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澤雖然也算是後世中文係的“高材生”了,但是這些經書實在有些晦澀艱深,沒人給指點一下,有些地方還真是弄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沈澤絕對自己需要找個人指點一下。
楊峰這個科試的“三等生”反正也不用參加今科秋闈,於是沈澤便把他弄來,給自己做輔導。
畢竟這四書五經隻是些童蒙時就開始學習的書籍,好歹楊峰也是個秀才,雖然水平也很一般,但是指導一下沈澤關於這《春秋》的一些疑問,還是可以的。
呃,其實沈澤現在在古文上的水平,真也和那些剛入學的蒙童差不多,唯一的優勢,便是他好歹這書上的字都能認識。後世沈澤好歹也練過很多年的書法,認識這些繁體字對他來說還是沒有任何障礙的。
楊峰水平雖然不咋滴,但是也能比得上那些給蒙童發蒙的私塾裏的老夫子了。
沈澤這麽大年紀了,自然不好意思去請個夫子來給自己重新開蒙了,所以隻能抓楊峰來頂這個蒙童發蒙塾師的差事了。
學習《春秋》之餘,沈澤也開始讓楊峰指導著自己學習開始做八股文。
當然,學習做八股之前,這在大明被定為正統的平水韻是必須弄明白得,否則這正文四股中的那“八比”,談何做得好!
好在曆朝曆代的這些韻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的,對於後世早就掌握了中華新韻的沈澤來說,再學習平水韻,倒是沒什麽難度!
雖然唐詩大都是采用王韻,宋詞大都是用的是廣韻,但在後世這唐詩宋詞按照普通話的韻律讀起來,依舊是大部分押韻的,隻有很少的一部分需要按照古韻去讀。
這也說明這些詩歌的用韻,雖然隨著不同時期的官話不同而有所變化,但是這種差異變化卻並不是太大。
後世沈澤也是會做詩詞的人,對基於普通話的中華新韻也是做過一番研究的,有了這個底子,再學習這平水韻,並沒有什麽難度!畢竟這不同時期的韻書絕大部分韻律都是相同的,隻有很少部分不同而已,隻要把這不同的注意一下便是。
說起這韻書,沈澤忽然想起一件事,是個好事兒。
後世沈澤學習詩詞寫作時,這《笠翁對韻》、《聲律啟蒙》、《訓蒙駢句》之類的用來學習寫作詩詞,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也都認真背誦過。
而沈澤記得這些係統韻律啟蒙讀物,好像都是明末清初才陸續出現的,如今大明好像並沒有這些韻律啟蒙讀物。
那豈不是自己又可以“借”來賺錢?!
想到此處,沈澤不禁有些小激動!
如今大明可是讀書人的天下,雖然在如今的科考中這詩詞遠不如不如經義文章那麽重要,但也是讀書人日常文會交往、詩文雅聚時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能。
《笠翁對韻》這種用於係統學習韻律的啟蒙讀物,可是讓那些蒙童快速的掌握這對仗、用韻的知識,能夠更快的學會做詩詞的基礎東西!再說,這經義文章中非常重要的“八比”也是需要用到這種對仗韻律的。所以,《笠翁對韻》這種韻律啟蒙讀物,必定會受那些想要培養子弟的讀書的文人極大喜歡的。
這要是刊印出來,絕對會非常暢銷的,到時候那銀子還不不是大把的賺啊!想到此處,沈澤不禁臉上眉開眼笑的。
楊峰見到看本韻書都能看著那麽高興,還笑得那麽猥瑣,不禁有些無語。
“大哥,又想到什麽好事兒呢?”
沈澤聽到楊峰的問話,這才迴過神兒來,嘿嘿笑道:“大哥又想到一個賺錢的好門路了!”
