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實行兩都製,北都為北京,南都為金陵,自從甲申三月十九日闖賊攻破大明京師,崇禎帝吊死眉山殉國而死,短短的幾個月內,北都數次易主,相比於兵荒馬亂屢遭兵禍的北都,南都金陵因為新帝的登基,獲得了江北四鎮的支持,相比於北都的境況無疑要幸運很多。
隨著北都的淪陷,如今的金陵儼然已經成為大明朝廷唯一的政治軍事中心,時值國難,北方百姓不斷湧入金陵城內,金陵城此刻反而有一種病態的熱鬧。
金陵城聚寶門,一個麵色憨厚身著粗布短褐的中年漢子吃力的拉著一個製作粗餐簡單的板車,放眼望去,車上躺著一個臉色蒼白頭發花白的瘦削老者,已過耳順之年的老者躺在枯草鋪就的木車上麵,渾濁的雙眼半閉著,氣喘籲籲,時不時地咳嗽一聲,每咳嗽一聲,嘴角都會有著鮮血溢出,明顯命不久矣,一路之上引得行人紛紛避讓。
看著不遠處的聚寶門,憨厚漢子咧嘴一笑,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無論是神情還是舉止均是讓人感覺不到絲毫出奇之處。
金陵城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皇城,威淩天下的皇宮和無數達官顯貴和公府侯門大都位於皇城之內,皇城之外才是金陵城內城,能夠在內城居住的雖然不是王侯將相但也是身份不低富戶豪紳,內城之外再鑄金陵城外郭拱衛南都安危,金陵城外郭的建造並不拘於常規,外郭的建造完全是依金陵城周圍山川走勢河水流向建造而成,如此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勢,絕對算得上易守難攻的軍事要塞。
金陵城外郭與內城之間則是廣大普通百姓聚居地和繁華的商業區,內城與城郭之間的麵積大,無論是南京守備大營還是孝陵衛均是位於城郭與內城之間。
也正是因為有著城郭的守護,聚寶門前的守衛並不多,僅僅隻有六七十人,為首的是一個總旗官,也許是平日無法無天慣了,看著麵前拉著板車以及躺在車上半死不活的老者,這位麵容囂張的總旗官,上前提了提車輪,懶散的問道:“你們是哪裏人氏?出城幹什麽?有沒有官服加蓋的印信?”
麵對著總旗官的囂張,憨厚男子猶如沒見過世麵一般縮了縮腦袋,愣了半晌,方才咧嘴,躬身迴道:“迴官爺的話,俺是王二虎,聚寶門外雙橋店王家莊人氏,扯上躺著的是俺爹。這是俺們的印信。”說著從懷中掏出兩張皺皺巴巴蓋著官服打印的粗糙紙張,遞到了總旗官的麵前。
隨意的掃了一眼麵前的印信,並沒有絲毫紕漏,總旗官看著看著畏畏縮縮的憨厚漢子,很是滿意此人的表現,目光一瞥,看到躺在車上半死不活的花發老者,疑惑的問道:“你爹得的是什麽病?”
麵對著總旗官的問話,憨厚男子不敢怠慢,當即略顯委屈的迴道:“官爺,聽俺隔壁的二狗子說這金陵城內的百姓醫術可好了,就連天上神仙救不了的病都能治,這不,俺辛辛苦苦攢了一年的錢,好不容易攢夠了就帶著得了肺癆的老爹進城。哪想他們坑了俺的錢,還沒有治好俺爹的病,官爺您可要為俺做主了。”
原本好感到好笑,但是當聽到這個看上去半死不活的老家夥竟然得了肺癆,當即臉色一變,身形向後退了一大步,喝道:“混賬,既是肺癆,還不早說,快滾。”與無知的憨厚男子相比,總旗官可是清楚的知道肺癆可是出了名的不治之症,沾者即死。此刻總旗官不由得罵了聲晦氣。
似乎沒有想到剛剛還與自己有說有笑的總旗官突然之間態度轉變竟然如此之大,憨厚男子撓了撓腦袋,看著已經持刀上來驅逐的兵士,咧嘴一笑,拉起板車,向著麵前聚寶門外走去。
