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元二年(公元前239年)十月二十日,田秀帶領二十萬大軍與駐紮河西的李牧軍團會師。
兩軍會師的第二天,趙國正式向秦國宣戰。
同日,秦國亦向趙國宣戰。
兩國正式宣戰以後,一場決定天下曆史走向的戰爭即將爆發。
河西治所,少梁。
成蟜找到了田秀。
“田公,既然貴國已經對嬴政宣戰,這先鋒能不能讓寡人來做。”
東秦成立以後,樊於期也為成蟜這個秦王招募了一些軍隊,當然東秦的軍隊實際指揮權都在趙國手裏,無論是成蟜還是東秦大臣都是無權指揮東秦軍隊的。
成蟜這種時候找到田秀希望讓東秦軍隊做先鋒,自然不是有犧牲精神,隻是想趁機把軍權奪迴來罷了。
田秀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卻沒有道破,隻是說:“大王不必如此心急,將來自有大王用武之地,大王的軍隊少,這仗還是讓我趙國來打就好。”
說完,田秀還不忘給成蟜打上一針強心劑:“大王放心,等到我軍攻入鹹陽,這秦國的天下,還是要您來撐起來的。”
成蟜聞言,內心稍安了一些。
他最擔心的就是趙國打敗秦國以後,會趁勢吞並整個秦國。
那時他就沒了用武之地,不光秦王做不成了,隻怕連小命都難保。
“如此寡人就謝過丞相了!”成蟜給田秀拱手道謝。
田秀自然是站起來迴禮,給足了成蟜顏麵。
就在成蟜離開田秀大營時,迎麵撞上田承業。
依照禮節田承業是要下拜的。
不過田承業內心並不想拜這個傀儡,便抱起拳頭說:“末將甲胄在身,就不給大王行全禮了。”
成蟜知道田承業身份,自然不會多計較,隻說了句:“少將軍,客氣了。”
待成蟜走後,田承業衝他離開的方向呸了口,罵道:“什麽東西!”
田秀嗬斥:“放肆!”
田承業忙拱手請罪,隻是臉上依舊有幾分不服氣。
田秀訓誡道:“我知道你瞧不起成蟜,可他依舊是名義上的秦國之主,今後要對他尊敬些,懂嗎?”
田承業深知挨打要立正的道理,恭敬的說道:“兒謹記教誨。”
田秀的麵色這才又變得和藹:“我讓你問的事情都問清楚了嗎?”
“迴稟父帥,都打聽清楚了。”田承業依舊是十分恭敬,低著頭說道:“秦國那邊,這次來的是秦王嬴政。”
“哦,嬴政來親征了?”田秀略感詫異又問:“秦軍這次出動了多少人?”
“約四十萬與我軍齊平。”
“嬴政都帶了哪些人出征?”
“除了防禦巴蜀的司馬南,秦國的將軍都來了,聽說這次秦國的將軍裏有個叫李信的小將,是秦王…嬴政剛剛提拔的小將,此人似乎頗受嬴政重用。”
田承業把打探到的情報都說了出來,他連嬴政最近提拔了李信的信息都探了出來。而這些情報自然都是趙國隱伏在秦國的內線打聽到的,田承業隻是把這些消息匯總了報告給田秀。
田秀聽的十分滿意:“很好,承業此事你做的不錯,下去休息吧!”
“唯!”
田承業去後,田秀又對展吩咐:“你去請繼業來。”
“遵命!”
須臾,田繼業來到。
“父帥!聽說你找孩兒?”
田秀看著風塵仆仆的田繼業,見對方臉上還有汙漬,就知道他這一陣子肯定沒偷閑,父愛不禁泛濫:“你不必事事親力親為,小事交給你身邊的門客去做就好。”
田繼業道:“孩兒愚笨,卻也知笨鳥先飛。軍中之事更是不能馬虎,還是仔細些好。”
田秀聞言倍感欣慰站起身來,到他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吾兒有心了。”
“好了!”田秀收起心中的感慨,對田繼業吩咐:“以後在軍中就不要穿素袍了,去換一身盔甲,為父帶你去巡視一下軍營。”
“唯!”
