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顧泠泠恍然大霧。
至於她是真明白還是揣著糊塗裝明白,徐生洲就不清楚了。
顧泠泠又問道:“那麽解決霍奇猜想有什麽重要意義?”
這該死的“能好怎”靈魂三問!
徐生洲放下手裏的烤串:“重要意義?通過研究霍奇猜想,可以對代數簇的結構和性質有更深入的理解,促進代數幾何學的整體進步;可以豐富拓撲學的研究內容,為解決其他拓撲問題提供全新的視角和方法;還可以展示數學中不同領域之間的深刻聯係,強化抽象理論與具體問題之間的互動,進而對科學研究的整體方法論提供寶貴的啟示。這些算不算重要?”
顧泠泠半天才反應過來:“那就沒有什麽實際的用途?”
徐生洲坦誠地說道:“數學這東西吧,特別是純粹數學,很難說它有什麽用途。它不像搞生理學的,能夠搖鈴讓狗狗流口水;也不像搞經濟學的,能夠在過去的5次危機中成功預測到9次。要說它唯一的用途,或許就是拓展人類的認知邊界,豐富世界的知識成果。”
顧泠泠是中譯中滿分選手:“也就是說,破解數學猜想更像一種智力遊戲,就是比賽誰更聰明,以及驗證人類的智力到底能達到什麽程度唄!”
“這麽說也可以。”徐生洲不否認。
顧泠泠又問:“這次論文有多少頁?”
“四五百頁。”
“那不是比上次證明冰雹猜想的論文還長?”
徐生洲沒有刻意糾正她的認知偏差:“確實是多了一百多頁。”
顧泠泠馬上來了興致:“上次你們在京城師範大學搞了一次學術報告會,影響很大,反映也很好。這一次你們還會再搞學術報告會麽?”
徐生洲道:“我們神州大學會在12月底的時候組織召開第二屆代數幾何國際研討會,邀請全世界著名學者參加,我將在會上宣讀研討我的論文,希望到時候顧記者能夠賞臉光臨。”
徐生洲不說則罷,他一提起神州大學,顧泠泠馬上想起前不久在學校受到的冷遇。
她說話的語氣馬上轉冷:“喲,你們這次舍得擺出《石頭記》古抄本了?”
徐生洲馬上說道:“我們隻論學術,不談風月。”
顧泠泠羞惱道:“誰跟你談風月?”
“別欺負我們學理工科的不知道,《紅樓夢》是不是又叫《風月寶鑒》?”
如果是單純的采訪,聽一個顏值在線的央媽記者花式吹捧,還是件很快樂的事情。但她要是站在審判者的角度,對所有她看不慣的東西進行冷嘲熱諷,徐生洲可不慣著她。匆匆說幾句場麵話,便以“還有別的事情”為由掛斷電話。
還沒端起酒杯,電話又再次響起。
徐生洲抱歉地朝肖和平、戴文超等人微微點頭,才重新接起電話:“田院士,你好!”
戴文超頓時目光一凝。
數學界姓“田”的院士並不多,一位是燕大的教授,另一個則是上一屆剛當選的中科院數學所的研究員。但能讓徐生洲如此說話的,無疑就是前者。
電話那頭的田子良院士發出爽朗的笑聲:“我剛剛給你打了好幾個電話,一直沒打通。看來徐老師現在是業務繁忙啊!”
徐生洲解釋道:“剛才央媽記者打電話過來,東拉西扯聊了好大一會兒,沒想到錯過了您的來電。”
田子良馬上揭過此節:“看來央媽也知道你完成了霍奇猜想的完整證明?”
徐生洲道:“沒辦法。這世界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
田子良大笑起來:“完成霍奇猜想的完整證明,不僅是你個人的巨大貢獻,也是全國數學界近些年的傑出成果,甚至在全球數學界都會引起強烈震動。今明兩天,你的名字肯定會登上世界各國的新聞報紙,nature、science甚至是pnas(通常稱為《米國科學院院報》)都會邀請你撰寫新聞。如此大好事兒,還怕有人知道?要是換成別人,隻會擔心沒人知道!”