楊峰聽到自己大哥又有賺錢的門路,不禁也是眼前一亮,自己大哥做事可是從來都很仗義的,大哥吃肉,總會給自己點湯喝得。
那本《西遊記》已經楊峰已經賺了一百多兩銀子!一聽自己大哥又有賺錢的門路,楊峰自然高興。自己大哥既然跟他說了,自然是打算分潤他一些好處。
“大哥快說說,這次咱們怎麽賺錢?”
“還是老套路,出書。老規矩,這書我口述,你謄寫,到時賺了銀子,有你的一成!”
“好!”楊峰痛快的答應。他自從見了自己大哥那飄逸俊秀的行書之後,便知道自己大哥之所以讓他謄寫,完全是為了讓他賺一份銀子。自己大哥的行書如此出色,若是自己謄寫的話,也是完全可以省去他這一份錢的。
當然,楊峰若是知道沈澤完全是為了省勁兒的話,怕是就不這麽覺得了!
楊峰問道:“大哥,這次我們還寫話本?還有,我們那《西遊記》最後的大結局什麽時候創作?”那《西遊記》話本太吸引了,楊峰迫不及待想要自己大哥創作,賺一份謄寫文稿錢是一方麵,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真得很想知道那故事的結局。
沈澤聽了楊峰的話,笑道:“這次咱們不寫話本,我們這次寫本高大上的書,這本字數少,一兩天我們便能寫完了!至於那《西遊記》的大結局,再等等吧,大哥這不是忙著讀書、準備秋闈嘛,等我看看什麽時候方便了再說!!”
前一陣沈澤遇到的事情比較多,是以這《西遊記》暫時沒有創作。其實沈澤版的《西遊記》已經快創作完了,前八十迴已經都刊印了出來,隻剩下最後二十迴了這大結局!沈澤覺得自己應該利用這大結局,賺一把大的,是以沒急著更新。他想再抻抻那些讀者,到時一旦這大結局丟出,肯定能賣得更好。
楊峰聽了沈澤的話,不禁有些微微的失望,既是因為暫時看不到《西遊記》大結局,也是因為他覺得若不是大部頭的話本,怕是賺不了多少錢的。這年代,那些詩詞集子、時文集子等書籍,受眾實在太小,怕是沒多少人買。
不過楊峰隨即一想,自己大哥說賺錢,應該是有把握的,自己大哥還沒讓人失望過。想及此處,楊峰不禁又提起興致來,自己研好磨,提起一管纖毫來,等著謄寫。
沈澤在腦中整理了一下,自己後世熟記的《笠翁對韻》,開始朗聲背誦……呃,不對……是“創作”!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蒙蒙。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
楊峰手中的那管纖毫隨著自己大哥的“創作”,開始筆走龍蛇的謄寫。
“……鶴舞樓頭,玉笛弄殘仙子月;鳳翔台上,紫簫吹斷美人風。”
隨著這第一個韻部——東韻謄寫完,楊峰已經對自己大哥說得這本書賺錢的事情徹底信了。
楊峰雖然水平一般,可以也看出這本用來作為係統學習詩詞對仗和韻律的書的價值來。
其實自從宋朝以來,便已經有一些聲律方麵的著作,用以學習詩詞韻律,但是大都是采用三言、四言句式,可讀性很差,讓蒙童學習,更是頗為吃力。
而自己大哥所創作的這本聲律著作,雖然楊峰才剛謄寫了一個東韻,但是這一段不但包含了東韻的全部韻腳用字,而且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也更便於讓蒙童記憶。因此楊峰覺得,這本書一定會大受歡迎
楊峰不禁對自己大哥佩服無比!若不是對這韻書極其精通熟習,怕是絕難創作出如此便於記憶和學習的聲律啟蒙用書。
不過楊峰有些奇怪:自己大哥明明對這聲律韻部如此精通,剛才為什自己還說要學習《平水韻》呢?
呃,想來大哥定然是想溫故而知新,楊峰很快給自己大哥的行為找到了最合理的解釋!
