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4章 沒有精力督促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的謝意已經傳達到了。”
“逝者已故去多年,活著的人也應該放下過去,向前看,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無論是你,還是你的父母都是如此。”
王茂平這句話,雖然此時是說給常江文的,但也是說給常福聚夫婦的。
相比於其他人,這對夫婦一早就知道當年的事情是一個陰謀,卻沒有辦法將陰謀揭穿,還女兒一家公道。
這種痛苦與愧疚之情一直到延續。如今真相揭開,他希望常福聚夫妻能夠放下背負二十多年的愧疚,內心不會再受到煎熬。
“是,學生謹記。”常江文恭謹的說道,語氣中還帶著感激。
雖然萌生來肇原府的想法之後,就馬上行動了起來。卻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將謝意傳達。
畢竟王大人是一府的長官,而他隻不過是一個籍籍無名的秀才。能不能見到大人,還是未知。
所以當遞上拜帖的時候,他的心中惴惴不安。好在,大人不僅願意見他,還記得他這個人。
“你成為秀才也有四五年的時間了吧,有沒有赴鄉試的打算?”收了對方的謝意,王茂平便順便關心一下對方的學業。
常江文年紀輕輕就成了秀才,算是有一定的讀書天賦,應該不會甘心止步於秀才。
果然,他的問話,馬上就得到了迴答:
“學生準備赴今年的鄉試。雖然沉澱幾年,自己的學識仍然不夠精進,但還是想要試一試,讓自己認識到差距,才能彌補缺漏,有所寸進。”
對於這個迴答,王茂平很滿意。既然已經成為了秀才,就要有更高一些的追求,也要有麵對失敗的覺悟。
於是便出題考察了一下對方如今的學識。平心而論,他覺得對方能通過這次鄉試的可能性不大。
希望對方真的能夠像說的那樣,認識差距,彌補不足,不要被一兩次的挫折,打擊的失去信心。
通往鄉試的路上,對絕大部分學子來說,都是漫長的。沒有過人的天賦,靠的也隻有銖積寸累。
隻是少數幸運的人身邊有良師益友,以及各種書籍,積累的速度更快一些。王茂平就是那少數幸運的人。
在常江文離開的時候,王茂平送了兩本書籍,算是對他的鼓勵。
“夫君,今天有人來拜訪?”看夫君的心情不錯,安初筠便隨口問了一句。
“嗯,常江文。”
“常江文?”
“常福聚的兒子。”
雖然有夫君的提醒,安初筠還是迴憶了一會兒,才想起對方究竟是誰。
“他知不知道——”話並沒有完全說出口,但安初筠知道夫君肯定會明白她的意思。
王茂平搖了搖頭:“他不知道。恐怕這一輩子都不知道。”
“這樣也好,有時真相太過殘忍了一些,而且對他的前途也不利。”安初筠鬆了一口氣。
自己的姐姐實際上是自己的母親,這樣的真相恐怕放在誰的身上,都很難接受。
而即使是迫不得已,卻也要麵對今後的流言蜚語。流言和真相疊加所帶來的影響,誰知道會不會擊垮一個人呢。
“是啊,至少對常江文來說,有些真相還是永遠沉寂下去的好。”
王茂平知道真相。但如果常福聚夫妻不準備揭穿的話,作為旁觀者的他自然也不會去揭穿。
永遠被蒙在鼓裏,或許是一種殘忍,但與真相的殘忍相比,究竟哪個更加殘忍呢。王茂平沒有辦法知道答案,也不想要探究這個答案。
“不管怎麽說,夫君又了結了一樁心事吧。”
“果然是初筠最了解我。”成為肇原的知府以後,對於阜安州,他始終有一件心事未了。
如今真相得以揭開,作為曾經的阜安知州,他也算是給了那些死去的村民,給常福聚一家一個交代。
時隔幾年時間,總算是徹底給他的阜安知州生涯,畫上了一個句號。讓他的心不禁輕鬆了一些。
“唉!”
“夫君這是怎麽了?”
