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朱慈燃一行人再次出現在滁州城,看著麵前多了幾分肅殺少了幾分奢華的總兵府衙門,朱慈燃點了點頭,管中窺豹,從麵前的這座總兵府朱慈燃已經能夠想象的出這位靖南伯是個怎樣的人物。
與上次拜訪揚州的高傑一樣,此次依舊由史可法出麵向總兵府衙門的門衛遞上了拜帖,這些兵士聽到麵前的清瘦中年竟然是兵部尚書自然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雙手接過史可法的拜帖,腳步匆匆的想著衙門府內走去。
與上次不一樣,這次朱慈燃不僅沒有吃閉門羹,而且還是貴為一鎮總兵且有伯爵在身的黃得功親自出府相迎,此人一身戎裝,身材威武,麵容粗獷,一言一行均透露著武將的不羈。
這位粗獷大漢看著不遠處的史可法三步並兩步走到朱慈燃麵前,豪邁的說道:“史大人大駕光臨,真的讓老黃我那個什麽蓬什麽輝?”
對於黃得功史可法也算得上了解,但是也僅僅隻是了解,如今看到麵前的粗獷大漢竟然出府相迎,當即開口說道:“黃總兵貴為從二品武將,又有爵位在身,怎可出府相迎?這不是折煞本官了嗎?”
其實史可法所說到也是實情,自己這個兵部尚書也僅僅隻是正二品官吏,但是麵前的黃得功有爵位在身,若是真的走到一起,指不定是誰拜誰呢?不得不說,黃得功此舉,實在是給了自己天大的顏麵。
聽到史可法此言,麵前的粗獷大漢擺了擺手,毫不在意的說道:“那又如何?本總兵受朝廷賞識一路提拔至今日這般地位,但是對於史大人老黃我可是十分佩服的,大人雖是文官,但是卻一心為國,不是那些酸腐的文人可以比擬的,此番出府相迎,與官位無關!”
說到此處,黃得功指著站在總兵府衙門之前朱慈燃幾人的開口說道:“史大人,這些人······?”
聽到黃得功提及朱慈燃等人,史可法方才反應過來,看著周圍已經圍成一團的兵士,不由得開口提醒道:“靖南伯,此處並不是說話的地方。”
聽到史可法的提醒身材壯碩的黃得功撓了撓腦袋,尷尬一笑,開口說道:“是我疏忽了,史大人還有諸位裏麵請!”說罷,轉身看著周圍的兵士當即大聲喝斥道:“看什麽看,都給老子滾迴去!”被黃得功一番嗬斥,周圍的兵士縮了縮腦袋,頓做鳥獸散,可以看出對於黃得功這些兵士還是十分懼怕的。
大堂之上,眾人坐定,這次並沒有給黃得功開口的機會,史可法就開口簡單的交代了懿安皇後和朱慈燃的身份,以及當年有關懷衝太子一案的隱秘之事,並拿出傳國玉璽作證。
聽完這一切,黃得功並沒有絲毫的猶豫,對著懿安皇後和朱慈燃鄭重的行了一禮,算是認可了朱慈燃的身份。
看著麵前並沒有絲毫起疑的粗獷中年,朱慈燃疑惑的說道:“靖南伯似乎並不懷疑我的身份?”
笑了一聲,黃得功坦然說道:“臣信得過史可法史大人,而且殿下又有傳國玉璽在手,身份又有什麽好懷疑的呢?”
臉上出現短暫的驚愕,直到此刻朱慈燃方才發現麵前的粗獷中年看似粗獷豪邁,但實則粗中有細,並沒有表麵那般簡單,“大智若愚”恐怕是對麵前的這位靖南伯最好的描寫,不過轉頭一想也屬正常,畢竟能夠打拚出今日這般榮耀,麵前的男子靠的應該不僅僅是“勇武”二字。
停頓了半晌,黃得功滿是感慨地說道:“其實早在數月以前,先帝向天下各路總兵發布勤王詔書,臣曾不止一次請求鳳陽總督馬世英和鳳陽鎮守太監盧公公允許臣率領本部人馬入京勤王,但是奈何一直未得到二人的迴信,這才有了一月之前叛賊攻陷京師,先帝以身殉國的事情發生,可憐我大明近三百年的基業如今就要毀於一旦,臣怎能不心痛啊!”
