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平作為數院的大管家,對學院各位教職工的情況是門清。
對於成老爺子的提問,他張口就來:“王實勘教授是1963年3月出生的,本科畢業於西北師範學院,畢業後工作幾年才考的研究生。碩士、博士都畢業於中科院數學所,後出國到波恩馬普數學研究所做博士後。1999年來校工作,曆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今年62歲。”
成老爺子道:“62歲?那也不年輕了!現在院士增選,好像對65周歲以上參選者有特別規定?”
張安平馬上答道:“是的,年滿65周歲的候選人需要2名院士推薦,而且不能走全國性學術團體推薦渠道。”
成老爺子又問:“王老師之前參選過幾次?”
張安平掰著手指數道:“2015年、2017年、2019年連續參加了三次。2021年因為連續3次被推薦為院士有效候選人,被停止1次資格。2023年又參選一次,加上今年這一次,總共5次。”
成老爺子沉吟片刻:“看來王老師能不能上院士,就看這一屆(2025)和下一屆(2027)了!”
——因為下下一屆(2029),按照規定王實堪又要被停1次。
當然,王實勘也可以選擇下一屆(2027)不參選,到下下一屆(2029)再卷土重來。不過那時候他已經超過65周歲,條件更苛刻,希望更渺茫。
至少最近幾屆中科院院士增選,數學物理學部還沒有65歲以上當選的!
張安平態度比較悲觀:“其實王教授最有希望的是2017年那一次。現在年齡大了,成績跟年輕那一批也沒法比,隻能算是‘老當益壯,難移白首之心’。”
成老爺子卻道:“院士增選是非常玄學的。年齡很重要,卻又不是硬杠杠,近年來七十幾歲當選院士的也不是沒有。成績很重要,有時候卻又不隻講成績,還要考慮各種均衡因素。就像王老師,說不定最有希望的是下一屆!”
張安平有些聽不太明白:“老師您的意思是——?”
成老爺子道:“假如,——我是說‘假如’,小徐今年解決霍奇猜想,明年拿菲爾茲獎,後年參加院士增選,你覺得燕大、震旦那些人會怎麽想?又會怎麽辦?”
張安平道:“徐師弟拿了菲爾茲獎,說明他的學術成績已經得到全世界數學家公認,那還能怎麽辦?當然是敲鑼打鼓把徐師弟抬進去!之前屠先生的事,已經弄得他們灰頭土臉,好賴還能找出一些特殊時期、特殊情況的說辭。到了徐師弟這裏,眾目睽睽之下,他們還能有什麽借口?”
成老爺子說道:“借口這不就有了嗎?下一屆院士增選,假定數學物理學部有12個名額,首先要分給物理、力學、天文、量子信息、光電信息等7-8個名額吧?那麽數學方麵就隻剩下4-5個名額。”
張安平道:“就算數學隻有1個名額,那也是徐師弟的。我不信誰敢說自己比徐師弟強!”
“你看,又急!”成老爺子批評張安平道,“如果隻有1個名額,確實不好和小徐爭。但現在是4-5個名額!至少再分給應用數學1-2個名額吧?那麽基礎數學裏還剩2-4個名額。全國那麽多研究基礎數學的,基礎數學又有那麽多研究方向,難道能讓京城師範大學一家獨大,一次獨占2個名額?”
張安平道:“那是不能。即便是燕大,吃相也不能太難看,這幾年確實沒有在數理學部的某個學科下雙黃蛋的記錄。上一次一炮雙響還是2007年,讓難開大學占了便宜。”
成老爺子點點頭:“如果下一屆院士增選,燕大、震旦那幫人把票投給王實堪老師呢?”
