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7章 功成身退
大唐:我就製個鹽,竟被封國公 作者:宸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薛萬徹怒目而視的看著霍問海,霍問海一個勁的解釋,柴紹知道前期工作已經做好,就剩下對張小瑜的最後總攻。
看著一臉憂鬱的張小瑜,柴紹知道不能用對付禦林軍其他人的招對付這小子。
這小子是個極其自負的人,一定不能跟他針鋒相對。不然別說完成任務,就是老命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
要放低姿態,求他可憐。隻有這樣才能反敗為勝,這也是唯一可以成功接手歐洲大陸的方法。
“小瑜,我知道你心裏不舒服,這不怪你。如果換做是我,我也不舒服。”
“老柴,有話就明說。”
聽到張小瑜這話,柴紹心頭一橫,眉頭一皺。“小瑜,我們都是聰明人,不用藏著掖著。我們也都是老李家的姑爺,屬於是同一階層的人。我過來不是想和你為敵,我是過來為你解難。”柴紹說到這停了一下,看到張小瑜雖然依舊是麵無表情,但是眉宇間已經有了一絲放鬆的跡象。看到這,柴紹這才繼續說道:
“小瑜,其實吧,姑父也知道陛下這事辦的忒不地道。哪裏有前方將軍剛剛打下地盤,後麵就派人過來接手的?這不是惡心人嗎?這就好比一個人相了親,下了聘禮,娶了媳婦,結果最後生了孩子被他人抱走,這誰能忍得了?可是姑父也理解陛下,陛下也是沒有辦法。你在前方擁兵五十萬,又打下這麽大片土地,陛下他擔心啊。你也別怪陛下,陛下的度量和以前的帝王相比,已經夠大度。”
“老柴,你到底想說什麽?”此時張小瑜已經失去耐性。
“小瑜,其實我們心裏都清楚現在的處境,你和陛下之間的關係?這樣,姑父以私人的名義說一句,如果你鎮國王想擁兵自重,想登基稱帝,姑父現在立馬掉頭就走,絕對不煩你。當然,如果你不放心,現在就砍了姑父,姑父不怪你。這都是天道使然,誰也沒辦法。如果你不想勞神費力的管這些破事,你就把這爛攤子交給姑父,姑父來管。”
聽到柴紹說勞神費力,張小瑜立馬想到現在歐洲大陸剛剛經過戰爭洗禮,秩序形同虛設,盜匪橫行,偷搶扒拿,坑蒙拐騙之人遍地都是。正是百廢待興,焦頭爛額之際。
想把這些事給整順,那得費多少精力?誰特麽的有時間把精力用在這種事情上?
再一個,現在的人不像後世,後世可以全世界的跑,定居。可是現在的人不行,他們講究落葉歸根。甭管你在外麵混的有多牛逼,最後都得迴家。
還有就是,現在的歐洲大陸太窮,遠沒有大唐繁榮。自己手下這幫兄弟誰不是功勞在身?誰不是想著迴家光宗耀祖,封妻蔭子?誰願意留在這破地方一輩子?
如果現在自己真的想擁兵自重,登基稱帝。不說別的,就自己手下這幾十萬軍馬,都得至少有一半不同意。
程處默他們能可以跟家裏斷絕關係在這破地方待一輩子?霍問海能同意不迴去娶兕子?歸一能同意不迴去和家人團聚?