“臣原本隻是普通小卒,先帝用人唯賢,不問出身,一路提拔至總兵,又加封伯爵之位,可憐陛下知遇之恩,臣卻無以迴報,臣心中有愧啊!”談及這些事情,麵前的黃得功眼眶微紅,似有晶瑩出現,捶胸頓足,臉上滿是懊悔痛心之意。
看著黃得功不似作假的神態,朱慈燃點了點頭,果然是忠義之將,走上前去,扶起因為愧疚而跪在地上的黃得功安慰道:“靖南伯之忠勇,皇叔在天之靈定然能夠知曉,絕不會怪罪靖南伯!”
“如今天下烽煙四起,正需要靖南伯這樣的忠勇之將捍衛我大明天下,皇叔雖然殉國,但是朱家子孫卻未死絕,本太子身負兩祖血脈,秉承皇叔遺誌,定要匡扶大明天下,掃平叛逆,蕩清山河,還於舊都,厚葬皇叔!”
“但是慈燃深知欲成大事絕不是憑借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因此,慈燃希望得到靖南伯以及靖南伯麾下諸位將軍的支持,皇叔未完成的遺誌,慈燃就是死也要完成!”深知麵前的靖南伯是崇禎帝一手提拔的將領,此人對於崇禎皇帝的知遇之恩是十分感激的,因此朱慈燃言語之間提及自己與崇禎帝的血緣的親近,無疑能夠最快的時間內贏得此人的認可。
果不其然,聽到朱慈燃這麽一番宣誓的話,麵前的粗獷大漢剛剛站起的身軀再次單膝跪下,朗聲說道:“太子殿下既然有此誌願,臣食君之祿,得先帝賞識方有今日,定然不會讓殿下孤軍奮鬥!”
臣就再次宣誓,“從今而後,我黃得功唯殿下馬首是瞻,殿下劍之所指,我等定然為殿下蕩平一切叛逆宵小!”
臉上浮現一抹笑容,沒有想到此行竟然如此順利,朱慈燃當即開口說道:“既如此,慈燃就多謝靖南伯相助之恩,靖南伯但請放心,事成之後,靖南侯之位向黃總兵虛位以待,就連靖南伯麾下諸將也各有封賞!”
聽到朱慈燃許下重諾,黃得功趕緊行了一禮,開口說道:“臣代麾下眾將多謝太子殿下提拔之恩!”
就在賓主談得正歡的時候,一個親衛走進大堂,對著黃得功躬身行了一禮,鄭重的說道:“稟伯爺,鳳陽總督馬大人求見!”
與上次拜訪揚州的高傑一樣,此次依舊由史可法出麵向總兵府衙門的門衛遞上了拜帖,這些兵士聽到麵前的清瘦中年竟然是兵部尚書自然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雙手接過史可法的拜帖,腳步匆匆的想著衙門府內走去。
與上次不一樣,這次朱慈燃不僅沒有吃閉門羹,而且還是貴為一鎮總兵且有伯爵在身的黃得功親自出府相迎,此人一身戎裝,身材威武,麵容粗獷,一言一行均透露著武將的不羈。
這位粗獷大漢看著不遠處的史可法三步並兩步走到朱慈燃麵前,豪邁的說道:“史大人大駕光臨,真的讓老黃我那個什麽蓬什麽輝?”
對於黃得功史可法也算得上了解,但是也僅僅隻是了解,如今看到麵前的粗獷大漢竟然出府相迎,當即開口說道:“黃總兵貴為從二品武將,又有爵位在身,怎可出府相迎?這不是折煞本官了嗎?”
其實史可法所說到也是實情,自己這個兵部尚書也僅僅隻是正二品官吏,但是麵前的黃得功有爵位在身,若是真的走到一起,指不定是誰拜誰呢?不得不說,黃得功此舉,實在是給了自己天大的顏麵。
聽到史可法此言,麵前的粗獷大漢擺了擺手,毫不在意的說道:“那又如何?本總兵受朝廷賞識一路提拔至今日這般地位,但是對於史大人老黃我可是十分佩服的,大人雖是文官,但是卻一心為國,不是那些酸腐的文人可以比擬的,此番出府相迎,與官位無關!”
說到此處,黃得功指著站在總兵府衙門之前朱慈燃幾人的開口說道:“史大人,這些人······?”
