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刺調
醫女當家:帶著萌娃去種田 作者:顧輕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位林大人也是同樣的表情嘆息了一聲,眼中閃過了些無奈。
「她的心思,這……老臣也不知啊。」
一邊的人也是紛紛嘆息。
顧秋喬出現的時機實在是太過的合適,若是尋常時候出現,還有個懷疑的理由,可在王爺逼宮的時候出來救場,短短時間之內就得到了丞相府的支持。
實在是讓人挑不出來壞點。
皇上雖說是此時尚在養傷,並未出現,暗中也就是默認了這個攝政王的存在。
雖說顧秋喬的身份成謎,可是有著先前的一個淩紹軒的存在,在場的都是為官的人,心中也隱約有了個猜測,不管怎麽說,這女人手中拿著的兵符可是真的,行駛的又是皇上的權力。
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反抗。
「說起來,丞相大人今日依舊不曾前來上朝呢。」一邊一位官員看了一眼左邊最前麵的那個空了的位置。
「是啊。」經過他這樣的一提醒,眾人也紛紛的察覺。
從王爺要逼宮的前一晚開始,丞相不知為何就忽然抱恙在身,並未出席,並且持續到了現在,依舊是一個杳無音信的存在,眾人紛紛想要調查丞相府之中的狀況,卻都被人攔了下來。
說來也怪,這丞相與王爺的關係明明是最為密切。
但是淩華清逼宮事發,本應該首當其衝受到牽連的丞相卻是並未受到什麽事故,並且也不曾做出什麽對現在的攝政王的反抗,為淩華清出頭一係列的事情。
實在是詭異。
關於這件事情,他們都知道定有隱情,卻心照不宣。
可若是一直照著這樣的勢頭下去,可沒有人會願意。
畢竟誰也不願意被人蒙在鼓裏,尤其是在此時這樣一個敏感的關頭。
「攝政王駕到。」隨著外麵的小太監的一聲唿喚,將所有人的思緒換了迴來。
眾人立刻換了一副姿態,看上去眼安安靜靜的立在一邊。
顧秋喬並未去看他們,隻是自顧自的坐上了自己的作為。
「眾卿可有什麽要上奏?」她衝著下麵的人道。
真是奇怪。
明明看上去隻不過是個尋常女子,坐在那個龍椅上麵,卻是絲毫讓人察覺不到什麽違和感。
被她這一種氣勢所驚訝到了的眾人,越發的安靜下來。
顧秋喬皺眉,「怎麽,沒有事情上奏?」
聲音之中已經帶上了些許的不耐煩。
她最是不喜歡這些人,麵上看上去正正經經,可是誰的背後沒有什麽骯髒的事情?
實在是令人厭惡的不行。
聽出來她聲音之中的情緒,到底還是有人率先的開口,「攝政王,近些時日朝中處置大部分的官員,朝堂人員空缺,如此下去絕對不是辦法,依臣之見……」他的聲音倒是平靜。
顧秋喬向下看了他一眼,這人她知道,是刑部侍郎,表麵上看上去倒是謙和有加,與人之間的相處也算是和睦,隻是背後卻是個兩麵三刀的小人。
他的那些骯髒事情,自己可是清楚的一清二楚。
先前的刑部尚書因為涉嫌淩華清一案被關入天牢等待處置,他心中究竟是打著如何的算盤,自己的心中可是清楚的很。
「哦?那依徐大人之見,應該怎麽做?」她笑著開口。
見她的態度似乎還是不錯,那徐大人看上去像是有了主心骨一般,「依臣之見,在皇上與您商議出來應該選拔的官員們之前,應是先讓朝中人員頂替一下,以免亂了朝中綱紀。」
這話說的倒是很有水平,順便耍了個心思,並未明著表明自己是想要刑部尚書的位置,隻是暫時代理。
一時間朝中的眾人都微微皺眉。
顧秋喬卻是笑了出來。
「徐大人所言極是。」
那徐大人眼神一亮,另外一邊的那些官員們卻是有些皺眉。
更有甚者直接抬頭看著顧秋喬,先前的那個事情處理上麵,顧秋喬都有條有理,手段不下於皇上,看上去果斷的不像樣子,也不像是隨意就聽從別人的話沒有決策之人。
為何此時這般糊塗?
有些人暗中不解,顧秋喬卻似乎是絲毫不曾察覺一般,繼續好言開口,「傳令下去,從今日起,刑部事宜暫時交由徐大人決斷。」
「攝政王!」聽到了這樣荒唐得決策,終於是有人聽不下去了。
「此事事關重大,還是不要這般輕易決斷為好。」兵部的楊將軍開口勸慰。
他是武將,為人行事心直口快,從來都是實事求是,有什麽說什麽的性子。
此時也真實的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決定有多荒唐,才會這般開口。
先前的刑部尚書確實是罪不可赦,幫助王爺淩華清謀劃大不敬之事,隻是這個刑部侍郎也不是什麽好東西。
雖說表麵上偽裝的很是像樣,可是同朝為官,誰還不清楚誰的底細?誰的手中沒有幾個人的把柄?
