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大明皇家銀行戎政府街分行開業了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而,城管隊員們並未采取簡單粗暴的手段,而是秉持公正、合理的原則,不僅擺出事實真相,更是清晰明了地講解道理,甚至還當場取出那份《大明京城市容市貌第一號令》進行宣讀。
如此一來,他們在執行公務時,也同步向咱們這些普通百姓和商人普及了京城的法規政令。
晚生身為一介商人,深切感受到隻有像這樣講究規則、重視法律的地方,才是最適宜營商的所在。
怪不得近期曾有朋友到訪京城後返迴蘇州,便津津樂道地傳頌著京城的種種非凡之處。
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還有一事,晚輩想問一下老丈,為何這些城管隊員,都是如此奇怪,說話拿腔拿調,語氣陰柔,還喜歡翹起蘭花指說話?”
老人眯起眼睛,臉上露出樂開花的笑容。
這些天來,他這個皇城根下的老京師人,遇到了太多外來的客商,但今天終於有人問到了他心裏一直想說的話。
“這些人啊,他們都是閹人,是從南海子那邊過來的淨軍。
皇帝老兒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啊,不過那些閹人也算是講道理,比那衙役好多了。”
見多識廣的孫朝輝自然明白淨軍的含義。
他們不過是一群沒有正式編製、不被宮廷認可的可憐之人罷了。
宮廷之中,隻有五六千名太監小黃門聽從使喚,而其他無論是自願還是被迫成為閹人的,都被統統打發到南海子去充當淨軍。
平日裏,他們自力更生,自己耕種田地,不需要內廷過多的補貼。
大太監王安,便是命喪於南海子的菜園子之中。
這些閹人的來源其實和魏忠賢一樣,都是順天府周邊縣城,家中活不下去的,自閹入宮求個富貴。
隻是卻不知道,就是把自己閹了,也是連皇宮的門在哪裏也不知道。
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繼續受苦罷了。
如今有了城管大隊這個去處,倒也算是崇禎皇帝的一項德政。
隻不過大明的文武百官和老百姓們,卻是不知道的是,這不過他們皇帝內心裏對於舊時空的城管隊伍一個懷有很大惡意的玩笑。
“唉,由此觀之,當今聖上乃是一個有大智慧大善心的菩薩轉世。他做的這一切確實是興之所至,讓人莫不這頭腦,卻是有效果的。”
此時此刻,老人已經完全無法理解這位來自南方的客商所說的話了。
他敏銳地察覺到,這位看似豪爽大方的南方客商似乎並沒有繼續給予他打賞的意願。
於是乎,老人默默地離開了,畢竟家中還有半碗尚未喝完的糊糊等待著他享用呢!
他可不能再在這裏與這個商人浪費時間磨牙啦。
更為重要的是,那七八個大錢可是能夠買到三四個美味可口的下酒菜啊!
再配上一壺美酒佳釀,順便還可以給自家聰明伶俐的大孫子,買上幾個令人垂涎欲滴的歡喜團嚐嚐鮮兒呢!
這樣的日子才是老人想要的日子。
隨著武大郎夫婦被帶走,燒餅攤也被貼上了封條,這場鬧哄哄的風波終於算是落下帷幕了。
盡管孫朝輝內心深處非常渴望走出正陽門去看看四號廠皇莊的狀況,但眼下的事情卻讓他不得不放棄這個念頭。
因為他現在的事情還有很多。
如今的四號廠皇莊早已今非昔比,那裏的佃戶們不再是過去那種一貧如洗、連一尺布或一升米都買不起的窮苦人家了。
南方那邊其實也有皇莊,是湖廣地區的安陸皇莊,那裏是世宗的潛邸,那裏的佃戶也是窮得比一般的佃戶都不如。
孫朝輝最近沒有去過湖廣地區,也不知道安陸那邊的皇莊是不是和京城的皇莊一樣了。
京城的皇莊佃戶們現在變得比一般的富農還要富有得多。
聽聞京城周邊地區的皇莊占據了所有田地的兩成以上,那麽這裏的佃戶恐怕至少有三十萬人之眾吧!想到這裏,孫朝輝不禁感歎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啊!