………………
“老柴,說啥玩意呢?我是大唐的鎮國王,我打下的土地都是大唐的土地,都是炎黃子孫的土地,我怎麽能擁兵自重,登基稱帝?你別把屎盆子往我頭上扣。”
聽到張小瑜這話,柴紹大喜,成了。
“小瑜,這不就對了?人生短短幾十年,操那麽多心幹嘛?地盤再多有啥用?最後還不是就那麽一個棺材給埋了?說實話,姑父是真不想過來管這破事,多累?姑父都多大了?前幾年就退休了都。在教教孫子怎麽勾搭別人家姑娘,教教孫女怎麽防止被別人家臭小子勾搭出去生孩子,多好?可是陛下找上門了,姑父是再三的推辭,陛下非要點姑父的將,咋整?硬著頭皮來唄。反正就是走個過場,最多兩年,陛下就得派其他人過來接手,換姑父我迴長安城享福。”
對於柴紹這話,張小瑜是相信的。雖然朝廷裏可以獨當一麵的老臣不少,可是仔細想想還真就柴紹最合適。
幹這種總督的活,不是說你會打仗就行,也不是說你會處理政務就行,這得是文武兼備。不僅能處理政務,還能穩定軍心。
從這方麵看,程咬金他們幾個隻會打仗就直接除掉,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他們幾個不懂帶兵也不行。剩下的既能帶兵,又能處理政務的屈指可數。
李靖是一個,人家是做過丞相的人。李績也算一個,帶兵出身,又喊著兵部尚書的事。柴紹也算一個,他同樣是帶兵出身,能文能武。
李靖年紀大了,走路都費勁,哪裏還能不遠萬裏過來幹總督?剩下的隻有李績和柴紹。
雖然能文能武就有資格幹總督,可是想幹這歐陸大都督還得有一個技能,就是安全的從自己這個手握重兵的鎮國王手裏接收歐洲大陸。
幹這活,李績哪裏比得過柴紹?
看到張小瑜不吱聲,柴紹立馬趁熱打鐵。
“小瑜,姑父給你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這人啊,得懂進退。你現在功成名就,應該功成身退了。如果此時你不退,後果會非常嚴重。除非你自己想當家做主,不然,此時你必須得退一步。”
對於柴紹一句話,張小瑜能理解。
現在自己跟李世民之間的關係大家都懂,李世民派柴紹過來低聲下氣就是給自己一個台階下。如果自己不懂進退,那真就沒有迴頭路可走,隻能和李世民魚死網破。
雖然自己現在擁兵五十萬,可是這些軍人的家都在大唐,親人都在大唐,包括自己的家人。如果自己公然和李老二對著幹,自己的家人還能活?禦林軍會不會還一如既往的支持自己?就算會支持自己,也是出工不出力,戰鬥力肯定大打折扣。
就算最後自己可以取代李世民,掌控大唐。可是改朝換代得死多少人?
得有多少梟小之輩想著鼓動百姓給自己添亂,以此達到他們的目的?
真這樣來,豈不是讓小人得逞?!
看著一臉憂鬱的張小瑜,柴紹知道不能用對付禦林軍其他人的招對付這小子。
這小子是個極其自負的人,一定不能跟他針鋒相對。不然別說完成任務,就是老命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
要放低姿態,求他可憐。隻有這樣才能反敗為勝,這也是唯一可以成功接手歐洲大陸的方法。
“小瑜,我知道你心裏不舒服,這不怪你。如果換做是我,我也不舒服。”
“老柴,有話就明說。”
聽到張小瑜這話,柴紹心頭一橫,眉頭一皺。“小瑜,我們都是聰明人,不用藏著掖著。我們也都是老李家的姑爺,屬於是同一階層的人。我過來不是想和你為敵,我是過來為你解難。”柴紹說到這停了一下,看到張小瑜雖然依舊是麵無表情,但是眉宇間已經有了一絲放鬆的跡象。看到這,柴紹這才繼續說道:
“小瑜,其實吧,姑父也知道陛下這事辦的忒不地道。哪裏有前方將軍剛剛打下地盤,後麵就派人過來接手的?這不是惡心人嗎?這就好比一個人相了親,下了聘禮,娶了媳婦,結果最後生了孩子被他人抱走,這誰能忍得了?可是姑父也理解陛下,陛下也是沒有辦法。你在前方擁兵五十萬,又打下這麽大片土地,陛下他擔心啊。你也別怪陛下,陛下的度量和以前的帝王相比,已經夠大度。”
“老柴,你到底想說什麽?”此時張小瑜已經失去耐性。
“小瑜,其實我們心裏都清楚現在的處境,你和陛下之間的關係?這樣,姑父以私人的名義說一句,如果你鎮國王想擁兵自重,想登基稱帝,姑父現在立馬掉頭就走,絕對不煩你。當然,如果你不放心,現在就砍了姑父,姑父不怪你。這都是天道使然,誰也沒辦法。如果你不想勞神費力的管這些破事,你就把這爛攤子交給姑父,姑父來管。”
聽到柴紹說勞神費力,張小瑜立馬想到現在歐洲大陸剛剛經過戰爭洗禮,秩序形同虛設,盜匪橫行,偷搶扒拿,坑蒙拐騙之人遍地都是。正是百廢待興,焦頭爛額之際。
想把這些事給整順,那得費多少精力?誰特麽的有時間把精力用在這種事情上?
