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堯王山野墅讀書的這段時間,高昱很是認真的指導沈澤的製藝,倒是讓他的製藝水平提高的很快,如今算是能寫出頗為中規中矩的八股文章了。
其實八股文章就是一種文體格式,隻要掌握了其技巧,想寫出一篇中規中矩的八股文章倒不算難。
當然,想要寫出水平,寫得出彩,這些就有些難度了。不過這些東西大都是要從其內容上體現,在這文體格式上卻是固定的。
沈澤一開始學作八卦文,便是隻打算自己去做那一道不是太重要《春秋》題!至於科考中最重要的四書題,他是打算找自己這位大舅哥提前代作的,因此他對於現在自己能做出中規中矩的八股文的製藝水平,已經算是很滿意了。
至於那道四書題,這幾天沈澤感覺火候差不多,正打算讓高昱給自己作上幾篇好點的製藝呢。
之所以沈澤說是火候差不多了,是因為王陽明那道弘治十七年山東鄉試四書考題太過驚世駭俗,怕是直接讓自己大舅哥來做得話,他未必能做得好。
因此沈澤在這堯王山野墅和自己大舅哥高昱一起讀書備考的日子裏,總是旁敲側擊的同高昱探討一些心學的東西,以讓高昱對這道考題的論調有些準備,同時也讓他潛移默化的的受到一些心學思想的影響,這樣能讓他做出的考題,更容易被主考官王陽明認同。
後世沈澤對王陽明的著作還是很感興趣的,對於記錄其言行和思想的《傳習錄》也曾讀過,因此對於其心學思想,其實還算是有一定了解的。
當然,如今王陽明還算一帆風順,還未開創自己的心學體係,其“龍場悟道”還要等上兩年,要等到劉瑾亂政之時。
呃……說起來,這還要感謝一下劉瑾。若不是這家夥把王陽明整治的狠了,說不定曆史上便會少了心學思想這一寶貴財富。
不過雖然王陽明離著“龍場頓悟”還有兩年,但沈澤覺得很多後來的心學思想觀點,怕是此時在王陽明的腦海中也曾想過,大概是隻欠著把這些東西融會貫通罷了。而且從後世記載的王陽明出得那道驚世駭俗的鄉試考題上,也可以看出他對傳統理學桎梏的反感和追求心~*****的渴望。
所以沈澤覺得在這次鄉試答題時,滲入些心學的思想應該能夠更好的引起王陽明的好感,應該對這考試成績還是很有助益的。
時間過得很快,七月眼看著過半了,雖然還在數暑的日子裏,但是比起三暑天來,已經涼快了許多。
鄉試開考的日子實在八月初九,所以留給沈澤備考的時間沒幾天了,七月底他們便要趕往省城去參加鄉試了。
因此沈澤決定從今天開始讓自己大舅哥開始做幾篇那道鄉試考題,以便自己選出一篇滿意的來。
…………
堯王湖靠近高家堯王山野墅的這篇湖麵,植有很多很多荷花,此時正是荷花開放的正盛。
堯王湖中有高家建得一座專門用於賞荷的涼亭。小亭單簷六角,四麵通透,有長廊連接岸邊。暑天炎熱之際,坐於其中吹風乘涼、賞荷聽濤,倒是著實不錯。
高家雖然是武將世家,但是也有雅人,沈澤的這位大舅哥高昱便是其中之一。高昱給這小亭起有一個很雅致的名字喚作“荷風亭”,還題有抱柱聯:“四壁荷花三麵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沈澤和高昱在這堯王山野墅中讀書,在精舍中待得膩了,倒是經常在這荷風亭中乘涼讀書,當然偶爾也會在這裏垂釣。
沈澤試過,在這裏垂釣往往比在岸邊更容易釣到大魚,可能這亭子周圍比岸邊水深有關係吧。
如今荷花開得正盛,沈澤和高昱這幾天倒是時常來荷風亭讀書。
此時荷葉田田,鋪滿碧玉般的湖麵,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花,卻在那碧水中俏然矗立,散發著沁人清香,這景色確實令人心曠神怡。
不過沈澤的心思不在這
“大舅哥對小弟總結的這些天咱們探討的那心~******格物致知的四句話,這幾天有何感悟沒?”
