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已入三更,神龍殿內依舊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大唐律新規,自新年前後一直到上元節,也就是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之間,長安城內取消宵禁,準許城中百姓夜遊、舉辦燈會。
此期間,皇宮也會對特定範疇的人選開放,接受屬國朝貢的同時舉行盛大朝會,以宣揚皇室與民同慶之意。
此時的神龍殿中,屬國、外邦的使者、質子齊聚一堂,頡利可汗率東突厥眾部,載歌載舞,共同為大唐慶賀新春,熱鬧異常。
端坐首座三寸高台之上,李二陛下看著殿內賓客如潮,宴席如水,不時有外賓起身恭維自己的場景,不由地心情大好。
而今,馬蹄鐵的普及工作大體上已經完成,大唐的騎兵也抹掉了最後的短板,真正的與北方遊牧民的精銳對齊。
與此同時,還有精鹽、琉璃器、煤炭等生意的擴張,大肆收斂關中一帶及附近幾州的財富,為拮據的國庫帶來用之不盡的資源。
而且,截止至今日的統計中,去年因取暖問題慘遭凍死的百姓,數量寥寥無幾。
甚至就連那些最讓李二陛下頭疼,在各大街道遊蕩的災民也有了安置,更不要說愛妻與閨女的病情...
這些掰著手指都數不過來的喜事,實在讓李二陛下心情大好,連帶著酒量也高出不少。
一連幾次推杯問盞下來,不勝酒力的大臣與外賓陸續告退,剩下的人中,就隻有少許酒品海量的武將,兩三個始終身處局外的聰明人。
這些人其中大半,都是出自當年秦王府的舊臣,也是少有的看到陛下如此興致。
情緒渲染下,群臣同樣酒量大開,甚至有喝到天亮的意思。
僅存的幾個文臣碩果,都是端坐側席,默不作聲,自顧自的端著酒杯,時而輕抿一口,卻絲毫沒有參與敬酒的意思。
細數往年今日,這些空有一身武力,而不帶半點腦子的武夫們...隻要喝上頭,九成九會大打出手,上演一出全武行的好戲。
按以前的教訓,這時若是不開眼的湊上前去,等明天酒醒的時候...皮青臉腫都算你骨頭硬。
賓客盡歡,酒至酣處。
已經臉色微紅,醉眼微醺的李二陛下勉強打起精神,巡視殿中人群,發現在場的,隻剩下少許親信舊臣,再沒了外邦人的身影。
於是心神一動,抬手喚來在角落中侍立的王德,豪邁的揚起大手,朗聲道:
“正逢佳節,喜慶之時,光喝這些沒滋味的酒水實在無趣。”
“王德,去,把李斯文那小子進貢的好酒都呈上來,朕要和諸位愛卿歡飲達旦,不醉不歸!”
王德有些遲疑的抬頭,實在憐憫的多看了一眼。
見陛下已經上頭,絲毫沒把這道大出血的命令放在心上,不由的默歎一聲。
自家主子什麽都好,就是這好麵子的脾氣,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王德悄悄琢磨著,等明天酒醒之後,迴憶當時,驚覺自己私藏的好酒被一掃而空的陛下,準會偷偷抹把眼淚。
暗暗決定,引以為戒,死不悔改。
但聖上金口已開,王德也不可能出口相勸,躬身道了聲遵命,便領著內侍去了趟內務府。
不多時,一行人便帶著皇帝珍藏的好酒返程,將其一一呈送到文武大臣案前。
程咬金低頭一瞅,這眼熟得不能再眼熟的酒壇子,頓時嘿嘿大笑兩聲。
彪子送到他府上的那些,早就讓他喝了個精光,正是發愁嘴裏沒味兒的時候。
卻沒想到,還能在皇宮再見它們的身影。
不過轉念一想,也是。
長樂長公主與彪子的婚書已經訂下,雖然還沒大張旗鼓的宣揚出去,但彪子已經算是皇室的一員,偏心給陛下多送幾壇也是應有之舉。
秦瓊瞄了眼身旁,那個兩眼發光的程混賬,不由的長歎一聲。
他與懋功交情莫逆,與彪子來往更是密切,知節有的,他自然會更多。
但因為李斯文三令五申,‘秦伯伯大病初愈,可以小酌但絕不可大醉’,所以送到府上的那些好酒,其中大半都進了程混賬的口袋。
但這還沒什麽,最讓秦瓊可氣的,是程咬金這玩意囫圇吞棗,暴殄天物!