田繼業很快換了一身行頭,跟著田秀去巡視各營。
父子倆去巡營的時候,順便帶上了無所事事的韓非。
田秀一行每到一處營寨,田秀都會熱情的和士兵攀談,田繼業則顯得十分拘謹,隻是老實的站在一旁聽父親和那些士兵說話。
“公子,您也別傻站著,上去和這些人說說話。”韓非見田繼業傻站著不動,忍不住在旁邊推了他一下輕聲提醒。
田繼業有些不好意思,小聲說:“父親在和將士們說話,我去插話不合適吧?”
韓非心說:丞相帶你出來,就是想讓你熟悉一下軍隊,你總不說話,還怎麽熟悉軍隊?
“公子!”韓非沒法把心裏話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出來,隻能說:“您就隻管說吧,丞相不會怪您的。”
田繼業抿了抿嘴,硬著頭皮上去和眾將士打了個招唿:“將士們都辛苦了!”
營帳中的士兵們並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誰,一時之間都沒有反應。
韓非主動介紹:“這是丞相的長公子。”
一聽是田秀的長公子所有士兵都整齊的像田繼業問好。
接下來的幾座營帳,田繼業都會照例去和士兵們問好、攀談,田秀也有意培養他,將舞台留給了田繼業。
就這樣父子倆用了一下午時間,巡查了五十幾座營寨。
返迴自己大營的路上。
田秀和田承業並肩而行,韓非則是落後兩人一個身位。
“繼業,今天跟隨父親巡視的一圈大營,有何感受?”
田繼業思索片刻,認真答道:“父親,孩兒看到將士們士氣高昂,訓練有素,心中倍感安慰。
隻是孩兒也發現,各營之間的配合似乎還不夠默契,在協同作戰方麵或許還需加強。
而且部分營帳的物資儲備略顯不足,若長期作戰,恐有隱患。”
田秀微微點頭,讚許道:“你能看出這些,說明用心了。各營配合之事,後續我會安排將領們進行聯合演練。物資儲備不足,你可有解決之法?”
田繼業眼睛一亮,說道:“孩兒以為,可讓各營上報所需物資明細,統一調配,優先保障前線急需。同時,可在後方設立臨時補給點,確保物資能及時供應。”
這話說完以後,一直低頭跟在父子倆身後的韓非不禁昂起頭多看了田繼業幾眼。
田秀欣慰地笑了,拍了拍田繼業的肩膀:“吾兒成長了,日後這軍中之事,便要多多倚仗你了。”
田繼業挺直胸膛,堅定道:“孩兒定不負父親期望!”
此時天色漸暗,眾人加快腳步,返迴大營。
待一同用過晚餐以後,田繼業和韓非離開田秀的營寨。
“韓公,今日多謝您了!”田繼業誠懇的拱手相謝。
韓非扶起田繼業,連說了幾聲:“不敢當,不敢當!”
兩人並肩著在營中漫步,身旁不時有巡邏的兵丁路過。
這時,韓非開口說道:“長公子,臣有幾句話,不知當問否?”
田繼業一聽,立即停下腳步,溫和的一笑:“韓公但言之。”
此刻,空中月光皎潔,君臣二人在月光下展開了一場交談。
韓非開口說道:“長公子,您是丞相嫡長子,以後必被立為世子。非敢問一句,長公子若繼承大位,遠誌如何?”
田繼業說道:“這…我如今還不是世子,說這些話是否太早了?”
