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的一句話讓魏王陷入了沉默。
是啊!就算魏國真的從趙國手裏敲下大片土地,依照魏國目前的實力,真的能守得住嗎?
武關那場大敗,魏國真的被傷筋動骨了,隻怕十年甚至二十年也恢複不了元氣!
估計趙國前腳割讓了土地,魏國後腳就得吐出去。
即便現在不吐出去,以後早晚也是要吐出去的。
這時代就是實力說話,拳頭硬的人想幹什麽都可以,而那些拳頭軟的人,連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守不住。
信陵君看魏王陷入沉默,這才再次開口說道:“大王,其實我們不一定要從趙國手裏索要城池土地。”
魏王眉毛一挑,詫異的看著信陵君
“仲父,你這是什麽意思?”
信陵君露出一抹狡黠的笑意。“這世上有比城池和土地更加珍貴的東西。”
“是什麽?”魏王增麵帶狐疑。
這亂世中最寶貴的就是城池土地,除了這些還有什麽更珍貴?
信陵君又是一笑,伸出三根手指,如數家珍般的說道:
“亂世中最珍貴的三樣東西,一曰人才,二曰錢糧,這仨嘛!便是資源!”
魏王增眉頭緊皺,猶豫了一下還是來到信陵君麵前,拱手施禮:“仲父,請賜教!”
信陵君忙扶起魏王,說道:“亂世之中能振興國家的,首先就是人才。”
魏王增撇撇嘴,有點不以為然。
楚國的人才也不少,怎麽這兩年楚國不是被秦國吊著打,就是被齊國欺負?
信陵君看魏王增的樣子,就知道他這是不信服自己的話。
“大王!您知道當年文侯時期,我魏國為何能獨霸天下嗎?”
不等魏王增迴答,信陵君就說出了答案:“正是因為文侯懂得任用人才。文侯時文侯任用諸如段幹木、李悝、西門豹、吳起一類的英才,我魏國在這次英才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因而能夠獨步天下。”
“後來這些人才逐漸凋零,我魏國也跟著逐漸衰弱。如果大王還不相信,不妨看看後來的秦國。”
“秦國當年幾乎被我魏國打的快要喘不上氣,可為何最後卻能夠異軍突起,險些滅我三晉?”
“這恰恰是因為秦王懂得任用人才。秦孝公能夠任用商鞅銳意改革,秦國在商鞅的治理下,日漸強大。後來,秦惠文王又能任用像張儀、樗裏疾這樣的人才,這才使得秦國不斷強大。”
“大王難道就沒有發現任何一個強大的國家,都離不開人才的治理?趙國當年還比不上韓國,可為什麽趙國胡服騎射之後,實力瞬間就可以比肩秦楚齊這種老牌強國?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趙王雍手上有人才,肥義、龐煖、廉頗、樓緩這些都是趙王雍時期的能臣。趙王雍有他們的輔助,趙國真是想不強大都難!
齊國當年也曾稱霸天下,後來齊閔王剛愎自用,將手上的人才幾乎全部趕走,齊國就因此衰落。
由此可見,人才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力有多大!”
信陵君很有耐心的給魏王增解釋著,為了能讓魏王明白人才的重要性,信陵君幾乎是把這些道理都揉碎了、捏爛了喂在魏王嘴裏,唯恐他消化不了。
魏王增被信陵君這麽一說,也終於明白這人才對一個國家有多重要了。
“仲父一席話,寡人茅塞頓開。”
魏王增對著信陵君長拜。
他真的很感謝信陵君能把這些道理講給他聽。
信陵君欣慰的扶起魏王,那目光就像一個老父親在看自己的兒子一樣。
“可是仲父!”魏王增重新抬起頭看向信陵君,麵帶苦澀的說:“魏國如今實在是沒什麽人才能用了。”
忽然,魏王增靈機一動。
“仲父,你手下能人好像不少,不妨你給寡人推薦幾個?”
信陵君搖了搖頭,如果他把手下的人才都推薦給魏王,魏王肯定會安排這些人在朝中任職,那時難免會有人說他結黨營私圖謀不軌。
舉賢不避親這話不假,可舉的賢都是自己的親,別人不說閑話才怪。
閑話到時候多了,魏王會很難辦的。
信陵君不想看自己的侄兒為難。
魏王增不知道信陵君的苦衷,還以為他是不願將手上的人才拱手相讓,不禁有些生氣:“怎麽?仲父您不願意把自己的人才推薦給寡人嗎?”
