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一石二鳥
三國從獲得第一畝田開始 作者:鹿鳴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約莫一盞茶功夫,錢掌櫃便跟在一年輕男子身後自內廷而出。
年輕男子也是劉安的熟人——盧家嫡長子盧恪,昔日從劉安這買走了十五匹戰馬的那位。
看來盧植不在家族,盧恪便是涿縣這邊的臨時主事人了。
距離正門還有段距離,盧恪就大笑著對劉安高聲道:
“不想昔日賣馬郎,今朝搖身一變,已是一縣父母官,劉君真乃奇人也!”
“不敢當,盧君過譽了。一年未見,盧君風采更甚從前,不愧是盧家子啊!”
兩人打過招唿,盧恪引劉安到客堂,分賓主落座,邊吃著茶點,邊互相試探對方態度。
之前針對常覺一事,劉安召集縣中諸吏討論時,盧家的官方代表高嶺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盧家的態度。
今日劉安又主動登門,且麵對此時並無任何官身的盧恪,也並未擺任何官架子,劉安的態度也很是明了。
因此不消片刻,劉安與盧恪便達成了友好共識。
劉安此來主要有兩件事,一是確定盧家的態度,二是在修建水庫建造水車之事上獲得盧家的支持。
盧家乃是涿縣士族的領頭羊,若能得到盧家的支持,那涿縣大半世家都會跟從。
而世家人多田多,有他們一起動員民夫佃農,水庫水車的建造必能事半功倍。
而且此舉乃是利民利田的好事,世家田多,對他們也有很大的好處,讓他們出人出糧乃是合情合理的。
盧恪雖為世家子,但能做主事人,顯然也是有點能耐的。
聽完劉安有關水庫水車的提議後,很快便意識到了此事的利弊。
他臉上帶著為難之色,猶豫著對劉安道:
“並非盧某不買縣尊的麵子,實在是去年剛剛大旱,我盧家倉庫也沒多少存糧了,縣尊不若再緩一年,待今年糧食豐收,有了存糧,明年再大搞土木?”
劉安沉默,盧恪雖然說的是明年,實際上隻是在拖延而已。
到了明年,又有明年的原因,反正就是不想出人出錢。
更何況,明年劉安是否還是涿縣縣令都不好說。
這些個世家,一個個都精明的很,沒有實質性的利益,別想在他們身上拔下一根毛。
而且今年大旱這件事劉安十分確定,隻是無法告知於人而已。
但修建水庫已是當務之急,絕不可拖延。
猶豫片刻後,劉安轉移話題,問道:“不知盧君可曾聽說辣椒粉?”
“哦?縣尊所說莫非是劉氏莊園所售辣椒粉?”盧恪聽到辣椒粉,瞬間來了精神。
對於去年年末橫空出世的辣椒粉,他可是熟悉的很,用做佐料配菜著實不錯。
更令盧恪眼紅的是這辣椒粉的利潤,一斤便要五千錢!
這還是在涿縣,賣到京師洛陽價格更是翻了三倍!
即便如此,還是有價無市,供不應求。
自辣椒粉問世,便以所向披靡的速度席卷大江南北,很快成為達官顯貴生活必不可少之物。
然而不知是何原因,劉氏莊園即便麵對如此大的利潤,所出辣椒粉依舊隻是每隔一段時間才能出一批。
盧恪別說染指辣椒粉生意,他就是想買來供自家取用,都不是很夠。
其實盧恪有所不知,劉氏莊園雖然還有不少辣椒存貨,但將辣椒磨成粉卻需要人力。
劉氏莊園不止辣椒磨粉這一項工作,夏侯蘭也不可能因為辣椒粉暴利就把所有人都安排去磨粉。
因此辣椒粉的出產速度並不算快,莊人隻能盡自己所能,以最快的速度工作。
劉安點點頭道:“不錯,正是劉氏莊園的辣椒粉。”
“自然聽過。”盧恪此時才想起來,劉氏莊園的主人,不正是眼前這位縣尊嗎?
想到這裏,他的心情不由激動起來:“縣尊有話不妨直說。”
“其實,我劉氏莊園並不擅長做生意,最近正欲尋可靠之人,將辣椒粉托付給其售賣,不知……”
劉安說到這裏,故意頓了頓,吊足了盧恪的胃口。
直到看到盧恪按捺不住情緒,動了動手指,劉安才緩緩道:“不知盧君可有興趣接手?”
劉安相信,任何一個生意人,都經受不住如此大的誘惑。
辣椒粉於此時的東漢而言,是絕對的暴利!
正是因此,劉安如今雖然小有勢力,卻還是有些擔心翻車。
萬一辣椒粉的利益被哪家大拿,或是一群小人盯上,劉安小心積蓄的力量可能就此化為烏有。
做人不能太貪心,一個人吃不完一整個蛋糕,總得給別人留點。
隻是此前劉安一直在猶豫找誰合作比較好,正好此時遇到,既能獲得涿縣世家在水庫水車上的支持,還能將辣椒粉的隱患解除。
可謂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呢?
