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0章 鬆讚幹布的考慮
大唐:我就製個鹽,竟被封國公 作者:宸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李世民這話,眾人那裏還會說什麽?
既然領導考慮的這麽清楚,那做小弟的得懂進退。
領導沒解釋,做小弟的可以隨便說,反正要都是為了大哥你的安危著想,沒有其他意思。
現在領導已經利害關係說清楚了,做小弟的如果不識相繼續說,那就有挑撥離間的意思了。
人家畢竟是父子,而且還是上梁不正的父子。你一個勁的說領導兒子會造反是啥意思?逼著領導大義滅親?虎毒還不食子呢?你想咋滴?
都是官場老油條,這道理誰都懂。
看到李世民不再說什麽,程咬金,房玄齡,杜如晦他們紛紛告辭離開。
眾人走後,長孫無垢這才衝李世民說道:
“二哥,剛剛杜相和房相說的有道理,青雀確實大了,而且兄弟中他最狠辣,我們不得不防。”
“觀音婢,你自己生的兒子,你也信不過?他青雀再狠,難道還能比朕狠?剛剛朕已經說的很明白,就算青雀真想謀反,不是還有太子和晉王牽製嗎?再一個,朕既然敢讓他們三兄弟在長安城裏掌兵,朕就不怕他們咬朕。”
“二哥,你有後手?”
“觀音婢,難道你忘記了?朕是靠什麽上位?這一套都是朕玩膩的東西,誰還敢在朕麵前玩這個?”
聽到李世民暗示他有後手,再加上自己在娘家趙國公府也花大價錢練了一千精兵強將,長孫無垢也沒在說什麽。
此時整個長安城已經傳遍,城外學子被殺了三千多,負傷好幾千。
後來經過長安醫科大學學子的救治,和金吾衛出城維持秩序。城外被殺學子直接變成一萬大幾千,隱隱有直逼兩萬的跡象,負傷五六千。
對於具體傷亡數字沒人在乎,畢竟這都是道聽途說,得等官方通報。
城外出了這麽大的事,城裏也是人心惶惶,不少膽小的商家紛紛關門歇業一天。
本來就人心惶惶,再加上有店鋪關門歇業,一時之間長安城裏的物價飛漲。不是一倍兩倍的漲,是價格後麵加個零的漲。
自從當年長安城被東突厥起兵圍了到現在,這麽多年了,長安城就沒有遭受過戰爭洗禮。尤其是李世民重用鎮國王後,戰爭直接從邊關鄰國給推到了遙遠的海外。
就在大家以為長安城永遠跟戰爭無關時,現在出現了亂子。拱衛皇宮的金吾衛都親自出動,這事還能小?
再加上一些喜歡裝逼出風頭的人造謠,長安城裏謠言滿天飛。
什麽東突厥死灰複燃了,高麗起死迴生了,東島打過來了。鎮國王戰敗,抱頭鼠竄跑迴來了,法蘭克福打到海邊了,鎮國王叛變了……………
在這種情況下,眾人花錢如流水,已經漲到天價的東西都跟不要錢似的買買買。
此時一直忍氣吞聲住在長安城的亡國之君鬆讚幹布和亡國之臣祿東讚站在低矮的門前看著大街上亂哄哄的景象出神。
“大相,你怎麽看?”
聽到鬆讚幹布喊自己大相,祿東讚立馬明白鬆讚幹布的想法。
“不可能,你的想法沒有一絲一毫的可能性。”
“大相,一丁點可能性也沒有嗎?這些年的窩囊日子你還沒過夠?我是一天都不想過這種日子。”
“你想死?你想你全家老小死?”
鬆讚幹布:“………………”
“現在長安城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如果我們趁亂跑出去,跑到我們祖宗留給我們的地,誰會管我們?”
“然後呢?迴去幹嘛?現在我們的族人和唐人通婚,和唐人做生意,讀唐人的書,小日子過的比以前不知道好多少,誰還會搭理我們?我們現在雖然日子過的沒有以前瀟灑,可是也不愁吃不愁穿,還不知足?”
“讚哥,你說的有道理,是兄弟我沒有擺正姿態。已經是亡國之君了,能活著就不錯了,哪裏還能長著以前的日子?!算了,迴去睡覺,爭取多生幾個孩子吃大唐的,喝大唐的。”
聽到鬆讚幹布這話,祿東讚大喜。這廝終於想通了,萬一這廝要是頭腦一發熱不幹人事,那豈不是要連累自己?