信陵君苦笑道:“大王,其實臣已經推薦給了您一個人才。”
魏王增:?
信陵君說道:“您忘了姚賈先生!他可是您親自任命的丞相!”
魏王增這才一拍腦殼恍然大悟。
對啊!寡人怎麽把姚賈給忘了。
“快傳姚賈!”
魏王增立時吩咐內侍去請姚賈入宮。
姚賈差不多已經擔任了一個月的丞相。
但魏王從來沒單獨接見過他,遇到事情也隻找信陵君商量。
即便李斯這種外國使臣來了,也隻會去找信陵君。
姚賈這個丞相簡直就是個擺設。
究其原因還是魏王沒有重視姚賈,他打心裏瞧不起這個布衣出身的年輕人。
在魏王心裏,從不相信市井民間能出現什麽大才。
他和他的父親一樣,根深蒂固的認為,隻有那些成名的大賢或者是他們的後代才值得任用。
要不是看信陵君的麵子,魏王根本不會同意讓姚賈出任丞相。
很快,姚賈來了。
禮畢以後,魏王增把信陵君剛才說的話對姚賈說了一遍。
姚賈當然也很讚成這番話。
於是魏王趁機問道:“丞相,那不知道仲父所說的能跟人才一樣重要的錢糧、資源又是怎麽迴事?有了城池土地錢糧,甚至資源,難道不是唾手可取?”
姚賈一聽,就知道這是魏王在借機拷校自己。
思索片刻以後,姚賈很快給出答案。
“大王,有了城池土地固然能得到錢糧,可是有了錢糧,一樣也能得到城池土地,而且能得到更多!”
“這話怎麽說?”
姚賈說道:“亂世之中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城市土地而是人!隻要手裏有錢糧,那就能招募到人當兵,手裏有兵,難道還怕沒有城池土地用來安身立命!”
魏王聽得連連點頭。
姚賈身上果然是有點東西的!
魏王增又趁熱打鐵的追問:“這資源又怎麽說?”
姚賈微微一笑:“大王,這資源本質上就是人才和錢糧。”
魏王:???
姚賈接著解釋:“大王,這魏國的一草一木都是您的,所有的人,錢糧,土地,在您眼中不都是一種可利用的資源?有了這些資源,這天下還有什麽是大王得不到的呢?”
魏王撫掌大笑曰:“善!”
“信陵君!”魏王又把目光看向身側跪坐的信陵君,指著他說道:“姚賈果然乃大賢也!”
信陵君隻是微微一笑。
姚賈的才華他是親眼見過的,就是連這種小問題他都迴答不上來,那才是真的見鬼了。
魏王朗聲道:“丞相,趙國遣使許寡人城池土地以求援齊,此事可唿?”
姚賈隻迴答一個字:“可!”
魏王又問:“若趙國許諾之地,寡人不能守,何如?”
姚賈笑道:“王無欲求趙地,臣請索他物。”
“何物?”
“造紙法!”
“造紙法!”魏王臉上閃過一抹震驚,趙國幾乎全靠造紙術賺錢,田秀肯舍得拿這項技術出來交易?
反正如果換一下位置,魏王自問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把造紙術拿來做交易的。
“臣素求賂於趙,彼必不可;今趙受求,彼無所絕者。”
姚賈這話的意思就是,如果放在平時,我們去找趙國要造紙術,他們肯定不會答應,但現在是趙國有求於我們,他們沒有拒絕的可能。
魏王點頭:“寡人諭矣!”
翌日。
魏王增在王宮接見了李斯,不過魏王增沒怎麽說話,全程都是姚賈和李斯兩人交鋒。
一番唇槍舌戰下來,李斯居然罕見的落了下風。
“先生口若懸河,即便張子在世,蘇君複生隻怕也非先生之敵。李斯拜服!”
李斯對著姚賈一拜,他是真服了姚賈,那嘴皮子是真的利索。
貌似除了毛遂,天下再也找不出姚賈這樣的人了。
“通古謬讚了!不知通古兄對在下的提議有何看法呢?”
