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李如鬆魂不守舍的坐著,腦子裏亂七八糟的也不知在想什麽。


    殺人這種事李大將也幹過,但一言不合就殺友邦使節,還是有點太過於震撼了。


    “李老兄?李提督?李如鬆!”林經略連續喊了好幾聲,才把李如鬆“喚醒”。


    李如鬆抬起頭來,下意識的說了句:“何事?”


    林泰來還沒想好從哪說起,就順口問道:“遼東薊鎮調兵歸你統領,現在可出動兵馬有多少?”


    李如鬆答道:“三萬有餘,隨時可以出兵。”


    林經略便感覺,這仗比曆史上富裕多了。


    在曆史上,由李如鬆為主將,率領入朝的這波兵力實際大概在三萬四千人左右。


    而現在隻李如鬆這邊就有三萬餘人,還有麻貴的宣大軍、董一元的延綏三邊軍,加起來已經有六萬了。


    當然,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就是,後勤壓力也倍增。


    明軍戰鬥力沒問題,但在朝鮮帶著豬隊友作戰,後勤一直是個拖後腿的大問題。


    不過讓林經略一直最焦慮的後勤問題,跟李如鬆說不著,李如鬆也解決不了。


    故而林經略又想起另一個問題:“我讓你先赴遼東,所辦的事情如何了?”


    李如鬆反問道:“指的是哪件?”


    不是李大將糊塗,而是林泰來先前交待了很多事情,一時不知道這迴提起的是哪個。


    於是林泰來隨便說了一件:“命你打造楯車,已經有多少輛了?”


    楯車就是在原本曆史時空裏,女直人所善用的一種攻城器械。


    其結構並不複雜,就是在雙輪車上豎立起巨大的木牌,形似可移動的巨盾,木牌厚度可達二到五寸,並且還要包上鐵皮和牛皮。


    每輛楯車可以遮蔽二三十人,對大小磚石、火柴、輕型火器都有很好的防禦功能,在攻城戰中用處非常大。


    林泰來想起了曆史上的後金用楯車攻城效果不錯,就想著拿來借鑒。


    李如鬆想了想後,迴答說:“到目前已經打造了三四十輛楯車”


    林泰來語氣有點嚴厲,不滿的說:“怎麽才這麽點?還是說,你們李家人在遼東的能量也就這麽迴事?”


    李如鬆連忙叫屈說:“絕非督造不力!而是你所說的楯車要用到大量巨木和牛皮,這些可都是不容易搜集的東西!”


    林泰來便指示說:“第一,如今朝鮮國城池都被倭兵所據,進入鮮境後首先要麵臨的就是攻城,至少要先將平壤奪下。


    第二,倭兵非常喜歡築壘而守,而且是隨時隨地的築壘,然後利用火槍防守。


    所以無論攻城,還是與倭兵對戰,楯車用處極大,很克製倭兵戰法,至少可以減輕我軍傷亡!”


    李如鬆答道:“盡力督造就是。”


    林經略還是怕李如鬆不重視,又強調道:“你們遼東薊鎮都習慣了與北虜衝突,但從現在開始,你要將麵對北虜的戰法都暫時放下!


    倭兵與北虜是截然不同的敵軍,如果你仍然習慣性的自恃鐵騎勇猛,輕視器械,是要吃大虧的!”


    李如鬆不想聽訓,岔開話題問道:“伱從哪裏得來的楯車樣式?”


    林泰來忽然詭異的笑了笑:“說起你可能不信,我是建州女直人那裏學來的。


    聽說早在萬曆十二年,建州女直就開始使用尚不成熟的楯車,然後一直在改良改進。


    聽說現在建州女直的兵員編組裏,每牛錄有四輛楯車,約莫三分之一的兵員都能結合楯車作戰。”


    先前幾年一直是李成梁鎮守遼東,李如鬆大部分時間隻能在京師,所以李如鬆對建州女直的情況並不是非常熟悉。


    聽到這裏,李如鬆隻能感慨,林泰來對建州女直真是“刻骨銘心”,方方麵麵了如指掌。


    此時林泰來又趁機寫“小作文”,半真半假的說:“難道你就沒想過,建州女直奴兒哈赤如此大力推廣楯車,圖的是什麽?


    他們女直人各部互相攻殺,充其量打打營寨,需要大規模使用楯車麽?