聚寶門外三裏外,一處樹蔭之下,憨厚男子環顧左右確定沒人跟隨之後,收起臉上的傻氣,取而代之的之前所未有的凝重,趕忙走到板車之上,看著已經睜開雙眼的“老者”,擔憂的問道:“公子,接下來道路不平,恐怕無法拉車行走了,大概還有十裏的路程才能趕到孝陵衛大營,公子傷勢未愈,就讓李炎背公子吧。”
扯去頭套,揭去粘在嘴上的胡須,看著天色日落西山,天色轉暗,捂著心口,艱難的坐起身來,這次朱慈然並沒有逞強,開口說道:“如今剩給我們的時間並沒有多少,無論如何今夜一定要感到孝陵衛大營。”
看著胸口滲出的血跡,抽著涼氣的朱慈燃苦笑一聲,慶幸道:“幸虧剛剛守門兵士沒有上前監察,他們若是真的近前,必然會發現異樣。”
看著即使身負重傷變得虛弱無比的年輕帝王依然沒有喪失信心,李炎拍著胸脯保證道:“公子放心,李炎常年在山林打獵,有的是力氣,今天俺一定把公子安然無恙的送到孝陵衛大營當中。”
看著麵前的年輕帝王點了點頭,李炎再也沒有廢話,蹲下身來,將朱慈然背在身上,叮囑道:“公子,李炎可開始走了。”
正如李炎所說,常年在山林之間與那些野獸鬥智鬥勇,奔波追逐,無數次的生死曆練,早讓李炎練就了一身不錯的力氣,再加上朱慈然身形瘦削,算不上很重,所以即使背著一人,李炎的腳步依然沒有半分停頓,健步如飛的向著孝陵衛的大營湧去。
十裏左右的路程,即使背著一人,李炎也僅僅用了一個時辰就趕到孝陵衛大營,已經抵達目的地的李炎鬆了一口氣,看著麵前燈火通明旌旗招展的大營,李炎小聲的提醒道:“公子,我們已經到了。”
經過一個時辰的顛簸,朱慈燃的麵容更加蒼白,不知何時心口已經完全被鮮血浸透,幸虧受傷對於朱慈燃來說,已經成為家常便飯,若是換做尋常人受了如此重傷,恐怕早已昏迷,之所以能夠堅持到現在除了對於受傷習以為常,更多的卻是憑借朱慈燃兩世為人的過人意誌。
在李炎的攙扶下,勉強站起身來,看著因為自己兩人的到來,已經圍了上來的孝陵門衛,朱慈燃沒有絲毫的慌張,有氣無力的說道:“快······快去統稟你們的指揮使,就說金陵故人來訪,讓他兌現其當日許下的諾言。”
隨著北都的淪陷,如今的金陵儼然已經成為大明朝廷唯一的政治軍事中心,時值國難,北方百姓不斷湧入金陵城內,金陵城此刻反而有一種病態的熱鬧。
金陵城聚寶門,一個麵色憨厚身著粗布短褐的中年漢子吃力的拉著一個製作粗餐簡單的板車,放眼望去,車上躺著一個臉色蒼白頭發花白的瘦削老者,已過耳順之年的老者躺在枯草鋪就的木車上麵,渾濁的雙眼半閉著,氣喘籲籲,時不時地咳嗽一聲,每咳嗽一聲,嘴角都會有著鮮血溢出,明顯命不久矣,一路之上引得行人紛紛避讓。
看著不遠處的聚寶門,憨厚漢子咧嘴一笑,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無論是神情還是舉止均是讓人感覺不到絲毫出奇之處。
金陵城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皇城,威淩天下的皇宮和無數達官顯貴和公府侯門大都位於皇城之內,皇城之外才是金陵城內城,能夠在內城居住的雖然不是王侯將相但也是身份不低富戶豪紳,內城之外再鑄金陵城外郭拱衛南都安危,金陵城外郭的建造並不拘於常規,外郭的建造完全是依金陵城周圍山川走勢河水流向建造而成,如此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勢,絕對算得上易守難攻的軍事要塞。
金陵城外郭與內城之間則是廣大普通百姓聚居地和繁華的商業區,內城與城郭之間的麵積大,無論是南京守備大營還是孝陵衛均是位於城郭與內城之間。
也正是因為有著城郭的守護,聚寶門前的守衛並不多,僅僅隻有六七十人,為首的是一個總旗官,也許是平日無法無天慣了,看著麵前拉著板車以及躺在車上半死不活的老者,這位麵容囂張的總旗官,上前提了提車輪,懶散的問道:“你們是哪裏人氏?出城幹什麽?有沒有官服加蓋的印信?”
