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著正眼神可憐巴巴瞧著自己,不一會兒又低頭,老老實實靜待發落的李斯文。
長孫皇後實在忍不住的破了功,捂嘴輕笑,花枝招展。
笑了差不多半炷香的時間,皇後這才收拾好心情,理了理有些微亂的美人髻,將宮裙上起皺的地方抹平,起色紅潤的點了點頭:
“行行行,不逗你了,瞧你那畏手畏腳的模樣,可一點兒也看不出少年意氣風發的樣子!”
見李斯文還不應聲,長孫皇後覺得無趣,便扭頭喚了聲宮女。
侍立一旁,宛若雕像的宮女應聲而動,從身後搬來早就藏好的胡凳,置放在軟榻邊角。
見此,李斯文鬆了口氣,半個屁股虛坐在胡凳上:“謝皇後賜座。”
見他今日老實巴交,明顯是知錯求放過的模樣,皇後不禁莞爾,早幹嘛去了,惹出事才知道自己犯了錯?
輕聲笑道:“閑話便說到這裏。今日本宮喚你前來,主要是為了昨日安定那事。”
李斯文這才徹底放下戒備,幸好幸好,隻要不是李泰那事就好。
沉吟片刻,答道:“正如皇後所言,紫蘇昨日入宮,的確是某的安排。”
“但其實...也隻是提前打個招唿,也好讓皇後有個心裏準備,至於高明的手術...”李斯文撓了撓鬢角,故作為難:
“手術的話,至今也隻是有了些頭緒,還不能落實。”
一聽大兒子的瘸腿有了康複希望,長孫皇後下意識的揪緊衣袖,身體微微前傾,語氣急迫的問道:
“是遇到了什麽困難,快說,本宮幫你想辦法!”
李斯文心中道了聲果然,這事還得是皇後靠譜。
之前李二陛下拍胸脯保證,說會幫他催催長孫無忌,讓他盡快將賠款送到湯峪,但眼瞅著都十來天了,始終不見個結果...
八成是李二陛下最近忙昏頭,把這事給忘了。
稍加思索,果斷說道:“缺生鐵、熟鐵,缺太醫。”
一聽這話,長孫皇後又坐了迴去,神情微妙,眼神狐疑:“你這小孩兒...該不會是故意拿高明的篤疾,來本宮這裏打秋風的吧?”
李斯文這個委屈,商量好的賠款至今沒有著落,怎麽拖著拖著還成了他的問題?
唉聲歎氣,搖頭道:“皇後這可就冤枉小子了!”
“皇後有所不知,如果想給高明進行手術的話,首先要保證的,便是扳正腿骨後的正常愈合。”
“不然...就算是進行了手術,也遲早會像現在這般長歪,落下病根。”
皇後恢複正色,微微頷首。
之前詢問過太醫,高明如今的腿疾,確實是愈合時期的問題,雖然及時醫治,但因為缺乏合適的束縛工具,導致愈合的腿骨逐漸長歪。
“可是...想保證腿骨愈合,這又和你口中的生熟鐵、太醫有什麽關係?”
李斯文有條不紊的,將不鏽鋼對人體的親和性,人體排異,還有麻沸散的複刻工作逐一介紹了些許。
直到再見皇後臉上笑容,李斯文口風一轉,語氣凝重:
“如今擺在麵前的難題,一是湯峪的生熟鐵儲量不足,而不鏽鋼又是給高明手術的必要之物,需要大量材料進行研發。”
說著攤了攤手:“但現在,某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第二便是麻沸散的問題。想來皇後也清楚東漢末年時,神醫華佗的遭遇。”
“聽孫道長念叨過,這幾百年下來,不知有多少醫者篳路藍縷,想要複刻出麻沸散從而躋身名醫行列。”
“隻可惜閉門造車,人力終有窮時,不過竹籃打水一場空。”
“某自認不比華佗神醫聰慧,所以想盡快的複刻出麻沸散,必要要大量醫者助力,才能努力在最短的時間裏實驗出麻沸散的成分。”
“即使到最後也複現出七八成的功效,對於高明來說,也差不多夠了。”
“原來如此,是本宮誤會你了。”聽著這一籮筐的專業術語,長孫皇後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雖然此時心中仍有些疑慮,懷疑李斯文是在拿高明的篤疾蒙騙自己,但也實在不敢放任長兄繼續推脫下去。
生熟鐵什麽的還能在掙,但萬一因此耽擱了高明的治療,反而得不償失。
念及至此,長孫皇後注意著李斯文的神色變化,承諾道:
“彪子再安心等待一段時間,那兄長那邊,本宮會代為催促。至於太醫署那邊...本宮會如實轉告陛下。”
“事成與不成,還要看陛下的決定。”
聽到這話,李斯文心中隻覺得好笑。
朝廷裏稍微有點門路的,又有誰不知道,縱然李二陛下是何等的英明神武,但對長孫皇後這個賢內助,那真是又敬又愛。
有皇後幫忙吹枕邊風,不怕事情不成?實在是太過謙虛。
緊忙起身,擺出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
“那此事就拜托皇後娘娘了,等生熟鐵送到湯峪,某保證,肯定會在最短時間裏弄出不鏽鋼,爭取早日湊齊手術條件!”