    而且建州女直多身處山林之間,巨大的楯車行動也沒那麽方便吧?”


    李如鬆:“.”


    難道你這意思,是說建州女直已經有了攻打大明城池邊堡的想法?至少是開始進行技術準備了?


    並不是林泰來生性囉嗦,總想在李如鬆麵前反複說奴兒哈赤的壞話。


    而是奴兒哈赤和李家之間幹係太深了,林泰來既想收拾建州女直,又不想讓李家插手或者引起反彈,正所謂打狗看主人。


    李如鬆現在可以深深理解,收拾建州女直是林經略的“核心訴求”了,重視程度甚至與反攻倭寇不相上下,不容任何反對。


    “我確實跟建州女直不熟!”最後李如鬆又一次表態說。


    林泰來深深歎口氣,要操心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對部下將官的情緒要操心,糧草籌集問題要操心,戰略戰役準備部署要操心,與朝鮮國的外交要操心,還踏馬的要分心收拾建州女直。


    諸葛亮就是這麽累死的吧?


    及到次日,林經略與另一個征調來的大總兵麻貴會見。


    麻總兵禮數周到,先甲胄拜見才換了常服,就是臉色不太開心的樣子。


    林經略問道:“你部現有多少可戰官兵?”


    麻貴答道:“一萬七千餘人,皆為宣大精選之兵。”


    林經略就鼓勵了一句:“如此甚好。”


    然後就聽到麻貴抱怨說:“林軍門啊,我為國效力、為你賣命都沒問題,可你說過,我與李如鬆不分主從,並為各路主將。


    結果現在他被加為提督東征軍務總兵官,那我豈不又成了他的附從?”


    麻貴這情緒吧,也在很多人意料之中。


    一是將官行業號稱東李西麻,李家麻家是並稱的,肯定有別苗頭的心思。


    二是麻貴比李如鬆輩分高,資格老,肯定不願意屈居李如鬆之下。


    至於上次打寧夏,那是因為麻貴剛被起複,隻掛著副總兵銜,人窮誌短的沒法和李如鬆爭。


    聽到麻貴的抱怨,林泰來也很無奈的迴應說:“朝廷突然給他加職,本部院又有什麽辦法?又不是本部院舉薦的。”


    麻貴糾纏著說:“那在下不甚樂意,在下也要加為提督軍務的總兵官,軍門該向朝廷推薦一下。


    他是提督東征軍務總兵官,那我可以做一個提督禦倭總兵官,如何?”


    林泰來:“.”


    你這是為難我胖虎!正當這時候,崔五魁進來稟報說:“朝鮮國新的遠接使到了!”


    林泰來聞言還挺詫異的,“來的這麽快?”


    崔五魁道:“畢竟朝鮮國君臣就在江對岸,也就是再派人過個江的事情。”


    “帶進來吧!”百忙纏身的林經略不耐煩的吩咐說。


    然後又對麻貴說:“老麻啊!你稍坐一會兒,待我先與朝鮮國使節說幾句話!”


    不多時,便看到個身穿紅袍的朝鮮國官員昂首而入,又呈交上了《迎詔儀注》。


    林泰來打開看去,找到了那一行,上麵居然還是“行鞠躬禮”四個大字,並沒有改成“行五拜三叩禮”。


    遠接使還在說話:“在下柳根前,奉差前來與”


    林泰來抬起頭就言簡意賅的說:“刀斧手!斬首!”


    張武帶著人從外麵進來,拖著這個叫柳根前的就往門外走。


    其實林泰來真沒想到,江對岸第二次遠接使來,竟然還是堅持“鞠躬禮”。


    但是再細想,這似乎也挺符合半島人那種不切實際盲目偏執的心性特征,就好比是後世棒國人非要去塔利班那邊傳播耶穌教。


    頃刻之間,朝鮮國新遠接使的首級又擺在了幕府屬員崔五魁麵前。


    林經略吩咐說:“崔行人你再送過江去,叫朝鮮國再換個人來!”


    又去送首級?崔五魁恍恍惚惚,自己不會被朝鮮國給砍了吧?


    作為一個老外交員,崔行人開始懷疑,林經略是不是想把朝鮮國君臣團滅,所以需要一個借口。


    而自己如果被朝鮮國砍了,就會成為這個“借口”?


    林泰來把崔五魁打發走了,然後又對麻貴罵罵咧咧的說:


    “垃圾!真是浪費時間!我現在諸事繁忙,最討厭這種用廢話浪費我時間的垃圾!”


