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德弗裏斯的航海日誌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作者:韌竹萬杆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徐霞客專門在內書堂接受了一段時間的進修學習,甚至連崇禎皇帝都親自出馬,給他上了好幾節課來強化訓練。
不僅如此,那些來自西洋的湯若望傳教士們也毫不吝嗇地向他傳授了西洋先進的地圖測繪方法。
西洋人是很實際的,誰給薪水就給誰賣命。
其中,投影測繪、海岸線測繪和精確的數學改良等技術,給大明傳統的抽象隨意的測繪畫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這使得徐霞客開始接觸到寫實素描的新畫法。
雖然徐霞客在禮部掛著名,但其實他真正的歸屬單位是大明科學院。
這次,徐霞客跟隨施大瑄的船隊出海,目的就是為了測繪台灣島的地形地貌。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崇禎皇帝的一句話。
“朕要一幅最完整、最詳細的台灣島沙盤,包括周邊的琉球王國這些附屬島嶼。徐愛卿,辛苦你了。”
就這樣,原本一直待在大陸的徐霞客,因為崇禎皇帝的命令,生平第一次登上了船,開啟了一段屬於大明冒險家的奇幻之旅。
聽著黃宗羲的牢騷,徐霞客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些天來的相處,讓他深深感受到這位東林黨的後生雖然有些發牢騷,但卻並無其他東林黨人那種傲慢和排外的狹隘心態。
相反,他對世間萬物都懷有孩子般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赤子情懷,崇禎皇帝才會對他另眼相看,並最終不忍下手將其殺害。
“太衝啊,你怎麽能說出這種話呢?
是不是有點口是心非了?
難道你不知道嗎?
自從三皇五帝時代以來,曆朝曆代有哪位仁慈的君主能夠容忍,一個人當街公然殺害朝廷大員和皇帝親軍的行為呢?
如果不是皇上仁慈,又怎會饒恕你的性命?
而且,如果皇上真的想害你,何必大費周章地將你一個區區生員破格提升為七品官員,還特意派你到爪哇島去呢?”
徐霞客微笑著問道,眼中閃爍著一絲調侃的神色。
他知道這位黃宗羲曆來是嘴硬心軟的典型,明明知道是這個理,可為了顧及臉麵和所謂的道德,而說出一些不能代表心裏所想的反話。
黃宗羲沉默了,按照他固化的思維模式,即使是接受了二十多天的短期內書房培訓,還有幸聽了崇禎皇帝兩節課的內容。
然而,即使是這樣,要讓此刻仍然滿腦子程朱理學的黃宗羲真正擁抱大海,深刻理解崇禎皇帝宏偉規劃藍圖,這顯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適應和轉變觀念。
因此,想要讓他脫離大明士大夫的眼光,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這個老大帝國時時刻刻發生的變化,也絕非易事。
那麽,我們不妨換個視角,從一個荷蘭人的角度出發,去審視一下這個垂垂老矣的大明朝。
經過崇禎皇帝一年的不懈努力與折騰,在這些歐洲海盜眼中,究竟又產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又或者是在這些歐洲海盜的眼裏,神秘的東方帝國依然是個體量巨大,卻已經顯出脫節的老態。
此刻,在奧維爾號的甲板上,見習理事德弗裏斯正殷勤地招待著魏忠賢、王體乾、李永貞、李朝欽等一行人,邀請他們進入船長室稍作歇息。
魏忠賢對眼前這位年輕的荷蘭人頗為順眼,他那一臉雀斑雖然並不討喜,但臉部線條卻顯得十分柔和,恰好符合了東方人的審美標準。
魏忠賢對德弗裏斯的表現很滿意,賞給他一塊羊脂白玉的玉佩,算是對他裏外忙活安排的報酬。
雖然德弗裏斯並不清楚這塊玉佩的實際價值,但他還是禮貌地向魏忠賢表達了感激之情。
但如果有人告訴他這塊玉佩的真實價值,能夠換來一座鹿特丹鄉下像樣的莊園,他或許會毫不猶豫地跪下,親吻魏忠賢那長滿老年斑、如同雞爪般幹枯的雙手以及那雙皂靴。
完成接待明國貴人的任務後,德弗裏斯便來到甲板一角,開始撰寫自己的遊記和航海日誌。
自從《馬可·波羅遊記》暢銷以來,西方人來到神秘的東方後,都會養成寫遊記的習慣。
那麽,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名叫德弗裏斯的見習理事,此刻正在寫些什麽呢?
