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風以前最討厭以錢壓人的人。
現在,他終於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
拿出一張百兩麵值的銀票,在嶽陽樓門前的夥計麵前晃悠了幾下。
店小二麵露不屑,道:“你當這裏是什麽地方?有錢在這裏不好使,既然你們並無易老先生的所發的請柬,不可進去,速速離去吧。”
葉風皺了皺眉,心想這小二哥還真有點建文風骨啊。
莫說五鬥米,這百兩銀子足夠他在嶽陽城置辦一套小宅子了,他竟然不動心。
神天乞道:“小風,既然今日嶽陽樓需要邀請函,我們走吧。”
“不,我現在還真想會會這些儒家文豪。”
說完,他取出紙筆,揮毫潑墨,龍飛鳳舞寫下了幾句話。
將信箋折好,然後遞給店小二,道:“我不為難你,你把這張信箋遞給那個什麽白馬書院的易大學士,這一百兩銀子就是你的。”
店小二微微一怔。
他一個月的工錢也才三兩。
這一百兩銀子對他來說可是巨款啊。
他狐疑道:“真的。”
“當然,我乃當世詩仙,一言九鼎,隻要你將信箋遞給易大學士,他見了之後若不是不邀請我進去,我也不會向你討迴這一百兩。”
店小二覺得眼前的少年的腦袋一定有問題。
就算是超級敗家子,也不該這麽糟蹋家產啊。
不過,這種好事兒,店小二自然不會拒絕。
他接過信箋以及葉風收到的銀票,轉身走進了嶽陽樓中。
淩楚楚道:“小風,這白馬書院的易老先生我也略有耳聞,算得是當今鴻儒大家。你單憑一張信箋,寫幾個字,就能讓他邀請你進入?”
葉風笑道:“楚楚姐,我可是詩仙啊,放心吧,咱們在這等著,我估計馬上那位易老夫子便會派人請我們進去,沒準還會親自出來迎接呢,那邊有個茶棚,咱們先坐下來喝點茶。”
城樓門上開茶寮,不得不說這茶寮掌櫃,絕對是一個做生意的天才。
嶽陽樓,二樓。
白馬書院是嶽州境內最好的書院,院長都是翰林院的學士。
當然,比起人間如今的三大書院,鴻路,紫荊,天鴻,這白馬書院還是略遜一籌。
易老夫子本名易蘊寒,字太和,今年七十多歲,曾經高中探花,後在京城翰林院當值,修書立傳,飽讀詩書,學問深厚。
六十歲退休後,便被嶽州白馬書院高薪聘請,在學院裏當先生。
易老夫子今天召集嶽州文豪齊聚嶽陽樓,就是為了與眾多文人鴻儒一起品詩論賦。
而他們今日所研究的詩文,是最近在人間瘋傳的那幾首。
據說是雲海宗一個小少年所作。
易老夫子七十多歲,滿頭白發,麵容奇古,年紀雖大,卻無天人五衰之相,精神依舊抖擻。
在這位老人的身上,散發著一股很特別的氣息。
這股氣息一般凡人感受不到,隻有修真者才能察覺的出來。
正是儒家的浩然正氣。
和城頭上那些作出“哎呦我的媽,洞庭湖好大”的酒囊飯袋相比,這位老先生才是真正有學問的大鴻儒,胸中若無點墨,身上是不可能凝聚如此渾厚的浩然正氣。
二樓之上,易老先生席地而坐,兩側矮桌案幾分布,多數都已經坐了人。
這些人基本都是氣質儒雅,身穿儒袍,多數都是中年人,也有幾個穿著儒袍的年輕俊才。
有兩個仆從,攤舉著一幅字。
上書“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現在這些讀書人就在品閱這四句話。
橫渠四句,曠古爍今。
一經問世,便轟傳天下。
有老者搖頭晃腦的道:“這番聖人之言,本該出自我儒家一脈,誰能想到,如此聖言竟然是出自道家雲海宗一脈。”
