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徐生洲起了個大早。
跑步早飯,稍事洗刷,換上京城師範大學公帑購買的那套西服,乘坐那輛有些年頭的奔馳s400,直奔科技會堂。
——也就是舉辦科技工作者座談會的地方。
徐生洲一路順風順水,趕到的時候還不到9點。座談會是10點鍾開始。他隻能先到會議室,在放有自己名牌的地方坐下,閉目思索論文中尚未解決的難題。
他現在是發現了,人要是沒點威懾力,路過的狗都要多叫幾聲!
所以論文要抓緊寫,菲爾茲獎要盡快拿,爭取早日實現“核威懾”自由。
約摸過了半個小時,徐生洲正懊惱沒帶幾張白紙過來,好記下思考所得,忽然有人推門而入。
來人是個30歲上下的女子,穿著簡約但不簡單的職場套裝,看到徐生洲也是一愣神:“你怎麽躲在這兒?”
徐生洲覺得莫名其妙:“我沒躲啊!”
“沒躲,那你在這裏幹什麽?”女子說話中自帶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度,“正好,你過來搬兩套桌椅,放在門口!”
徐生洲眉頭微皺,卻沒有拒絕,起身按照女子的指示,去隔壁會議室搬了2套桌椅放在門口,然後又準備迴到座位上。女子瞪了他一眼:“你想幹嗎?”
“我進去坐著啊!”徐生洲理直氣壯地迴答道。
女子嗤笑道:“進去坐著?那是你能坐的地方嗎?你一個服務員,要搞清楚自己身份,別老想著偷懶躲清閑。給我老實站在門口!等會兒有重要領導來,要是出了什麽紕漏,小心飯碗不保。”
說著自顧自擺好“簽到處”名牌,又從包裏掏出簽到簿、簽字筆,規規矩矩放在名牌旁邊。
原來是把我當成了服務員。
看來我的威懾力還是不夠啊!
徐生洲自失地一笑。然後走過去拿起簽字筆,在女子驚駭欲絕的眼神中翻開簽到簿,找到自己名字那一行,龍飛鳳舞寫下自己的名字:“看來我是第一個到的。”
女子這才恍然大悟:“你是徐生洲校長?”
徐生洲點點頭:“感謝組織信任,邀請我來參加這麽重要的會議。”
女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辯解道:“你也來得太早了點。”
徐生洲笑了笑:“我年紀最小,當然應該最早來,總不好叫領導和前輩們等我吧?”
趁著說話之機,他看了一下名單,參會人員不是很多,除了8位在金陵的兩院院士、5位大學校長以及7位科技口的領導,就是5位中青年科研工作者,其中便包括自己。
毫無疑問,自己是最年輕的。
女子聽完徐生洲的解釋,覺得對方挺會來事的,不僅沒有少年得誌的驕嬌二病,也沒跟自己計較剛才的事兒,便好意提點他道:“今天的會議是省裏主要領導邀請召開的。據說這位領導喜歡講短話、開短會,等會兒要是點到你發言,千萬不要長篇大論、滿嘴套話。”
徐生洲道:“好的,多謝提醒。對了,今天的會議,有與主要領導合影或列隊歡迎的環節嗎?”
女子翻出會議議程:“安排是主要領導來時,各位與會代表到門口列隊迎接。”
“很好!”
徐生洲心滿意足,剛準備迴到座位上,第二個參會者也到了,是個精神矍鑠、步履矯健的老人家,年紀在七十歲上下。女子認識那人,終於沒再鬧出笑話:“龔院士,早!”
龔院士點點頭:“早啊,小朱。這次又是你籌備會務?”說著輕車熟路地翻開簽到簿準備簽字:“咦?還有人來得更早?果然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小朱連忙指著徐生洲介紹道:“這位是神州科技職業學院的徐生洲校長,也是今天的參會代表之一。”
徐生洲朝龔院士微微鞠躬致意:“龔院士好,我是徐生洲。”
龔院士這才意識到西裝革履站在門口的小年輕原來不是服務員:“校長?果然是年少有為啊!”