韓非搖頭,訕笑道:“長公子謙虛了,您難道還沒看出來?丞相帶您熟悉軍務,就是想要讓您早日能接掌他在軍中的勢力,世子之位,早晚是公子的。”
田繼業聽後,這才低頭深思,片刻以後,他昂起頭,看著天上的月亮說道:
“若真有那一日,我願以趙國為根基,掃平亂世,讓天下百姓免受戰火之苦,建立一個太平盛世。讓趙國子民安居樂業,不再有流離失所之痛。
對外,抵禦蠻夷,保我華夏疆土完整;對內,修明政治,任用賢能,讓國家繁榮昌盛。
我知道這一路艱難險阻,但我會竭盡全力,不負父親期望,不負趙國百姓。”
韓非聽後,心中暗暗讚歎,沒想到田繼業竟有如此遠大抱負。
世人皆言說長公子愚魯不如二公子聰慧,今日看來皆是妄言!
他拱手道:“長公子心懷天下,實乃趙國之幸。非願為公子效犬馬之勞。”
田繼業連忙迴禮:“韓公大才,若能相助,自是求之不得。還望日後多多指點。”
兩人相視而笑,繼續在營中漫步,月光灑在他們身上,仿佛為他們的未來之路鋪上了一層銀霜,而他們,也將在這亂世之中,為了心中的理想,踏上充滿挑戰的征程。
次日一早,雄雞報曉。
天冷,早上起來外麵已經結了霜。
田秀往手上哈了口氣走出自己的營帳,隻見田承業已經等候在他的營門前多時了。
“承業,你怎麽來了?”
田承業說道:“孩兒聽聞昨天夜裏父帥和大兄去視察軍營一直到晚上才迴去,孩兒不能為父帥做什麽,隻能命人熬了一碗雞湯 ,為父親暖身。”
說罷,田承業解開衣襟,從懷中摸出一碗還熬著熱氣的雞湯。
田秀見了後,很是感動:“我兒孝心可嘉。”
飲完了田承業送來的雞湯,田秀領著他去了中軍大營。
到了中軍大營以後,李牧、楊端和、尉繚、田雲毅、樂乘等人都已經到了。
大營之中眾將雲集。
“見過元帥!”
所有人一同抱拳行禮。
田秀伸手招唿眾人坐下。
田承業則是十分老實的站到了田秀身後。
田秀看了一眼坐在群臣前麵田繼業,側身對田承業說:“你去跟你阿兄坐到一起。”
“謝父帥!”
田承業高高興興的跟田繼業坐到了一起。
雖然他此次也是跟著父兄一起出來打仗,但前麵幾次父親召集眾將領開會可從來都是隻著哥哥,還沒帶過他。
田秀坐在帥位上,掃視了一遍在場的眾將,朗聲道:
“諸位將軍,相信秦國那邊的消息你們也知道了,嬴政正率領四十萬大軍往河西殺過來。”
“我軍也有四十萬,從兵力上,我們並不弱於秦軍。”
“那麽問題來了,諸位覺得我軍現在應該是衝著秦軍迎頭殺去,還是在原地以代勞,等秦軍來攻。”
話音剛落,田雲毅起身拱手道:“元帥,我軍應主動出擊,趁秦軍遠道而來,立足未穩,打他個措手不及,定能大獲全勝。”
楊端和卻搖搖頭,反駁道:“不可,秦軍四十萬大軍,來勢洶洶,主動出擊恐有風險。我軍不如堅守陣地,以逸待勞,等秦軍疲憊之時再出擊。”
田雲毅不服氣的反駁:“我隨丞相征討匈奴的時候,丞相正是主動出擊才一舉殲滅匈奴主力。”
楊端和依舊搖頭反駁:“此一時,彼一時,秦軍不是匈奴,這裏也不是草原。”
兩人針鋒相對,誰也不讓誰。
眾人聞言,紛紛跟著議論起來,一時間營帳內爭論聲四起。
田秀看向一直沉默的李牧,問道:“大將軍,你有何看法?”