有人接口道:“何止啊,聽說寫出此四句者,還是一個剛滿十六歲的少年人。”
“老夫研究這四句詩文已有半月,每每觀之,便心潮澎湃,驚若天人。
莫說是十六歲乳臭未幹的少年人,縱是雲海宗的掌教雲逸真人,隻怕也寫不出這四句來,此事隻怕是另有玄機。”
“那少年不止一首佳作,還有數首詩文,如今在人間廣為流傳,每一首皆為曠世之作。尤其是那首《明月幾時有》,當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若這些詩文真的一個少年郎所作,我等寒窗苦讀數十載,真是將聖人書籍都讀到狗肚子裏啦。”
易老先生微笑道:“學問之道不在於年歲,而在於天賦,悟性。
老夫已經通過翰林院打探得知,這些詩文包括這四句堪稱聖人之言,皆是出自那位雲海宗的葉公子之首。
今日邀請諸君前來,就是研究品閱葉公子的詩文,看看我等是否也能有所啟發,寫出一兩首流世佳作。”
所謂文人相輕,本來在座眾人還有不少人質疑一個道家玄門的小少年不可能有如此學問,寫出這些曠世佳作。
此刻易老先生已經從翰林院那邊證實此事,眾人自然也就不敢質疑,紛紛驚歎。
一首首出自葉風之口的詩文,被掛在場中。
眾人都是不住點頭。
這時,那個收了葉風賄賂的店小二低頭彎腰,壯著膽子走進品詩文會場。
他極盡謙恭的來到坐在上首之位的易老夫子跟前,彎腰道:“老先生,樓外有幾人要進來,可他們並無請柬。”
易老夫子身旁的一位中年男子道:“不能吧,嶽州境內有名有姓的大儒,今日都齊聚於此,不應該有遺漏之人,對方是什麽人?”
店小二轉身麵對那個中年人,道:“他們是四個年輕人,兩男三女,看起來也就十幾歲的模樣。”
那中年男子笑道:“原來是一群小兒,真是不自量力,我等都是學問大家,在此集會,豈是他們這些小兒可參與的?打發了便是。”
店小二有些為難。
雖然葉風明確表示,就算沒有結果,那一百兩銀子他也不會討迴。
但店小二既然收了銀子,自然想辦成事兒。
他雙手遞出葉風的信箋,道:“那位公子說,易老先生看了信箋,定會請他們進入。”
現在,他終於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
拿出一張百兩麵值的銀票,在嶽陽樓門前的夥計麵前晃悠了幾下。
店小二麵露不屑,道:“你當這裏是什麽地方?有錢在這裏不好使,既然你們並無易老先生的所發的請柬,不可進去,速速離去吧。”
葉風皺了皺眉,心想這小二哥還真有點建文風骨啊。
莫說五鬥米,這百兩銀子足夠他在嶽陽城置辦一套小宅子了,他竟然不動心。
神天乞道:“小風,既然今日嶽陽樓需要邀請函,我們走吧。”
“不,我現在還真想會會這些儒家文豪。”
說完,他取出紙筆,揮毫潑墨,龍飛鳳舞寫下了幾句話。
將信箋折好,然後遞給店小二,道:“我不為難你,你把這張信箋遞給那個什麽白馬書院的易大學士,這一百兩銀子就是你的。”
店小二微微一怔。
他一個月的工錢也才三兩。
這一百兩銀子對他來說可是巨款啊。
他狐疑道:“真的。”
“當然,我乃當世詩仙,一言九鼎,隻要你將信箋遞給易大學士,他見了之後若不是不邀請我進去,我也不會向你討迴這一百兩。”
店小二覺得眼前的少年的腦袋一定有問題。
就算是超級敗家子,也不該這麽糟蹋家產啊。
不過,這種好事兒,店小二自然不會拒絕。
他接過信箋以及葉風收到的銀票,轉身走進了嶽陽樓中。
淩楚楚道:“小風,這白馬書院的易老先生我也略有耳聞,算得是當今鴻儒大家。你單憑一張信箋,寫幾個字,就能讓他邀請你進入?”