“今天是一六二八年的八月十五號,這一天對於我來說意義非凡,因為我有幸作為一名公司的見習理事,接待了來自大明帝國的高級內侍,他們口中的欽差大人——魏忠賢。
當他們的欽差大人登上我們公司的奧維爾號時,我感到無比激動。
魏忠賢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他的神態讓我想起了家鄉鹿特丹郊區那些種花的老人們。
與許多明帝國的人不同,他似乎並不在意我們荷蘭人的姓氏。
在這裏,姓氏和血統並不是評判高貴的標準,除了皇姓和他們拜了千年的孔姓聖人之外。
可能我對大明帝國了解的不夠深刻,這裏有點沒有表述清楚。
令人驚訝的是,這位魏姓老人曾擔任過五六年這個龐大帝國的最高執政官!
是的,明國的人們都叫他九千九百歲,宮中的那位之前的天啟皇帝,比較貪玩,願意將處理政務的權利下放給他身邊親近的魏姓老人。
他是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掌控著萬裏疆土,億兆人口的大帝國。
這讓人難以想象,一個普通人竟然能夠擔任如此重要的職務。
我不禁對他的智慧和能力充滿敬佩。
而魏忠賢老人對奧維爾號讚不絕口,稱讚它的美麗和壯觀。
他表示希望能與我們荷蘭人保持密切的聯係,進一步加強雙方的交往。
這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也讓我對未來的合作充滿期待。
相比起大明那座宏偉京城中的那些思想固化、做事死板的六部官員,還有那該死刁難人的鴻臚寺官員來說,這位名叫魏的老人的想法和處理事情的方式,真的讓我們荷蘭人感到非常舒服和親切。”
不僅如此,那些來自西洋的湯若望傳教士們也毫不吝嗇地向他傳授了西洋先進的地圖測繪方法。
西洋人是很實際的,誰給薪水就給誰賣命。
其中,投影測繪、海岸線測繪和精確的數學改良等技術,給大明傳統的抽象隨意的測繪畫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這使得徐霞客開始接觸到寫實素描的新畫法。
雖然徐霞客在禮部掛著名,但其實他真正的歸屬單位是大明科學院。
這次,徐霞客跟隨施大瑄的船隊出海,目的就是為了測繪台灣島的地形地貌。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崇禎皇帝的一句話。
“朕要一幅最完整、最詳細的台灣島沙盤,包括周邊的琉球王國這些附屬島嶼。徐愛卿,辛苦你了。”
就這樣,原本一直待在大陸的徐霞客,因為崇禎皇帝的命令,生平第一次登上了船,開啟了一段屬於大明冒險家的奇幻之旅。
聽著黃宗羲的牢騷,徐霞客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些天來的相處,讓他深深感受到這位東林黨的後生雖然有些發牢騷,但卻並無其他東林黨人那種傲慢和排外的狹隘心態。
相反,他對世間萬物都懷有孩子般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赤子情懷,崇禎皇帝才會對他另眼相看,並最終不忍下手將其殺害。
“太衝啊,你怎麽能說出這種話呢?
是不是有點口是心非了?
難道你不知道嗎?
自從三皇五帝時代以來,曆朝曆代有哪位仁慈的君主能夠容忍,一個人當街公然殺害朝廷大員和皇帝親軍的行為呢?
如果不是皇上仁慈,又怎會饒恕你的性命?
而且,如果皇上真的想害你,何必大費周章地將你一個區區生員破格提升為七品官員,還特意派你到爪哇島去呢?”