很多人都覺得nature、science以及pnas是頂級學術期刊。
這個觀點不能說錯,但卻不全麵,其實它們更確切的歸類應該是綜合性科學雜誌。
它們除了刊登最好、最重要的原始研究論文外,還有科學新聞報道、綜述、分析、書評等部分。因此它們在選擇論文時除了原創性、重要性,還非常注重趣味性、易讀性,比如類似艾滋病治療新進展、偏頭痛之謎、海洋動物如何在睡眠時保護自己、更矮的玉米植株更結實等文章,以便於普通讀者閱讀。這也是很多國家把nature、science視為科普資料的原因。
如果數學方麵取得重大進展,盡管nature、science不會刊登論文,但作為新聞報道卻很常見。
注意。
是新聞!
不是論文!
像邱欣東證明了卡拉比猜想,就把思路係統整理成2頁的內容,由陳三省遞交給pnas。三四個月後,pnas便以《卡拉比猜想以及代數幾何中的一些新成果》為題迅速刊載出來。
上次徐生洲證明出冰雹猜想,本來也很有希望登上nature、science以及pnas的新聞板塊。隻是它們幾家都自矜身價,對於徐生洲這樣的素人是否真的證明出冰雹猜想持懷疑態度,才沒有約稿。
如今徐生洲已經造足聲勢,而且有冰雹猜想墊底,沒準兒它們幾家真的會拋出橄欖枝!
徐生洲道:“那就托田院士的吉言,看看我能不能再發表一篇nature、science、pnas。”
田子良又道:“如今有完整證明霍奇猜想這麽重大的成績,icm肯定不會視而不見,明年你的菲爾茲獎章算是穩了!”
徐生洲不敢托大:“那還要看學界是否認可、評委是否認可。”
田子良卻比徐生洲更有信心:“如此一來,你就成為國內第一位菲爾茲獎得主,也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菲爾茲獎得主了!——之前最年輕的菲爾茲獎得主,是白旗國著名數學家讓-皮埃爾·塞爾,獲獎時是28歲。你明年才25歲吧?真的是後生可畏!”
田子良心中也是百味雜陳。
很長一段時間,他被認為是國內最有希望奪得菲爾茲獎的第一人。
等他過了40歲,很多人又把目光瞄準了燕大的“黃金一代”,比如許神、惲神、張神,都覺得有問鼎之資,最後卻依然棋差一著。
然後,徐生洲就冒了出來,以無可匹敵的姿態橫掃“四大”,籠罩整個代數幾何學界!
一旦完整證明霍奇猜想的論文得到學界認可,那麽徐生洲的頭銜就不再是“青年數學家”或“數學天才”,而是“我國數學家”“著名數學家”,甚至是“數學大師”“在世的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到那時候,自己還能把“小徐”二字叫得出口麽?
隻怕叫聲“徐老弟”,都算是自己倚老賣老!
徐生洲連忙遜謝:“我何德何能,敢與塞爾這樣的宗師級前輩相提並論!”
兩人又扯了幾句閑篇,田子良才道出來意:“幾個月前,在中華數學會臨安年會的晚宴上,我不是想推薦我的學生跟你讀博士麽?迴來之後我跟他交流了一下,他對你是非常崇拜、非常認可,覺得能在你這麽厲害的數學家門下讀博,是他莫大的榮幸。所以,我隻好厚著臉皮給你打個電話。”
什麽“我的學生”?
分明是你的兒子!
徐生洲一邊腹誹一邊問道:“那畢業的條件?”
田子良又爽朗地大笑起來:“1篇‘四大’或2篇一區麽?完全沒問題!如今看來,徐老弟自己都這麽優秀,要求學生也確實應該更嚴些,這樣才能名師出高徒。”
眼見田子良連這麽嚴苛的條件都能答應,徐生洲再也不好峻拒:“既然如此,能否讓他近期來金陵一趟?最好帶上他發表的論文,以及學位論文,我想和他當麵聊聊。你也知道,師徒之間不僅要看研究方向合不合,也要看緣分合不合、氣場合不合,免得最後傷了情麵。”
田子良道:“好的!沒問題!我的學生叫田壽平,還請徐老弟多多指教!”