自從當上校長、發過“四大”之後,“年少有為”就成了徐生洲身上撕不掉的標簽,每個人見到他都這麽說。每次聽到,他都忍不住想哼一句歌詞: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嚐過後悔的滋味……
龔院士忽然疑惑道:“徐、生洲?這個名字有點耳熟啊!”
小朱負責會務,除了沒見過徐生洲本尊外,對他的情況還是略有了解的:“就是前不久解決冰雹猜想的那個……”
龔院士輕拍腦門:“對、對、對,我想起來了!你好,徐校長,我是金陵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的龔有鄰。前不久我們院裏還聯合數學學院,專門組織了一次有關空間遍曆理論的研討會,大家都覺得這不僅是數學上的巨大成就,也必將對熱力學和統計物理產生巨大的影響。隻是沒想到,理論的創始人居然就在金陵!”
徐生洲道:“我之前一直在京城讀書,在金陵的時間相對少些,和金陵學界的交往也就比較有限。”
龔有鄰問道:“以後呢?”
徐生洲道:“以後會以金陵的工作為主,待在金陵的時間也會更長些。”
龔有鄰大喜,連忙又問道:“那你什麽時候有空?誠摯邀請你來我們學校開個空間遍曆理論的短期班。”
徐生洲抱歉地說道:“短期內恐怕有些困難,因為我正在寫一篇比較重要的論文。”
龔有鄰馬上醒悟過來:“是關於霍奇猜想的那篇吧?那要抓緊寫!開班的事不著急。”
“龔老哥又在好為人師?”
說話間,第三位參會者也到了。同樣是位老人家,頭發花白,但中氣十足,年齡應該和龔有鄰差不多。
龔有鄰笑道:“在這位青年才俊麵前,我可不敢信口雌黃。不認識吧?小徐,邱欣東院士和成德如院士的得意弟子,前不久剛剛解決冰雹猜想,正在向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霍奇猜想發起最後一擊。”
聽龔有鄰這麽說,徐生洲就知道對方不是搞數學或物理的。
因為業內人士都知道,空間遍曆理論才是大殺器,解決冰雹猜想不過是順手之舉。但對於圈外人士,冰雹猜想知名度更高,反而不知道空間遍曆理論為何物。
徐生洲笑著打招唿道:“您好。”
龔有鄰又懊惱地拍了拍腦門:“忘了介紹,這位是金陵工學院的崔東平院士,搞建築規劃的。”
崔東平稱讚道:“搞數學的?剛二十出頭吧?真是年少有為啊!”
又是年少有為。
唉!
崔東平可能對純數學領域確實了解不多,最後隻能說:“我們搞建築的也會遇到很多數學問題,有機會可以一起研究探討一下。”
隨著開會時點的臨近,到場的參會人員也越來越多。
以前徐生洲到市政恊開會的時候,那些大佬們都是很少搭理自己的,就算狹路相逢,交談的語氣也跟訓孫子似的:
“年輕人要努力啊!”
“小夥子不錯,好好加油,未來都是你們的!”
這迴開會不僅打招唿的多了,而且說話語氣也如失聯多年的好朋友一樣:
“徐校長,最近忙什麽呢?不忙的話,什麽來我們學校做個講座,讓大家也見識一下著名青年數學家的風采!”
“徐教授?我看到你最近發表在《j. am. math. soc.》上的那篇論文了,寫得真好!”
果然在外麵混,身份都是自己給的。
各位參會代表或在會議室裏小坐,或三五人在角落裏閑聊。小朱忽然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然後清聲說道:“各位領導、各位專家,領導將於5分鍾後到達會場。請大家到門口列好隊,歡迎領導的到來。”
在徐生洲眼裏,無論985校長,還是兩院院士,都和幼兒園小朋友沒什麽區別,不,應該是比他們更守規矩,馬上聽從招唿來到門外,按照小朱的指示安排找到自己的位置:
“李校長,請你站在這兒。”
“黃院士,您站這兒。”
“何教授,你的位置是這兒。”
毫無疑問,徐生洲的位置排在最後,在他前麵的是金陵理工大學的一位中年教授,——應該算是青年,因為沒超過45歲,還可以申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據說他前不久剛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大有院士之相,令徐生洲食指大動。
領導到來時,現場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
科技口的負責人跟在領導身後,介紹各位參會人員的情況:“領導,這位是中科院院士、金陵大學校長席文遠同誌。”
領導握著席文遠的手用力晃了晃:“席校長我當然認識,我們可是老朋友了!金陵大學作為我省高教和科研的排頭兵,必須要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製高點。”
“我們一定認真落實會議精神和領導指示!”
