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洲打開了麵前的麥克風,但沒有四平八穩地講套話:
“首先,非常感謝大家。感謝大家選擇了我們學校!沒有學生,就沒有學校;沒有你們每一個人的選擇,我們學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也就隻能關門大吉。同時也感謝大家能夠應邀出席這個座談會,如果你們都選擇了拒絕,我一個人坐在這裏自說自話也挺尷尬的。
“其次,是向大家道歉。我和大家一樣,都是學生,都還在為畢業證而努力,所以能夠深切體會到周六上午是多麽寶貴的黃金補覺時間!在這個時間早起,去參加一個莫名其妙的座談會,又是多麽的痛苦!同時,學校剛搬到新校區,很多工作還在磨合之中,期間也必然給大家帶來很多不變,所以要向大家道歉。
“第三,是請大家多多理解。我聽過很多同學抱怨,說學校作風就跟高中一樣,管得太嚴太死,完全不是他們想象的樣子。他們想象的樣子是什麽樣?雖然沒說,但我也能大致猜到,大學嘛,還是民辦大專,就是放羊唄!遲到早退,考試放水,打遊戲、談戀愛,舒舒服服過三年好日子,再去麵對社會的毒打。
“說實話,我也想躺著就把錢給賺了。反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課少點、老師差點、校園寒酸點,怎麽節省怎麽來,這錢也賺得不寒磣。但就這麽湖弄你們三年,學校錢是賺了,你們也是過得舒坦了,可將來到社會上怎麽辦?知識,沒有!技能,沒有!就一張大專學曆,能幹些什麽?”
同學們顯然沒想到,徐生洲上來就直指他們的內心,甚至有種拿x光把他們心思透視了一遍的感覺。特別是談嘉軒,都懷疑徐生洲是不是偷看了自己的發言提綱?
徐生洲接著說道:“有句話說得好,每一條看似奇葩的規定背後,都有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同樣道理,每一條看似不近人情的校規背後,都有學校希望同學們拚搏上進的良苦用心。就比如同學們詬病最多的早操製度,為什麽大家痛恨早操?因為早上起不來啊!為什麽早上起不來?因為晚上睡得晚啊!
“想想古代大臣午夜起床去參加早朝,現在很多人早上五六點去公園晨練,為什麽他們能起得來?不就是晚上睡得早嗎?誰都知道手機好玩、小說好看,我也喜好玩手機、看小說,但能控製住自己的喜好不超過限度,那才是真的厲害。”
談嘉軒已經確定了,徐校長肯定在自己身邊安插了臥底。不然他怎麽對自己的情況了如指掌?
徐生洲繼續說道:“大家之所以來我們學校,而不是隔壁的金陵大學,80%的原因不在智力上,而是在高中階段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或者說你們的學習習慣不適合現今的教育。在你們無力改變現今教育的大前提下,那就隻能改變你們的學習習慣。當你覺得校規奇葩的時候,可以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學習習慣也存在問題呢?所以,請大家要多多理解。”
談嘉軒捏了捏衣兜裏的發言提綱:感情我這是有大病啊!
徐生洲道:“下麵請各位同學們發言。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不要有顧慮,說對說錯都不要緊,隻要有助於學校長遠發展和學生素質提升,我們一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就從左手邊依次開始吧。請!”
石新科負責起了場務。
左手邊第一位是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子,聽到徐生洲點將,沒有絲毫慌亂,拿著話筒俏生生地站了起來:“徐校長,蘇主任,各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是英語係的大一學生吳梓敏。自從來到學校,我就深深地愛上了這裏,這裏有優美的環境、舒適的宿舍、明亮的教室、負責任的老師,一切都是我憧憬的大學的樣子。在這裏,我要向學校和老師們真誠地說一聲,謝謝!”
徐生洲有些麻:怎麽就把馬屁給拍上了?
好在吳梓敏頗為識趣,點到為止:“學校是我家,發展靠大家。跟別的學校相比,我們在哪些方麵還有差距呢?我個人覺得有三點需要關注,一是學校支持舉辦的文體活動太少,除了一年一度的運動會之外,幾乎就沒有了。相比之下,其他的學校有全校籃球比賽、足球比賽,還有歌唱比賽、配音比賽等等,各種活動四季不斷,五彩繽紛,不僅能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也能愉悅大家的身心。”
徐生洲讚許地點點頭:“這個提議好!”