喝了自己這麽多好酒,最後問程咬金喝出了什麽滋味,結果...這混蛋拍了拍肚皮,懶洋洋的就迴了他三個字——不知道。
喝得太快了沒嚐出滋味...當時把秦瓊給氣得,恨不得當場拎出得意兵器,讓兄弟也嚐嚐祖傳雙銅鐧的滋味!
就在秦瓊腹誹連連,新的下酒小菜還沒送到的時候,程咬金已經等不及的拍開酒封,小心翼翼的的給酒碗倒滿。
霎時間,一股馥鬱醇香的濃鬱酒香,便在大殿中彌漫開來。
大臣們紛紛尋著酒香尋找來源,等看到程咬金麵前已經開封的酒壇後,紛紛眼前一亮,動作麻利的給自己斟上一杯。
李靖同為好酒之人,位居武將之首,動作更快眾人一步。
因李斯文醫囑,傷勢康複期間,忌酒忌辛辣,李靖已經很久沒嚐過酒水滋味,仔細算算,他都快倆月沒碰酒啦!
若不是李斯文過年時登門拜訪,自己趁機拉著他小酌了一次,李靖怕是都要忘記酒水的味道。
沒想到,中午剛格外,晚上就又碰上了喝酒的借口,陛下請客,想來紅拂也不會說些什麽!
打定主意,李績便咂了咂嘴,迫不及待的端起酒杯,一仰而盡。
酒水下肚的一瞬間,李靖臉色漲紅,五官緊皺,良久之後才艱難咽下口中酒水,長長吐出一道白練。
還是這熟悉的配方,上頭的味道!
李靖盯著酒盞,不禁讚道:“果然好酒,口味遠勝那徒有虛名的‘琥珀酒’,請諸位飲勝!”
見李靖起身遙敬,諸多國公、郡公、縣公紛紛起身,呈拱手模樣平舉酒杯。
“同飲勝!”
等李靖先行飲酒,眾人這才虛托酒杯,將酒水送入口中。
大唐律新規,自新年前後一直到上元節,也就是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之間,長安城內取消宵禁,準許城中百姓夜遊、舉辦燈會。
此期間,皇宮也會對特定範疇的人選開放,接受屬國朝貢的同時舉行盛大朝會,以宣揚皇室與民同慶之意。
此時的神龍殿中,屬國、外邦的使者、質子齊聚一堂,頡利可汗率東突厥眾部,載歌載舞,共同為大唐慶賀新春,熱鬧異常。
端坐首座三寸高台之上,李二陛下看著殿內賓客如潮,宴席如水,不時有外賓起身恭維自己的場景,不由地心情大好。
而今,馬蹄鐵的普及工作大體上已經完成,大唐的騎兵也抹掉了最後的短板,真正的與北方遊牧民的精銳對齊。
與此同時,還有精鹽、琉璃器、煤炭等生意的擴張,大肆收斂關中一帶及附近幾州的財富,為拮據的國庫帶來用之不盡的資源。
而且,截止至今日的統計中,去年因取暖問題慘遭凍死的百姓,數量寥寥無幾。
甚至就連那些最讓李二陛下頭疼,在各大街道遊蕩的災民也有了安置,更不要說愛妻與閨女的病情...
這些掰著手指都數不過來的喜事,實在讓李二陛下心情大好,連帶著酒量也高出不少。
一連幾次推杯問盞下來,不勝酒力的大臣與外賓陸續告退,剩下的人中,就隻有少許酒品海量的武將,兩三個始終身處局外的聰明人。
這些人其中大半,都是出自當年秦王府的舊臣,也是少有的看到陛下如此興致。
情緒渲染下,群臣同樣酒量大開,甚至有喝到天亮的意思。
僅存的幾個文臣碩果,都是端坐側席,默不作聲,自顧自的端著酒杯,時而輕抿一口,卻絲毫沒有參與敬酒的意思。
細數往年今日,這些空有一身武力,而不帶半點腦子的武夫們...隻要喝上頭,九成九會大打出手,上演一出全武行的好戲。
按以前的教訓,這時若是不開眼的湊上前去,等明天酒醒的時候...皮青臉腫都算你骨頭硬。
賓客盡歡,酒至酣處。
已經臉色微紅,醉眼微醺的李二陛下勉強打起精神,巡視殿中人群,發現在場的,隻剩下少許親信舊臣,再沒了外邦人的身影。
於是心神一動,抬手喚來在角落中侍立的王德,豪邁的揚起大手,朗聲道:
“正逢佳節,喜慶之時,光喝這些沒滋味的酒水實在無趣。”
“王德,去,把李斯文那小子進貢的好酒都呈上來,朕要和諸位愛卿歡飲達旦,不醉不歸!”