科技口的負責人繼續介紹道:“這位是工程院院士、金陵工學院院長尚仁德同誌。”
……
領導與每個參會人員隻握個手,交談一兩句,所以很快就到了徐生洲麵前。
那位科技口的負責人乍看到徐生洲很是震驚,向小朱求證之後才介紹道:“這位是神州科技職業學院校長,同時也是京城師範大學教授、博導徐生洲同誌。”
“校長?”領導也很驚訝。
徐生洲趕忙解釋道:“是民辦大專。”
“那也很了不起!而且還是京城師範大學的教授、博導!你多大了?”
“24歲。”
包括領導,包括旁邊那位金陵理工大學青年教授,也包括周圍的人,都被震得七葷八素。
科技口的負責人趕緊又介紹道:“徐生洲同誌前不久剛剛解決了數學史上著名的冰雹猜想,上級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和兩院院士大會上,專門提到了這項標誌性的重大成果。”
領導微微後仰,握著徐生洲的手,讚許地說道:“原來你就是那個解決冰雹猜想的小徐啊!真是年少有為啊!”
年少有為,triple kill!
徐生洲緊握領導的雙手,誠摯地說道:“謝謝領導誇獎。我們神州科技職業學院雖然是民辦院校,但也別有特色,願意積極聚焦基礎研究,領銜科技攻關項目,把研究成果就地轉化和產業化,把論文寫在產業發展的沃土上。
“我邀請你,到我們神州科技職業學院視察調研。
“我邀請你,到我們學校看看《永樂大典》正本和《文匯閣四庫全書》。
“我邀請你,到我們學校看看《女史箴圖》和《搗練圖》真跡!
“我邀請你,到我們學校看看全球僅存的10株千年裂銀杏古樹!”
跑步早飯,稍事洗刷,換上京城師範大學公帑購買的那套西服,乘坐那輛有些年頭的奔馳s400,直奔科技會堂。
——也就是舉辦科技工作者座談會的地方。
徐生洲一路順風順水,趕到的時候還不到9點。座談會是10點鍾開始。他隻能先到會議室,在放有自己名牌的地方坐下,閉目思索論文中尚未解決的難題。
他現在是發現了,人要是沒點威懾力,路過的狗都要多叫幾聲!
所以論文要抓緊寫,菲爾茲獎要盡快拿,爭取早日實現“核威懾”自由。
約摸過了半個小時,徐生洲正懊惱沒帶幾張白紙過來,好記下思考所得,忽然有人推門而入。
來人是個30歲上下的女子,穿著簡約但不簡單的職場套裝,看到徐生洲也是一愣神:“你怎麽躲在這兒?”
徐生洲覺得莫名其妙:“我沒躲啊!”
“沒躲,那你在這裏幹什麽?”女子說話中自帶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度,“正好,你過來搬兩套桌椅,放在門口!”
徐生洲眉頭微皺,卻沒有拒絕,起身按照女子的指示,去隔壁會議室搬了2套桌椅放在門口,然後又準備迴到座位上。女子瞪了他一眼:“你想幹嗎?”
“我進去坐著啊!”徐生洲理直氣壯地迴答道。
女子嗤笑道:“進去坐著?那是你能坐的地方嗎?你一個服務員,要搞清楚自己身份,別老想著偷懶躲清閑。給我老實站在門口!等會兒有重要領導來,要是出了什麽紕漏,小心飯碗不保。”
說著自顧自擺好“簽到處”名牌,又從包裏掏出簽到簿、簽字筆,規規矩矩放在名牌旁邊。
原來是把我當成了服務員。
看來我的威懾力還是不夠啊!
徐生洲自失地一笑。然後走過去拿起簽字筆,在女子驚駭欲絕的眼神中翻開簽到簿,找到自己名字那一行,龍飛鳳舞寫下自己的名字:“看來我是第一個到的。”
女子這才恍然大悟:“你是徐生洲校長?”