嗯...確實能在最短的時間裏弄出不鏽鋼,把行李箱迴爐重造的事兒,隻要長孫陰人完成賠款交接,不出半個時辰,不鏽鋼就能橫空出世。
所以李斯文說的理直氣壯,絲毫不覺得心虛。
一番言語試探下來,皇後也沒能看出什麽馬腳,看來生熟鐵真的關係到高明的傷病...也隻能有些遲疑的應下此事。
十月懷胎誕下的長子李承乾,還有自幼相依為伴,扶持至今的兄長,兩者之間,長孫皇後終究還是偏心骨肉相連的愛子。
但其實...按她的想法,若兄長的病情真的不危及生命,就讓死死壓著生熟鐵的賠款,好讓兄長一直閑賦在家。
省的將來,因為關隴一事引得陛下不喜,數罪並罰,壞了少年時結下了情分。
但現在看來,兄長還是要不可避免的,重新走入朝廷為官。
隻希望...經過幾個月的修身養性,兄長能拾起初心,早日與關隴劃清糾葛,與陛下重歸於好。
雖然如此想著,但兄長的執拗性子,她這個做妹妹的又豈會不知,長孫皇後心中幽歎一聲,有些無可奈何。
勢分三足鼎,位壓五星尊,品嚐過權勢的美好,又有誰能輕言放下...
長孫皇後實在忍不住的破了功,捂嘴輕笑,花枝招展。
笑了差不多半炷香的時間,皇後這才收拾好心情,理了理有些微亂的美人髻,將宮裙上起皺的地方抹平,起色紅潤的點了點頭:
“行行行,不逗你了,瞧你那畏手畏腳的模樣,可一點兒也看不出少年意氣風發的樣子!”
見李斯文還不應聲,長孫皇後覺得無趣,便扭頭喚了聲宮女。
侍立一旁,宛若雕像的宮女應聲而動,從身後搬來早就藏好的胡凳,置放在軟榻邊角。
見此,李斯文鬆了口氣,半個屁股虛坐在胡凳上:“謝皇後賜座。”
見他今日老實巴交,明顯是知錯求放過的模樣,皇後不禁莞爾,早幹嘛去了,惹出事才知道自己犯了錯?
輕聲笑道:“閑話便說到這裏。今日本宮喚你前來,主要是為了昨日安定那事。”
李斯文這才徹底放下戒備,幸好幸好,隻要不是李泰那事就好。
沉吟片刻,答道:“正如皇後所言,紫蘇昨日入宮,的確是某的安排。”
“但其實...也隻是提前打個招唿,也好讓皇後有個心裏準備,至於高明的手術...”李斯文撓了撓鬢角,故作為難:
“手術的話,至今也隻是有了些頭緒,還不能落實。”
一聽大兒子的瘸腿有了康複希望,長孫皇後下意識的揪緊衣袖,身體微微前傾,語氣急迫的問道:
“是遇到了什麽困難,快說,本宮幫你想辦法!”
李斯文心中道了聲果然,這事還得是皇後靠譜。
之前李二陛下拍胸脯保證,說會幫他催催長孫無忌,讓他盡快將賠款送到湯峪,但眼瞅著都十來天了,始終不見個結果...
八成是李二陛下最近忙昏頭,把這事給忘了。
稍加思索,果斷說道:“缺生鐵、熟鐵,缺太醫。”
一聽這話,長孫皇後又坐了迴去,神情微妙,眼神狐疑:“你這小孩兒...該不會是故意拿高明的篤疾,來本宮這裏打秋風的吧?”