王德有些遲疑的抬頭,實在憐憫的多看了一眼。
見陛下已經上頭,絲毫沒把這道大出血的命令放在心上,不由的默歎一聲。
自家主子什麽都好,就是這好麵子的脾氣,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王德悄悄琢磨著,等明天酒醒之後,迴憶當時,驚覺自己私藏的好酒被一掃而空的陛下,準會偷偷抹把眼淚。
暗暗決定,引以為戒,死不悔改。
但聖上金口已開,王德也不可能出口相勸,躬身道了聲遵命,便領著內侍去了趟內務府。
不多時,一行人便帶著皇帝珍藏的好酒返程,將其一一呈送到文武大臣案前。
程咬金低頭一瞅,這眼熟得不能再眼熟的酒壇子,頓時嘿嘿大笑兩聲。
彪子送到他府上的那些,早就讓他喝了個精光,正是發愁嘴裏沒味兒的時候。
卻沒想到,還能在皇宮再見它們的身影。
不過轉念一想,也是。
長樂長公主與彪子的婚書已經訂下,雖然還沒大張旗鼓的宣揚出去,但彪子已經算是皇室的一員,偏心給陛下多送幾壇也是應有之舉。
秦瓊瞄了眼身旁,那個兩眼發光的程混賬,不由的長歎一聲。
他與懋功交情莫逆,與彪子來往更是密切,知節有的,他自然會更多。
但因為李斯文三令五申,‘秦伯伯大病初愈,可以小酌但絕不可大醉’,所以送到府上的那些好酒,其中大半都進了程混賬的口袋。
但這還沒什麽,最讓秦瓊可氣的,是程咬金這玩意囫圇吞棗,暴殄天物!
喝了自己這麽多好酒,最後問程咬金喝出了什麽滋味,結果...這混蛋拍了拍肚皮,懶洋洋的就迴了他三個字——不知道。
喝得太快了沒嚐出滋味...當時把秦瓊給氣得,恨不得當場拎出得意兵器,讓兄弟也嚐嚐祖傳雙銅鐧的滋味!
就在秦瓊腹誹連連,新的下酒小菜還沒送到的時候,程咬金已經等不及的拍開酒封,小心翼翼的的給酒碗倒滿。
霎時間,一股馥鬱醇香的濃鬱酒香,便在大殿中彌漫開來。
大臣們紛紛尋著酒香尋找來源,等看到程咬金麵前已經開封的酒壇後,紛紛眼前一亮,動作麻利的給自己斟上一杯。
李靖同為好酒之人,位居武將之首,動作更快眾人一步。
因李斯文醫囑,傷勢康複期間,忌酒忌辛辣,李靖已經很久沒嚐過酒水滋味,仔細算算,他都快倆月沒碰酒啦!
若不是李斯文過年時登門拜訪,自己趁機拉著他小酌了一次,李靖怕是都要忘記酒水的味道。
沒想到,中午剛格外,晚上就又碰上了喝酒的借口,陛下請客,想來紅拂也不會說些什麽!
打定主意,李績便咂了咂嘴,迫不及待的端起酒杯,一仰而盡。
酒水下肚的一瞬間,李靖臉色漲紅,五官緊皺,良久之後才艱難咽下口中酒水,長長吐出一道白練。
還是這熟悉的配方,上頭的味道!
李靖盯著酒盞,不禁讚道:“果然好酒,口味遠勝那徒有虛名的‘琥珀酒’,請諸位飲勝!”
見李靖起身遙敬,諸多國公、郡公、縣公紛紛起身,呈拱手模樣平舉酒杯。
“同飲勝!”
等李靖先行飲酒,眾人這才虛托酒杯,將酒水送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