安初筠很是詫異,了卻心事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嗎?夫君怎麽又歎起氣來,情緒的變化為什麽這麽快?
“常江文說會參加今年的鄉試。”
安初筠馬上理解了夫君歎氣的原因。
“也不知道家裏的幾位準備的如何!”三年又三年,之前每次都是铩羽而歸,不知道這次,能否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以前,他還會關心朱雲興他們的學識是否精進了一些,可隨著公務越來越多,邊關的局勢越來越嚴峻,王茂平也就顧不上家裏那三位,在舉人大門外徘徊的親人了。
王茂竹有努力的自覺,他不需要擔心。家裏那三位他一直都有些不太放心。生怕他們一放鬆,就馬上怠惰下來。
隻是此時的他已經沒有精力再去督促,真的隻能全憑他們的自覺了。
“夫君,作為親人,他們都知道你的好意,也不會辜負你的好意。放心吧。”安初筠輕聲的寬慰道。
夫君心裏裝著太多的事,也裝著太多的人。
他怕肇原府的百姓受到傷害,所以將整個肇原府扛在了自己的肩上。
為了王家,他將家人的幸福與前途也扛在了肩上。
為了她,他將宋家的仇恨也放了上去。為了兒女,他又在肩上堆上了身為人父的責任。
盡管夫君從來沒有說,但安初筠也是能清楚感覺到的。而她也沒有說,卻無時無刻不在為丈夫身負重擔的樣子感到心疼。
“也是,他們都成家立業,變成大人了。”王茂平故作輕鬆的說道。
隻是在他的心裏,朱雲興還是他在學堂相遇時那個主動釋放善意的少年。王茂竹還是那個安靜中帶著羞澀的孩子。而王茂康和王茂景還是調皮又喜歡跟在他身後的跟屁蟲。
在他的潛意識中,似乎一直沒有覺得他們長大,所以夢中很少出現他們成為大人後的樣子。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王茂平才會一直試圖把他們放在自己的羽翼之下,為他們籌劃應該走的道路,怕他們浪費時間,怕他們走向歧路。或許,他也應該嚐試著放開手了?
“逝者已故去多年,活著的人也應該放下過去,向前看,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無論是你,還是你的父母都是如此。”
王茂平這句話,雖然此時是說給常江文的,但也是說給常福聚夫婦的。
相比於其他人,這對夫婦一早就知道當年的事情是一個陰謀,卻沒有辦法將陰謀揭穿,還女兒一家公道。
這種痛苦與愧疚之情一直到延續。如今真相揭開,他希望常福聚夫妻能夠放下背負二十多年的愧疚,內心不會再受到煎熬。
“是,學生謹記。”常江文恭謹的說道,語氣中還帶著感激。
雖然萌生來肇原府的想法之後,就馬上行動了起來。卻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將謝意傳達。
畢竟王大人是一府的長官,而他隻不過是一個籍籍無名的秀才。能不能見到大人,還是未知。
所以當遞上拜帖的時候,他的心中惴惴不安。好在,大人不僅願意見他,還記得他這個人。
“你成為秀才也有四五年的時間了吧,有沒有赴鄉試的打算?”收了對方的謝意,王茂平便順便關心一下對方的學業。
常江文年紀輕輕就成了秀才,算是有一定的讀書天賦,應該不會甘心止步於秀才。
果然,他的問話,馬上就得到了迴答:
“學生準備赴今年的鄉試。雖然沉澱幾年,自己的學識仍然不夠精進,但還是想要試一試,讓自己認識到差距,才能彌補缺漏,有所寸進。”
對於這個迴答,王茂平很滿意。既然已經成為了秀才,就要有更高一些的追求,也要有麵對失敗的覺悟。
於是便出題考察了一下對方如今的學識。平心而論,他覺得對方能通過這次鄉試的可能性不大。
希望對方真的能夠像說的那樣,認識差距,彌補不足,不要被一兩次的挫折,打擊的失去信心。
通往鄉試的路上,對絕大部分學子來說,都是漫長的。沒有過人的天賦,靠的也隻有銖積寸累。
隻是少數幸運的人身邊有良師益友,以及各種書籍,積累的速度更快一些。王茂平就是那少數幸運的人。
在常江文離開的時候,王茂平送了兩本書籍,算是對他的鼓勵。
“夫君,今天有人來拜訪?”看夫君的心情不錯,安初筠便隨口問了一句。
“嗯,常江文。”
“常江文?”