李斯文這個委屈,商量好的賠款至今沒有著落,怎麽拖著拖著還成了他的問題?
唉聲歎氣,搖頭道:“皇後這可就冤枉小子了!”
“皇後有所不知,如果想給高明進行手術的話,首先要保證的,便是扳正腿骨後的正常愈合。”
“不然...就算是進行了手術,也遲早會像現在這般長歪,落下病根。”
皇後恢複正色,微微頷首。
之前詢問過太醫,高明如今的腿疾,確實是愈合時期的問題,雖然及時醫治,但因為缺乏合適的束縛工具,導致愈合的腿骨逐漸長歪。
“可是...想保證腿骨愈合,這又和你口中的生熟鐵、太醫有什麽關係?”
李斯文有條不紊的,將不鏽鋼對人體的親和性,人體排異,還有麻沸散的複刻工作逐一介紹了些許。
直到再見皇後臉上笑容,李斯文口風一轉,語氣凝重:
“如今擺在麵前的難題,一是湯峪的生熟鐵儲量不足,而不鏽鋼又是給高明手術的必要之物,需要大量材料進行研發。”
說著攤了攤手:“但現在,某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第二便是麻沸散的問題。想來皇後也清楚東漢末年時,神醫華佗的遭遇。”
“聽孫道長念叨過,這幾百年下來,不知有多少醫者篳路藍縷,想要複刻出麻沸散從而躋身名醫行列。”
“隻可惜閉門造車,人力終有窮時,不過竹籃打水一場空。”
“某自認不比華佗神醫聰慧,所以想盡快的複刻出麻沸散,必要要大量醫者助力,才能努力在最短的時間裏實驗出麻沸散的成分。”
“即使到最後也複現出七八成的功效,對於高明來說,也差不多夠了。”
“原來如此,是本宮誤會你了。”聽著這一籮筐的專業術語,長孫皇後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雖然此時心中仍有些疑慮,懷疑李斯文是在拿高明的篤疾蒙騙自己,但也實在不敢放任長兄繼續推脫下去。
生熟鐵什麽的還能在掙,但萬一因此耽擱了高明的治療,反而得不償失。
念及至此,長孫皇後注意著李斯文的神色變化,承諾道:
“彪子再安心等待一段時間,那兄長那邊,本宮會代為催促。至於太醫署那邊...本宮會如實轉告陛下。”
“事成與不成,還要看陛下的決定。”
聽到這話,李斯文心中隻覺得好笑。
朝廷裏稍微有點門路的,又有誰不知道,縱然李二陛下是何等的英明神武,但對長孫皇後這個賢內助,那真是又敬又愛。
有皇後幫忙吹枕邊風,不怕事情不成?實在是太過謙虛。
緊忙起身,擺出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
“那此事就拜托皇後娘娘了,等生熟鐵送到湯峪,某保證,肯定會在最短時間裏弄出不鏽鋼,爭取早日湊齊手術條件!”
嗯...確實能在最短的時間裏弄出不鏽鋼,把行李箱迴爐重造的事兒,隻要長孫陰人完成賠款交接,不出半個時辰,不鏽鋼就能橫空出世。
所以李斯文說的理直氣壯,絲毫不覺得心虛。
一番言語試探下來,皇後也沒能看出什麽馬腳,看來生熟鐵真的關係到高明的傷病...也隻能有些遲疑的應下此事。
十月懷胎誕下的長子李承乾,還有自幼相依為伴,扶持至今的兄長,兩者之間,長孫皇後終究還是偏心骨肉相連的愛子。
但其實...按她的想法,若兄長的病情真的不危及生命,就讓死死壓著生熟鐵的賠款,好讓兄長一直閑賦在家。
省的將來,因為關隴一事引得陛下不喜,數罪並罰,壞了少年時結下了情分。
但現在看來,兄長還是要不可避免的,重新走入朝廷為官。
隻希望...經過幾個月的修身養性,兄長能拾起初心,早日與關隴劃清糾葛,與陛下重歸於好。
雖然如此想著,但兄長的執拗性子,她這個做妹妹的又豈會不知,長孫皇後心中幽歎一聲,有些無可奈何。
勢分三足鼎,位壓五星尊,品嚐過權勢的美好,又有誰能輕言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