徐生洲點點頭:“感謝組織信任,邀請我來參加這麽重要的會議。”
女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辯解道:“你也來得太早了點。”
徐生洲笑了笑:“我年紀最小,當然應該最早來,總不好叫領導和前輩們等我吧?”
趁著說話之機,他看了一下名單,參會人員不是很多,除了8位在金陵的兩院院士、5位大學校長以及7位科技口的領導,就是5位中青年科研工作者,其中便包括自己。
毫無疑問,自己是最年輕的。
女子聽完徐生洲的解釋,覺得對方挺會來事的,不僅沒有少年得誌的驕嬌二病,也沒跟自己計較剛才的事兒,便好意提點他道:“今天的會議是省裏主要領導邀請召開的。據說這位領導喜歡講短話、開短會,等會兒要是點到你發言,千萬不要長篇大論、滿嘴套話。”
徐生洲道:“好的,多謝提醒。對了,今天的會議,有與主要領導合影或列隊歡迎的環節嗎?”
女子翻出會議議程:“安排是主要領導來時,各位與會代表到門口列隊迎接。”
“很好!”
徐生洲心滿意足,剛準備迴到座位上,第二個參會者也到了,是個精神矍鑠、步履矯健的老人家,年紀在七十歲上下。女子認識那人,終於沒再鬧出笑話:“龔院士,早!”
龔院士點點頭:“早啊,小朱。這次又是你籌備會務?”說著輕車熟路地翻開簽到簿準備簽字:“咦?還有人來得更早?果然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小朱連忙指著徐生洲介紹道:“這位是神州科技職業學院的徐生洲校長,也是今天的參會代表之一。”
徐生洲朝龔院士微微鞠躬致意:“龔院士好,我是徐生洲。”
龔院士這才意識到西裝革履站在門口的小年輕原來不是服務員:“校長?果然是年少有為啊!”
自從當上校長、發過“四大”之後,“年少有為”就成了徐生洲身上撕不掉的標簽,每個人見到他都這麽說。每次聽到,他都忍不住想哼一句歌詞: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嚐過後悔的滋味……
龔院士忽然疑惑道:“徐、生洲?這個名字有點耳熟啊!”
小朱負責會務,除了沒見過徐生洲本尊外,對他的情況還是略有了解的:“就是前不久解決冰雹猜想的那個……”
龔院士輕拍腦門:“對、對、對,我想起來了!你好,徐校長,我是金陵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的龔有鄰。前不久我們院裏還聯合數學學院,專門組織了一次有關空間遍曆理論的研討會,大家都覺得這不僅是數學上的巨大成就,也必將對熱力學和統計物理產生巨大的影響。隻是沒想到,理論的創始人居然就在金陵!”
徐生洲道:“我之前一直在京城讀書,在金陵的時間相對少些,和金陵學界的交往也就比較有限。”
龔有鄰問道:“以後呢?”
徐生洲道:“以後會以金陵的工作為主,待在金陵的時間也會更長些。”
龔有鄰大喜,連忙又問道:“那你什麽時候有空?誠摯邀請你來我們學校開個空間遍曆理論的短期班。”
徐生洲抱歉地說道:“短期內恐怕有些困難,因為我正在寫一篇比較重要的論文。”
龔有鄰馬上醒悟過來:“是關於霍奇猜想的那篇吧?那要抓緊寫!開班的事不著急。”
“龔老哥又在好為人師?”
說話間,第三位參會者也到了。同樣是位老人家,頭發花白,但中氣十足,年齡應該和龔有鄰差不多。
龔有鄰笑道:“在這位青年才俊麵前,我可不敢信口雌黃。不認識吧?小徐,邱欣東院士和成德如院士的得意弟子,前不久剛剛解決冰雹猜想,正在向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霍奇猜想發起最後一擊。”
聽龔有鄰這麽說,徐生洲就知道對方不是搞數學或物理的。
因為業內人士都知道,空間遍曆理論才是大殺器,解決冰雹猜想不過是順手之舉。但對於圈外人士,冰雹猜想知名度更高,反而不知道空間遍曆理論為何物。
徐生洲笑著打招唿道:“您好。”
龔有鄰又懊惱地拍了拍腦門:“忘了介紹,這位是金陵工學院的崔東平院士,搞建築規劃的。”
崔東平稱讚道:“搞數學的?剛二十出頭吧?真是年少有為啊!”