    麻貴連忙起身道:“下官就不打擾了,迴去整訓兵馬,隨時跟隨軍門出征!”


    麻總兵邊走邊想,去年在寧夏時,也沒發現林軍門如此瘋批啊?


    這次居然對友邦使節說殺就殺,難道東征壓力太大了?


    又到次日,林泰來接見了第三個大總兵董一元。為表示尊重,所以對這種第一級別的大將都是單獨接見。


    董一元也是老老實實的以軍禮相見,而且也沒有出什麽幺蛾子。


    正當林經略仔細問話時,崔五魁進來了,很麻木的稟報:“又又又有朝鮮國遠接使到了。”


    林經略興趣缺缺的說:“帶進來!”


    崔五魁忍不住提醒說:“這次遠接使乃是朝鮮國吏曹判書李德馨,可類比為朝鮮國的天官塚宰。”


    要是把朝鮮國的“吏部尚書”也殺了,那就真有點過分了啊。


    林泰來不耐煩的說:“我管他是什麽官職,隻看他懂事不懂事!”


    不多時,便見這個叫李德馨的遠接使進入大堂,年紀大約三十多歲。


    林泰來翻了翻新呈上來的《迎詔儀注》,這次終於改成了“行五拜三叩禮”。


    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開口嘲弄道:“看來能當使節的人不夠殺了。”


    李德馨正色道:“閣下貴為上邦大人,怎可”


    砰!林泰來拍了下公案,淡淡地問:“你確定要與我講禮?”


    在朝鮮國大臣裏,李德馨算是情商比較高的,此刻閉上了嘴。


    如果麵對別人,或許還可以據理力爭一下,但麵對這位林經略,作死那就真的會死啊。


    林泰來感慨道:“終於來了個懂事的,賞座!”


    等李德馨坐下後,林泰來就說:“皇帝詔書擇吉日用龍亭送過江,貴國國王按儀注郊迎即可,記得要五叩三拜。


    但我就先不過去了,畢竟這邊事務實在太多,我無暇分身。”


    然後林經略又說:“大明皇帝已經允許,貴國國王過江到遼東避禍。


    所以接了詔書後,請貴國國王移居到寬甸堡,等待倭亂平定。”


    李德馨猶豫了片刻後,答複說:“我國王上又決意,不過江避禍了。”


    林泰來怒道:“當初是你們迫於形勢,苦苦哀求過江避禍!


    我大明皇帝憐憫你們,才允許你們暫居寬甸堡,結果你們王上現在居然又不想過江了?”


    李德馨苦笑幾聲,那時候義州也岌岌可危,君臣在義州當然沒有安全感,所以才想過江進入遼東避禍。


    現在大明天兵雲集鴨綠江對岸,這邊義州也基本已經安全無憂了,那還去遼東寄人籬下幹什麽?


    林泰來冷笑著說:“如果貴國王上不肯過江來遼東避禍,那我大明官軍也絕對不會過江去朝鮮殺倭!”


    李德馨:“.”


    聽你林經略這強迫語氣,如果國王過了江進入遼東,到底是避禍,還是羊入虎口?


    他隱隱約約的感覺到,這次可能真會引狼入室了,林經略怎麽看也不像是個良善人。


    難道是想把王上騙過去,效仿楚懷王故事?


    林泰來繼續蠻橫的施壓說:“你們王上一日不過江,我們大軍也一日不出兵!看誰先耐不住!”


    李德馨忍無可忍的說:“林經略這種賭氣話,不覺得如同兒戲麽?”


    林泰來答話道:“是不是兒戲,你試試看?”


    如果換成別人說這話,李德馨隻當是虛言恐嚇。但是林經略說這話,他就不敢賭了!


    以這位經略大臣的變態性格,大概真幹得出來!


    想了又想,李德馨隻能說:“對此我無法做主,隻能迴去後報與王上。”


    林泰來輕笑道:“不急!隻要你們不急我更不急。”


    李德馨感覺與林經略已經無話可說,便起身告辭。


    林泰來卻阻止說:“慢著!先不要走,再來商討一下糧草的問題。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需要提前計算貴國到底能出多少力。”


    李德馨寧願直麵倭兵去,也不想和林經略談話,但沒奈何,他身不由己。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話事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輕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輕風去並收藏大明話事人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