盧恪雖然很激動,但並未失去理智,聽到劉安發問,並未直接答應,而是問道:
“不知縣尊所說接手,具體流程如何?所得利益又該如何分配?”
“我將辣椒粉全權交與盧君,盧君如何處理可自行決定,但最低價格需由我劉氏莊園按當時物價規定,最高則無限製,售出之後,你我按最低價分成分配,餘者皆歸盧君,如何?”
“分成為多少?”
“盧君半成,我九成半!”劉安毫無轉還餘地的道。
辣椒粉才剛問世,如今正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隻要有的賣,就不愁賣不出去。
可以說,這半成都是劉安送給盧恪的,而他不用擔任何風險,隻需付出些許人力便可。
再者,他可以自由發揮自家交際網和個人手段,來提高辣椒粉的價格,多出來的都是他的。
可以說是穩賺不賠。
果然,盧恪略微沉吟,便果斷應道:“如此,盧某便多謝縣尊抬愛了。”
敲定此事後,盧恪主動提起剛剛兩人討論的水庫水車之事。
好處他已經拿到了,自然也得付出點誠意。
盧恪一改口風,變臉比翻書還快,甚至主動接下遊說其他世家參與此事的任務。
兩人都得到了滿意的答複,客堂的氣氛也就愈加融洽起來。
閑聊半晌,兩人就扯到家族上,盧恪提到了在朝任尚書的父親,劉安跟著提起自己族侄劉備乃是盧植入門弟子一事。
一番攀親道故下來,兩人關係愈發親近。
夜晚劉安也就順理成章的留下與盧恪宴飲,其間自然少不了漢人所喜愛的歌舞。
喝過酒後,劉安情緒也不由的高漲起來。
屋內暖牆燒的正旺,即使穿著單衣也絲毫感覺不到冷意。
劉安望著堂下身穿輕紗薄衣,舞動間身軀若隱若現的曼妙身姿,不知為何,突然想起了遠在洛陽的蔡琰。
半年多未見,不知她是否變了模樣?
春節已過,她今年應該十四了吧?
十四歲,已經是漢朝女子法定的結婚年齡,也不知道盧植家會不會被提親之人踏破門檻。
半醉半醒的劉安,卻是已然忘記,蔡邕現如今乃是偷藏在盧植家中。
非親近之人,根本不可能知道大儒蔡邕,竟然就躲在宦官的眼皮子底下。
年輕男子也是劉安的熟人——盧家嫡長子盧恪,昔日從劉安這買走了十五匹戰馬的那位。
看來盧植不在家族,盧恪便是涿縣這邊的臨時主事人了。
距離正門還有段距離,盧恪就大笑著對劉安高聲道:
“不想昔日賣馬郎,今朝搖身一變,已是一縣父母官,劉君真乃奇人也!”
“不敢當,盧君過譽了。一年未見,盧君風采更甚從前,不愧是盧家子啊!”
兩人打過招唿,盧恪引劉安到客堂,分賓主落座,邊吃著茶點,邊互相試探對方態度。
之前針對常覺一事,劉安召集縣中諸吏討論時,盧家的官方代表高嶺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盧家的態度。
今日劉安又主動登門,且麵對此時並無任何官身的盧恪,也並未擺任何官架子,劉安的態度也很是明了。
因此不消片刻,劉安與盧恪便達成了友好共識。
劉安此來主要有兩件事,一是確定盧家的態度,二是在修建水庫建造水車之事上獲得盧家的支持。
盧家乃是涿縣士族的領頭羊,若能得到盧家的支持,那涿縣大半世家都會跟從。
而世家人多田多,有他們一起動員民夫佃農,水庫水車的建造必能事半功倍。
而且此舉乃是利民利田的好事,世家田多,對他們也有很大的好處,讓他們出人出糧乃是合情合理的。
盧恪雖為世家子,但能做主事人,顯然也是有點能耐的。
聽完劉安有關水庫水車的提議後,很快便意識到了此事的利弊。
他臉上帶著為難之色,猶豫著對劉安道:
“並非盧某不買縣尊的麵子,實在是去年剛剛大旱,我盧家倉庫也沒多少存糧了,縣尊不若再緩一年,待今年糧食豐收,有了存糧,明年再大搞土木?”
劉安沉默,盧恪雖然說的是明年,實際上隻是在拖延而已。
到了明年,又有明年的原因,反正就是不想出人出錢。
更何況,明年劉安是否還是涿縣縣令都不好說。
這些個世家,一個個都精明的很,沒有實質性的利益,別想在他們身上拔下一根毛。
而且今年大旱這件事劉安十分確定,隻是無法告知於人而已。
但修建水庫已是當務之急,絕不可拖延。
猶豫片刻後,劉安轉移話題,問道:“不知盧君可曾聽說辣椒粉?”