一些定期的集市正在廣闊的鄉村路口,悄然形成。
這是多麽龐大的購買雜貨的人口數。
正適合孫春陽南貨鋪的生意,想到這裏,孫朝輝就是一陣小顫抖。
此時此刻,孫朝輝心中明白,自己還要給自己的貨物找個買主,一大批南貨還在張家灣停放,每天都是一筆不菲的停靠費用 。
他即將前往的目的地乃是京城六大皇店之一的寶和皇店,其坐落於最為繁榮昌盛的戎政府街,亦被稱為燈市街。
尚未抵達街口,便已聽到陣陣劈裏啪啦的爆竹聲響徹整條街道,無需詢問,眾人皆知定是又有新店鋪開業大吉。
果不其然,待走近一看,店鋪的模樣尚未看清,但見一塊高達三丈、泥金抹粉的巨大招牌聳立眼前,從上至下書寫著一行醒目的大字:“熱烈祝賀大明皇家銀行正式成立!”
落款之處竟然是“崇禎由檢之寶”。
這是當今聖上的親筆書寫。孫朝輝看著這塊招牌,心想若是自家小店也有這樣的招牌,怕是自家背後供養的通判大人要給自己錢才是。
除了這塊碩大無比的招牌之外,後方還並肩豎立著數塊小一點的招牌。
孫朝輝匆匆掃視一眼,發現盡是些市麵上罕見稀有的名號。
比如“大明皇家代理試發行國債券辦事處”
“大明文武官員養廉銀領取點”
“大明皇家銀行戎政府街分行”
“大明銀兩兌換銀元辦公點”
“大明皇家銀行儲存匯兌貸款一攬子辦事處”……
當孫朝輝看到最後一條招牌時,他終於明白了這個看似氣勢磅礴的大明皇家銀行究竟是做什麽的——其實就是類似於錢莊、當鋪和票行等方便商人籌集資金的集合體罷了。
牌匾上還有醒目的商鋪標識,不過民間商鋪的商標都是牛馬狗兔之類的,看著醒目罷了。
這銀行的商標卻很是大氣,直接是一條蟠龍,那條蟠龍倒沒有含珠,反而是含著一串珠寶,寓意倒是直接。
想想也是,皇帝自家的生意,不用龍鳳難道用豬嗎?
如此一來,他們在執行公務時,也同步向咱們這些普通百姓和商人普及了京城的法規政令。
晚生身為一介商人,深切感受到隻有像這樣講究規則、重視法律的地方,才是最適宜營商的所在。
怪不得近期曾有朋友到訪京城後返迴蘇州,便津津樂道地傳頌著京城的種種非凡之處。
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還有一事,晚輩想問一下老丈,為何這些城管隊員,都是如此奇怪,說話拿腔拿調,語氣陰柔,還喜歡翹起蘭花指說話?”
老人眯起眼睛,臉上露出樂開花的笑容。
這些天來,他這個皇城根下的老京師人,遇到了太多外來的客商,但今天終於有人問到了他心裏一直想說的話。
“這些人啊,他們都是閹人,是從南海子那邊過來的淨軍。
皇帝老兒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啊,不過那些閹人也算是講道理,比那衙役好多了。”
見多識廣的孫朝輝自然明白淨軍的含義。
他們不過是一群沒有正式編製、不被宮廷認可的可憐之人罷了。
宮廷之中,隻有五六千名太監小黃門聽從使喚,而其他無論是自願還是被迫成為閹人的,都被統統打發到南海子去充當淨軍。
平日裏,他們自力更生,自己耕種田地,不需要內廷過多的補貼。
大太監王安,便是命喪於南海子的菜園子之中。
這些閹人的來源其實和魏忠賢一樣,都是順天府周邊縣城,家中活不下去的,自閹入宮求個富貴。
隻是卻不知道,就是把自己閹了,也是連皇宮的門在哪裏也不知道。
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繼續受苦罷了。
如今有了城管大隊這個去處,倒也算是崇禎皇帝的一項德政。
隻不過大明的文武百官和老百姓們,卻是不知道的是,這不過他們皇帝內心裏對於舊時空的城管隊伍一個懷有很大惡意的玩笑。
“唉,由此觀之,當今聖上乃是一個有大智慧大善心的菩薩轉世。他做的這一切確實是興之所至,讓人莫不這頭腦,卻是有效果的。”
此時此刻,老人已經完全無法理解這位來自南方的客商所說的話了。
他敏銳地察覺到,這位看似豪爽大方的南方客商似乎並沒有繼續給予他打賞的意願。
於是乎,老人默默地離開了,畢竟家中還有半碗尚未喝完的糊糊等待著他享用呢!