姚賈謙虛的迴應了一聲,然後就開始詢問李斯願不願意拿造紙術換魏國出兵援齊。
李斯長歎一聲:“此事非吾所能決,容請寡君再言。”
……
邯鄲。
李斯的信傳迴來以後最先到了樓昌手裏。
這信又不是什麽密報,而是以公函送來的,自然會先送到司行府,然後再層層上報。
樓昌看完信後意識到這事他決定不了,於是樓昌隻好讓人把信轉交給田秀。
就這樣信傳到了田秀手裏。
李斯不在,田秀隻能把毛遂被韓非叫來商議。
兩人到場了以後。
田秀順手把信交給兩個人過目,問道:“二位先生覺得我們該不該答應魏國的條件?”
兩人把信看完了以後。
“該答應!\/絕不能答應!”
田秀倒沒想到這倆人的意見會不統一。
按照話本上的橋段,這種時候不應該兩人異口同聲,然後再互相看對方一眼,最後互相謙讓一方讓對方先說?
毛遂率先說道:“造紙術這東西雖然好,但終有一天會被他們摸透。既然如此,還不如拿出來做個人情,換魏國出兵齊國。有了魏國幫忙,丞相就能放開手腳的遠擊漠北!”
韓非則緊皺眉頭反駁道:“造紙術乃趙國根基,一旦交出,魏國借此發展,日後必成大患。況且我們可另想他法說服魏國出兵,怎能輕易舍棄如此重要的技術。”
田秀聽著兩人的爭論,陷入沉思,他明白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一邊是當下的危機,一邊是未來的隱患。
權衡了一番利弊以後,田秀開口打斷二人的爭執:“二位先生,不必爭執,你們的話都有道理,我會謹慎思索。”
毛遂和韓非都是聰明人。
兩人知道田秀這是準備要好好想想了。
“卑職告辭!”
兩人拱手請辭。
田秀則獨自在書房裏思索。
黃昏時分,田秀還在房間沉思,房門被人從外麵推開,聽到動靜,田秀抬眼一看是趙媛。
看到她進來,田秀還很詫異:“公主怎麽來了?”
趙媛將一碟吃食放在桌上,責備道:“一天了,你不常說身體是什麽…革什麽地方本錢?”
田秀這才覺得腹中空空,拿起筷子吃了起來。
趁著田秀吃飯的間隙,趙媛在一旁問道:“又遇到什麽煩心事了,能讓你一個人在書房想一天?”
田秀覺得這事也沒必要向趙媛隱瞞,便將魏國索要造紙術換出兵援齊之事告知了她。
趙媛聽完,柳眉微蹙,思索片刻後說道:“依我看,可以應允魏國。”
田秀好奇,等待著下文。
趙媛繼續說:“這造紙術掌握在我們手裏,無非是用來賺錢罷了。我想魏王要這項技術也是為了賺錢,他總不可能是想拿這項技術去實惠萬民,他要有這種境界,魏王就是聖人了。”
田秀覺得這話有道理,造紙術這種黑科技不管掌握在誰手裏,都沒人肯拿出分享。
造紙術好比一隻能下金蛋的母雞,誰會舍得把這隻母雞送人?
趙媛又接著說道:“所以呀!魏王既然隻是為了賺錢,那就能把這項技術交給他們。不過要和魏王立約,這技術隻能掌握在我們兩國手上,不能再傳給其他人。而且以後魏國造出來的紙,隻能傾銷到楚國和南方的那些蠻夷土著那兒去!其他國家的紙,還得讓我們來賣。”
田秀聽得眼前一亮,也沒心思吃飯了。
趙媛這個辦法簡直太妙了,這不禁讓田秀想到了後世一些企業在遇到競爭時所想到的解決辦法。
後世的許多企業因為生產的產品相似,都會和其他的同行產生競爭,不少還會打的頭破血流,其結果最後往往是兩敗俱傷。為了避免這種結局,許多企業都會選擇劃定經營範圍,將手上的客戶平分,以此避免惡性競爭。
田秀恰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解決眼下的問題。
隻要和魏國約定好將來雙方造出的紙傾銷範圍,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至於說魏國會不會毀約?
田秀感覺應該是不會的,至少現在不會。
趙國實力遠強於魏國,雙方有書麵約定的情況下,魏國不大可能會毀約。
這樣就會落人口實,搞不好還會讓趙國借機對魏國開戰。
魏王不至於這麽傻…吧!
