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超的觀念裏,周瑜是典型的儒將,是帥才,可不是衝鋒陷陣的小卒子,因此看到周瑜竟然瞞著自己從已經撤離戰場的隊伍中偷跑了迴來,並且還出現在戰場上,自然是有些不快的,唯恐周瑜在和與敵短兵相接的時候出現什麽意外,那樣的話,損失可就太大了。
要知道,在馬超的心中,他對周瑜可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更何況是周瑜這樣在成長起來之後,足以獨當一麵的帥才?所以無論如何,馬超是不希望周瑜在完全成長起來之前,便輕易去涉險的。
“君侯的年紀比周瑜還小了一歲,便已經揚名沙場了,為何周瑜便不能踏入戰場?”麵對馬超的責問,周瑜麵不改色,據理力爭。
馬超忍不住焦急的說道:“我出身武將世家,你怎地能在這上麵與我比較?兩軍交鋒,兇險異常,你若是出了什麽意外,你叫我如何向你父交代?”
感受到了馬超的關心,周瑜心中立時充滿了感動,但卻微微搖著頭說道:“君侯,並非周瑜不自量力,誅殺國賊乃是有誌男兒的責任!周瑜可不僅隻會彈琴,這掌中劍,周瑜也是下過苦功的!”
馬超還要在說些什麽,將周瑜勸退,可是時間不等人,山穀之中的戰鬥已經全麵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戰機稍縱即逝,此刻便是馬超率部切入的最好時機,每遲緩一刻,戰局便會多出現一份難以把握的意外。
無奈之下,馬超一邊策動龍象寶馬,一邊對周瑜大聲喝道:“稍後跟隨在我身邊,不得離開寸步!咱們殺下山去!”
馬超的讓步,令周瑜俊美的臉龐上浮現出了一片笑意,大聲答道:“領命!”
揚起霸王槍,挺動巨闕重劍,馬超用踩在雙邊馬鐙裏的雙腿控製著龍象,縱聲怒吼道:“奔雷騎,隨我來!”
隨後,馬超一馬當先,在龍象寶馬的奔馳中,飛速向著山穀中已經被切割成四塊的輜重部隊橫向衝殺了下去。
周瑜舞劍緊隨其後,留守在馬超身邊的數百奔雷騎們,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策動戰馬,齊聲吼了起來:“疾如風,徐如林,侵如火,不動如山!殺啊——”
以馬超為首,數百奔雷騎從山坡上奮力衝殺下來,他們腦後一根根粗大的狼尾隨風飄蕩,彰顯著西涼男兒特有的勇烈。
鐵蹄錚錚聲中,馬超很快接近了戰場,不等敵人看清他的身影,馬超便輪動霸王槍猛地砸了下來,兩名董卓輜重部隊的士卒,隻能接受天靈碎裂的悲慘命運,毫無躲避之機會。與此同時,馬超的另一隻手也沒閑著,巨闕重劍淩厲的斬出,無匹的鋒芒立刻割斷了一名敵人的脖頸,令他的頭顱和身體分了家,一顆碩大的頭顱,帶著一蓬血泉飛上了半空。
斬殺了三名敵人之後,馬超沒有半點的遲滯,借著從山坡上衝下來所形成的慣性,策動龍象寶馬便衝入了敵陣之中。龍象寶馬此刻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顯得異常亢奮,連續甩出釘著馬掌的鐵蹄,先後將兩名敵人踢的倒飛了出去,令他們胸骨碎裂、口中逆血狂噴不算,還連帶著砸到了七、八個敵人,似乎龍象寶馬是在用這種方式宣告著自己的價值,同時也是在宣泄著這幾日來蟄伏山腰處的苦悶。
進入了敵陣中,馬超更是勇不可當,左手巨闕重劍,右手霸王槍,簡直是所向披靡,毫不留情的斬殺著戰鬥力並不強悍的董卓輜重部隊。眼前這些平素缺乏訓練和作戰經驗的將士,在馬超的手下成片成片的被擊殺,那速度,甚至都已經不足用砍瓜切菜來形容了。
無情且快速的斬殺著敵人的同時,馬超眼角的餘光一直留意在周瑜的身上,唯恐他遭遇什麽意外,一旦周瑜真的遇到危險,馬超必然會出手替他化解危險,確保他的安全。
然而,馬超看到的,卻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一番景象。
在距離馬超身側數尺遠的地方,周瑜一手攥著戰馬韁繩,靈活的抖動著,策動戰馬左衝右突,在敵軍叢中靈活的躍動,既令敵人摸不清他下一刻會出現的方位,同時還能始終保持在最有利的出擊位置,對敵人造成殺傷。周瑜的另一隻手中,握持著他隨身的佩劍,佩劍於上下翻飛中,劍刃顯露崢嶸,每一次揮動,必然會在敵軍的身體上,帶起一道血光!