李牧起身,沉穩地說:“元帥,我覺得二位將軍說的都有道理。我們可先派小股部隊前去騷擾秦軍,挫其銳氣,再根據情況決定是主動出擊還是堅守。”
田秀微微點頭,思索片刻後說:“李將軍所言甚是,就依此計行事。先派一支精銳部隊前去騷擾秦軍,再觀其動向。”
眾將領命,各自準備去了。
田秀看著眾將離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這場大戰,必將是一場惡戰。
東胡。
圖安城。
姬丹帶著姬水和吳名士等人來到圖安王宮,聲稱要麵見圖安王
門口的衛士攔著他們不讓進。
這幾人已經來過好多次,也不知道他們每次來都和他們大王說了什麽,總之,每次他們大王都很不高興。
圖安王已經傳了命令,不許這幾人再去見他。
“各位大人,我說了,我們大王不見你們。”
姬丹惱了:“混賬,我們這次來是有重要情況要告知圖安王,耽誤了,唯你是問!”
衛士掏了掏耳朵,不為所動。
姬丹沒辦法了,急得要抓狂。
吳名士是個人精,立馬從兜裏掏出一錠銀子。
俗話說有錢好辦事,門口的衛兵收了錢,立馬就換了一副臉色。
“幾位大人在此處稍等,小的這就去稟報我們大王。”
片刻後,小兵出來:“幾位大人請進,我們大王有請。”
三人進到圖安王宮以後,一個穿著胡衣,戴著頂羽毛冠,手中握著一柄寶石權杖,長相很是粗獷的中年男人端坐在王座上,這人便是圖安王了。
圖安王看見這三人,就表現的相當不耐煩:“我說三位貴人,你們這次來找我又是什麽事?不會又想讓我出兵攻打趙國吧?我圖安是個小國,怎能打得贏強大的趙國呢?”
姬丹聽了以後忙說:“大王,這次的情況不一樣,鎮守我燕地的趙國大將楊端和已經被調到西方去和秦國交戰了,燕地如今的防衛非常空虛,大王隻需要借給我三千兵馬,本公子就有把握光複燕國。
等到燕國恢複,姬丹和整個燕國必不忘大王的大恩!”
兩軍會師的第二天,趙國正式向秦國宣戰。
同日,秦國亦向趙國宣戰。
兩國正式宣戰以後,一場決定天下曆史走向的戰爭即將爆發。
河西治所,少梁。
成蟜找到了田秀。
“田公,既然貴國已經對嬴政宣戰,這先鋒能不能讓寡人來做。”
東秦成立以後,樊於期也為成蟜這個秦王招募了一些軍隊,當然東秦的軍隊實際指揮權都在趙國手裏,無論是成蟜還是東秦大臣都是無權指揮東秦軍隊的。
成蟜這種時候找到田秀希望讓東秦軍隊做先鋒,自然不是有犧牲精神,隻是想趁機把軍權奪迴來罷了。
田秀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卻沒有道破,隻是說:“大王不必如此心急,將來自有大王用武之地,大王的軍隊少,這仗還是讓我趙國來打就好。”
說完,田秀還不忘給成蟜打上一針強心劑:“大王放心,等到我軍攻入鹹陽,這秦國的天下,還是要您來撐起來的。”
成蟜聞言,內心稍安了一些。
他最擔心的就是趙國打敗秦國以後,會趁勢吞並整個秦國。
那時他就沒了用武之地,不光秦王做不成了,隻怕連小命都難保。
“如此寡人就謝過丞相了!”成蟜給田秀拱手道謝。
田秀自然是站起來迴禮,給足了成蟜顏麵。
就在成蟜離開田秀大營時,迎麵撞上田承業。
依照禮節田承業是要下拜的。
不過田承業內心並不想拜這個傀儡,便抱起拳頭說:“末將甲胄在身,就不給大王行全禮了。”
成蟜知道田承業身份,自然不會多計較,隻說了句:“少將軍,客氣了。”
待成蟜走後,田承業衝他離開的方向呸了口,罵道:“什麽東西!”
田秀嗬斥:“放肆!”
