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8章 保重
農家小子的古代上進日常 作者:冬眠中的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剛剛應該是聽錯了吧,怎麽會突然間聽到“太子”兩個字呢。要知道,這兩個字,在近些年,已經沒有人敢再提起。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孟朝會有繼任的皇帝,可當今的聖上卻不會再立第二位太子。所以即便是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太子的稱號,還是隻屬於先皇後的嫡子,那位已故的二皇子。
誰都知道,太子殿下染疾而亡,怎麽剛才他們好像聽到太子是被外族謀害而死的呢。
所有官員都下意識的屏住唿吸,雖然極度懷疑是自己的耳朵出現了問題,卻誰都不敢有所動作,更加不敢去偷看啟元帝的臉色。
相比於恨不得把自己變成木頭的一眾官員,洪甫實三人卻能夠感覺到自己猛烈的心跳,以及額頭上的汗水滴落在大殿上的聲音。
極度安靜壓抑的氣氛一點點膨脹,終於在某一刻,被啟元帝的聲音打破。
“再說一遍。”龍椅上的帝王,低沉的聲音似乎沒有什麽變化,卻讓所有人都不禁打了一個冷顫。
“張家,張家曾協助外族謀害了太子殿下!”洪甫實都察覺到自己聲音中的顫抖與嘶啞。隻是此時,殿中的其他人,都已經徹底被這個猝不及防的消息打了當頭一棒,哪還有心情留意其他。
太子殿下竟然是被害死的,那陛下——
“陛下,陛下!”
“您沒事吧!”內侍焦急的聲音傳來。而眾人這才壯著膽子,看向龍椅上的帝王。
此時的啟元帝正用手扶著額頭,臉色似乎也變得蒼白,他們以為看到的會是暴怒狠厲的帝王,但在這一刻,龍椅上的人,看起來更像是傷心過度的父親。
“陛下,奴婢派人去請——”
啟元帝抬起右手,隨後再次恢複成那個冷酷威嚴的帝王,仿佛剛才的那一幕,是他們的錯覺。
“說!”
“說!朕的太子到底是怎麽被謀害的!”
洪甫實來不及擦額頭上滴落的汗珠,隻能任由它們不斷地聚集滑落。
“迴陛下,當年太子殿下……”
涉及到已故的太子殿下,就連這些朝廷重臣們都被驚得慌張失措,這份出自王茂平之手的卷宗,自然細節已經竭盡全力的去做到詳盡。
所以,即便洪甫實的聲音沙啞,卻並不影響,眾人了解到當年太子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麽。
最開始的心情,因為啟元帝而極為忐忑,而隨著卷宗上的內容,被一點點講述出來,心中的慌亂逐漸被憤怒所取代。
太子逝去的時候,還太過年輕,年輕到這位儲君似乎都沒有展露過缺點,所以他們才會遺憾。
而遺憾在敘述中,變成了對於外族與張家的痛恨,到最後化作無聲的歎息,又重新變迴了遺憾,而過了二十多年,因為這遲來的真相,眾人心中的遺憾,無疑又增加了很多。那樣出色的太子,就這麽被外族的詭計所害。
連他們的心裏都極為難受,那麽陛下呢?
隻可惜,沒有人敢去探究這位失去太子的帝王,如今到底是什麽表情,又是怎樣的心情。
“朕的太子,就因為傲魯部,因為吃裏扒外的宵小之徒,離朕而去,朕絕對不會放過他們。”絕對不會放過他們,啟元帝目光中包含著濃烈的殺意。
“張家呢?”
