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能想到區區一件錦衣衛招募新員的事情竟然能夠扯到天下百姓和大明祖訓上麵,如此一來原本還心存想法的一些官員也不好再開口阻撓錦衣衛。
看著群臣俯首,朱慈燃自然也不好得寸進尺,凡事適可而止,若是真的因為這件事情引起群臣的不滿反而不好,想到此處,朱慈燃話音一轉,原本生硬的語氣也夾雜著幾絲和色,“諸位愛卿但請放心,隻要爾等忠心為國,心存百姓,朕同樣明白不會辜負爾等!”
事已至此,看著高高在上的年輕帝王態度如此堅決,一些頭腦靈活的群臣自然明白今意為崛起已成必然,當即對著高高在上的年輕帝王躬身說道:“吾皇聖明!”
示意眾人平身,看著沉默不言的群臣,朱慈燃若有若無的將目光掃向站在戶部尚書身後的馬士英,而後淡淡的說道:“諸位愛卿,還有何事?”
原本還拿不定主意生怕成為眾矢之的馬士英眼看著高高在上的年輕帝王如此暗示自己,壯了壯膽子,整了整衣襟,手持象牙笏走出隊列,對著高高在上的帝王躬身行禮,恭聲說道:“臣有本奏?”
心中微動,麵上卻不動聲色,朱慈燃清秀的麵容之上浮現一抹興趣,好奇的問道:“但不知愛卿所奏何事?”
“如今國事艱難,陛下新皇登基,朝廷國庫空虛,承蒙皇上看中,擢臣為戶部侍郎,理應為吾皇分憂,臣懇請皇上,重開商稅,充盈國庫!”
一語激起千層浪,臉上浮現一抹驚訝,看著聽到此言臉色巨變的群臣,朱慈燃將目光在大殿之中的群臣掃了個遍,問道:“諸位愛卿,以為馬大人此番建議是否妥當?”
聽到朱慈燃垂詢,人群之中站出一位一身青袍頭戴二梁朝冠的文官,站出身來,對著朱慈燃行了一禮,而後指著馬士英開口說道:“啟稟皇上,馬大人此言誤國誤君,我大明自太祖皇帝曆朝以來,就講究與民休養生息,不與民爭利,正如馬大人所言,陛下新皇登基,朝廷人心未穩,若是此刻貿然重開商稅,恐怕會引得天下百姓的不安,屆時人心大亂,恐怕難以收拾!”
此人言罷,文武百官之中足足站出三十幾位,對著高高在上的朱慈燃紛紛開口說道:“臣附議!”
朱慈燃留意到站出的這些人大多都是文官,其中又以禮部和翰林院的人數最多,其中甚至有一位官至正三品的侍郎站出來,朱慈燃清楚地感覺到朝上百官對於此事的看法,但是朱慈燃並不想放棄。
對著似乎已然成為眾矢之的的馬士英,開口說道:“馬愛卿,諸位愛卿的意見想必你也看到了,可有什麽反駁的?”
聽到此言,麵容清瘦的馬士英知道現在已經不能反悔,當即咬緊牙關,開口道:“迴稟皇上,剛剛這位大人此言差矣,我太祖皇帝雖然講究不與民爭利,但是這裏的民確實指的是大明的天下百姓,而不是金陵以及江南的那些富戶豪強,就算是洪武年間,太祖皇帝也從來都沒有取消商稅過,這位大人可不要故意混淆是非!”
“而且臣身為戶部侍郎,對於如今國庫的情況了如指掌,知道皇上就連修繕皇宮都要東拚西湊,諸位大人不妨看看金陵城內那些大戶,一擲千金,吃頓飯,聽場曲動輒都要上百兩銀子,臣等身為臣子,卻不能為皇上分憂,臣心中有愧!”說出這麽一番話,一半是出自真心,一半是馬士英的心機,就是想借此激起這位年輕帝王心中的不滿,給自己上位的機會。
隻是結果似乎出乎馬士英的預料,聽到此言,高高在上的年輕帝王臉上流出一絲一毫的憤怒,馬士英不相信說出這麽一番話,麵前的這位帝王會真的沒有一絲一毫的怒火,之所以表現的這般隨意,恰恰能夠說明這位帝王心中的怒火到底有多旺?