張安平笑了:“那我們當然是樂見其成!反正徐師弟上院士是板上釘釘的,不是這一屆,就是下一屆。現在是買一贈一,我們隻有笑納。”
“你看,到時候你滿意、王實勘滿意,估計學校也滿意,燕大、震旦那些人更滿意,最後唯一不滿意的隻有小徐。”成老爺子語氣稍稍停頓了幾秒,“到了下下一屆,燕大、震旦那些人又會說,基礎數學就2-4個名額,就算燕大、震旦也不能保證每屆上1個,你們京師上屆已經上了1個,留美、難開、之江、金陵、巴蜀、中科大等學校還嗷嗷待哺呢!你們京師發揚一下風格。你會怎麽做?”
張安平默然不語。
成老爺子道:“就算我們心有不滿,那也胳膊擰不過大腿,畢竟數理學部是燕大、震旦那幫人的天下。最後隻能委屈小徐!這樣搞個兩三次,即便小徐將來當選院士,也已經三十多歲了,還會跟學校鬧得離心離德。”
這可不是張安平想要的結果!
張安平怒道:“他們這幫人,怎敢對菲爾茲獎得主如此?!”
成老爺子輕笑道:“田子良院士不是在跟邱欣東先生別苗頭?即便邱先生有菲獎加持,那也得在漂亮國先培養國內的研究生、博士後,再在國內成立研究中心、招兵買馬,又成立華人數學家大會、搞邱欣東數學競賽,才勉強站穩腳跟。你讓小徐單槍匹馬,挑戰國內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的整個學界?”
張安平氣勢一滯,卻仍是忿忿不平:“他們這麽搞,就不怕徐師弟秋後算賬?要知道徐師弟才二十多歲,而且很快就會成為國內第一個菲爾茲獎獲得者,就算熬資曆,也能熬死那幫老骨頭!”
老邱,七十大幾了。
田子良,也快七十了。
胤礽說過: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
難道時至今日,還能有把持數學話語權四十年不倒的學閥?
徐生洲都不用等那麽久,隻要再熬二三十年,就能挨個給他們送挽聯了!
成老爺子哈哈大笑:“你想的太簡單了!在國內學界,菲獎固然重要,院士身份、學緣關係同樣重要。沒有院士身份、學緣關係加成,就得像邱先生那樣從零開始,一點點布局。所以,小徐即便拿了菲獎,隻能算是在國內數學界有了名分;得當選院士,才算是進入了國內數學界的核心。”
張安平道:“咱們師大有老師您和嚴先生2位院士。徐師弟又是土生土長的的‘三師生’(京師本、京師碩、京師博)、您和邱先生的弟子。這樣的學緣關係還不夠硬?”
成老爺子答道:“隻能算是勉強夠看。也正因為如此,燕大、震旦乃至邱派那些人才會小心提防小徐的崛起和立場。如果小徐身在數學江湖,卻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去觸碰對方的核心利益,他們是不會介意多個妝點太平、展示成績的吉祥物的!”
張安平再次默然不語。
如果徐生洲做個閑雲野鶴,不去當國內數學的話事人,不去觸碰、分割數學圈那些核心利益,那麽他能否得菲爾茲獎、能否入選院士,又與京師數院有什麽關係?
難道就是為扔錢打水漂——聽個響嗎?
成老爺子聊了那麽久,似乎有些疲倦:“當然,以上隻是我這個老家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萬一國內學界放棄蠅營狗苟,一致摒棄成見,大力支持小徐,推動我國數學更上層樓呢?”
張安平吐槽道:“老師,您這還不如相信獅子茹素、貓兒戒腥呢!”
成老爺子道:“好在如今小徐關於霍奇猜想的論文還沒有問世,菲爾茲獎更是八字沒一撇。真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不煩做個試探。”
“怎麽試探?”
“很簡單。如果小徐明年不得獎,意味著要等到四年之後,一切自然都不用說。如果明年小徐得了菲爾茲獎,那隻需看下一屆院士增選時,誰會鼓動王實勘老師參選?王實勘老師又會找哪位院士提名?就不難從中看出端倪。”
張安平點點頭:“老師高見!古人說得好,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到時候我要睜大眼睛,好好看看是哪些人來挑撥是非!”
