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7章 不需要求證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王茂平呈遞來的信件,蘇溢城還有一件事想不明白,外族命令張家對太子殿下出手的原因是什麽。
太子才德兼備,在當時,說是最合適的儲君並不為過。但那時太子還年輕,陛下也正值壯年,將孟朝的儲君殺掉,並不會引起孟朝的動蕩。
而既然是暗中讓太子染疾,就是不想將事情擺到台麵上來,不想讓朝廷發現。如果被抓到把柄,肯定會是兵戎相見的結果。
所以那時候的外族對太子出手,完全是得不償失,一定是有什麽情況出現,逼不得已出手。
但是這一點,外族極大可能並不會告訴張家。所以,即使對張暯進行審問,恐怕也不會知道原因。
那麽,啟元十七年前後都發生了什麽事情呢?蘇溢城思考了片刻,卻沒有頭緒。除了水災好像並沒有發生什麽。而那個時候的外族,相比如今也更加安分一些。
而太子殿下去到的是遭受水災的地方,與外族也沒有什麽關係吧。
嗯?等等?蘇溢城想到了什麽,原本準備將信收存起來的手不禁一頓。
他突然想起了古牢關這條私販貨物的路線。雖然如今已經不複存在了,但卻曾經存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
邊軍中暗中與外族勾連的主謀還沒有找到。也就是說,禮單的主人還沒有找到。而禮單是哪裏得來的呢?
是王茂平給他的,並不是原物,而是根據原物將內容謄寫了下來。一同呈給他的還有古牢關戍邊值守的名冊。
當時褚旻帶迴來的時候,隻說王茂平偶然得到的,而自己也並沒有繼續追問。
能夠查到邊軍,商人與外族勾結,必然是有不想讓人發現的能力與手段,即使作為巡撫,他也不想刨根問底,強迫王茂平說出來。
有些時候,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可如今想來,太子殿下的死,是外族所為的話,會不會與那條私販貨物的路線有關呢。
如果太子殿下發現私販貨物的端倪,或者邊軍勾結外族的蛛絲馬跡,那麽外族就有要動手的理由。
而自己能想到的,王茂平同樣能夠想到。隻是一向喜歡推測的王茂平,對於太子被害,卻隻是如實的描述了發現,並沒有做任何推測,這倒是有些讓他在意。
是太子案關係重大太過謹慎的緣故嗎?
沒想到太子殿下死在了阜安州,而真相被曾經的阜安知州發現,這算是巧合還是緣分呢?
還是說,二者都不是?
蘇溢城的腦袋中,突然冒出一種可能,但他隻是深唿了一口氣,沒有再繼續想下去,有些事情並不需要他去求證。
腦袋裏想了這麽多事情,蘇溢城如今情緒已經完全平複了下來。誰能想到針對肇原府與肇原知府的陰謀之下,還暗藏著驚天舊案呢。
張暯,他還是不審了。
無論是府衙縣衙,還是巡撫衙門,大牢都是暗無天日。張暯如今坐在牢房之中,沒有遭受任何酷刑,也沒有任何人來打擾。但是他已經幾天沒有入眠了。
盡管嗓子已經沙啞不已,但每次聽到腳步聲,都會衝到欄杆前喊冤。可除了發放牢飯之外,獄卒從來不會停留。
這次腳步聲從長廊的盡頭響起,由遠及近,張暯趕緊起身,又一次衝到欄杆前,雖然還沒有見到人影,但仍舊像之前一樣,喊起冤來。
被關在這陰冷無光的牢房中,他都已經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如今的他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哪怕是審問,也比此刻的情況要好,至少能讓他知道出現在這裏的原因。
或許是上天聽到了他的心聲,這次獄卒在他麵前停了下來,窸窸窣窣的鎖鏈聲之後,牢門被打開。
張暯覺得應該是押他去問話,心中雖然忐忑,但也暗自鬆了一口氣。
“我是冤枉的,我要見大人!”
“要見——”話沒有說完,嘴就被團起來的破布堵住。隨後獄卒給他戴上了鐐銬,押著他走在長廊之中。
慶綏府也是風和日麗的一天,但晃眼的日光,還是讓張暯下意識的閉上眼睛。
“走!”