將目光投向站在文臣序列的幾位大學士和六部尚書,朱慈燃麵上無喜無悲,讓人看不出半點異常,“諸位愛卿,以為是否應該重開商稅?”
站在文官第四位頭戴七梁朝冠身著一品緋袍的大學士王鐸左右看了一眼,開口說道:“迴稟皇上,不讚同馬大人重開商稅的意見,自泰昌元年到如今取消商稅已經已近三十年,若是此刻重新征收商稅難免會引起天下百姓的不安,屆時人心思動,不利於皇上的統治!”
揮了揮手,朱慈燃將目光投向身形相對靠後麵容保養的極佳的禮部侍郎錢謙益,開口問道:“錢大人是否認可此事?”
似乎沒有想到年輕帝王竟然會問自己,走出隊列,身著緋袍的錢謙益行了一禮,不焦不燥的迴道:“迴稟皇上,臣認為大學士言之有理!”
心中一陣冷笑,這樣的結果沒有出乎朱慈燃的預料,藏在袖中的手指微微握緊,朱慈燃將目光投向了站在文官首位的史可法。
眼看著朱慈燃把目光投向自己,史可法一臉為難,似乎並不想參與此事,但是看著年輕帝王不容置疑的臉色,知道迴避不了的史可法躬身迴道:“臣···認為王大人言之有理,現在重開商稅,的確會讓人心思變!”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確讓朱慈燃心中的最後一絲期望破碎。
斂住臉上的失落,朱慈燃將目光投向幾位大學士身後的六部九卿的各部要員,站起身來,淡淡的說道:“諸位愛卿的意思朕已然了解,如今看來,現在的確不是重開商稅的時機,但是馬愛卿所奏也是出於忠心,為君分憂,朕甚感欣慰!”
聽到高高在上的年輕帝王此言,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短暫的寂靜之後,奉天殿內,皇上聖明之聲響徹大殿!
斂住心頭的怒火,看著躬身俯首的文武百官,聽著縈繞耳邊的讚揚之聲,朱慈燃嘴角冷笑,真把自己當成傻子了,對著身旁的韓讚周點了點頭,而後率先向著殿外走去!
看著群臣俯首,朱慈燃自然也不好得寸進尺,凡事適可而止,若是真的因為這件事情引起群臣的不滿反而不好,想到此處,朱慈燃話音一轉,原本生硬的語氣也夾雜著幾絲和色,“諸位愛卿但請放心,隻要爾等忠心為國,心存百姓,朕同樣明白不會辜負爾等!”
事已至此,看著高高在上的年輕帝王態度如此堅決,一些頭腦靈活的群臣自然明白今意為崛起已成必然,當即對著高高在上的年輕帝王躬身說道:“吾皇聖明!”
示意眾人平身,看著沉默不言的群臣,朱慈燃若有若無的將目光掃向站在戶部尚書身後的馬士英,而後淡淡的說道:“諸位愛卿,還有何事?”
原本還拿不定主意生怕成為眾矢之的馬士英眼看著高高在上的年輕帝王如此暗示自己,壯了壯膽子,整了整衣襟,手持象牙笏走出隊列,對著高高在上的帝王躬身行禮,恭聲說道:“臣有本奏?”
心中微動,麵上卻不動聲色,朱慈燃清秀的麵容之上浮現一抹興趣,好奇的問道:“但不知愛卿所奏何事?”
“如今國事艱難,陛下新皇登基,朝廷國庫空虛,承蒙皇上看中,擢臣為戶部侍郎,理應為吾皇分憂,臣懇請皇上,重開商稅,充盈國庫!”
一語激起千層浪,臉上浮現一抹驚訝,看著聽到此言臉色巨變的群臣,朱慈燃將目光在大殿之中的群臣掃了個遍,問道:“諸位愛卿,以為馬大人此番建議是否妥當?”
聽到朱慈燃垂詢,人群之中站出一位一身青袍頭戴二梁朝冠的文官,站出身來,對著朱慈燃行了一禮,而後指著馬士英開口說道:“啟稟皇上,馬大人此言誤國誤君,我大明自太祖皇帝曆朝以來,就講究與民休養生息,不與民爭利,正如馬大人所言,陛下新皇登基,朝廷人心未穩,若是此刻貿然重開商稅,恐怕會引得天下百姓的不安,屆時人心大亂,恐怕難以收拾!”