對於成老爺子的提問,他張口就來:“王實勘教授是1963年3月出生的,本科畢業於西北師範學院,畢業後工作幾年才考的研究生。碩士、博士都畢業於中科院數學所,後出國到波恩馬普數學研究所做博士後。1999年來校工作,曆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今年62歲。”
成老爺子道:“62歲?那也不年輕了!現在院士增選,好像對65周歲以上參選者有特別規定?”
張安平馬上答道:“是的,年滿65周歲的候選人需要2名院士推薦,而且不能走全國性學術團體推薦渠道。”
成老爺子又問:“王老師之前參選過幾次?”
張安平掰著手指數道:“2015年、2017年、2019年連續參加了三次。2021年因為連續3次被推薦為院士有效候選人,被停止1次資格。2023年又參選一次,加上今年這一次,總共5次。”
成老爺子沉吟片刻:“看來王老師能不能上院士,就看這一屆(2025)和下一屆(2027)了!”
——因為下下一屆(2029),按照規定王實堪又要被停1次。
當然,王實勘也可以選擇下一屆(2027)不參選,到下下一屆(2029)再卷土重來。不過那時候他已經超過65周歲,條件更苛刻,希望更渺茫。
至少最近幾屆中科院院士增選,數學物理學部還沒有65歲以上當選的!
張安平態度比較悲觀:“其實王教授最有希望的是2017年那一次。現在年齡大了,成績跟年輕那一批也沒法比,隻能算是‘老當益壯,難移白首之心’。”
成老爺子卻道:“院士增選是非常玄學的。年齡很重要,卻又不是硬杠杠,近年來七十幾歲當選院士的也不是沒有。成績很重要,有時候卻又不隻講成績,還要考慮各種均衡因素。就像王老師,說不定最有希望的是下一屆!”
張安平有些聽不太明白:“老師您的意思是——?”
成老爺子道:“假如,——我是說‘假如’,小徐今年解決霍奇猜想,明年拿菲爾茲獎,後年參加院士增選,你覺得燕大、震旦那些人會怎麽想?又會怎麽辦?”
張安平道:“徐師弟拿了菲爾茲獎,說明他的學術成績已經得到全世界數學家公認,那還能怎麽辦?當然是敲鑼打鼓把徐師弟抬進去!之前屠先生的事,已經弄得他們灰頭土臉,好賴還能找出一些特殊時期、特殊情況的說辭。到了徐師弟這裏,眾目睽睽之下,他們還能有什麽借口?”
成老爺子說道:“借口這不就有了嗎?下一屆院士增選,假定數學物理學部有12個名額,首先要分給物理、力學、天文、量子信息、光電信息等7-8個名額吧?那麽數學方麵就隻剩下4-5個名額。”
張安平道:“就算數學隻有1個名額,那也是徐師弟的。我不信誰敢說自己比徐師弟強!”
“你看,又急!”成老爺子批評張安平道,“如果隻有1個名額,確實不好和小徐爭。但現在是4-5個名額!至少再分給應用數學1-2個名額吧?那麽基礎數學裏還剩2-4個名額。全國那麽多研究基礎數學的,基礎數學又有那麽多研究方向,難道能讓京城師範大學一家獨大,一次獨占2個名額?”
張安平道:“那是不能。即便是燕大,吃相也不能太難看,這幾年確實沒有在數理學部的某個學科下雙黃蛋的記錄。上一次一炮雙響還是2007年,讓難開大學占了便宜。”
成老爺子點點頭:“如果下一屆院士增選,燕大、震旦那幫人把票投給王實堪老師呢?”