這人是什麽人大家都清楚的很,此時刑部天牢之中關押這不少的朝臣,有些人本是罪不至死,尚在等待著審問,若是讓此人接管刑部,那還不是亂了套了?
「楊將軍,兵部那邊也就勞煩你了。」
他雖說是有著滿心的話想要開口,倒是顧秋喬卻絲毫不給他機會,隨意落下一句將兵部交給自己之後,轉身就開始與別人商議別的事情,著實是讓人心急。
「……」
他想要開口說話,卻猛然之間發覺顧秋喬的視線有著一瞬間看向了自己,目光有些冷淡,似乎是在向著自己傳達著什麽。
想要插話的念頭隻好打消。
「攝政王,王府的搜查已經出來結果了。」半路,有人出來打擾。
「講。」她點頭。
「淩華清府中所有物此時已經盡數盤點完畢,臣等甚至還在府中發現了一身已經趕製好的龍袍!」那人的聲音有些顫抖。
私製龍袍,可是大不敬。
朝中的人也微微露出來了些驚訝,不過倒是很少的一點。
前夜的情形眾人也都親眼目睹了,若不是顧秋喬忽然之間出現的話,這個皇位怕是已經易主了,那就是說明那個時候的淩華清心中,是抱著必勝的把握的。
不成功便成仁。
「封了王府,財產充公,此事就交給戶部好生盤點。」顧秋喬道。
「是。」戶部的人上前一步。
「關於南方水患的事情,叢國庫撥款去賑災,順便選拔人選督建水渠,工部的人注意些。」
她再一次開口。
「臣遵旨。」一人上前行禮。
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顧秋喬除了最開始刑部的事情,都好好的處理,見下麵的人都不在講話,才宣布退朝。
迴到了落腳的宮殿之後,她才衝著暗處換了一聲。
「陳肖?」
角落裏傳來一聲應達,陳肖現身。
「小姐。」他點頭。
「事情辦的如何?」顧秋喬看了他一眼,倒是並未受傷。
「一切順利。」陳肖應答,詳細的給她說著自己的收穫。
王府之中的搜查之所以沒有什麽別的東西,是因為他已經前去搜查了一翻,確實是有著不少的收穫。
其中與淩華清有著來往的官員資料,往來書信盡在其中,還有些許的部分官員的把柄,也全在顧秋喬的掌握之中。
除此之外,淩華清暗中的勢力分布也被她吩咐下去,暗中逐個擊破,並不想要給他們一個反抗的機會。
至於丞相府他發現的那個鋪子,裏裏外外調查了一個遍,令人驚訝的是,並沒有什麽收穫。
「似乎那裏隻是個尋常的鋪子一般。」陳肖這樣的總結。
「丞相府呢?」聽到了這個消息,顧秋喬倒是並未意外。
「固若金湯。」陳肖微微搖搖頭,侍衛們巡邏的人很是勤快,尋常的侍衛根本就沒有辦法靠近,他的人一直在那邊守著,也不曾有什麽變化,府中的人究竟是什麽樣子的情報,他們也無從得知。
「丞相府中也沒有人出來嗎?」顧秋喬有些奇怪。
「聽聞是因為丞相大人身子抱恙,夫人有心過度,也一病不起,大公子在麵前盡孝道。這些時日,也就隻有那位二公子曾經出來過一次,前來見小姐。」陳肖道。
顧秋喬的眼中閃過了些許的深思,
事出反常必為妖,這個丞相此時打著生病的名義閉門不出,想來也是在密謀著什麽事情。
「要不要屬下過去看一看?」陳肖見她不說話,不由的問道。
作為她的貼身暗衛,陳肖的武功也不是尋常的人可是比擬的。「去探探情況就好,小心些,不要被人發現。」顧秋喬並未拒絕,隻是叮囑道。
「屬下明白。」對於顧秋喬的關係,陳肖的眼中閃過了些安心。
「把在王府之中搜查出來的資料給我,你去忙吧。」顧秋喬點點頭。
陳肖離開之後,她自己一個人安靜的坐在作為上麵看著消息。
隨後抬手取過紙筆,在上麵緩慢的寫下一些人的名字,有的人名字上麵已經用硃砂劃掉了。
這些人都是與丞相府有著些許關聯的,有的人已經在淩華清的事情之後被關進了牢中,有的人卻是此時依舊好好的在朝中效力。
</br>
「她的心思,這……老臣也不知啊。」
一邊的人也是紛紛嘆息。
顧秋喬出現的時機實在是太過的合適,若是尋常時候出現,還有個懷疑的理由,可在王爺逼宮的時候出來救場,短短時間之內就得到了丞相府的支持。
實在是讓人挑不出來壞點。