聽到黃得功提及朱慈燃等人,史可法方才反應過來,看著周圍已經圍成一團的兵士,不由得開口提醒道:“靖南伯,此處並不是說話的地方。”
聽到史可法的提醒身材壯碩的黃得功撓了撓腦袋,尷尬一笑,開口說道:“是我疏忽了,史大人還有諸位裏麵請!”說罷,轉身看著周圍的兵士當即大聲喝斥道:“看什麽看,都給老子滾迴去!”被黃得功一番嗬斥,周圍的兵士縮了縮腦袋,頓做鳥獸散,可以看出對於黃得功這些兵士還是十分懼怕的。
大堂之上,眾人坐定,這次並沒有給黃得功開口的機會,史可法就開口簡單的交代了懿安皇後和朱慈燃的身份,以及當年有關懷衝太子一案的隱秘之事,並拿出傳國玉璽作證。
聽完這一切,黃得功並沒有絲毫的猶豫,對著懿安皇後和朱慈燃鄭重的行了一禮,算是認可了朱慈燃的身份。
看著麵前並沒有絲毫起疑的粗獷中年,朱慈燃疑惑的說道:“靖南伯似乎並不懷疑我的身份?”
笑了一聲,黃得功坦然說道:“臣信得過史可法史大人,而且殿下又有傳國玉璽在手,身份又有什麽好懷疑的呢?”
臉上出現短暫的驚愕,直到此刻朱慈燃方才發現麵前的粗獷中年看似粗獷豪邁,但實則粗中有細,並沒有表麵那般簡單,“大智若愚”恐怕是對麵前的這位靖南伯最好的描寫,不過轉頭一想也屬正常,畢竟能夠打拚出今日這般榮耀,麵前的男子靠的應該不僅僅是“勇武”二字。
停頓了半晌,黃得功滿是感慨地說道:“其實早在數月以前,先帝向天下各路總兵發布勤王詔書,臣曾不止一次請求鳳陽總督馬世英和鳳陽鎮守太監盧公公允許臣率領本部人馬入京勤王,但是奈何一直未得到二人的迴信,這才有了一月之前叛賊攻陷京師,先帝以身殉國的事情發生,可憐我大明近三百年的基業如今就要毀於一旦,臣怎能不心痛啊!”
“臣原本隻是普通小卒,先帝用人唯賢,不問出身,一路提拔至總兵,又加封伯爵之位,可憐陛下知遇之恩,臣卻無以迴報,臣心中有愧啊!”談及這些事情,麵前的黃得功眼眶微紅,似有晶瑩出現,捶胸頓足,臉上滿是懊悔痛心之意。
看著黃得功不似作假的神態,朱慈燃點了點頭,果然是忠義之將,走上前去,扶起因為愧疚而跪在地上的黃得功安慰道:“靖南伯之忠勇,皇叔在天之靈定然能夠知曉,絕不會怪罪靖南伯!”
“如今天下烽煙四起,正需要靖南伯這樣的忠勇之將捍衛我大明天下,皇叔雖然殉國,但是朱家子孫卻未死絕,本太子身負兩祖血脈,秉承皇叔遺誌,定要匡扶大明天下,掃平叛逆,蕩清山河,還於舊都,厚葬皇叔!”
“但是慈燃深知欲成大事絕不是憑借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因此,慈燃希望得到靖南伯以及靖南伯麾下諸位將軍的支持,皇叔未完成的遺誌,慈燃就是死也要完成!”深知麵前的靖南伯是崇禎帝一手提拔的將領,此人對於崇禎皇帝的知遇之恩是十分感激的,因此朱慈燃言語之間提及自己與崇禎帝的血緣的親近,無疑能夠最快的時間內贏得此人的認可。
果不其然,聽到朱慈燃這麽一番宣誓的話,麵前的粗獷大漢剛剛站起的身軀再次單膝跪下,朗聲說道:“太子殿下既然有此誌願,臣食君之祿,得先帝賞識方有今日,定然不會讓殿下孤軍奮鬥!”
臣就再次宣誓,“從今而後,我黃得功唯殿下馬首是瞻,殿下劍之所指,我等定然為殿下蕩平一切叛逆宵小!”
臉上浮現一抹笑容,沒有想到此行竟然如此順利,朱慈燃當即開口說道:“既如此,慈燃就多謝靖南伯相助之恩,靖南伯但請放心,事成之後,靖南侯之位向黃總兵虛位以待,就連靖南伯麾下諸將也各有封賞!”
聽到朱慈燃許下重諾,黃得功趕緊行了一禮,開口說道:“臣代麾下眾將多謝太子殿下提拔之恩!”
就在賓主談得正歡的時候,一個親衛走進大堂,對著黃得功躬身行了一禮,鄭重的說道:“稟伯爺,鳳陽總督馬大人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