此人言罷,文武百官之中足足站出三十幾位,對著高高在上的朱慈燃紛紛開口說道:“臣附議!”
朱慈燃留意到站出的這些人大多都是文官,其中又以禮部和翰林院的人數最多,其中甚至有一位官至正三品的侍郎站出來,朱慈燃清楚地感覺到朝上百官對於此事的看法,但是朱慈燃並不想放棄。
對著似乎已然成為眾矢之的的馬士英,開口說道:“馬愛卿,諸位愛卿的意見想必你也看到了,可有什麽反駁的?”
聽到此言,麵容清瘦的馬士英知道現在已經不能反悔,當即咬緊牙關,開口道:“迴稟皇上,剛剛這位大人此言差矣,我太祖皇帝雖然講究不與民爭利,但是這裏的民確實指的是大明的天下百姓,而不是金陵以及江南的那些富戶豪強,就算是洪武年間,太祖皇帝也從來都沒有取消商稅過,這位大人可不要故意混淆是非!”
“而且臣身為戶部侍郎,對於如今國庫的情況了如指掌,知道皇上就連修繕皇宮都要東拚西湊,諸位大人不妨看看金陵城內那些大戶,一擲千金,吃頓飯,聽場曲動輒都要上百兩銀子,臣等身為臣子,卻不能為皇上分憂,臣心中有愧!”說出這麽一番話,一半是出自真心,一半是馬士英的心機,就是想借此激起這位年輕帝王心中的不滿,給自己上位的機會。
隻是結果似乎出乎馬士英的預料,聽到此言,高高在上的年輕帝王臉上流出一絲一毫的憤怒,馬士英不相信說出這麽一番話,麵前的這位帝王會真的沒有一絲一毫的怒火,之所以表現的這般隨意,恰恰能夠說明這位帝王心中的怒火到底有多旺?
將目光投向站在文臣序列的幾位大學士和六部尚書,朱慈燃麵上無喜無悲,讓人看不出半點異常,“諸位愛卿,以為是否應該重開商稅?”
站在文官第四位頭戴七梁朝冠身著一品緋袍的大學士王鐸左右看了一眼,開口說道:“迴稟皇上,不讚同馬大人重開商稅的意見,自泰昌元年到如今取消商稅已經已近三十年,若是此刻重新征收商稅難免會引起天下百姓的不安,屆時人心思動,不利於皇上的統治!”
揮了揮手,朱慈燃將目光投向身形相對靠後麵容保養的極佳的禮部侍郎錢謙益,開口問道:“錢大人是否認可此事?”
似乎沒有想到年輕帝王竟然會問自己,走出隊列,身著緋袍的錢謙益行了一禮,不焦不燥的迴道:“迴稟皇上,臣認為大學士言之有理!”
心中一陣冷笑,這樣的結果沒有出乎朱慈燃的預料,藏在袖中的手指微微握緊,朱慈燃將目光投向了站在文官首位的史可法。
眼看著朱慈燃把目光投向自己,史可法一臉為難,似乎並不想參與此事,但是看著年輕帝王不容置疑的臉色,知道迴避不了的史可法躬身迴道:“臣···認為王大人言之有理,現在重開商稅,的確會讓人心思變!”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確讓朱慈燃心中的最後一絲期望破碎。
斂住臉上的失落,朱慈燃將目光投向幾位大學士身後的六部九卿的各部要員,站起身來,淡淡的說道:“諸位愛卿的意思朕已然了解,如今看來,現在的確不是重開商稅的時機,但是馬愛卿所奏也是出於忠心,為君分憂,朕甚感欣慰!”
聽到高高在上的年輕帝王此言,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短暫的寂靜之後,奉天殿內,皇上聖明之聲響徹大殿!
斂住心頭的怒火,看著躬身俯首的文武百官,聽著縈繞耳邊的讚揚之聲,朱慈燃嘴角冷笑,真把自己當成傻子了,對著身旁的韓讚周點了點頭,而後率先向著殿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