被推了一下的張暯,打了個趔趄,努力跟在差役的身後,卻發現自己竟然向著巡撫衙門外走去。
“嗚,嗚!”
張暯想要出口詢問,但被布堵住嘴巴的他,隻能發出嗚咽之聲。最後被官兵押上了馬車。
一個吏目的離開自然不會引起注意,慶綏府中一切平靜,似乎整個林江,都平靜異常。
而邊關的氣氛,卻是前所未有的凝重,這幾天,所有士卒都是嚴陣以待。即使晚上迴到營房,眾人也都失去了往日閑談的心思。
關口的城門被打開,幾百鐵騎伴著馬匹的嘶鳴聲,踏著煙塵出了古牢關。
如今春天雖然已經來到,但屬於肇原府的春天,還沒有到來,而屬於邊關的春天,同樣沒有。
古牢關外,還是一片萬物蕭條的景象,枯萎的雜草,沒有任何生機,而且相比於林江各地的晴空萬裏,這裏則是伴隨著大風,沙塵彌漫。入目滿是蕭索昏黃。
騎兵們看起來還是一如既往地沿著路線,去巡視邊牆,以及查看是否有外族進犯。
“也不知道今年又要生出多少蒿草,要是比去年還多的話,到了夏秋開花的時候,又有咱們遭罪的了。”
巡視了半天多的時間,士卒們也總算是下馬休息一會,坐在一起閑談起來。
最近幾天,營伍中的氣氛有些壓抑,這種壓抑,總需要發泄或者壓製下去。所以還是有士卒先開了口,找起了話題。
“是啊,去年我身上可是起了好多紅斑,難受的要命。”馬上就有士卒接起了話頭。
“我去年喘氣都感覺困難。真想不到,那個肇原知府都沒有到過邊關外,就能夠猜到是某種草數量變多引起的。”
“那妄想竟然是草籽引起的,人家也猜出來了,真是太厲害了些。莫碭,關於肇原知府,你還了解什麽,和我們說說唄。”
“是啊,他還猜了什麽,你再好好想想。”
太子才德兼備,在當時,說是最合適的儲君並不為過。但那時太子還年輕,陛下也正值壯年,將孟朝的儲君殺掉,並不會引起孟朝的動蕩。
而既然是暗中讓太子染疾,就是不想將事情擺到台麵上來,不想讓朝廷發現。如果被抓到把柄,肯定會是兵戎相見的結果。
所以那時候的外族對太子出手,完全是得不償失,一定是有什麽情況出現,逼不得已出手。
但是這一點,外族極大可能並不會告訴張家。所以,即使對張暯進行審問,恐怕也不會知道原因。
那麽,啟元十七年前後都發生了什麽事情呢?蘇溢城思考了片刻,卻沒有頭緒。除了水災好像並沒有發生什麽。而那個時候的外族,相比如今也更加安分一些。
而太子殿下去到的是遭受水災的地方,與外族也沒有什麽關係吧。
嗯?等等?蘇溢城想到了什麽,原本準備將信收存起來的手不禁一頓。
他突然想起了古牢關這條私販貨物的路線。雖然如今已經不複存在了,但卻曾經存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
邊軍中暗中與外族勾連的主謀還沒有找到。也就是說,禮單的主人還沒有找到。而禮單是哪裏得來的呢?
是王茂平給他的,並不是原物,而是根據原物將內容謄寫了下來。一同呈給他的還有古牢關戍邊值守的名冊。
當時褚旻帶迴來的時候,隻說王茂平偶然得到的,而自己也並沒有繼續追問。
能夠查到邊軍,商人與外族勾結,必然是有不想讓人發現的能力與手段,即使作為巡撫,他也不想刨根問底,強迫王茂平說出來。
有些時候,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可如今想來,太子殿下的死,是外族所為的話,會不會與那條私販貨物的路線有關呢。
如果太子殿下發現私販貨物的端倪,或者邊軍勾結外族的蛛絲馬跡,那麽外族就有要動手的理由。
而自己能想到的,王茂平同樣能夠想到。隻是一向喜歡推測的王茂平,對於太子被害,卻隻是如實的描述了發現,並沒有做任何推測,這倒是有些讓他在意。
是太子案關係重大太過謹慎的緣故嗎?
