們年紀尚輕,不懂事!”
“王公公如此說話,下官可是沒臉站在這裏。”
兩人一番寒暄後,王德化終於將話題轉到了軍餉之事上。
他一臉凝重地說道:“撫台大人啊!咱家聽聞此次騷亂主要源於十三營中的客兵不滿欠薪所致。
您可還記得,去年歲末咱倆一同赴任時,咱家可是隨身攜帶了整整五十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呐!
這筆錢可是實實在在地存入了巡撫衙門的藩庫之中,未曾經曆過層層盤剝與損耗,可以說是一兩不少、貨真價實呀!
按理說,有如此充裕的銀兩在手,這些客兵理應不會被拖欠軍餉,更不該因欠餉問題而引發騷動啊!
對此咱家深感疑惑不解,還望撫台大人體察實情,並為咱家答疑解惑才好。
否則,若聖上聞知此事,派遣欽差前來質詢咱家,咱家豈不是無言以對啊!”
王德化說話時臉上掛著笑容,但字裏行間卻透露出讓袁崇煥就拖欠軍餉一事給出解釋的意味。
袁崇煥早已解決了十三營的事務,此刻自然心中有數、底氣十足。
對於軍餉的去向和用途,他心知肚明。明朝時期許多將領都靠剝削士兵,喝兵血吃空餉來獲取利益供養自家的家丁隊伍,而袁崇煥所能依靠的隻能是這些有能力又剝削士兵的將領們。
這次十三營客兵鬧事索要軍餉之事,與祖家必然脫不了幹係,然而袁崇煥依然選擇袒護他們。
“王公公請放心,這件事下官已妥善處理完畢。
稍後我們一同進入府衙,下官還有一些收尾工作需要完成,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向王公公匯報,並讓您能夠向聖上交差。”
袁崇煥鎮定自若地說道。
王德化臉上掛著眼睛都眯掉的笑容,連連點頭,表示讚同,然後緊緊跟隨著袁崇煥一同走進了府衙。在經過府衙大門時,王德化停下腳步,伸出手輕輕撫摸著門前那對威武雄壯的石獅子,眼中閃過一絲深意。
他緩緩開口說道:“撫台大人啊,您可知道嗎?
聖上在咱家離開京城之前,曾特意囑咐過,遼東地區的局勢穩定至關重要,任何事情都比不上‘穩定’這兩個字來得要緊。
倘若這座府衙內,到頭來唯有這兩隻石獅子還保持著清白之身,那麽恐怕這遼東鎮也就失去了堅守的意義了。”
袁崇煥聽到這話,微微一怔,但很快便領會了王德化話中的含意。事實上,他自己心中恰好也是這般想法。
於是,他嘴角微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迴應道。
“王公公所言極是,遼東之地的安穩確實關乎重大。若此地動蕩不安,不僅會危及九邊,更可能影響到整個京畿地區的安危。
下官領會王公公說的聖上意思,一定把穩定放在第一位,這次事後下官保證絕不會再出現類似的事件發生。”說罷,兩人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地點了點頭。
然而,袁崇煥心中暗自思忖著,此次兵變必須要給某些人一個深刻的教訓。
上頭京城裏沒人敢打這五十萬兩軍餉白銀的主意,但底下那些人若想伸手,也得懂得適可而止。
可是他們變本加厲搜刮地更厲害了,大概是覺得上頭人不要的那份額,自己可以多拿多占,簡直忘了自己的身份。
抵達府衙後,眾文官武將紛紛入座,待袁崇煥端坐於那塊高懸著\"明鏡高懸\"匾額之下時,他的臉色驟然一變。
\"來人!將通判張世榮與推官蘇涵淳速速拿下!\"
袁崇煥一聲怒喝,猶如驚雷炸響。
下方那群原本想要繼續諂媚奉承袁崇煥智謀過人的文臣武將們,頓時如遭當頭棒喝,心中涼意陡生。
通判張世榮和推官蘇涵淳更是驚愕不已,因為今早他們來到衙門當班時,這位巡撫大人尚且對他們客客氣氣。
直至那冷冰冰的鐵鏈枷鎖緊緊套住二人脖頸,張、蘇二人才如夢方醒。
他們拚命掙紮反抗,試圖掙脫束縛。
\"放開!你們給本官放開!\"
\"撫台大人,卑職犯了何罪?您要如此對待我們!\"被侍衛緊緊按住的張世榮和蘇涵淳,掙紮著抬起頭來,滿臉委屈地質問道。
袁崇煥端坐在大堂之上,居高臨下地俯瞰著眼前已被摘除烏紗帽的二人,嘴角泛起一絲冷酷的笑容。
\"犯了何罪?張世榮,蘇涵淳,你倆這分明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