皇上雖說是此時尚在養傷,並未出現,暗中也就是默認了這個攝政王的存在。
雖說顧秋喬的身份成謎,可是有著先前的一個淩紹軒的存在,在場的都是為官的人,心中也隱約有了個猜測,不管怎麽說,這女人手中拿著的兵符可是真的,行駛的又是皇上的權力。
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反抗。
「說起來,丞相大人今日依舊不曾前來上朝呢。」一邊一位官員看了一眼左邊最前麵的那個空了的位置。
「是啊。」經過他這樣的一提醒,眾人也紛紛的察覺。
從王爺要逼宮的前一晚開始,丞相不知為何就忽然抱恙在身,並未出席,並且持續到了現在,依舊是一個杳無音信的存在,眾人紛紛想要調查丞相府之中的狀況,卻都被人攔了下來。
說來也怪,這丞相與王爺的關係明明是最為密切。
但是淩華清逼宮事發,本應該首當其衝受到牽連的丞相卻是並未受到什麽事故,並且也不曾做出什麽對現在的攝政王的反抗,為淩華清出頭一係列的事情。
實在是詭異。
關於這件事情,他們都知道定有隱情,卻心照不宣。
可若是一直照著這樣的勢頭下去,可沒有人會願意。
畢竟誰也不願意被人蒙在鼓裏,尤其是在此時這樣一個敏感的關頭。
「攝政王駕到。」隨著外麵的小太監的一聲唿喚,將所有人的思緒換了迴來。
眾人立刻換了一副姿態,看上去眼安安靜靜的立在一邊。
顧秋喬並未去看他們,隻是自顧自的坐上了自己的作為。
「眾卿可有什麽要上奏?」她衝著下麵的人道。
真是奇怪。
明明看上去隻不過是個尋常女子,坐在那個龍椅上麵,卻是絲毫讓人察覺不到什麽違和感。
被她這一種氣勢所驚訝到了的眾人,越發的安靜下來。
顧秋喬皺眉,「怎麽,沒有事情上奏?」
聲音之中已經帶上了些許的不耐煩。
她最是不喜歡這些人,麵上看上去正正經經,可是誰的背後沒有什麽骯髒的事情?
實在是令人厭惡的不行。
聽出來她聲音之中的情緒,到底還是有人率先的開口,「攝政王,近些時日朝中處置大部分的官員,朝堂人員空缺,如此下去絕對不是辦法,依臣之見……」他的聲音倒是平靜。
顧秋喬向下看了他一眼,這人她知道,是刑部侍郎,表麵上看上去倒是謙和有加,與人之間的相處也算是和睦,隻是背後卻是個兩麵三刀的小人。
他的那些骯髒事情,自己可是清楚的一清二楚。
先前的刑部尚書因為涉嫌淩華清一案被關入天牢等待處置,他心中究竟是打著如何的算盤,自己的心中可是清楚的很。
「哦?那依徐大人之見,應該怎麽做?」她笑著開口。
見她的態度似乎還是不錯,那徐大人看上去像是有了主心骨一般,「依臣之見,在皇上與您商議出來應該選拔的官員們之前,應是先讓朝中人員頂替一下,以免亂了朝中綱紀。」
這話說的倒是很有水平,順便耍了個心思,並未明著表明自己是想要刑部尚書的位置,隻是暫時代理。
一時間朝中的眾人都微微皺眉。
顧秋喬卻是笑了出來。
「徐大人所言極是。」
那徐大人眼神一亮,另外一邊的那些官員們卻是有些皺眉。
更有甚者直接抬頭看著顧秋喬,先前的那個事情處理上麵,顧秋喬都有條有理,手段不下於皇上,看上去果斷的不像樣子,也不像是隨意就聽從別人的話沒有決策之人。
為何此時這般糊塗?
有些人暗中不解,顧秋喬卻似乎是絲毫不曾察覺一般,繼續好言開口,「傳令下去,從今日起,刑部事宜暫時交由徐大人決斷。」
「攝政王!」聽到了這樣荒唐得決策,終於是有人聽不下去了。
「此事事關重大,還是不要這般輕易決斷為好。」兵部的楊將軍開口勸慰。
他是武將,為人行事心直口快,從來都是實事求是,有什麽說什麽的性子。
此時也真實的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決定有多荒唐,才會這般開口。
先前的刑部尚書確實是罪不可赦,幫助王爺淩華清謀劃大不敬之事,隻是這個刑部侍郎也不是什麽好東西。
雖說表麵上偽裝的很是像樣,可是同朝為官,誰還不清楚誰的底細?誰的手中沒有幾個人的把柄?