徐霞客微笑著問道,眼中閃爍著一絲調侃的神色。
他知道這位黃宗羲曆來是嘴硬心軟的典型,明明知道是這個理,可為了顧及臉麵和所謂的道德,而說出一些不能代表心裏所想的反話。
黃宗羲沉默了,按照他固化的思維模式,即使是接受了二十多天的短期內書房培訓,還有幸聽了崇禎皇帝兩節課的內容。
然而,即使是這樣,要讓此刻仍然滿腦子程朱理學的黃宗羲真正擁抱大海,深刻理解崇禎皇帝宏偉規劃藍圖,這顯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適應和轉變觀念。
因此,想要讓他脫離大明士大夫的眼光,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這個老大帝國時時刻刻發生的變化,也絕非易事。
那麽,我們不妨換個視角,從一個荷蘭人的角度出發,去審視一下這個垂垂老矣的大明朝。
經過崇禎皇帝一年的不懈努力與折騰,在這些歐洲海盜眼中,究竟又產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又或者是在這些歐洲海盜的眼裏,神秘的東方帝國依然是個體量巨大,卻已經顯出脫節的老態。
此刻,在奧維爾號的甲板上,見習理事德弗裏斯正殷勤地招待著魏忠賢、王體乾、李永貞、李朝欽等一行人,邀請他們進入船長室稍作歇息。
魏忠賢對眼前這位年輕的荷蘭人頗為順眼,他那一臉雀斑雖然並不討喜,但臉部線條卻顯得十分柔和,恰好符合了東方人的審美標準。
魏忠賢對德弗裏斯的表現很滿意,賞給他一塊羊脂白玉的玉佩,算是對他裏外忙活安排的報酬。
雖然德弗裏斯並不清楚這塊玉佩的實際價值,但他還是禮貌地向魏忠賢表達了感激之情。
但如果有人告訴他這塊玉佩的真實價值,能夠換來一座鹿特丹鄉下像樣的莊園,他或許會毫不猶豫地跪下,親吻魏忠賢那長滿老年斑、如同雞爪般幹枯的雙手以及那雙皂靴。
完成接待明國貴人的任務後,德弗裏斯便來到甲板一角,開始撰寫自己的遊記和航海日誌。
自從《馬可·波羅遊記》暢銷以來,西方人來到神秘的東方後,都會養成寫遊記的習慣。
那麽,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名叫德弗裏斯的見習理事,此刻正在寫些什麽呢?
“今天是一六二八年的八月十五號,這一天對於我來說意義非凡,因為我有幸作為一名公司的見習理事,接待了來自大明帝國的高級內侍,他們口中的欽差大人——魏忠賢。
當他們的欽差大人登上我們公司的奧維爾號時,我感到無比激動。
魏忠賢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他的神態讓我想起了家鄉鹿特丹郊區那些種花的老人們。
與許多明帝國的人不同,他似乎並不在意我們荷蘭人的姓氏。
在這裏,姓氏和血統並不是評判高貴的標準,除了皇姓和他們拜了千年的孔姓聖人之外。
可能我對大明帝國了解的不夠深刻,這裏有點沒有表述清楚。
令人驚訝的是,這位魏姓老人曾擔任過五六年這個龐大帝國的最高執政官!
是的,明國的人們都叫他九千九百歲,宮中的那位之前的天啟皇帝,比較貪玩,願意將處理政務的權利下放給他身邊親近的魏姓老人。
他是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掌控著萬裏疆土,億兆人口的大帝國。
這讓人難以想象,一個普通人竟然能夠擔任如此重要的職務。
我不禁對他的智慧和能力充滿敬佩。
而魏忠賢老人對奧維爾號讚不絕口,稱讚它的美麗和壯觀。
他表示希望能與我們荷蘭人保持密切的聯係,進一步加強雙方的交往。
這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也讓我對未來的合作充滿期待。
相比起大明那座宏偉京城中的那些思想固化、做事死板的六部官員,還有那該死刁難人的鴻臚寺官員來說,這位名叫魏的老人的想法和處理事情的方式,真的讓我們荷蘭人感到非常舒服和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