是啊!就算魏國真的從趙國手裏敲下大片土地,依照魏國目前的實力,真的能守得住嗎?
武關那場大敗,魏國真的被傷筋動骨了,隻怕十年甚至二十年也恢複不了元氣!
估計趙國前腳割讓了土地,魏國後腳就得吐出去。
即便現在不吐出去,以後早晚也是要吐出去的。
這時代就是實力說話,拳頭硬的人想幹什麽都可以,而那些拳頭軟的人,連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守不住。
信陵君看魏王陷入沉默,這才再次開口說道:“大王,其實我們不一定要從趙國手裏索要城池土地。”
魏王眉毛一挑,詫異的看著信陵君
“仲父,你這是什麽意思?”
信陵君露出一抹狡黠的笑意。“這世上有比城池和土地更加珍貴的東西。”
“是什麽?”魏王增麵帶狐疑。
這亂世中最寶貴的就是城池土地,除了這些還有什麽更珍貴?
信陵君又是一笑,伸出三根手指,如數家珍般的說道:
“亂世中最珍貴的三樣東西,一曰人才,二曰錢糧,這仨嘛!便是資源!”
魏王增眉頭緊皺,猶豫了一下還是來到信陵君麵前,拱手施禮:“仲父,請賜教!”
信陵君忙扶起魏王,說道:“亂世之中能振興國家的,首先就是人才。”
魏王增撇撇嘴,有點不以為然。
楚國的人才也不少,怎麽這兩年楚國不是被秦國吊著打,就是被齊國欺負?
信陵君看魏王增的樣子,就知道他這是不信服自己的話。
“大王!您知道當年文侯時期,我魏國為何能獨霸天下嗎?”
不等魏王增迴答,信陵君就說出了答案:“正是因為文侯懂得任用人才。文侯時文侯任用諸如段幹木、李悝、西門豹、吳起一類的英才,我魏國在這次英才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因而能夠獨步天下。”
“後來這些人才逐漸凋零,我魏國也跟著逐漸衰弱。如果大王還不相信,不妨看看後來的秦國。”
“秦國當年幾乎被我魏國打的快要喘不上氣,可為何最後卻能夠異軍突起,險些滅我三晉?”
“這恰恰是因為秦王懂得任用人才。秦孝公能夠任用商鞅銳意改革,秦國在商鞅的治理下,日漸強大。後來,秦惠文王又能任用像張儀、樗裏疾這樣的人才,這才使得秦國不斷強大。”
“大王難道就沒有發現任何一個強大的國家,都離不開人才的治理?趙國當年還比不上韓國,可為什麽趙國胡服騎射之後,實力瞬間就可以比肩秦楚齊這種老牌強國?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趙王雍手上有人才,肥義、龐煖、廉頗、樓緩這些都是趙王雍時期的能臣。趙王雍有他們的輔助,趙國真是想不強大都難!
齊國當年也曾稱霸天下,後來齊閔王剛愎自用,將手上的人才幾乎全部趕走,齊國就因此衰落。
由此可見,人才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力有多大!”
信陵君很有耐心的給魏王增解釋著,為了能讓魏王明白人才的重要性,信陵君幾乎是把這些道理都揉碎了、捏爛了喂在魏王嘴裏,唯恐他消化不了。
魏王增被信陵君這麽一說,也終於明白這人才對一個國家有多重要了。
“仲父一席話,寡人茅塞頓開。”
魏王增對著信陵君長拜。
他真的很感謝信陵君能把這些道理講給他聽。
信陵君欣慰的扶起魏王,那目光就像一個老父親在看自己的兒子一樣。
“可是仲父!”魏王增重新抬起頭看向信陵君,麵帶苦澀的說:“魏國如今實在是沒什麽人才能用了。”
忽然,魏王增靈機一動。
“仲父,你手下能人好像不少,不妨你給寡人推薦幾個?”
信陵君搖了搖頭,如果他把手下的人才都推薦給魏王,魏王肯定會安排這些人在朝中任職,那時難免會有人說他結黨營私圖謀不軌。
舉賢不避親這話不假,可舉的賢都是自己的親,別人不說閑話才怪。
閑話到時候多了,魏王會很難辦的。
信陵君不想看自己的侄兒為難。
魏王增不知道信陵君的苦衷,還以為他是不願將手上的人才拱手相讓,不禁有些生氣:“怎麽?仲父您不願意把自己的人才推薦給寡人嗎?”