再一個,現在的人不像後世,後世可以全世界的跑,定居。可是現在的人不行,他們講究落葉歸根。甭管你在外麵混的有多牛逼,最後都得迴家。
還有就是,現在的歐洲大陸太窮,遠沒有大唐繁榮。自己手下這幫兄弟誰不是功勞在身?誰不是想著迴家光宗耀祖,封妻蔭子?誰願意留在這破地方一輩子?
如果現在自己真的想擁兵自重,登基稱帝。不說別的,就自己手下這幾十萬軍馬,都得至少有一半不同意。
程處默他們能可以跟家裏斷絕關係在這破地方待一輩子?霍問海能同意不迴去娶兕子?歸一能同意不迴去和家人團聚?
………………
“老柴,說啥玩意呢?我是大唐的鎮國王,我打下的土地都是大唐的土地,都是炎黃子孫的土地,我怎麽能擁兵自重,登基稱帝?你別把屎盆子往我頭上扣。”
聽到張小瑜這話,柴紹大喜,成了。
“小瑜,這不就對了?人生短短幾十年,操那麽多心幹嘛?地盤再多有啥用?最後還不是就那麽一個棺材給埋了?說實話,姑父是真不想過來管這破事,多累?姑父都多大了?前幾年就退休了都。在教教孫子怎麽勾搭別人家姑娘,教教孫女怎麽防止被別人家臭小子勾搭出去生孩子,多好?可是陛下找上門了,姑父是再三的推辭,陛下非要點姑父的將,咋整?硬著頭皮來唄。反正就是走個過場,最多兩年,陛下就得派其他人過來接手,換姑父我迴長安城享福。”
對於柴紹這話,張小瑜是相信的。雖然朝廷裏可以獨當一麵的老臣不少,可是仔細想想還真就柴紹最合適。
幹這種總督的活,不是說你會打仗就行,也不是說你會處理政務就行,這得是文武兼備。不僅能處理政務,還能穩定軍心。
從這方麵看,程咬金他們幾個隻會打仗就直接除掉,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他們幾個不懂帶兵也不行。剩下的既能帶兵,又能處理政務的屈指可數。
李靖是一個,人家是做過丞相的人。李績也算一個,帶兵出身,又喊著兵部尚書的事。柴紹也算一個,他同樣是帶兵出身,能文能武。
李靖年紀大了,走路都費勁,哪裏還能不遠萬裏過來幹總督?剩下的隻有李績和柴紹。
雖然能文能武就有資格幹總督,可是想幹這歐陸大都督還得有一個技能,就是安全的從自己這個手握重兵的鎮國王手裏接收歐洲大陸。
幹這活,李績哪裏比得過柴紹?
看到張小瑜不吱聲,柴紹立馬趁熱打鐵。
“小瑜,姑父給你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這人啊,得懂進退。你現在功成名就,應該功成身退了。如果此時你不退,後果會非常嚴重。除非你自己想當家做主,不然,此時你必須得退一步。”
對於柴紹一句話,張小瑜能理解。
現在自己跟李世民之間的關係大家都懂,李世民派柴紹過來低聲下氣就是給自己一個台階下。如果自己不懂進退,那真就沒有迴頭路可走,隻能和李世民魚死網破。
雖然自己現在擁兵五十萬,可是這些軍人的家都在大唐,親人都在大唐,包括自己的家人。如果自己公然和李老二對著幹,自己的家人還能活?禦林軍會不會還一如既往的支持自己?就算會支持自己,也是出工不出力,戰鬥力肯定大打折扣。
就算最後自己可以取代李世民,掌控大唐。可是改朝換代得死多少人?
得有多少梟小之輩想著鼓動百姓給自己添亂,以此達到他們的目的?
真這樣來,豈不是讓小人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