“哦?縣尊所說莫非是劉氏莊園所售辣椒粉?”盧恪聽到辣椒粉,瞬間來了精神。
對於去年年末橫空出世的辣椒粉,他可是熟悉的很,用做佐料配菜著實不錯。
更令盧恪眼紅的是這辣椒粉的利潤,一斤便要五千錢!
這還是在涿縣,賣到京師洛陽價格更是翻了三倍!
即便如此,還是有價無市,供不應求。
自辣椒粉問世,便以所向披靡的速度席卷大江南北,很快成為達官顯貴生活必不可少之物。
然而不知是何原因,劉氏莊園即便麵對如此大的利潤,所出辣椒粉依舊隻是每隔一段時間才能出一批。
盧恪別說染指辣椒粉生意,他就是想買來供自家取用,都不是很夠。
其實盧恪有所不知,劉氏莊園雖然還有不少辣椒存貨,但將辣椒磨成粉卻需要人力。
劉氏莊園不止辣椒磨粉這一項工作,夏侯蘭也不可能因為辣椒粉暴利就把所有人都安排去磨粉。
因此辣椒粉的出產速度並不算快,莊人隻能盡自己所能,以最快的速度工作。
劉安點點頭道:“不錯,正是劉氏莊園的辣椒粉。”
“自然聽過。”盧恪此時才想起來,劉氏莊園的主人,不正是眼前這位縣尊嗎?
想到這裏,他的心情不由激動起來:“縣尊有話不妨直說。”
“其實,我劉氏莊園並不擅長做生意,最近正欲尋可靠之人,將辣椒粉托付給其售賣,不知……”
劉安說到這裏,故意頓了頓,吊足了盧恪的胃口。
直到看到盧恪按捺不住情緒,動了動手指,劉安才緩緩道:“不知盧君可有興趣接手?”
劉安相信,任何一個生意人,都經受不住如此大的誘惑。
辣椒粉於此時的東漢而言,是絕對的暴利!
正是因此,劉安如今雖然小有勢力,卻還是有些擔心翻車。
萬一辣椒粉的利益被哪家大拿,或是一群小人盯上,劉安小心積蓄的力量可能就此化為烏有。
做人不能太貪心,一個人吃不完一整個蛋糕,總得給別人留點。
隻是此前劉安一直在猶豫找誰合作比較好,正好此時遇到,既能獲得涿縣世家在水庫水車上的支持,還能將辣椒粉的隱患解除。
可謂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呢?
盧恪雖然很激動,但並未失去理智,聽到劉安發問,並未直接答應,而是問道:
“不知縣尊所說接手,具體流程如何?所得利益又該如何分配?”
“我將辣椒粉全權交與盧君,盧君如何處理可自行決定,但最低價格需由我劉氏莊園按當時物價規定,最高則無限製,售出之後,你我按最低價分成分配,餘者皆歸盧君,如何?”
“分成為多少?”
“盧君半成,我九成半!”劉安毫無轉還餘地的道。
辣椒粉才剛問世,如今正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隻要有的賣,就不愁賣不出去。
可以說,這半成都是劉安送給盧恪的,而他不用擔任何風險,隻需付出些許人力便可。
再者,他可以自由發揮自家交際網和個人手段,來提高辣椒粉的價格,多出來的都是他的。
可以說是穩賺不賠。
果然,盧恪略微沉吟,便果斷應道:“如此,盧某便多謝縣尊抬愛了。”
敲定此事後,盧恪主動提起剛剛兩人討論的水庫水車之事。
好處他已經拿到了,自然也得付出點誠意。
盧恪一改口風,變臉比翻書還快,甚至主動接下遊說其他世家參與此事的任務。
兩人都得到了滿意的答複,客堂的氣氛也就愈加融洽起來。
閑聊半晌,兩人就扯到家族上,盧恪提到了在朝任尚書的父親,劉安跟著提起自己族侄劉備乃是盧植入門弟子一事。
一番攀親道故下來,兩人關係愈發親近。
夜晚劉安也就順理成章的留下與盧恪宴飲,其間自然少不了漢人所喜愛的歌舞。
喝過酒後,劉安情緒也不由的高漲起來。
屋內暖牆燒的正旺,即使穿著單衣也絲毫感覺不到冷意。
劉安望著堂下身穿輕紗薄衣,舞動間身軀若隱若現的曼妙身姿,不知為何,突然想起了遠在洛陽的蔡琰。
半年多未見,不知她是否變了模樣?
春節已過,她今年應該十四了吧?
十四歲,已經是漢朝女子法定的結婚年齡,也不知道盧植家會不會被提親之人踏破門檻。
半醉半醒的劉安,卻是已然忘記,蔡邕現如今乃是偷藏在盧植家中。
非親近之人,根本不可能知道大儒蔡邕,竟然就躲在宦官的眼皮子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