徐生洲來自小縣城的普通人家,小時候不懂素質教育,沒上過培訓班,也沒發覺自己有什麽文體特長——可能作曲勉強算一個?畢竟什麽歌到了他嘴裏,都等於重新譜曲,沒有一句在原來的調上。到了大學,終於從高考重壓下解放出來,有了閑情逸致,可以發展一些愛好,各種文體活動也迎麵撲來,可他又迷上了網絡小說和遊戲。現實的哪有虛擬的好玩?導致他再次和各種文體特長說byebye。
正因為自己沒有文體特長,當了校長之後,他對學校的文體活動也不上心,完全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
沒想到卻被學生提了出來!
學校又不是和尚廟、尼姑庵——不對,和尚廟、尼姑庵也是要辦法會,放焰口的,學校沒有點上檔次的文體活動,校園氛圍確實是差點意思。而且年輕人澎湃的精力,總要找個宣泄口吧?
另外,學生學習不好,不代表他們文體活動也不行。有時候老天爺給你關上了門,真的會順手再給你打開一扇窗,讓你東方不亮西方亮,比如很多黑人讀書不行,可天生就是運動、說唱、舞蹈技能拉滿。同樣道理,很多學生在讀書上是廢了,可如果能在唱歌、打球等項目上嶄露頭角,不也挺好?
想到此處,徐生洲又對蘇山月說道:“蘇主任,你可以安排一個人專門負責此事,把全校的文體活動搞起來。”
“好的!”蘇山月答應得很幹脆。
見此情形,吳梓敏大受鼓舞:“第二點是學校對各種文體互動相關的社團支持不夠,導致社團少、維係困難、成員不活躍、活動開展也不多。像我們音樂學會,開展活動的時候,礦泉水都得自己出錢買!”
徐生洲道:“以前是學校經費緊張,所以對學生社團的經費支持也不足,今後會酌情增加的。”
隻要不是秋昆社之類的,他都支持。
吳梓敏道:“第三是學校裏的文體活動場所不足。比如,想要遊泳,學校裏沒有遊泳池,周圍也沒有,得坐地鐵去深林大學城那邊。再比如,我們想舉辦個音樂會,可沒有合適的場地,在操場吧,風吹日曬的;在教室吧,又影響一棟樓的正常上課、自習。以上三點,請徐校長參考!”
徐生洲點點頭:趕明個,就讓係統大爺給你送個音樂廳!
在吳梓敏邊上的,是個相貌普通的女孩子,還戴著厚厚的眼鏡,一看就屬於苦學而無功的那種類型。看到遞過來的話筒,話都說不利索:“大家好!還有徐校長,蘇主任,你們好!我是英語係的褚玲,是大一的。我、我覺得學校都挺好的,沒什麽意見。”
徐生洲微微皺眉,但語氣依然溫和:“那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有什麽感到不方便的地方麽?”
褚玲更緊張:“沒有、沒有,都挺好的。”
吳梓敏在旁邊低聲提醒她道:“你不是每天放晚自習迴來,都覺得來迴不方便麽?”
褚玲小聲說道:“那個不方便,我覺得自己能克服。”
徐生洲倒是把她們倆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笑著問道:“那你打算怎麽克服?”
褚玲咬了咬嘴唇:“我可以起早一點,走快一點,或者早點下晚自習。”
蘇山月在邊上說道:“咱們校園確實太大了,比留美還大50%,很多老師、同學都反映過交通不便的問題。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每人買輛自行車代步,可現在一輛好點的自行車要大幾千,對學生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我覺得咱們可以在校園裏引進共享單車,或者學習留美,開通校園公交。”
徐生洲道:“我之前也有過開通校園公交的想法,最好是用機場那種擺渡車,一車能裝一百多人,高峰時段能解決大問題。後來我一問價格,一輛車要四百萬,這要是多買幾輛,都夠給每人買輛很好的自行車了!咱們沒有留美那麽財大氣粗,如今看來,最好是引進共享單車。”
不搞校園公交,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徐生洲沒有說出口,那就是運營過程中肯定血虧。
不說買車花多少錢,就說運營成本。
早上七八點那會兒,學生都著急上學,十幾輛公交車都不一定夠用。等過了那段時間,可能兩三輛公交車就綽綽有餘。可是車得安排司機、得維修保養,還得用油、保險……指望在校這幾千大學生來消費,這不得虧死?!
蘇山月很快就想清楚了其中的關竅:“共享單車也好,至少安全!”