又是年少有為。
唉!
崔東平可能對純數學領域確實了解不多,最後隻能說:“我們搞建築的也會遇到很多數學問題,有機會可以一起研究探討一下。”
隨著開會時點的臨近,到場的參會人員也越來越多。
以前徐生洲到市政恊開會的時候,那些大佬們都是很少搭理自己的,就算狹路相逢,交談的語氣也跟訓孫子似的:
“年輕人要努力啊!”
“小夥子不錯,好好加油,未來都是你們的!”
這迴開會不僅打招唿的多了,而且說話語氣也如失聯多年的好朋友一樣:
“徐校長,最近忙什麽呢?不忙的話,什麽來我們學校做個講座,讓大家也見識一下著名青年數學家的風采!”
“徐教授?我看到你最近發表在《j. am. math. soc.》上的那篇論文了,寫得真好!”
果然在外麵混,身份都是自己給的。
各位參會代表或在會議室裏小坐,或三五人在角落裏閑聊。小朱忽然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然後清聲說道:“各位領導、各位專家,領導將於5分鍾後到達會場。請大家到門口列好隊,歡迎領導的到來。”
在徐生洲眼裏,無論985校長,還是兩院院士,都和幼兒園小朋友沒什麽區別,不,應該是比他們更守規矩,馬上聽從招唿來到門外,按照小朱的指示安排找到自己的位置:
“李校長,請你站在這兒。”
“黃院士,您站這兒。”
“何教授,你的位置是這兒。”
毫無疑問,徐生洲的位置排在最後,在他前麵的是金陵理工大學的一位中年教授,——應該算是青年,因為沒超過45歲,還可以申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據說他前不久剛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大有院士之相,令徐生洲食指大動。
領導到來時,現場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
科技口的負責人跟在領導身後,介紹各位參會人員的情況:“領導,這位是中科院院士、金陵大學校長席文遠同誌。”
領導握著席文遠的手用力晃了晃:“席校長我當然認識,我們可是老朋友了!金陵大學作為我省高教和科研的排頭兵,必須要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製高點。”
“我們一定認真落實會議精神和領導指示!”
科技口的負責人繼續介紹道:“這位是工程院院士、金陵工學院院長尚仁德同誌。”
……
領導與每個參會人員隻握個手,交談一兩句,所以很快就到了徐生洲麵前。
那位科技口的負責人乍看到徐生洲很是震驚,向小朱求證之後才介紹道:“這位是神州科技職業學院校長,同時也是京城師範大學教授、博導徐生洲同誌。”
“校長?”領導也很驚訝。
徐生洲趕忙解釋道:“是民辦大專。”
“那也很了不起!而且還是京城師範大學的教授、博導!你多大了?”
“24歲。”
包括領導,包括旁邊那位金陵理工大學青年教授,也包括周圍的人,都被震得七葷八素。
科技口的負責人趕緊又介紹道:“徐生洲同誌前不久剛剛解決了數學史上著名的冰雹猜想,上級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和兩院院士大會上,專門提到了這項標誌性的重大成果。”
領導微微後仰,握著徐生洲的手,讚許地說道:“原來你就是那個解決冰雹猜想的小徐啊!真是年少有為啊!”
年少有為,triple kill!
徐生洲緊握領導的雙手,誠摯地說道:“謝謝領導誇獎。我們神州科技職業學院雖然是民辦院校,但也別有特色,願意積極聚焦基礎研究,領銜科技攻關項目,把研究成果就地轉化和產業化,把論文寫在產業發展的沃土上。
“我邀請你,到我們神州科技職業學院視察調研。
“我邀請你,到我們學校看看《永樂大典》正本和《文匯閣四庫全書》。
“我邀請你,到我們學校看看《女史箴圖》和《搗練圖》真跡!
“我邀請你,到我們學校看看全球僅存的10株千年裂銀杏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