麵對著總旗官的囂張,憨厚男子猶如沒見過世麵一般縮了縮腦袋,愣了半晌,方才咧嘴,躬身迴道:“迴官爺的話,俺是王二虎,聚寶門外雙橋店王家莊人氏,扯上躺著的是俺爹。這是俺們的印信。”說著從懷中掏出兩張皺皺巴巴蓋著官服打印的粗糙紙張,遞到了總旗官的麵前。
隨意的掃了一眼麵前的印信,並沒有絲毫紕漏,總旗官看著看著畏畏縮縮的憨厚漢子,很是滿意此人的表現,目光一瞥,看到躺在車上半死不活的花發老者,疑惑的問道:“你爹得的是什麽病?”
麵對著總旗官的問話,憨厚男子不敢怠慢,當即略顯委屈的迴道:“官爺,聽俺隔壁的二狗子說這金陵城內的百姓醫術可好了,就連天上神仙救不了的病都能治,這不,俺辛辛苦苦攢了一年的錢,好不容易攢夠了就帶著得了肺癆的老爹進城。哪想他們坑了俺的錢,還沒有治好俺爹的病,官爺您可要為俺做主了。”
原本好感到好笑,但是當聽到這個看上去半死不活的老家夥竟然得了肺癆,當即臉色一變,身形向後退了一大步,喝道:“混賬,既是肺癆,還不早說,快滾。”與無知的憨厚男子相比,總旗官可是清楚的知道肺癆可是出了名的不治之症,沾者即死。此刻總旗官不由得罵了聲晦氣。
似乎沒有想到剛剛還與自己有說有笑的總旗官突然之間態度轉變竟然如此之大,憨厚男子撓了撓腦袋,看著已經持刀上來驅逐的兵士,咧嘴一笑,拉起板車,向著麵前聚寶門外走去。
聚寶門外三裏外,一處樹蔭之下,憨厚男子環顧左右確定沒人跟隨之後,收起臉上的傻氣,取而代之的之前所未有的凝重,趕忙走到板車之上,看著已經睜開雙眼的“老者”,擔憂的問道:“公子,接下來道路不平,恐怕無法拉車行走了,大概還有十裏的路程才能趕到孝陵衛大營,公子傷勢未愈,就讓李炎背公子吧。”
扯去頭套,揭去粘在嘴上的胡須,看著天色日落西山,天色轉暗,捂著心口,艱難的坐起身來,這次朱慈然並沒有逞強,開口說道:“如今剩給我們的時間並沒有多少,無論如何今夜一定要感到孝陵衛大營。”
看著胸口滲出的血跡,抽著涼氣的朱慈燃苦笑一聲,慶幸道:“幸虧剛剛守門兵士沒有上前監察,他們若是真的近前,必然會發現異樣。”
看著即使身負重傷變得虛弱無比的年輕帝王依然沒有喪失信心,李炎拍著胸脯保證道:“公子放心,李炎常年在山林打獵,有的是力氣,今天俺一定把公子安然無恙的送到孝陵衛大營當中。”
看著麵前的年輕帝王點了點頭,李炎再也沒有廢話,蹲下身來,將朱慈然背在身上,叮囑道:“公子,李炎可開始走了。”
正如李炎所說,常年在山林之間與那些野獸鬥智鬥勇,奔波追逐,無數次的生死曆練,早讓李炎練就了一身不錯的力氣,再加上朱慈然身形瘦削,算不上很重,所以即使背著一人,李炎的腳步依然沒有半分停頓,健步如飛的向著孝陵衛的大營湧去。
十裏左右的路程,即使背著一人,李炎也僅僅用了一個時辰就趕到孝陵衛大營,已經抵達目的地的李炎鬆了一口氣,看著麵前燈火通明旌旗招展的大營,李炎小聲的提醒道:“公子,我們已經到了。”
經過一個時辰的顛簸,朱慈燃的麵容更加蒼白,不知何時心口已經完全被鮮血浸透,幸虧受傷對於朱慈燃來說,已經成為家常便飯,若是換做尋常人受了如此重傷,恐怕早已昏迷,之所以能夠堅持到現在除了對於受傷習以為常,更多的卻是憑借朱慈燃兩世為人的過人意誌。
在李炎的攙扶下,勉強站起身來,看著因為自己兩人的到來,已經圍了上來的孝陵門衛,朱慈燃沒有絲毫的慌張,有氣無力的說道:“快······快去統稟你們的指揮使,就說金陵故人來訪,讓他兌現其當日許下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