徐生洲道:“那就下一位?”
“首先,非常感謝大家。感謝大家選擇了我們學校!沒有學生,就沒有學校;沒有你們每一個人的選擇,我們學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也就隻能關門大吉。同時也感謝大家能夠應邀出席這個座談會,如果你們都選擇了拒絕,我一個人坐在這裏自說自話也挺尷尬的。
“其次,是向大家道歉。我和大家一樣,都是學生,都還在為畢業證而努力,所以能夠深切體會到周六上午是多麽寶貴的黃金補覺時間!在這個時間早起,去參加一個莫名其妙的座談會,又是多麽的痛苦!同時,學校剛搬到新校區,很多工作還在磨合之中,期間也必然給大家帶來很多不變,所以要向大家道歉。
“第三,是請大家多多理解。我聽過很多同學抱怨,說學校作風就跟高中一樣,管得太嚴太死,完全不是他們想象的樣子。他們想象的樣子是什麽樣?雖然沒說,但我也能大致猜到,大學嘛,還是民辦大專,就是放羊唄!遲到早退,考試放水,打遊戲、談戀愛,舒舒服服過三年好日子,再去麵對社會的毒打。
“說實話,我也想躺著就把錢給賺了。反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課少點、老師差點、校園寒酸點,怎麽節省怎麽來,這錢也賺得不寒磣。但就這麽湖弄你們三年,學校錢是賺了,你們也是過得舒坦了,可將來到社會上怎麽辦?知識,沒有!技能,沒有!就一張大專學曆,能幹些什麽?”
同學們顯然沒想到,徐生洲上來就直指他們的內心,甚至有種拿x光把他們心思透視了一遍的感覺。特別是談嘉軒,都懷疑徐生洲是不是偷看了自己的發言提綱?
徐生洲接著說道:“有句話說得好,每一條看似奇葩的規定背後,都有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同樣道理,每一條看似不近人情的校規背後,都有學校希望同學們拚搏上進的良苦用心。就比如同學們詬病最多的早操製度,為什麽大家痛恨早操?因為早上起不來啊!為什麽早上起不來?因為晚上睡得晚啊!
“想想古代大臣午夜起床去參加早朝,現在很多人早上五六點去公園晨練,為什麽他們能起得來?不就是晚上睡得早嗎?誰都知道手機好玩、小說好看,我也喜好玩手機、看小說,但能控製住自己的喜好不超過限度,那才是真的厲害。”
談嘉軒已經確定了,徐校長肯定在自己身邊安插了臥底。不然他怎麽對自己的情況了如指掌?
徐生洲繼續說道:“大家之所以來我們學校,而不是隔壁的金陵大學,80%的原因不在智力上,而是在高中階段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或者說你們的學習習慣不適合現今的教育。在你們無力改變現今教育的大前提下,那就隻能改變你們的學習習慣。當你覺得校規奇葩的時候,可以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學習習慣也存在問題呢?所以,請大家要多多理解。”
談嘉軒捏了捏衣兜裏的發言提綱:感情我這是有大病啊!
徐生洲道:“下麵請各位同學們發言。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不要有顧慮,說對說錯都不要緊,隻要有助於學校長遠發展和學生素質提升,我們一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就從左手邊依次開始吧。請!”
石新科負責起了場務。
左手邊第一位是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子,聽到徐生洲點將,沒有絲毫慌亂,拿著話筒俏生生地站了起來:“徐校長,蘇主任,各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是英語係的大一學生吳梓敏。自從來到學校,我就深深地愛上了這裏,這裏有優美的環境、舒適的宿舍、明亮的教室、負責任的老師,一切都是我憧憬的大學的樣子。在這裏,我要向學校和老師們真誠地說一聲,謝謝!”
徐生洲有些麻:怎麽就把馬屁給拍上了?
好在吳梓敏頗為識趣,點到為止:“學校是我家,發展靠大家。跟別的學校相比,我們在哪些方麵還有差距呢?我個人覺得有三點需要關注,一是學校支持舉辦的文體活動太少,除了一年一度的運動會之外,幾乎就沒有了。相比之下,其他的學校有全校籃球比賽、足球比賽,還有歌唱比賽、配音比賽等等,各種活動四季不斷,五彩繽紛,不僅能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也能愉悅大家的身心。”
徐生洲讚許地點點頭:“這個提議好!”