從殺入敵陣的那一刻開始,周瑜目前已經成功的斬殺了五名敵軍了,此外被他斬傷的,至少還有六、七人之多!可以說,周瑜僅憑一柄劍,便保持著較高且穩定的殺傷數量。這可是馬超決然沒有想到的事情。
看到周瑜劍術出眾,馬超心中的擔憂,瞬間減輕了許多。憑心而論,在馬超這樣的武道大家眼中,周瑜的劍術其實並不算多麽的上乘,但是很顯然,正如周瑜之前所說,他顯然是在劍道上下了苦功的,這一手劍術,絕非一朝一夕便能練成的,馬超推斷,周瑜在劍術上的苦心鑽研,至少也有五年以上的光景了,其劍術的風格,兼具簡練與高效之精髓。
盡管在馬超眼中,周瑜的劍術隻屬於中上的水平,可是在此時,卻也足夠防身殺敵了。在董卓輜重部隊的眼中,周瑜手中那柄並不起眼的長劍,可謂是十足十的屠刀了。
在繼續向前衝殺了數丈距離的過程中,馬超一邊殺敵,一邊關注著周瑜。他發現周瑜給他的驚喜倒是越來越大了。周瑜的劍招雖無波瀾壯闊之象,但卻連綿不絕,昭顯著他超人耐力的同時,也突顯著周瑜沉著冷靜的性格,那種處變不驚的冷靜,渾然不似第一次正式踏上戰場殺敵的菜鳥。
這才是大將之風!從周瑜殺敵的手段上,便可以看出他的性格!
看來曆史再次和人們開了一個玩笑,後世的一些史書中說周瑜心胸狹窄、手無縛雞之力,可眼前正在發生的現象,足以推翻這些史書中對周瑜錯誤的描述。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又怎麽會有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氣度?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又怎麽會披堅執銳,仗劍縱橫於沙場之中?
一代名將周瑜,真的隻是史書中所描述的儒將?沒有鐵血般的意誌,日後的周瑜又怎麽指揮的了千軍萬馬?又怎麽會取得赤壁之戰那樣輝煌的成就?或許,隻是因為周瑜身上的儒雅氣息太過濃鬱,他出眾的才華遮掩了自身的鐵血氣息,所以後世的史書中,才會把周瑜定格在一個儒將的形象上吧?
馬超欣喜的發現,自己實在是遇到了一塊瑰寶,真實的周瑜,當真可謂是文武全才,其日後的成就,當真是不可限量!隻要馬超肯傾盡全力培養周瑜,假以時日,比自己年長一歲的周瑜,必定會成長為擎天巨柱,成為國之柱石,成為自己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馬超決定,這一仗過後,他便把記憶傳承中最精妙的劍術——滄瀾劍法傳授給周瑜,同時還要傳授給他五禽之戲中的鶴之戲,並且還要和周瑜一起分享、鑽研《武略誌》兵法,以便讓周瑜盡快成長起來。馬超相信,有了這些資源共享,周瑜的成長速度一定遠超原本的軌跡,甚至會比曆史上所記載的還要出眾!