這一陣沈澤時常引到高昱探討一些心學的思想和理論,前幾日又跟他講了心學四句教,很是引起了他的興趣。當然,沈澤說這些東西,隻是說他對儒家經典的一些不同見解,倒是沒提“心學”這個詞。
如今雖然程朱理學是官方的儒學正統,但是也有很多才識之士,對其很多觀點有所質疑。高昱才識過人,平日裏讀到這些儒家至典時,有時也會不免陷入疑惑,對程朱的注解有些不認同。
這一陣沈澤經常和他探討一些心學的東西,倒是著實讓他很感興趣,讓他覺得似乎又打開了另一扇門去看那些儒家至典。
前幾日,沈澤又以“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心學四句教,總結了他們這段時間的探討,這讓高昱著實驚為天人。
因為高昱細細琢磨沈澤這些天說得一些東西,竟然隱隱覺得他有在儒學上開宗立派的本事。雖然這些天他說得這些東西,還很是瑣碎而淩亂,但是若是能融會貫通了,怕是能成為一代學問大家啊。
高昱這些天對沈澤的四句總結話語,也是頗有感觸,詞時他聽了沈澤問的話,不由的慨歎道:“為兄愚鈍,文軒的那四句總結實在太過深奧,這些天為兄隻是從中悟得一點東西。為兄覺得要想格物致知,需要怡神養性,以使心神遊於造物之外,還要文軒多指點!”
沈澤聽了高昱的話,不禁暗道:自己這位大舅哥倒是確實有悟性很高啊,沒想到短短幾天便能悟到了這麽多,這也算摸著了心學的門檻了吧。他這句話,貌似很得心學真諦啊!
沈澤這些時日靠著談這些心學的東西,成功的讓自己這才氣很高的大舅哥佩服起來,現在他對自己和高盈的婚事也很是讚成!
因此為了維護自己高大上形象,沈澤繼續裝腔作勢道:“小弟覺得以另外四句話‘閑觀物態皆生意,靜悟天機**冥。道在險夷隨地樂,心意魚鳥自流形’,來闡述那四句頗為恰當。至於具體的東西,就要大舅哥自己來參悟了。”
…………
ps:高昱,曆史上真有其人,確實是出身青州衛高家,弘治十七年山東鄉試第二名,弘治十八年進士!當然,如今有了主角的出現,高昱的名次肯定會有所改變的,至於到底會第幾,嘿嘿……這裏就先不能說了。
而且曆史上的高昱確實跟王陽明頗有淵源,王陽明也確實是其鄉試的座師,他還曾向王陽明學習過心學,在心學上也確實頗有造詣。
其實八股文章就是一種文體格式,隻要掌握了其技巧,想寫出一篇中規中矩的八股文章倒不算難。
當然,想要寫出水平,寫得出彩,這些就有些難度了。不過這些東西大都是要從其內容上體現,在這文體格式上卻是固定的。
沈澤一開始學作八卦文,便是隻打算自己去做那一道不是太重要《春秋》題!至於科考中最重要的四書題,他是打算找自己這位大舅哥提前代作的,因此他對於現在自己能做出中規中矩的八股文的製藝水平,已經算是很滿意了。
至於那道四書題,這幾天沈澤感覺火候差不多,正打算讓高昱給自己作上幾篇好點的製藝呢。
之所以沈澤說是火候差不多了,是因為王陽明那道弘治十七年山東鄉試四書考題太過驚世駭俗,怕是直接讓自己大舅哥來做得話,他未必能做得好。
因此沈澤在這堯王山野墅和自己大舅哥高昱一起讀書備考的日子裏,總是旁敲側擊的同高昱探討一些心學的東西,以讓高昱對這道考題的論調有些準備,同時也讓他潛移默化的的受到一些心學思想的影響,這樣能讓他做出的考題,更容易被主考官王陽明認同。
後世沈澤對王陽明的著作還是很感興趣的,對於記錄其言行和思想的《傳習錄》也曾讀過,因此對於其心學思想,其實還算是有一定了解的。
當然,如今王陽明還算一帆風順,還未開創自己的心學體係,其“龍場悟道”還要等上兩年,要等到劉瑾亂政之時。
呃……說起來,這還要感謝一下劉瑾。若不是這家夥把王陽明整治的狠了,說不定曆史上便會少了心學思想這一寶貴財富。
不過雖然王陽明離著“龍場頓悟”還有兩年,但沈澤覺得很多後來的心學思想觀點,怕是此時在王陽明的腦海中也曾想過,大概是隻欠著把這些東西融會貫通罷了。而且從後世記載的王陽明出得那道驚世駭俗的鄉試考題上,也可以看出他對傳統理學桎梏的反感和追求心~*****的渴望。