顧泠泠恍然大霧。
至於她是真明白還是揣著糊塗裝明白,徐生洲就不清楚了。
顧泠泠又問道:“那麽解決霍奇猜想有什麽重要意義?”
這該死的“能好怎”靈魂三問!
徐生洲放下手裏的烤串:“重要意義?通過研究霍奇猜想,可以對代數簇的結構和性質有更深入的理解,促進代數幾何學的整體進步;可以豐富拓撲學的研究內容,為解決其他拓撲問題提供全新的視角和方法;還可以展示數學中不同領域之間的深刻聯係,強化抽象理論與具體問題之間的互動,進而對科學研究的整體方法論提供寶貴的啟示。這些算不算重要?”
顧泠泠半天才反應過來:“那就沒有什麽實際的用途?”
徐生洲坦誠地說道:“數學這東西吧,特別是純粹數學,很難說它有什麽用途。它不像搞生理學的,能夠搖鈴讓狗狗流口水;也不像搞經濟學的,能夠在過去的5次危機中成功預測到9次。要說它唯一的用途,或許就是拓展人類的認知邊界,豐富世界的知識成果。”
顧泠泠是中譯中滿分選手:“也就是說,破解數學猜想更像一種智力遊戲,就是比賽誰更聰明,以及驗證人類的智力到底能達到什麽程度唄!”
“這麽說也可以。”徐生洲不否認。
顧泠泠又問:“這次論文有多少頁?”
“四五百頁。”
“那不是比上次證明冰雹猜想的論文還長?”
徐生洲沒有刻意糾正她的認知偏差:“確實是多了一百多頁。”
顧泠泠馬上來了興致:“上次你們在京城師範大學搞了一次學術報告會,影響很大,反映也很好。這一次你們還會再搞學術報告會麽?”
徐生洲道:“我們神州大學會在12月底的時候組織召開第二屆代數幾何國際研討會,邀請全世界著名學者參加,我將在會上宣讀研討我的論文,希望到時候顧記者能夠賞臉光臨。”
徐生洲不說則罷,他一提起神州大學,顧泠泠馬上想起前不久在學校受到的冷遇。
她說話的語氣馬上轉冷:“喲,你們這次舍得擺出《石頭記》古抄本了?”
徐生洲馬上說道:“我們隻論學術,不談風月。”
顧泠泠羞惱道:“誰跟你談風月?”
“別欺負我們學理工科的不知道,《紅樓夢》是不是又叫《風月寶鑒》?”
如果是單純的采訪,聽一個顏值在線的央媽記者花式吹捧,還是件很快樂的事情。但她要是站在審判者的角度,對所有她看不慣的東西進行冷嘲熱諷,徐生洲可不慣著她。匆匆說幾句場麵話,便以“還有別的事情”為由掛斷電話。
還沒端起酒杯,電話又再次響起。
徐生洲抱歉地朝肖和平、戴文超等人微微點頭,才重新接起電話:“田院士,你好!”
戴文超頓時目光一凝。
數學界姓“田”的院士並不多,一位是燕大的教授,另一個則是上一屆剛當選的中科院數學所的研究員。但能讓徐生洲如此說話的,無疑就是前者。
電話那頭的田子良院士發出爽朗的笑聲:“我剛剛給你打了好幾個電話,一直沒打通。看來徐老師現在是業務繁忙啊!”
徐生洲解釋道:“剛才央媽記者打電話過來,東拉西扯聊了好大一會兒,沒想到錯過了您的來電。”
田子良馬上揭過此節:“看來央媽也知道你完成了霍奇猜想的完整證明?”
徐生洲道:“沒辦法。這世界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
田子良大笑起來:“完成霍奇猜想的完整證明,不僅是你個人的巨大貢獻,也是全國數學界近些年的傑出成果,甚至在全球數學界都會引起強烈震動。今明兩天,你的名字肯定會登上世界各國的新聞報紙,nature、science甚至是pnas(通常稱為《米國科學院院報》)都會邀請你撰寫新聞。如此大好事兒,還怕有人知道?要是換成別人,隻會擔心沒人知道!”