葉風笑道:“楚楚姐,我可是詩仙啊,放心吧,咱們在這等著,我估計馬上那位易老夫子便會派人請我們進去,沒準還會親自出來迎接呢,那邊有個茶棚,咱們先坐下來喝點茶。”
城樓門上開茶寮,不得不說這茶寮掌櫃,絕對是一個做生意的天才。
嶽陽樓,二樓。
白馬書院是嶽州境內最好的書院,院長都是翰林院的學士。
當然,比起人間如今的三大書院,鴻路,紫荊,天鴻,這白馬書院還是略遜一籌。
易老夫子本名易蘊寒,字太和,今年七十多歲,曾經高中探花,後在京城翰林院當值,修書立傳,飽讀詩書,學問深厚。
六十歲退休後,便被嶽州白馬書院高薪聘請,在學院裏當先生。
易老夫子今天召集嶽州文豪齊聚嶽陽樓,就是為了與眾多文人鴻儒一起品詩論賦。
而他們今日所研究的詩文,是最近在人間瘋傳的那幾首。
據說是雲海宗一個小少年所作。
易老夫子七十多歲,滿頭白發,麵容奇古,年紀雖大,卻無天人五衰之相,精神依舊抖擻。
在這位老人的身上,散發著一股很特別的氣息。
這股氣息一般凡人感受不到,隻有修真者才能察覺的出來。
正是儒家的浩然正氣。
和城頭上那些作出“哎呦我的媽,洞庭湖好大”的酒囊飯袋相比,這位老先生才是真正有學問的大鴻儒,胸中若無點墨,身上是不可能凝聚如此渾厚的浩然正氣。
二樓之上,易老先生席地而坐,兩側矮桌案幾分布,多數都已經坐了人。
這些人基本都是氣質儒雅,身穿儒袍,多數都是中年人,也有幾個穿著儒袍的年輕俊才。
有兩個仆從,攤舉著一幅字。
上書“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現在這些讀書人就在品閱這四句話。
橫渠四句,曠古爍今。
一經問世,便轟傳天下。
有老者搖頭晃腦的道:“這番聖人之言,本該出自我儒家一脈,誰能想到,如此聖言竟然是出自道家雲海宗一脈。”
有人接口道:“何止啊,聽說寫出此四句者,還是一個剛滿十六歲的少年人。”
“老夫研究這四句詩文已有半月,每每觀之,便心潮澎湃,驚若天人。
莫說是十六歲乳臭未幹的少年人,縱是雲海宗的掌教雲逸真人,隻怕也寫不出這四句來,此事隻怕是另有玄機。”
“那少年不止一首佳作,還有數首詩文,如今在人間廣為流傳,每一首皆為曠世之作。尤其是那首《明月幾時有》,當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若這些詩文真的一個少年郎所作,我等寒窗苦讀數十載,真是將聖人書籍都讀到狗肚子裏啦。”
易老先生微笑道:“學問之道不在於年歲,而在於天賦,悟性。
老夫已經通過翰林院打探得知,這些詩文包括這四句堪稱聖人之言,皆是出自那位雲海宗的葉公子之首。
今日邀請諸君前來,就是研究品閱葉公子的詩文,看看我等是否也能有所啟發,寫出一兩首流世佳作。”
所謂文人相輕,本來在座眾人還有不少人質疑一個道家玄門的小少年不可能有如此學問,寫出這些曠世佳作。
此刻易老先生已經從翰林院那邊證實此事,眾人自然也就不敢質疑,紛紛驚歎。
一首首出自葉風之口的詩文,被掛在場中。
眾人都是不住點頭。
這時,那個收了葉風賄賂的店小二低頭彎腰,壯著膽子走進品詩文會場。
他極盡謙恭的來到坐在上首之位的易老夫子跟前,彎腰道:“老先生,樓外有幾人要進來,可他們並無請柬。”
易老夫子身旁的一位中年男子道:“不能吧,嶽州境內有名有姓的大儒,今日都齊聚於此,不應該有遺漏之人,對方是什麽人?”
店小二轉身麵對那個中年人,道:“他們是四個年輕人,兩男三女,看起來也就十幾歲的模樣。”
那中年男子笑道:“原來是一群小兒,真是不自量力,我等都是學問大家,在此集會,豈是他們這些小兒可參與的?打發了便是。”
店小二有些為難。
雖然葉風明確表示,就算沒有結果,那一百兩銀子他也不會討迴。
但店小二既然收了銀子,自然想辦成事兒。
他雙手遞出葉風的信箋,道:“那位公子說,易老先生看了信箋,定會請他們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