在馬超關注周瑜的時候,他已經不知不覺的又向前衝殺出了數丈的距離,堪堪來到了敵軍輜重部隊的中心處了。
收起心中的思緒,馬超將注意力重新放迴到了戰場之中。
一槍挑飛了兩名敵軍之後,馬超左手舉起巨闕重劍,在虛空之中接連比劃了幾下,不動聲色的下達了下一步的作戰命令。
能看懂馬超用劍比劃出的暗語的,自然便是奔雷騎們了。跟隨在馬超身後的數百奔雷騎心中了然,於高速衝殺中霍然分開,由一隊變作了兩隊,在敵軍的中心位置,以縱隊的方式,分別向左右兩側橫向殺出,配合著先前已經成功分割戰場的孫堅、曹操他們,來了個中心開花,徹底攪亂了董卓輜重部隊的陣型,將他們逼入了各自為戰的窘迫境地之中。
“公瑾!隨我來!我們去燒毀敵軍的糧草補給!”馬超對著周瑜大喊了一聲,掄槍向左側殺出。
周瑜點頭應諾,左手一抖韁繩,帶動戰馬橫向左移,緊緊地跟隨在馬超身後,右手的長劍舞的風雨不透,在其身側形成了一道無法穿越的屏障。
分兩翼衝殺的奔雷騎們,在馬超的帶動下,快速穿越戰場,沿途帶起一陣腥風血雨,之後迅速接近董卓輜重部隊所押送的糧車附近,而後掏出隨身的火折子,燃起火焰,將火折子丟到糧車之上。
糧草本就是幹燥至極的,一遇到火,所產生的現象自然不必多說,時間不長,數十輛近百輛大車上,便升騰起了茁壯的火苗,火勢在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還將附近停放著的車輛、甚至是地上的雜草都引燃了起來,大火於是乎便不可遏製的熊熊燃燒起來,濃濃的黑煙開始向上不斷地翻騰,將半個山穀都籠罩了起來。
要知道,在馬超的心中,他對周瑜可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更何況是周瑜這樣在成長起來之後,足以獨當一麵的帥才?所以無論如何,馬超是不希望周瑜在完全成長起來之前,便輕易去涉險的。
“君侯的年紀比周瑜還小了一歲,便已經揚名沙場了,為何周瑜便不能踏入戰場?”麵對馬超的責問,周瑜麵不改色,據理力爭。
馬超忍不住焦急的說道:“我出身武將世家,你怎地能在這上麵與我比較?兩軍交鋒,兇險異常,你若是出了什麽意外,你叫我如何向你父交代?”
感受到了馬超的關心,周瑜心中立時充滿了感動,但卻微微搖著頭說道:“君侯,並非周瑜不自量力,誅殺國賊乃是有誌男兒的責任!周瑜可不僅隻會彈琴,這掌中劍,周瑜也是下過苦功的!”
馬超還要在說些什麽,將周瑜勸退,可是時間不等人,山穀之中的戰鬥已經全麵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戰機稍縱即逝,此刻便是馬超率部切入的最好時機,每遲緩一刻,戰局便會多出現一份難以把握的意外。
無奈之下,馬超一邊策動龍象寶馬,一邊對周瑜大聲喝道:“稍後跟隨在我身邊,不得離開寸步!咱們殺下山去!”
馬超的讓步,令周瑜俊美的臉龐上浮現出了一片笑意,大聲答道:“領命!”
揚起霸王槍,挺動巨闕重劍,馬超用踩在雙邊馬鐙裏的雙腿控製著龍象,縱聲怒吼道:“奔雷騎,隨我來!”