“常福聚的兒子。”
雖然有夫君的提醒,安初筠還是迴憶了一會兒,才想起對方究竟是誰。
“他知不知道——”話並沒有完全說出口,但安初筠知道夫君肯定會明白她的意思。
王茂平搖了搖頭:“他不知道。恐怕這一輩子都不知道。”
“這樣也好,有時真相太過殘忍了一些,而且對他的前途也不利。”安初筠鬆了一口氣。
自己的姐姐實際上是自己的母親,這樣的真相恐怕放在誰的身上,都很難接受。
而即使是迫不得已,卻也要麵對今後的流言蜚語。流言和真相疊加所帶來的影響,誰知道會不會擊垮一個人呢。
“是啊,至少對常江文來說,有些真相還是永遠沉寂下去的好。”
王茂平知道真相。但如果常福聚夫妻不準備揭穿的話,作為旁觀者的他自然也不會去揭穿。
永遠被蒙在鼓裏,或許是一種殘忍,但與真相的殘忍相比,究竟哪個更加殘忍呢。王茂平沒有辦法知道答案,也不想要探究這個答案。
“不管怎麽說,夫君又了結了一樁心事吧。”
“果然是初筠最了解我。”成為肇原的知府以後,對於阜安州,他始終有一件心事未了。
如今真相得以揭開,作為曾經的阜安知州,他也算是給了那些死去的村民,給常福聚一家一個交代。
時隔幾年時間,總算是徹底給他的阜安知州生涯,畫上了一個句號。讓他的心不禁輕鬆了一些。
“唉!”
“夫君這是怎麽了?”
安初筠很是詫異,了卻心事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嗎?夫君怎麽又歎起氣來,情緒的變化為什麽這麽快?
“常江文說會參加今年的鄉試。”
安初筠馬上理解了夫君歎氣的原因。
“也不知道家裏的幾位準備的如何!”三年又三年,之前每次都是铩羽而歸,不知道這次,能否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以前,他還會關心朱雲興他們的學識是否精進了一些,可隨著公務越來越多,邊關的局勢越來越嚴峻,王茂平也就顧不上家裏那三位,在舉人大門外徘徊的親人了。
王茂竹有努力的自覺,他不需要擔心。家裏那三位他一直都有些不太放心。生怕他們一放鬆,就馬上怠惰下來。
隻是此時的他已經沒有精力再去督促,真的隻能全憑他們的自覺了。
“夫君,作為親人,他們都知道你的好意,也不會辜負你的好意。放心吧。”安初筠輕聲的寬慰道。
夫君心裏裝著太多的事,也裝著太多的人。
他怕肇原府的百姓受到傷害,所以將整個肇原府扛在了自己的肩上。
為了王家,他將家人的幸福與前途也扛在了肩上。
為了她,他將宋家的仇恨也放了上去。為了兒女,他又在肩上堆上了身為人父的責任。
盡管夫君從來沒有說,但安初筠也是能清楚感覺到的。而她也沒有說,卻無時無刻不在為丈夫身負重擔的樣子感到心疼。
“也是,他們都成家立業,變成大人了。”王茂平故作輕鬆的說道。
隻是在他的心裏,朱雲興還是他在學堂相遇時那個主動釋放善意的少年。王茂竹還是那個安靜中帶著羞澀的孩子。而王茂康和王茂景還是調皮又喜歡跟在他身後的跟屁蟲。
在他的潛意識中,似乎一直沒有覺得他們長大,所以夢中很少出現他們成為大人後的樣子。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王茂平才會一直試圖把他們放在自己的羽翼之下,為他們籌劃應該走的道路,怕他們浪費時間,怕他們走向歧路。或許,他也應該嚐試著放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