很多人都覺得nature、science以及pnas是頂級學術期刊。
這個觀點不能說錯,但卻不全麵,其實它們更確切的歸類應該是綜合性科學雜誌。
它們除了刊登最好、最重要的原始研究論文外,還有科學新聞報道、綜述、分析、書評等部分。因此它們在選擇論文時除了原創性、重要性,還非常注重趣味性、易讀性,比如類似艾滋病治療新進展、偏頭痛之謎、海洋動物如何在睡眠時保護自己、更矮的玉米植株更結實等文章,以便於普通讀者閱讀。這也是很多國家把nature、science視為科普資料的原因。
如果數學方麵取得重大進展,盡管nature、science不會刊登論文,但作為新聞報道卻很常見。
注意。
是新聞!
不是論文!
像邱欣東證明了卡拉比猜想,就把思路係統整理成2頁的內容,由陳三省遞交給pnas。三四個月後,pnas便以《卡拉比猜想以及代數幾何中的一些新成果》為題迅速刊載出來。
上次徐生洲證明出冰雹猜想,本來也很有希望登上nature、science以及pnas的新聞板塊。隻是它們幾家都自矜身價,對於徐生洲這樣的素人是否真的證明出冰雹猜想持懷疑態度,才沒有約稿。
如今徐生洲已經造足聲勢,而且有冰雹猜想墊底,沒準兒它們幾家真的會拋出橄欖枝!
徐生洲道:“那就托田院士的吉言,看看我能不能再發表一篇nature、science、pnas。”
田子良又道:“如今有完整證明霍奇猜想這麽重大的成績,icm肯定不會視而不見,明年你的菲爾茲獎章算是穩了!”
徐生洲不敢托大:“那還要看學界是否認可、評委是否認可。”
田子良卻比徐生洲更有信心:“如此一來,你就成為國內第一位菲爾茲獎得主,也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菲爾茲獎得主了!——之前最年輕的菲爾茲獎得主,是白旗國著名數學家讓-皮埃爾·塞爾,獲獎時是28歲。你明年才25歲吧?真的是後生可畏!”
田子良心中也是百味雜陳。
很長一段時間,他被認為是國內最有希望奪得菲爾茲獎的第一人。
等他過了40歲,很多人又把目光瞄準了燕大的“黃金一代”,比如許神、惲神、張神,都覺得有問鼎之資,最後卻依然棋差一著。
然後,徐生洲就冒了出來,以無可匹敵的姿態橫掃“四大”,籠罩整個代數幾何學界!
一旦完整證明霍奇猜想的論文得到學界認可,那麽徐生洲的頭銜就不再是“青年數學家”或“數學天才”,而是“我國數學家”“著名數學家”,甚至是“數學大師”“在世的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到那時候,自己還能把“小徐”二字叫得出口麽?
隻怕叫聲“徐老弟”,都算是自己倚老賣老!
徐生洲連忙遜謝:“我何德何能,敢與塞爾這樣的宗師級前輩相提並論!”
兩人又扯了幾句閑篇,田子良才道出來意:“幾個月前,在中華數學會臨安年會的晚宴上,我不是想推薦我的學生跟你讀博士麽?迴來之後我跟他交流了一下,他對你是非常崇拜、非常認可,覺得能在你這麽厲害的數學家門下讀博,是他莫大的榮幸。所以,我隻好厚著臉皮給你打個電話。”
什麽“我的學生”?
分明是你的兒子!
徐生洲一邊腹誹一邊問道:“那畢業的條件?”
田子良又爽朗地大笑起來:“1篇‘四大’或2篇一區麽?完全沒問題!如今看來,徐老弟自己都這麽優秀,要求學生也確實應該更嚴些,這樣才能名師出高徒。”
眼見田子良連這麽嚴苛的條件都能答應,徐生洲再也不好峻拒:“既然如此,能否讓他近期來金陵一趟?最好帶上他發表的論文,以及學位論文,我想和他當麵聊聊。你也知道,師徒之間不僅要看研究方向合不合,也要看緣分合不合、氣場合不合,免得最後傷了情麵。”
田子良道:“好的!沒問題!我的學生叫田壽平,還請徐老弟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