張安平笑了:“那我們當然是樂見其成!反正徐師弟上院士是板上釘釘的,不是這一屆,就是下一屆。現在是買一贈一,我們隻有笑納。”
“你看,到時候你滿意、王實勘滿意,估計學校也滿意,燕大、震旦那些人更滿意,最後唯一不滿意的隻有小徐。”成老爺子語氣稍稍停頓了幾秒,“到了下下一屆,燕大、震旦那些人又會說,基礎數學就2-4個名額,就算燕大、震旦也不能保證每屆上1個,你們京師上屆已經上了1個,留美、難開、之江、金陵、巴蜀、中科大等學校還嗷嗷待哺呢!你們京師發揚一下風格。你會怎麽做?”
張安平默然不語。
成老爺子道:“就算我們心有不滿,那也胳膊擰不過大腿,畢竟數理學部是燕大、震旦那幫人的天下。最後隻能委屈小徐!這樣搞個兩三次,即便小徐將來當選院士,也已經三十多歲了,還會跟學校鬧得離心離德。”
這可不是張安平想要的結果!
張安平怒道:“他們這幫人,怎敢對菲爾茲獎得主如此?!”
成老爺子輕笑道:“田子良院士不是在跟邱欣東先生別苗頭?即便邱先生有菲獎加持,那也得在漂亮國先培養國內的研究生、博士後,再在國內成立研究中心、招兵買馬,又成立華人數學家大會、搞邱欣東數學競賽,才勉強站穩腳跟。你讓小徐單槍匹馬,挑戰國內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的整個學界?”
張安平氣勢一滯,卻仍是忿忿不平:“他們這麽搞,就不怕徐師弟秋後算賬?要知道徐師弟才二十多歲,而且很快就會成為國內第一個菲爾茲獎獲得者,就算熬資曆,也能熬死那幫老骨頭!”
老邱,七十大幾了。
田子良,也快七十了。
胤礽說過: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
難道時至今日,還能有把持數學話語權四十年不倒的學閥?
徐生洲都不用等那麽久,隻要再熬二三十年,就能挨個給他們送挽聯了!
成老爺子哈哈大笑:“你想的太簡單了!在國內學界,菲獎固然重要,院士身份、學緣關係同樣重要。沒有院士身份、學緣關係加成,就得像邱先生那樣從零開始,一點點布局。所以,小徐即便拿了菲獎,隻能算是在國內數學界有了名分;得當選院士,才算是進入了國內數學界的核心。”
張安平道:“咱們師大有老師您和嚴先生2位院士。徐師弟又是土生土長的的‘三師生’(京師本、京師碩、京師博)、您和邱先生的弟子。這樣的學緣關係還不夠硬?”
成老爺子答道:“隻能算是勉強夠看。也正因為如此,燕大、震旦乃至邱派那些人才會小心提防小徐的崛起和立場。如果小徐身在數學江湖,卻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去觸碰對方的核心利益,他們是不會介意多個妝點太平、展示成績的吉祥物的!”
張安平再次默然不語。
如果徐生洲做個閑雲野鶴,不去當國內數學的話事人,不去觸碰、分割數學圈那些核心利益,那麽他能否得菲爾茲獎、能否入選院士,又與京師數院有什麽關係?
難道就是為扔錢打水漂——聽個響嗎?
成老爺子聊了那麽久,似乎有些疲倦:“當然,以上隻是我這個老家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萬一國內學界放棄蠅營狗苟,一致摒棄成見,大力支持小徐,推動我國數學更上層樓呢?”
張安平吐槽道:“老師,您這還不如相信獅子茹素、貓兒戒腥呢!”
成老爺子道:“好在如今小徐關於霍奇猜想的論文還沒有問世,菲爾茲獎更是八字沒一撇。真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不煩做個試探。”
“怎麽試探?”
“很簡單。如果小徐明年不得獎,意味著要等到四年之後,一切自然都不用說。如果明年小徐得了菲爾茲獎,那隻需看下一屆院士增選時,誰會鼓動王實勘老師參選?王實勘老師又會找哪位院士提名?就不難從中看出端倪。”
張安平點點頭:“老師高見!古人說得好,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到時候我要睜大眼睛,好好看看是哪些人來挑撥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