這人是什麽人大家都清楚的很,此時刑部天牢之中關押這不少的朝臣,有些人本是罪不至死,尚在等待著審問,若是讓此人接管刑部,那還不是亂了套了?
「楊將軍,兵部那邊也就勞煩你了。」
他雖說是有著滿心的話想要開口,倒是顧秋喬卻絲毫不給他機會,隨意落下一句將兵部交給自己之後,轉身就開始與別人商議別的事情,著實是讓人心急。
「……」
他想要開口說話,卻猛然之間發覺顧秋喬的視線有著一瞬間看向了自己,目光有些冷淡,似乎是在向著自己傳達著什麽。
想要插話的念頭隻好打消。
「攝政王,王府的搜查已經出來結果了。」半路,有人出來打擾。
「講。」她點頭。
「淩華清府中所有物此時已經盡數盤點完畢,臣等甚至還在府中發現了一身已經趕製好的龍袍!」那人的聲音有些顫抖。
私製龍袍,可是大不敬。
朝中的人也微微露出來了些驚訝,不過倒是很少的一點。
前夜的情形眾人也都親眼目睹了,若不是顧秋喬忽然之間出現的話,這個皇位怕是已經易主了,那就是說明那個時候的淩華清心中,是抱著必勝的把握的。
不成功便成仁。
「封了王府,財產充公,此事就交給戶部好生盤點。」顧秋喬道。
「是。」戶部的人上前一步。
「關於南方水患的事情,叢國庫撥款去賑災,順便選拔人選督建水渠,工部的人注意些。」
她再一次開口。
「臣遵旨。」一人上前行禮。
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顧秋喬除了最開始刑部的事情,都好好的處理,見下麵的人都不在講話,才宣布退朝。
迴到了落腳的宮殿之後,她才衝著暗處換了一聲。
「陳肖?」
角落裏傳來一聲應達,陳肖現身。
「小姐。」他點頭。
「事情辦的如何?」顧秋喬看了他一眼,倒是並未受傷。
「一切順利。」陳肖應答,詳細的給她說著自己的收穫。
王府之中的搜查之所以沒有什麽別的東西,是因為他已經前去搜查了一翻,確實是有著不少的收穫。
其中與淩華清有著來往的官員資料,往來書信盡在其中,還有些許的部分官員的把柄,也全在顧秋喬的掌握之中。
除此之外,淩華清暗中的勢力分布也被她吩咐下去,暗中逐個擊破,並不想要給他們一個反抗的機會。
至於丞相府他發現的那個鋪子,裏裏外外調查了一個遍,令人驚訝的是,並沒有什麽收穫。
「似乎那裏隻是個尋常的鋪子一般。」陳肖這樣的總結。
「丞相府呢?」聽到了這個消息,顧秋喬倒是並未意外。
「固若金湯。」陳肖微微搖搖頭,侍衛們巡邏的人很是勤快,尋常的侍衛根本就沒有辦法靠近,他的人一直在那邊守著,也不曾有什麽變化,府中的人究竟是什麽樣子的情報,他們也無從得知。
「丞相府中也沒有人出來嗎?」顧秋喬有些奇怪。
「聽聞是因為丞相大人身子抱恙,夫人有心過度,也一病不起,大公子在麵前盡孝道。這些時日,也就隻有那位二公子曾經出來過一次,前來見小姐。」陳肖道。
顧秋喬的眼中閃過了些許的深思,
事出反常必為妖,這個丞相此時打著生病的名義閉門不出,想來也是在密謀著什麽事情。
「要不要屬下過去看一看?」陳肖見她不說話,不由的問道。
作為她的貼身暗衛,陳肖的武功也不是尋常的人可是比擬的。「去探探情況就好,小心些,不要被人發現。」顧秋喬並未拒絕,隻是叮囑道。
「屬下明白。」對於顧秋喬的關係,陳肖的眼中閃過了些安心。
「把在王府之中搜查出來的資料給我,你去忙吧。」顧秋喬點點頭。
陳肖離開之後,她自己一個人安靜的坐在作為上麵看著消息。
隨後抬手取過紙筆,在上麵緩慢的寫下一些人的名字,有的人名字上麵已經用硃砂劃掉了。
這些人都是與丞相府有著些許關聯的,有的人已經在淩華清的事情之後被關進了牢中,有的人卻是此時依舊好好的在朝中效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