田承業忙拱手請罪,隻是臉上依舊有幾分不服氣。
田秀訓誡道:“我知道你瞧不起成蟜,可他依舊是名義上的秦國之主,今後要對他尊敬些,懂嗎?”
田承業深知挨打要立正的道理,恭敬的說道:“兒謹記教誨。”
田秀的麵色這才又變得和藹:“我讓你問的事情都問清楚了嗎?”
“迴稟父帥,都打聽清楚了。”田承業依舊是十分恭敬,低著頭說道:“秦國那邊,這次來的是秦王嬴政。”
“哦,嬴政來親征了?”田秀略感詫異又問:“秦軍這次出動了多少人?”
“約四十萬與我軍齊平。”
“嬴政都帶了哪些人出征?”
“除了防禦巴蜀的司馬南,秦國的將軍都來了,聽說這次秦國的將軍裏有個叫李信的小將,是秦王…嬴政剛剛提拔的小將,此人似乎頗受嬴政重用。”
田承業把打探到的情報都說了出來,他連嬴政最近提拔了李信的信息都探了出來。而這些情報自然都是趙國隱伏在秦國的內線打聽到的,田承業隻是把這些消息匯總了報告給田秀。
田秀聽的十分滿意:“很好,承業此事你做的不錯,下去休息吧!”
“唯!”
田承業去後,田秀又對展吩咐:“你去請繼業來。”
“遵命!”
須臾,田繼業來到。
“父帥!聽說你找孩兒?”
田秀看著風塵仆仆的田繼業,見對方臉上還有汙漬,就知道他這一陣子肯定沒偷閑,父愛不禁泛濫:“你不必事事親力親為,小事交給你身邊的門客去做就好。”
田繼業道:“孩兒愚笨,卻也知笨鳥先飛。軍中之事更是不能馬虎,還是仔細些好。”
田秀聞言倍感欣慰站起身來,到他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吾兒有心了。”
“好了!”田秀收起心中的感慨,對田繼業吩咐:“以後在軍中就不要穿素袍了,去換一身盔甲,為父帶你去巡視一下軍營。”
“唯!”
田繼業很快換了一身行頭,跟著田秀去巡視各營。
父子倆去巡營的時候,順便帶上了無所事事的韓非。
田秀一行每到一處營寨,田秀都會熱情的和士兵攀談,田繼業則顯得十分拘謹,隻是老實的站在一旁聽父親和那些士兵說話。
“公子,您也別傻站著,上去和這些人說說話。”韓非見田繼業傻站著不動,忍不住在旁邊推了他一下輕聲提醒。
田繼業有些不好意思,小聲說:“父親在和將士們說話,我去插話不合適吧?”
韓非心說:丞相帶你出來,就是想讓你熟悉一下軍隊,你總不說話,還怎麽熟悉軍隊?
“公子!”韓非沒法把心裏話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出來,隻能說:“您就隻管說吧,丞相不會怪您的。”
田繼業抿了抿嘴,硬著頭皮上去和眾將士打了個招唿:“將士們都辛苦了!”
營帳中的士兵們並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誰,一時之間都沒有反應。
韓非主動介紹:“這是丞相的長公子。”
一聽是田秀的長公子所有士兵都整齊的像田繼業問好。
接下來的幾座營帳,田繼業都會照例去和士兵們問好、攀談,田秀也有意培養他,將舞台留給了田繼業。
就這樣父子倆用了一下午時間,巡查了五十幾座營寨。
返迴自己大營的路上。
田秀和田承業並肩而行,韓非則是落後兩人一個身位。
“繼業,今天跟隨父親巡視的一圈大營,有何感受?”
田繼業思索片刻,認真答道:“父親,孩兒看到將士們士氣高昂,訓練有素,心中倍感安慰。
隻是孩兒也發現,各營之間的配合似乎還不夠默契,在協同作戰方麵或許還需加強。
而且部分營帳的物資儲備略顯不足,若長期作戰,恐有隱患。”
田秀微微點頭,讚許道:“你能看出這些,說明用心了。各營配合之事,後續我會安排將領們進行聯合演練。物資儲備不足,你可有解決之法?”