“迴陛下,已經在押迴京城的路上。”
“朕等著他們。”
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殿中的寒意,全部都噤若寒蟬,不敢有絲毫的動作,自然也就沒有留意到,天子的目光掃視過他們每一個人,並且在有些人的頭頂,多停留了片刻。
害死太子的兇手,他一個也不會放過,無論是傲魯部還是張家,還有那個躲藏在暗處的幕後黑手。也隻有這樣,他才能夠去彌補作為父親的愧疚。
或許在場官員都想不到,今天震驚朝堂的消息,坐在龍椅上的啟元帝早就已經得知。前些日子,他就已經收到了來自林江的密疏。一份來自林江巡撫蘇溢誠,一份來自肇原知府王茂平。
兩份密疏都著重講了一件事,那就是太子被害的真相。隻不過蘇溢誠的密疏,更加側重於敘述太子被害的經過與細節,想讓他這個帝王了解到當年在太子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麽。
而相比之下,王茂平的密疏則是要簡潔很多,隻是對他所不知道的部分,描述會相對詳盡。啟元帝能夠感覺到對方的密疏,在有意的避免讓他陷入過度的悲傷之中。
“陛下,微臣有一言雖造次,卻仍想鬥膽袒露。微臣深知陛下時至今日,仍無法釋懷,但您乃殿下所仰慕與敬愛之人,請為太子殿下保重龍體。”
蘇溢誠在密疏上也說過相似的話,隻是對方寫的是為江山社稷,為大孟。啟元帝明白,或許臣子中,也隻有這個被他親自選出去調查太子被害真相的王茂平,能夠了解到他這些年對於太子的不舍與愧疚。
是啊,直至今日,他仍舊無法釋懷,仍舊無法放下。所以盡管早就知道,是外族指使張家謀害了他的太子,在看到密疏之後,仍舊對著空寂的宮殿,獨坐了一夜。
如果當初的自己沒有把宸兒派到林江就好了,那如今他的宸兒已經成為了比他出色的帝王。
隻可惜他的太子,再也迴不來了。留給他的隻有愧疚與不舍。
“陛下,肇原府升公堂審理太子殿下被害的真相時,降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雨水,想來是太子殿下的在天之靈得以安息,故請陛下您,為天下蒼生,為江山社稷,保重龍體。”
洪甫實的聲音還嘶啞著,但隨著大理寺卿以及左都禦史的聲音匯集,似乎變得有了一絲力量。
“請陛下保重龍體!”
“請陛下保重龍體!”
大臣們都隨之加入其中,聲音傳遍了整個大殿,隻是這股力量並沒有傳達給坐在龍椅上的啟元帝。帝王的眼神中,劃過一抹恨意。
安息?在把那個真正的幕後黑手碎屍萬段以前,他的太子怎麽可能得到安息?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孟朝會有繼任的皇帝,可當今的聖上卻不會再立第二位太子。所以即便是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太子的稱號,還是隻屬於先皇後的嫡子,那位已故的二皇子。
誰都知道,太子殿下染疾而亡,怎麽剛才他們好像聽到太子是被外族謀害而死的呢。
所有官員都下意識的屏住唿吸,雖然極度懷疑是自己的耳朵出現了問題,卻誰都不敢有所動作,更加不敢去偷看啟元帝的臉色。
相比於恨不得把自己變成木頭的一眾官員,洪甫實三人卻能夠感覺到自己猛烈的心跳,以及額頭上的汗水滴落在大殿上的聲音。
極度安靜壓抑的氣氛一點點膨脹,終於在某一刻,被啟元帝的聲音打破。
“再說一遍。”龍椅上的帝王,低沉的聲音似乎沒有什麽變化,卻讓所有人都不禁打了一個冷顫。
“張家,張家曾協助外族謀害了太子殿下!”洪甫實都察覺到自己聲音中的顫抖與嘶啞。隻是此時,殿中的其他人,都已經徹底被這個猝不及防的消息打了當頭一棒,哪還有心情留意其他。
太子殿下竟然是被害死的,那陛下——
“陛下,陛下!”
“您沒事吧!”內侍焦急的聲音傳來。而眾人這才壯著膽子,看向龍椅上的帝王。
此時的啟元帝正用手扶著額頭,臉色似乎也變得蒼白,他們以為看到的會是暴怒狠厲的帝王,但在這一刻,龍椅上的人,看起來更像是傷心過度的父親。
“陛下,奴婢派人去請——”
啟元帝抬起右手,隨後再次恢複成那個冷酷威嚴的帝王,仿佛剛才的那一幕,是他們的錯覺。
“說!”
“說!朕的太子到底是怎麽被謀害的!”