…………
ps:唉唉,一直單機中,各位看官好歹給來個評論吧,有槽點大家就來吐、來噴吧!
沈澤絕對自己需要找個人指點一下。
楊峰這個科試的“三等生”反正也不用參加今科秋闈,於是沈澤便把他弄來,給自己做輔導。
畢竟這四書五經隻是些童蒙時就開始學習的書籍,好歹楊峰也是個秀才,雖然水平也很一般,但是指導一下沈澤關於這《春秋》的一些疑問,還是可以的。
呃,其實沈澤現在在古文上的水平,真也和那些剛入學的蒙童差不多,唯一的優勢,便是他好歹這書上的字都能認識。後世沈澤好歹也練過很多年的書法,認識這些繁體字對他來說還是沒有任何障礙的。
楊峰水平雖然不咋滴,但是也能比得上那些給蒙童發蒙的私塾裏的老夫子了。
沈澤這麽大年紀了,自然不好意思去請個夫子來給自己重新開蒙了,所以隻能抓楊峰來頂這個蒙童發蒙塾師的差事了。
學習《春秋》之餘,沈澤也開始讓楊峰指導著自己學習開始做八股文。
當然,學習做八股之前,這在大明被定為正統的平水韻是必須弄明白得,否則這正文四股中的那“八比”,談何做得好!
好在曆朝曆代的這些韻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的,對於後世早就掌握了中華新韻的沈澤來說,再學習平水韻,倒是沒什麽難度!
雖然唐詩大都是采用王韻,宋詞大都是用的是廣韻,但在後世這唐詩宋詞按照普通話的韻律讀起來,依舊是大部分押韻的,隻有很少的一部分需要按照古韻去讀。
這也說明這些詩歌的用韻,雖然隨著不同時期的官話不同而有所變化,但是這種差異變化卻並不是太大。
後世沈澤也是會做詩詞的人,對基於普通話的中華新韻也是做過一番研究的,有了這個底子,再學習這平水韻,並沒有什麽難度!畢竟這不同時期的韻書絕大部分韻律都是相同的,隻有很少部分不同而已,隻要把這不同的注意一下便是。
說起這韻書,沈澤忽然想起一件事,是個好事兒。
後世沈澤學習詩詞寫作時,這《笠翁對韻》、《聲律啟蒙》、《訓蒙駢句》之類的用來學習寫作詩詞,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也都認真背誦過。
而沈澤記得這些係統韻律啟蒙讀物,好像都是明末清初才陸續出現的,如今大明好像並沒有這些韻律啟蒙讀物。
那豈不是自己又可以“借”來賺錢?!
想到此處,沈澤不禁有些小激動!
如今大明可是讀書人的天下,雖然在如今的科考中這詩詞遠不如不如經義文章那麽重要,但也是讀書人日常文會交往、詩文雅聚時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能。
《笠翁對韻》這種用於係統學習韻律的啟蒙讀物,可是讓那些蒙童快速的掌握這對仗、用韻的知識,能夠更快的學會做詩詞的基礎東西!再說,這經義文章中非常重要的“八比”也是需要用到這種對仗韻律的。所以,《笠翁對韻》這種韻律啟蒙讀物,必定會受那些想要培養子弟的讀書的文人極大喜歡的。
這要是刊印出來,絕對會非常暢銷的,到時候那銀子還不不是大把的賺啊!想到此處,沈澤不禁臉上眉開眼笑的。
楊峰見到看本韻書都能看著那麽高興,還笑得那麽猥瑣,不禁有些無語。
“大哥,又想到什麽好事兒呢?”
沈澤聽到楊峰的問話,這才迴過神兒來,嘿嘿笑道:“大哥又想到一個賺錢的好門路了!”
楊峰聽到自己大哥又有賺錢的門路,不禁也是眼前一亮,自己大哥做事可是從來都很仗義的,大哥吃肉,總會給自己點湯喝得。
那本《西遊記》已經楊峰已經賺了一百多兩銀子!一聽自己大哥又有賺錢的門路,楊峰自然高興。自己大哥既然跟他說了,自然是打算分潤他一些好處。
“大哥快說說,這次咱們怎麽賺錢?”