所以沈澤覺得在這次鄉試答題時,滲入些心學的思想應該能夠更好的引起王陽明的好感,應該對這考試成績還是很有助益的。
時間過得很快,七月眼看著過半了,雖然還在數暑的日子裏,但是比起三暑天來,已經涼快了許多。
鄉試開考的日子實在八月初九,所以留給沈澤備考的時間沒幾天了,七月底他們便要趕往省城去參加鄉試了。
因此沈澤決定從今天開始讓自己大舅哥開始做幾篇那道鄉試考題,以便自己選出一篇滿意的來。
…………
堯王湖靠近高家堯王山野墅的這篇湖麵,植有很多很多荷花,此時正是荷花開放的正盛。
堯王湖中有高家建得一座專門用於賞荷的涼亭。小亭單簷六角,四麵通透,有長廊連接岸邊。暑天炎熱之際,坐於其中吹風乘涼、賞荷聽濤,倒是著實不錯。
高家雖然是武將世家,但是也有雅人,沈澤的這位大舅哥高昱便是其中之一。高昱給這小亭起有一個很雅致的名字喚作“荷風亭”,還題有抱柱聯:“四壁荷花三麵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沈澤和高昱在這堯王山野墅中讀書,在精舍中待得膩了,倒是經常在這荷風亭中乘涼讀書,當然偶爾也會在這裏垂釣。
沈澤試過,在這裏垂釣往往比在岸邊更容易釣到大魚,可能這亭子周圍比岸邊水深有關係吧。
如今荷花開得正盛,沈澤和高昱這幾天倒是時常來荷風亭讀書。
此時荷葉田田,鋪滿碧玉般的湖麵,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花,卻在那碧水中俏然矗立,散發著沁人清香,這景色確實令人心曠神怡。
不過沈澤的心思不在這
“大舅哥對小弟總結的這些天咱們探討的那心~******格物致知的四句話,這幾天有何感悟沒?”
這一陣沈澤時常引到高昱探討一些心學的思想和理論,前幾日又跟他講了心學四句教,很是引起了他的興趣。當然,沈澤說這些東西,隻是說他對儒家經典的一些不同見解,倒是沒提“心學”這個詞。
如今雖然程朱理學是官方的儒學正統,但是也有很多才識之士,對其很多觀點有所質疑。高昱才識過人,平日裏讀到這些儒家至典時,有時也會不免陷入疑惑,對程朱的注解有些不認同。
這一陣沈澤經常和他探討一些心學的東西,倒是著實讓他很感興趣,讓他覺得似乎又打開了另一扇門去看那些儒家至典。
前幾日,沈澤又以“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心學四句教,總結了他們這段時間的探討,這讓高昱著實驚為天人。
因為高昱細細琢磨沈澤這些天說得一些東西,竟然隱隱覺得他有在儒學上開宗立派的本事。雖然這些天他說得這些東西,還很是瑣碎而淩亂,但是若是能融會貫通了,怕是能成為一代學問大家啊。
高昱這些天對沈澤的四句總結話語,也是頗有感觸,詞時他聽了沈澤問的話,不由的慨歎道:“為兄愚鈍,文軒的那四句總結實在太過深奧,這些天為兄隻是從中悟得一點東西。為兄覺得要想格物致知,需要怡神養性,以使心神遊於造物之外,還要文軒多指點!”
沈澤聽了高昱的話,不禁暗道:自己這位大舅哥倒是確實有悟性很高啊,沒想到短短幾天便能悟到了這麽多,這也算摸著了心學的門檻了吧。他這句話,貌似很得心學真諦啊!
沈澤這些時日靠著談這些心學的東西,成功的讓自己這才氣很高的大舅哥佩服起來,現在他對自己和高盈的婚事也很是讚成!
因此為了維護自己高大上形象,沈澤繼續裝腔作勢道:“小弟覺得以另外四句話‘閑觀物態皆生意,靜悟天機**冥。道在險夷隨地樂,心意魚鳥自流形’,來闡述那四句頗為恰當。至於具體的東西,就要大舅哥自己來參悟了。”
…………
ps:高昱,曆史上真有其人,確實是出身青州衛高家,弘治十七年山東鄉試第二名,弘治十八年進士!當然,如今有了主角的出現,高昱的名次肯定會有所改變的,至於到底會第幾,嘿嘿……這裏就先不能說了。
而且曆史上的高昱確實跟王陽明頗有淵源,王陽明也確實是其鄉試的座師,他還曾向王陽明學習過心學,在心學上也確實頗有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