信陵君苦笑道:“大王,其實臣已經推薦給了您一個人才。”
魏王增:?
信陵君說道:“您忘了姚賈先生!他可是您親自任命的丞相!”
魏王增這才一拍腦殼恍然大悟。
對啊!寡人怎麽把姚賈給忘了。
“快傳姚賈!”
魏王增立時吩咐內侍去請姚賈入宮。
姚賈差不多已經擔任了一個月的丞相。
但魏王從來沒單獨接見過他,遇到事情也隻找信陵君商量。
即便李斯這種外國使臣來了,也隻會去找信陵君。
姚賈這個丞相簡直就是個擺設。
究其原因還是魏王沒有重視姚賈,他打心裏瞧不起這個布衣出身的年輕人。
在魏王心裏,從不相信市井民間能出現什麽大才。
他和他的父親一樣,根深蒂固的認為,隻有那些成名的大賢或者是他們的後代才值得任用。
要不是看信陵君的麵子,魏王根本不會同意讓姚賈出任丞相。
很快,姚賈來了。
禮畢以後,魏王增把信陵君剛才說的話對姚賈說了一遍。
姚賈當然也很讚成這番話。
於是魏王趁機問道:“丞相,那不知道仲父所說的能跟人才一樣重要的錢糧、資源又是怎麽迴事?有了城池土地錢糧,甚至資源,難道不是唾手可取?”
姚賈一聽,就知道這是魏王在借機拷校自己。
思索片刻以後,姚賈很快給出答案。
“大王,有了城池土地固然能得到錢糧,可是有了錢糧,一樣也能得到城池土地,而且能得到更多!”
“這話怎麽說?”
姚賈說道:“亂世之中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城市土地而是人!隻要手裏有錢糧,那就能招募到人當兵,手裏有兵,難道還怕沒有城池土地用來安身立命!”
魏王聽得連連點頭。
姚賈身上果然是有點東西的!
魏王增又趁熱打鐵的追問:“這資源又怎麽說?”
姚賈微微一笑:“大王,這資源本質上就是人才和錢糧。”
魏王:???
姚賈接著解釋:“大王,這魏國的一草一木都是您的,所有的人,錢糧,土地,在您眼中不都是一種可利用的資源?有了這些資源,這天下還有什麽是大王得不到的呢?”
魏王撫掌大笑曰:“善!”
“信陵君!”魏王又把目光看向身側跪坐的信陵君,指著他說道:“姚賈果然乃大賢也!”
信陵君隻是微微一笑。
姚賈的才華他是親眼見過的,就是連這種小問題他都迴答不上來,那才是真的見鬼了。
魏王朗聲道:“丞相,趙國遣使許寡人城池土地以求援齊,此事可唿?”
姚賈隻迴答一個字:“可!”
魏王又問:“若趙國許諾之地,寡人不能守,何如?”
姚賈笑道:“王無欲求趙地,臣請索他物。”
“何物?”
“造紙法!”
“造紙法!”魏王臉上閃過一抹震驚,趙國幾乎全靠造紙術賺錢,田秀肯舍得拿這項技術出來交易?
反正如果換一下位置,魏王自問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把造紙術拿來做交易的。
“臣素求賂於趙,彼必不可;今趙受求,彼無所絕者。”
姚賈這話的意思就是,如果放在平時,我們去找趙國要造紙術,他們肯定不會答應,但現在是趙國有求於我們,他們沒有拒絕的可能。
魏王點頭:“寡人諭矣!”
翌日。
魏王增在王宮接見了李斯,不過魏王增沒怎麽說話,全程都是姚賈和李斯兩人交鋒。
一番唇槍舌戰下來,李斯居然罕見的落了下風。
“先生口若懸河,即便張子在世,蘇君複生隻怕也非先生之敵。李斯拜服!”
李斯對著姚賈一拜,他是真服了姚賈,那嘴皮子是真的利索。
貌似除了毛遂,天下再也找不出姚賈這樣的人了。
“通古謬讚了!不知通古兄對在下的提議有何看法呢?”