田繼業眼睛一亮,說道:“孩兒以為,可讓各營上報所需物資明細,統一調配,優先保障前線急需。同時,可在後方設立臨時補給點,確保物資能及時供應。”
這話說完以後,一直低頭跟在父子倆身後的韓非不禁昂起頭多看了田繼業幾眼。
田秀欣慰地笑了,拍了拍田繼業的肩膀:“吾兒成長了,日後這軍中之事,便要多多倚仗你了。”
田繼業挺直胸膛,堅定道:“孩兒定不負父親期望!”
此時天色漸暗,眾人加快腳步,返迴大營。
待一同用過晚餐以後,田繼業和韓非離開田秀的營寨。
“韓公,今日多謝您了!”田繼業誠懇的拱手相謝。
韓非扶起田繼業,連說了幾聲:“不敢當,不敢當!”
兩人並肩著在營中漫步,身旁不時有巡邏的兵丁路過。
這時,韓非開口說道:“長公子,臣有幾句話,不知當問否?”
田繼業一聽,立即停下腳步,溫和的一笑:“韓公但言之。”
此刻,空中月光皎潔,君臣二人在月光下展開了一場交談。
韓非開口說道:“長公子,您是丞相嫡長子,以後必被立為世子。非敢問一句,長公子若繼承大位,遠誌如何?”
田繼業說道:“這…我如今還不是世子,說這些話是否太早了?”
韓非搖頭,訕笑道:“長公子謙虛了,您難道還沒看出來?丞相帶您熟悉軍務,就是想要讓您早日能接掌他在軍中的勢力,世子之位,早晚是公子的。”
田繼業聽後,這才低頭深思,片刻以後,他昂起頭,看著天上的月亮說道:
“若真有那一日,我願以趙國為根基,掃平亂世,讓天下百姓免受戰火之苦,建立一個太平盛世。讓趙國子民安居樂業,不再有流離失所之痛。
對外,抵禦蠻夷,保我華夏疆土完整;對內,修明政治,任用賢能,讓國家繁榮昌盛。
我知道這一路艱難險阻,但我會竭盡全力,不負父親期望,不負趙國百姓。”
韓非聽後,心中暗暗讚歎,沒想到田繼業竟有如此遠大抱負。
世人皆言說長公子愚魯不如二公子聰慧,今日看來皆是妄言!
他拱手道:“長公子心懷天下,實乃趙國之幸。非願為公子效犬馬之勞。”
田繼業連忙迴禮:“韓公大才,若能相助,自是求之不得。還望日後多多指點。”
兩人相視而笑,繼續在營中漫步,月光灑在他們身上,仿佛為他們的未來之路鋪上了一層銀霜,而他們,也將在這亂世之中,為了心中的理想,踏上充滿挑戰的征程。
次日一早,雄雞報曉。
天冷,早上起來外麵已經結了霜。
田秀往手上哈了口氣走出自己的營帳,隻見田承業已經等候在他的營門前多時了。
“承業,你怎麽來了?”
田承業說道:“孩兒聽聞昨天夜裏父帥和大兄去視察軍營一直到晚上才迴去,孩兒不能為父帥做什麽,隻能命人熬了一碗雞湯 ,為父親暖身。”
說罷,田承業解開衣襟,從懷中摸出一碗還熬著熱氣的雞湯。
田秀見了後,很是感動:“我兒孝心可嘉。”
飲完了田承業送來的雞湯,田秀領著他去了中軍大營。
到了中軍大營以後,李牧、楊端和、尉繚、田雲毅、樂乘等人都已經到了。
大營之中眾將雲集。
“見過元帥!”