“布弟,生孩子的事咱們不著急,現在咱們應該想想怎麽把往後的日子過好點。”
“讚哥,啥意思?你有路子?”此時鬆讚幹布的心是激動的,顫抖的。
“沒,沒啥路子。我的意思是,現在長安城的局勢很少詭異,種種跡象都表明有人想造反。”
“你既然知道有人想造反,你還起勁?舒適的日子過夠了嗎?我們得躲遠點,這種造反的事,誰腦子壞了往上湊?”
“布弟,你沒聽鎮國王說過一句話嗎?風浪越大,魚越貴。”
“啥意思?你有想法?你想立功?你有兵嗎?我們的女婿雖然都是禦林軍偏將,可是我女婿庫毒在跟鎮國王攻打大食。你女婿強壯雖然在長安,可是據我所知,你跟你女婿早就尿不到一個壺裏。他能聽你的?想都不要想。你這個老丈人在你女婿眼裏還不如禦林軍一個兵痞。”對於祿東讚剛剛那一番話,鬆讚幹布此時說不懵逼那是騙人的。
“布弟,你還是沒理解我的意思。如果有人造反,那大唐皇帝得多著急?如果此時我們站在大唐皇帝那邊,那大唐皇帝是不是會在心裏給我們記一功?等叛亂平息了,陛下能不讓我們過幾天舒服日子?賞賜總不會少吧?”
“嘿,你還別說,是這個理。有人造反,那就是陛下眾叛親離之際。隻要我們站在他身後,什麽都不幹,那也是在立功。走,我們現在就進宮去。”
看到鬆讚幹布著急進宮,祿東讚趕緊拉住。
“布弟,去皇宮幹嘛?皇宮裏人才濟濟,我們就是去了,陛下也記不住我們。我敢斷言,沒有人造反還罷了,但凡有人造反,最後的決勝地必是鎮國王府。所以,我們去鎮國王府。”
“那還等什麽?現在就去。”
“也不行,我們能想到,其他人也能想到,到時候鎮國王府肯定也是人滿為患,陛下來了也記不住我們。我們得等,等陛下前腳剛進鎮國王府,我們後腳就跟上,這樣陛下才能記住我們。”
既然領導考慮的這麽清楚,那做小弟的得懂進退。
領導沒解釋,做小弟的可以隨便說,反正要都是為了大哥你的安危著想,沒有其他意思。
現在領導已經利害關係說清楚了,做小弟的如果不識相繼續說,那就有挑撥離間的意思了。
人家畢竟是父子,而且還是上梁不正的父子。你一個勁的說領導兒子會造反是啥意思?逼著領導大義滅親?虎毒還不食子呢?你想咋滴?
都是官場老油條,這道理誰都懂。
看到李世民不再說什麽,程咬金,房玄齡,杜如晦他們紛紛告辭離開。
眾人走後,長孫無垢這才衝李世民說道:
“二哥,剛剛杜相和房相說的有道理,青雀確實大了,而且兄弟中他最狠辣,我們不得不防。”
“觀音婢,你自己生的兒子,你也信不過?他青雀再狠,難道還能比朕狠?剛剛朕已經說的很明白,就算青雀真想謀反,不是還有太子和晉王牽製嗎?再一個,朕既然敢讓他們三兄弟在長安城裏掌兵,朕就不怕他們咬朕。”
“二哥,你有後手?”
“觀音婢,難道你忘記了?朕是靠什麽上位?這一套都是朕玩膩的東西,誰還敢在朕麵前玩這個?”
聽到李世民暗示他有後手,再加上自己在娘家趙國公府也花大價錢練了一千精兵強將,長孫無垢也沒在說什麽。
此時整個長安城已經傳遍,城外學子被殺了三千多,負傷好幾千。
後來經過長安醫科大學學子的救治,和金吾衛出城維持秩序。城外被殺學子直接變成一萬大幾千,隱隱有直逼兩萬的跡象,負傷五六千。
對於具體傷亡數字沒人在乎,畢竟這都是道聽途說,得等官方通報。
城外出了這麽大的事,城裏也是人心惶惶,不少膽小的商家紛紛關門歇業一天。
本來就人心惶惶,再加上有店鋪關門歇業,一時之間長安城裏的物價飛漲。不是一倍兩倍的漲,是價格後麵加個零的漲。
自從當年長安城被東突厥起兵圍了到現在,這麽多年了,長安城就沒有遭受過戰爭洗禮。尤其是李世民重用鎮國王後,戰爭直接從邊關鄰國給推到了遙遠的海外。
就在大家以為長安城永遠跟戰爭無關時,現在出現了亂子。拱衛皇宮的金吾衛都親自出動,這事還能小?