沒想到太子殿下死在了阜安州,而真相被曾經的阜安知州發現,這算是巧合還是緣分呢?
還是說,二者都不是?
蘇溢城的腦袋中,突然冒出一種可能,但他隻是深唿了一口氣,沒有再繼續想下去,有些事情並不需要他去求證。
腦袋裏想了這麽多事情,蘇溢城如今情緒已經完全平複了下來。誰能想到針對肇原府與肇原知府的陰謀之下,還暗藏著驚天舊案呢。
張暯,他還是不審了。
無論是府衙縣衙,還是巡撫衙門,大牢都是暗無天日。張暯如今坐在牢房之中,沒有遭受任何酷刑,也沒有任何人來打擾。但是他已經幾天沒有入眠了。
盡管嗓子已經沙啞不已,但每次聽到腳步聲,都會衝到欄杆前喊冤。可除了發放牢飯之外,獄卒從來不會停留。
這次腳步聲從長廊的盡頭響起,由遠及近,張暯趕緊起身,又一次衝到欄杆前,雖然還沒有見到人影,但仍舊像之前一樣,喊起冤來。
被關在這陰冷無光的牢房中,他都已經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如今的他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哪怕是審問,也比此刻的情況要好,至少能讓他知道出現在這裏的原因。
或許是上天聽到了他的心聲,這次獄卒在他麵前停了下來,窸窸窣窣的鎖鏈聲之後,牢門被打開。
張暯覺得應該是押他去問話,心中雖然忐忑,但也暗自鬆了一口氣。
“我是冤枉的,我要見大人!”
“要見——”話沒有說完,嘴就被團起來的破布堵住。隨後獄卒給他戴上了鐐銬,押著他走在長廊之中。
慶綏府也是風和日麗的一天,但晃眼的日光,還是讓張暯下意識的閉上眼睛。
“走!”
被推了一下的張暯,打了個趔趄,努力跟在差役的身後,卻發現自己竟然向著巡撫衙門外走去。
“嗚,嗚!”
張暯想要出口詢問,但被布堵住嘴巴的他,隻能發出嗚咽之聲。最後被官兵押上了馬車。
一個吏目的離開自然不會引起注意,慶綏府中一切平靜,似乎整個林江,都平靜異常。
而邊關的氣氛,卻是前所未有的凝重,這幾天,所有士卒都是嚴陣以待。即使晚上迴到營房,眾人也都失去了往日閑談的心思。
關口的城門被打開,幾百鐵騎伴著馬匹的嘶鳴聲,踏著煙塵出了古牢關。
如今春天雖然已經來到,但屬於肇原府的春天,還沒有到來,而屬於邊關的春天,同樣沒有。
古牢關外,還是一片萬物蕭條的景象,枯萎的雜草,沒有任何生機,而且相比於林江各地的晴空萬裏,這裏則是伴隨著大風,沙塵彌漫。入目滿是蕭索昏黃。
騎兵們看起來還是一如既往地沿著路線,去巡視邊牆,以及查看是否有外族進犯。
“也不知道今年又要生出多少蒿草,要是比去年還多的話,到了夏秋開花的時候,又有咱們遭罪的了。”
巡視了半天多的時間,士卒們也總算是下馬休息一會,坐在一起閑談起來。
最近幾天,營伍中的氣氛有些壓抑,這種壓抑,總需要發泄或者壓製下去。所以還是有士卒先開了口,找起了話題。
“是啊,去年我身上可是起了好多紅斑,難受的要命。”馬上就有士卒接起了話頭。
“我去年喘氣都感覺困難。真想不到,那個肇原知府都沒有到過邊關外,就能夠猜到是某種草數量變多引起的。”
“那妄想竟然是草籽引起的,人家也猜出來了,真是太厲害了些。莫碭,關於肇原知府,你還了解什麽,和我們說說唄。”
“是啊,他還猜了什麽,你再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