所有人一同抱拳行禮。
田秀伸手招唿眾人坐下。
田承業則是十分老實的站到了田秀身後。
田秀看了一眼坐在群臣前麵田繼業,側身對田承業說:“你去跟你阿兄坐到一起。”
“謝父帥!”
田承業高高興興的跟田繼業坐到了一起。
雖然他此次也是跟著父兄一起出來打仗,但前麵幾次父親召集眾將領開會可從來都是隻著哥哥,還沒帶過他。
田秀坐在帥位上,掃視了一遍在場的眾將,朗聲道:
“諸位將軍,相信秦國那邊的消息你們也知道了,嬴政正率領四十萬大軍往河西殺過來。”
“我軍也有四十萬,從兵力上,我們並不弱於秦軍。”
“那麽問題來了,諸位覺得我軍現在應該是衝著秦軍迎頭殺去,還是在原地以代勞,等秦軍來攻。”
話音剛落,田雲毅起身拱手道:“元帥,我軍應主動出擊,趁秦軍遠道而來,立足未穩,打他個措手不及,定能大獲全勝。”
楊端和卻搖搖頭,反駁道:“不可,秦軍四十萬大軍,來勢洶洶,主動出擊恐有風險。我軍不如堅守陣地,以逸待勞,等秦軍疲憊之時再出擊。”
田雲毅不服氣的反駁:“我隨丞相征討匈奴的時候,丞相正是主動出擊才一舉殲滅匈奴主力。”
楊端和依舊搖頭反駁:“此一時,彼一時,秦軍不是匈奴,這裏也不是草原。”
兩人針鋒相對,誰也不讓誰。
眾人聞言,紛紛跟著議論起來,一時間營帳內爭論聲四起。
田秀看向一直沉默的李牧,問道:“大將軍,你有何看法?”
李牧起身,沉穩地說:“元帥,我覺得二位將軍說的都有道理。我們可先派小股部隊前去騷擾秦軍,挫其銳氣,再根據情況決定是主動出擊還是堅守。”
田秀微微點頭,思索片刻後說:“李將軍所言甚是,就依此計行事。先派一支精銳部隊前去騷擾秦軍,再觀其動向。”
眾將領命,各自準備去了。
田秀看著眾將離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這場大戰,必將是一場惡戰。
東胡。
圖安城。
姬丹帶著姬水和吳名士等人來到圖安王宮,聲稱要麵見圖安王
門口的衛士攔著他們不讓進。
這幾人已經來過好多次,也不知道他們每次來都和他們大王說了什麽,總之,每次他們大王都很不高興。
圖安王已經傳了命令,不許這幾人再去見他。
“各位大人,我說了,我們大王不見你們。”
姬丹惱了:“混賬,我們這次來是有重要情況要告知圖安王,耽誤了,唯你是問!”
衛士掏了掏耳朵,不為所動。
姬丹沒辦法了,急得要抓狂。
吳名士是個人精,立馬從兜裏掏出一錠銀子。
俗話說有錢好辦事,門口的衛兵收了錢,立馬就換了一副臉色。
“幾位大人在此處稍等,小的這就去稟報我們大王。”
片刻後,小兵出來:“幾位大人請進,我們大王有請。”
三人進到圖安王宮以後,一個穿著胡衣,戴著頂羽毛冠,手中握著一柄寶石權杖,長相很是粗獷的中年男人端坐在王座上,這人便是圖安王了。
圖安王看見這三人,就表現的相當不耐煩:“我說三位貴人,你們這次來找我又是什麽事?不會又想讓我出兵攻打趙國吧?我圖安是個小國,怎能打得贏強大的趙國呢?”
姬丹聽了以後忙說:“大王,這次的情況不一樣,鎮守我燕地的趙國大將楊端和已經被調到西方去和秦國交戰了,燕地如今的防衛非常空虛,大王隻需要借給我三千兵馬,本公子就有把握光複燕國。
等到燕國恢複,姬丹和整個燕國必不忘大王的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