他可不能再在這裏與這個商人浪費時間磨牙啦。
更為重要的是,那七八個大錢可是能夠買到三四個美味可口的下酒菜啊!
再配上一壺美酒佳釀,順便還可以給自家聰明伶俐的大孫子,買上幾個令人垂涎欲滴的歡喜團嚐嚐鮮兒呢!
這樣的日子才是老人想要的日子。
隨著武大郎夫婦被帶走,燒餅攤也被貼上了封條,這場鬧哄哄的風波終於算是落下帷幕了。
盡管孫朝輝內心深處非常渴望走出正陽門去看看四號廠皇莊的狀況,但眼下的事情卻讓他不得不放棄這個念頭。
因為他現在的事情還有很多。
如今的四號廠皇莊早已今非昔比,那裏的佃戶們不再是過去那種一貧如洗、連一尺布或一升米都買不起的窮苦人家了。
南方那邊其實也有皇莊,是湖廣地區的安陸皇莊,那裏是世宗的潛邸,那裏的佃戶也是窮得比一般的佃戶都不如。
孫朝輝最近沒有去過湖廣地區,也不知道安陸那邊的皇莊是不是和京城的皇莊一樣了。
京城的皇莊佃戶們現在變得比一般的富農還要富有得多。
聽聞京城周邊地區的皇莊占據了所有田地的兩成以上,那麽這裏的佃戶恐怕至少有三十萬人之眾吧!想到這裏,孫朝輝不禁感歎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啊!
一些定期的集市正在廣闊的鄉村路口,悄然形成。
這是多麽龐大的購買雜貨的人口數。
正適合孫春陽南貨鋪的生意,想到這裏,孫朝輝就是一陣小顫抖。
此時此刻,孫朝輝心中明白,自己還要給自己的貨物找個買主,一大批南貨還在張家灣停放,每天都是一筆不菲的停靠費用 。
他即將前往的目的地乃是京城六大皇店之一的寶和皇店,其坐落於最為繁榮昌盛的戎政府街,亦被稱為燈市街。
尚未抵達街口,便已聽到陣陣劈裏啪啦的爆竹聲響徹整條街道,無需詢問,眾人皆知定是又有新店鋪開業大吉。
果不其然,待走近一看,店鋪的模樣尚未看清,但見一塊高達三丈、泥金抹粉的巨大招牌聳立眼前,從上至下書寫著一行醒目的大字:“熱烈祝賀大明皇家銀行正式成立!”
落款之處竟然是“崇禎由檢之寶”。
這是當今聖上的親筆書寫。孫朝輝看著這塊招牌,心想若是自家小店也有這樣的招牌,怕是自家背後供養的通判大人要給自己錢才是。
除了這塊碩大無比的招牌之外,後方還並肩豎立著數塊小一點的招牌。
孫朝輝匆匆掃視一眼,發現盡是些市麵上罕見稀有的名號。
比如“大明皇家代理試發行國債券辦事處”
“大明文武官員養廉銀領取點”
“大明皇家銀行戎政府街分行”
“大明銀兩兌換銀元辦公點”
“大明皇家銀行儲存匯兌貸款一攬子辦事處”……
當孫朝輝看到最後一條招牌時,他終於明白了這個看似氣勢磅礴的大明皇家銀行究竟是做什麽的——其實就是類似於錢莊、當鋪和票行等方便商人籌集資金的集合體罷了。
牌匾上還有醒目的商鋪標識,不過民間商鋪的商標都是牛馬狗兔之類的,看著醒目罷了。
這銀行的商標卻很是大氣,直接是一條蟠龍,那條蟠龍倒沒有含珠,反而是含著一串珠寶,寓意倒是直接。
想想也是,皇帝自家的生意,不用龍鳳難道用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