再加上一些喜歡裝逼出風頭的人造謠,長安城裏謠言滿天飛。
什麽東突厥死灰複燃了,高麗起死迴生了,東島打過來了。鎮國王戰敗,抱頭鼠竄跑迴來了,法蘭克福打到海邊了,鎮國王叛變了……………
在這種情況下,眾人花錢如流水,已經漲到天價的東西都跟不要錢似的買買買。
此時一直忍氣吞聲住在長安城的亡國之君鬆讚幹布和亡國之臣祿東讚站在低矮的門前看著大街上亂哄哄的景象出神。
“大相,你怎麽看?”
聽到鬆讚幹布喊自己大相,祿東讚立馬明白鬆讚幹布的想法。
“不可能,你的想法沒有一絲一毫的可能性。”
“大相,一丁點可能性也沒有嗎?這些年的窩囊日子你還沒過夠?我是一天都不想過這種日子。”
“你想死?你想你全家老小死?”
鬆讚幹布:“………………”
“現在長安城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如果我們趁亂跑出去,跑到我們祖宗留給我們的地,誰會管我們?”
“然後呢?迴去幹嘛?現在我們的族人和唐人通婚,和唐人做生意,讀唐人的書,小日子過的比以前不知道好多少,誰還會搭理我們?我們現在雖然日子過的沒有以前瀟灑,可是也不愁吃不愁穿,還不知足?”
“讚哥,你說的有道理,是兄弟我沒有擺正姿態。已經是亡國之君了,能活著就不錯了,哪裏還能長著以前的日子?!算了,迴去睡覺,爭取多生幾個孩子吃大唐的,喝大唐的。”
聽到鬆讚幹布這話,祿東讚大喜。這廝終於想通了,萬一這廝要是頭腦一發熱不幹人事,那豈不是要連累自己?
“布弟,生孩子的事咱們不著急,現在咱們應該想想怎麽把往後的日子過好點。”
“讚哥,啥意思?你有路子?”此時鬆讚幹布的心是激動的,顫抖的。
“沒,沒啥路子。我的意思是,現在長安城的局勢很少詭異,種種跡象都表明有人想造反。”
“你既然知道有人想造反,你還起勁?舒適的日子過夠了嗎?我們得躲遠點,這種造反的事,誰腦子壞了往上湊?”
“布弟,你沒聽鎮國王說過一句話嗎?風浪越大,魚越貴。”
“啥意思?你有想法?你想立功?你有兵嗎?我們的女婿雖然都是禦林軍偏將,可是我女婿庫毒在跟鎮國王攻打大食。你女婿強壯雖然在長安,可是據我所知,你跟你女婿早就尿不到一個壺裏。他能聽你的?想都不要想。你這個老丈人在你女婿眼裏還不如禦林軍一個兵痞。”對於祿東讚剛剛那一番話,鬆讚幹布此時說不懵逼那是騙人的。
“布弟,你還是沒理解我的意思。如果有人造反,那大唐皇帝得多著急?如果此時我們站在大唐皇帝那邊,那大唐皇帝是不是會在心裏給我們記一功?等叛亂平息了,陛下能不讓我們過幾天舒服日子?賞賜總不會少吧?”
“嘿,你還別說,是這個理。有人造反,那就是陛下眾叛親離之際。隻要我們站在他身後,什麽都不幹,那也是在立功。走,我們現在就進宮去。”
看到鬆讚幹布著急進宮,祿東讚趕緊拉住。
“布弟,去皇宮幹嘛?皇宮裏人才濟濟,我們就是去了,陛下也記不住我們。我敢斷言,沒有人造反還罷了,但凡有人造反,最後的決勝地必是鎮國王府。所以,我們去鎮國王府。”
“那還等什麽?現在就去。”
“也不行,我們能想到,其他人也能想到,到時候鎮國王府肯定也是人滿為患,陛下來了也記不住我們。我們得等,等陛下前腳剛進鎮國王府,我們後腳就跟上,這樣陛下才能記住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