徐生洲來自小縣城的普通人家,小時候不懂素質教育,沒上過培訓班,也沒發覺自己有什麽文體特長——可能作曲勉強算一個?畢竟什麽歌到了他嘴裏,都等於重新譜曲,沒有一句在原來的調上。到了大學,終於從高考重壓下解放出來,有了閑情逸致,可以發展一些愛好,各種文體活動也迎麵撲來,可他又迷上了網絡小說和遊戲。現實的哪有虛擬的好玩?導致他再次和各種文體特長說byebye。
正因為自己沒有文體特長,當了校長之後,他對學校的文體活動也不上心,完全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
沒想到卻被學生提了出來!
學校又不是和尚廟、尼姑庵——不對,和尚廟、尼姑庵也是要辦法會,放焰口的,學校沒有點上檔次的文體活動,校園氛圍確實是差點意思。而且年輕人澎湃的精力,總要找個宣泄口吧?
另外,學生學習不好,不代表他們文體活動也不行。有時候老天爺給你關上了門,真的會順手再給你打開一扇窗,讓你東方不亮西方亮,比如很多黑人讀書不行,可天生就是運動、說唱、舞蹈技能拉滿。同樣道理,很多學生在讀書上是廢了,可如果能在唱歌、打球等項目上嶄露頭角,不也挺好?
想到此處,徐生洲又對蘇山月說道:“蘇主任,你可以安排一個人專門負責此事,把全校的文體活動搞起來。”
“好的!”蘇山月答應得很幹脆。
見此情形,吳梓敏大受鼓舞:“第二點是學校對各種文體互動相關的社團支持不夠,導致社團少、維係困難、成員不活躍、活動開展也不多。像我們音樂學會,開展活動的時候,礦泉水都得自己出錢買!”
徐生洲道:“以前是學校經費緊張,所以對學生社團的經費支持也不足,今後會酌情增加的。”
隻要不是秋昆社之類的,他都支持。
吳梓敏道:“第三是學校裏的文體活動場所不足。比如,想要遊泳,學校裏沒有遊泳池,周圍也沒有,得坐地鐵去深林大學城那邊。再比如,我們想舉辦個音樂會,可沒有合適的場地,在操場吧,風吹日曬的;在教室吧,又影響一棟樓的正常上課、自習。以上三點,請徐校長參考!”
徐生洲點點頭:趕明個,就讓係統大爺給你送個音樂廳!
在吳梓敏邊上的,是個相貌普通的女孩子,還戴著厚厚的眼鏡,一看就屬於苦學而無功的那種類型。看到遞過來的話筒,話都說不利索:“大家好!還有徐校長,蘇主任,你們好!我是英語係的褚玲,是大一的。我、我覺得學校都挺好的,沒什麽意見。”
徐生洲微微皺眉,但語氣依然溫和:“那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有什麽感到不方便的地方麽?”
褚玲更緊張:“沒有、沒有,都挺好的。”
吳梓敏在旁邊低聲提醒她道:“你不是每天放晚自習迴來,都覺得來迴不方便麽?”
褚玲小聲說道:“那個不方便,我覺得自己能克服。”
徐生洲倒是把她們倆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笑著問道:“那你打算怎麽克服?”
褚玲咬了咬嘴唇:“我可以起早一點,走快一點,或者早點下晚自習。”
蘇山月在邊上說道:“咱們校園確實太大了,比留美還大50%,很多老師、同學都反映過交通不便的問題。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每人買輛自行車代步,可現在一輛好點的自行車要大幾千,對學生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我覺得咱們可以在校園裏引進共享單車,或者學習留美,開通校園公交。”
徐生洲道:“我之前也有過開通校園公交的想法,最好是用機場那種擺渡車,一車能裝一百多人,高峰時段能解決大問題。後來我一問價格,一輛車要四百萬,這要是多買幾輛,都夠給每人買輛很好的自行車了!咱們沒有留美那麽財大氣粗,如今看來,最好是引進共享單車。”
不搞校園公交,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徐生洲沒有說出口,那就是運營過程中肯定血虧。
不說買車花多少錢,就說運營成本。
早上七八點那會兒,學生都著急上學,十幾輛公交車都不一定夠用。等過了那段時間,可能兩三輛公交車就綽綽有餘。可是車得安排司機、得維修保養,還得用油、保險……指望在校這幾千大學生來消費,這不得虧死?!
蘇山月很快就想清楚了其中的關竅:“共享單車也好,至少安全!”
徐生洲道:“那就下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