姚賈謙虛的迴應了一聲,然後就開始詢問李斯願不願意拿造紙術換魏國出兵援齊。
李斯長歎一聲:“此事非吾所能決,容請寡君再言。”
……
邯鄲。
李斯的信傳迴來以後最先到了樓昌手裏。
這信又不是什麽密報,而是以公函送來的,自然會先送到司行府,然後再層層上報。
樓昌看完信後意識到這事他決定不了,於是樓昌隻好讓人把信轉交給田秀。
就這樣信傳到了田秀手裏。
李斯不在,田秀隻能把毛遂被韓非叫來商議。
兩人到場了以後。
田秀順手把信交給兩個人過目,問道:“二位先生覺得我們該不該答應魏國的條件?”
兩人把信看完了以後。
“該答應!\/絕不能答應!”
田秀倒沒想到這倆人的意見會不統一。
按照話本上的橋段,這種時候不應該兩人異口同聲,然後再互相看對方一眼,最後互相謙讓一方讓對方先說?
毛遂率先說道:“造紙術這東西雖然好,但終有一天會被他們摸透。既然如此,還不如拿出來做個人情,換魏國出兵齊國。有了魏國幫忙,丞相就能放開手腳的遠擊漠北!”
韓非則緊皺眉頭反駁道:“造紙術乃趙國根基,一旦交出,魏國借此發展,日後必成大患。況且我們可另想他法說服魏國出兵,怎能輕易舍棄如此重要的技術。”
田秀聽著兩人的爭論,陷入沉思,他明白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一邊是當下的危機,一邊是未來的隱患。
權衡了一番利弊以後,田秀開口打斷二人的爭執:“二位先生,不必爭執,你們的話都有道理,我會謹慎思索。”
毛遂和韓非都是聰明人。
兩人知道田秀這是準備要好好想想了。
“卑職告辭!”
兩人拱手請辭。
田秀則獨自在書房裏思索。
黃昏時分,田秀還在房間沉思,房門被人從外麵推開,聽到動靜,田秀抬眼一看是趙媛。
看到她進來,田秀還很詫異:“公主怎麽來了?”
趙媛將一碟吃食放在桌上,責備道:“一天了,你不常說身體是什麽…革什麽地方本錢?”
田秀這才覺得腹中空空,拿起筷子吃了起來。
趁著田秀吃飯的間隙,趙媛在一旁問道:“又遇到什麽煩心事了,能讓你一個人在書房想一天?”
田秀覺得這事也沒必要向趙媛隱瞞,便將魏國索要造紙術換出兵援齊之事告知了她。
趙媛聽完,柳眉微蹙,思索片刻後說道:“依我看,可以應允魏國。”
田秀好奇,等待著下文。
趙媛繼續說:“這造紙術掌握在我們手裏,無非是用來賺錢罷了。我想魏王要這項技術也是為了賺錢,他總不可能是想拿這項技術去實惠萬民,他要有這種境界,魏王就是聖人了。”
田秀覺得這話有道理,造紙術這種黑科技不管掌握在誰手裏,都沒人肯拿出分享。
造紙術好比一隻能下金蛋的母雞,誰會舍得把這隻母雞送人?
趙媛又接著說道:“所以呀!魏王既然隻是為了賺錢,那就能把這項技術交給他們。不過要和魏王立約,這技術隻能掌握在我們兩國手上,不能再傳給其他人。而且以後魏國造出來的紙,隻能傾銷到楚國和南方的那些蠻夷土著那兒去!其他國家的紙,還得讓我們來賣。”
田秀聽得眼前一亮,也沒心思吃飯了。
趙媛這個辦法簡直太妙了,這不禁讓田秀想到了後世一些企業在遇到競爭時所想到的解決辦法。
後世的許多企業因為生產的產品相似,都會和其他的同行產生競爭,不少還會打的頭破血流,其結果最後往往是兩敗俱傷。為了避免這種結局,許多企業都會選擇劃定經營範圍,將手上的客戶平分,以此避免惡性競爭。
田秀恰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解決眼下的問題。
隻要和魏國約定好將來雙方造出的紙傾銷範圍,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至於說魏國會不會毀約?
田秀感覺應該是不會的,至少現在不會。
趙國實力遠強於魏國,雙方有書麵約定的情況下,魏國不大可能會毀約。
這樣就會落人口實,搞不好還會讓趙國借機對魏國開戰。
魏王不至於這麽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