洪甫實來不及擦額頭上滴落的汗珠,隻能任由它們不斷地聚集滑落。
“迴陛下,當年太子殿下……”
涉及到已故的太子殿下,就連這些朝廷重臣們都被驚得慌張失措,這份出自王茂平之手的卷宗,自然細節已經竭盡全力的去做到詳盡。
所以,即便洪甫實的聲音沙啞,卻並不影響,眾人了解到當年太子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麽。
最開始的心情,因為啟元帝而極為忐忑,而隨著卷宗上的內容,被一點點講述出來,心中的慌亂逐漸被憤怒所取代。
太子逝去的時候,還太過年輕,年輕到這位儲君似乎都沒有展露過缺點,所以他們才會遺憾。
而遺憾在敘述中,變成了對於外族與張家的痛恨,到最後化作無聲的歎息,又重新變迴了遺憾,而過了二十多年,因為這遲來的真相,眾人心中的遺憾,無疑又增加了很多。那樣出色的太子,就這麽被外族的詭計所害。
連他們的心裏都極為難受,那麽陛下呢?
隻可惜,沒有人敢去探究這位失去太子的帝王,如今到底是什麽表情,又是怎樣的心情。
“朕的太子,就因為傲魯部,因為吃裏扒外的宵小之徒,離朕而去,朕絕對不會放過他們。”絕對不會放過他們,啟元帝目光中包含著濃烈的殺意。
“張家呢?”
“迴陛下,已經在押迴京城的路上。”
“朕等著他們。”
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殿中的寒意,全部都噤若寒蟬,不敢有絲毫的動作,自然也就沒有留意到,天子的目光掃視過他們每一個人,並且在有些人的頭頂,多停留了片刻。
害死太子的兇手,他一個也不會放過,無論是傲魯部還是張家,還有那個躲藏在暗處的幕後黑手。也隻有這樣,他才能夠去彌補作為父親的愧疚。
或許在場官員都想不到,今天震驚朝堂的消息,坐在龍椅上的啟元帝早就已經得知。前些日子,他就已經收到了來自林江的密疏。一份來自林江巡撫蘇溢誠,一份來自肇原知府王茂平。
兩份密疏都著重講了一件事,那就是太子被害的真相。隻不過蘇溢誠的密疏,更加側重於敘述太子被害的經過與細節,想讓他這個帝王了解到當年在太子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麽。
而相比之下,王茂平的密疏則是要簡潔很多,隻是對他所不知道的部分,描述會相對詳盡。啟元帝能夠感覺到對方的密疏,在有意的避免讓他陷入過度的悲傷之中。
“陛下,微臣有一言雖造次,卻仍想鬥膽袒露。微臣深知陛下時至今日,仍無法釋懷,但您乃殿下所仰慕與敬愛之人,請為太子殿下保重龍體。”
蘇溢誠在密疏上也說過相似的話,隻是對方寫的是為江山社稷,為大孟。啟元帝明白,或許臣子中,也隻有這個被他親自選出去調查太子被害真相的王茂平,能夠了解到他這些年對於太子的不舍與愧疚。
是啊,直至今日,他仍舊無法釋懷,仍舊無法放下。所以盡管早就知道,是外族指使張家謀害了他的太子,在看到密疏之後,仍舊對著空寂的宮殿,獨坐了一夜。
如果當初的自己沒有把宸兒派到林江就好了,那如今他的宸兒已經成為了比他出色的帝王。
隻可惜他的太子,再也迴不來了。留給他的隻有愧疚與不舍。
“陛下,肇原府升公堂審理太子殿下被害的真相時,降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雨水,想來是太子殿下的在天之靈得以安息,故請陛下您,為天下蒼生,為江山社稷,保重龍體。”
洪甫實的聲音還嘶啞著,但隨著大理寺卿以及左都禦史的聲音匯集,似乎變得有了一絲力量。
“請陛下保重龍體!”
“請陛下保重龍體!”
大臣們都隨之加入其中,聲音傳遍了整個大殿,隻是這股力量並沒有傳達給坐在龍椅上的啟元帝。帝王的眼神中,劃過一抹恨意。
安息?在把那個真正的幕後黑手碎屍萬段以前,他的太子怎麽可能得到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