“還是老套路,出書。老規矩,這書我口述,你謄寫,到時賺了銀子,有你的一成!”
“好!”楊峰痛快的答應。他自從見了自己大哥那飄逸俊秀的行書之後,便知道自己大哥之所以讓他謄寫,完全是為了讓他賺一份銀子。自己大哥的行書如此出色,若是自己謄寫的話,也是完全可以省去他這一份錢的。
當然,楊峰若是知道沈澤完全是為了省勁兒的話,怕是就不這麽覺得了!
楊峰問道:“大哥,這次我們還寫話本?還有,我們那《西遊記》最後的大結局什麽時候創作?”那《西遊記》話本太吸引了,楊峰迫不及待想要自己大哥創作,賺一份謄寫文稿錢是一方麵,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真得很想知道那故事的結局。
沈澤聽了楊峰的話,笑道:“這次咱們不寫話本,我們這次寫本高大上的書,這本字數少,一兩天我們便能寫完了!至於那《西遊記》的大結局,再等等吧,大哥這不是忙著讀書、準備秋闈嘛,等我看看什麽時候方便了再說!!”
前一陣沈澤遇到的事情比較多,是以這《西遊記》暫時沒有創作。其實沈澤版的《西遊記》已經快創作完了,前八十迴已經都刊印了出來,隻剩下最後二十迴了這大結局!沈澤覺得自己應該利用這大結局,賺一把大的,是以沒急著更新。他想再抻抻那些讀者,到時一旦這大結局丟出,肯定能賣得更好。
楊峰聽了沈澤的話,不禁有些微微的失望,既是因為暫時看不到《西遊記》大結局,也是因為他覺得若不是大部頭的話本,怕是賺不了多少錢的。這年代,那些詩詞集子、時文集子等書籍,受眾實在太小,怕是沒多少人買。
不過楊峰隨即一想,自己大哥說賺錢,應該是有把握的,自己大哥還沒讓人失望過。想及此處,楊峰不禁又提起興致來,自己研好磨,提起一管纖毫來,等著謄寫。
沈澤在腦中整理了一下,自己後世熟記的《笠翁對韻》,開始朗聲背誦……呃,不對……是“創作”!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蒙蒙。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
楊峰手中的那管纖毫隨著自己大哥的“創作”,開始筆走龍蛇的謄寫。
“……鶴舞樓頭,玉笛弄殘仙子月;鳳翔台上,紫簫吹斷美人風。”
隨著這第一個韻部——東韻謄寫完,楊峰已經對自己大哥說得這本書賺錢的事情徹底信了。
楊峰雖然水平一般,可以也看出這本用來作為係統學習詩詞對仗和韻律的書的價值來。
其實自從宋朝以來,便已經有一些聲律方麵的著作,用以學習詩詞韻律,但是大都是采用三言、四言句式,可讀性很差,讓蒙童學習,更是頗為吃力。
而自己大哥所創作的這本聲律著作,雖然楊峰才剛謄寫了一個東韻,但是這一段不但包含了東韻的全部韻腳用字,而且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也更便於讓蒙童記憶。因此楊峰覺得,這本書一定會大受歡迎
楊峰不禁對自己大哥佩服無比!若不是對這韻書極其精通熟習,怕是絕難創作出如此便於記憶和學習的聲律啟蒙用書。
不過楊峰有些奇怪:自己大哥明明對這聲律韻部如此精通,剛才為什自己還說要學習《平水韻》呢?
呃,想來大哥定然是想溫故而知新,楊峰很快給自己大哥的行為找到了最合理的解釋!
…………
ps:唉唉,一直單機中,各位看官好歹給來個評論吧,有槽點大家就來吐、來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