隨後,馬超一馬當先,在龍象寶馬的奔馳中,飛速向著山穀中已經被切割成四塊的輜重部隊橫向衝殺了下去。
周瑜舞劍緊隨其後,留守在馬超身邊的數百奔雷騎們,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策動戰馬,齊聲吼了起來:“疾如風,徐如林,侵如火,不動如山!殺啊——”
以馬超為首,數百奔雷騎從山坡上奮力衝殺下來,他們腦後一根根粗大的狼尾隨風飄蕩,彰顯著西涼男兒特有的勇烈。
鐵蹄錚錚聲中,馬超很快接近了戰場,不等敵人看清他的身影,馬超便輪動霸王槍猛地砸了下來,兩名董卓輜重部隊的士卒,隻能接受天靈碎裂的悲慘命運,毫無躲避之機會。與此同時,馬超的另一隻手也沒閑著,巨闕重劍淩厲的斬出,無匹的鋒芒立刻割斷了一名敵人的脖頸,令他的頭顱和身體分了家,一顆碩大的頭顱,帶著一蓬血泉飛上了半空。
斬殺了三名敵人之後,馬超沒有半點的遲滯,借著從山坡上衝下來所形成的慣性,策動龍象寶馬便衝入了敵陣之中。龍象寶馬此刻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顯得異常亢奮,連續甩出釘著馬掌的鐵蹄,先後將兩名敵人踢的倒飛了出去,令他們胸骨碎裂、口中逆血狂噴不算,還連帶著砸到了七、八個敵人,似乎龍象寶馬是在用這種方式宣告著自己的價值,同時也是在宣泄著這幾日來蟄伏山腰處的苦悶。
進入了敵陣中,馬超更是勇不可當,左手巨闕重劍,右手霸王槍,簡直是所向披靡,毫不留情的斬殺著戰鬥力並不強悍的董卓輜重部隊。眼前這些平素缺乏訓練和作戰經驗的將士,在馬超的手下成片成片的被擊殺,那速度,甚至都已經不足用砍瓜切菜來形容了。
無情且快速的斬殺著敵人的同時,馬超眼角的餘光一直留意在周瑜的身上,唯恐他遭遇什麽意外,一旦周瑜真的遇到危險,馬超必然會出手替他化解危險,確保他的安全。
然而,馬超看到的,卻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一番景象。
在距離馬超身側數尺遠的地方,周瑜一手攥著戰馬韁繩,靈活的抖動著,策動戰馬左衝右突,在敵軍叢中靈活的躍動,既令敵人摸不清他下一刻會出現的方位,同時還能始終保持在最有利的出擊位置,對敵人造成殺傷。周瑜的另一隻手中,握持著他隨身的佩劍,佩劍於上下翻飛中,劍刃顯露崢嶸,每一次揮動,必然會在敵軍的身體上,帶起一道血光!
從殺入敵陣的那一刻開始,周瑜目前已經成功的斬殺了五名敵軍了,此外被他斬傷的,至少還有六、七人之多!可以說,周瑜僅憑一柄劍,便保持著較高且穩定的殺傷數量。這可是馬超決然沒有想到的事情。
看到周瑜劍術出眾,馬超心中的擔憂,瞬間減輕了許多。憑心而論,在馬超這樣的武道大家眼中,周瑜的劍術其實並不算多麽的上乘,但是很顯然,正如周瑜之前所說,他顯然是在劍道上下了苦功的,這一手劍術,絕非一朝一夕便能練成的,馬超推斷,周瑜在劍術上的苦心鑽研,至少也有五年以上的光景了,其劍術的風格,兼具簡練與高效之精髓。
盡管在馬超眼中,周瑜的劍術隻屬於中上的水平,可是在此時,卻也足夠防身殺敵了。在董卓輜重部隊的眼中,周瑜手中那柄並不起眼的長劍,可謂是十足十的屠刀了。
在繼續向前衝殺了數丈距離的過程中,馬超一邊殺敵,一邊關注著周瑜。他發現周瑜給他的驚喜倒是越來越大了。周瑜的劍招雖無波瀾壯闊之象,但卻連綿不絕,昭顯著他超人耐力的同時,也突顯著周瑜沉著冷靜的性格,那種處變不驚的冷靜,渾然不似第一次正式踏上戰場殺敵的菜鳥。
這才是大將之風!從周瑜殺敵的手段上,便可以看出他的性格!
看來曆史再次和人們開了一個玩笑,後世的一些史書中說周瑜心胸狹窄、手無縛雞之力,可眼前正在發生的現象,足以推翻這些史書中對周瑜錯誤的描述。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又怎麽會有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氣度?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又怎麽會披堅執銳,仗劍縱橫於沙場之中?
一代名將周瑜,真的隻是史書中所描述的儒將?沒有鐵血般的意誌,日後的周瑜又怎麽指揮的了千軍萬馬?又怎麽會取得赤壁之戰那樣輝煌的成就?或許,隻是因為周瑜身上的儒雅氣息太過濃鬱,他出眾的才華遮掩了自身的鐵血氣息,所以後世的史書中,才會把周瑜定格在一個儒將的形象上吧?
馬超欣喜的發現,自己實在是遇到了一塊瑰寶,真實的周瑜,當真可謂是文武全才,其日後的成就,當真是不可限量!隻要馬超肯傾盡全力培養周瑜,假以時日,比自己年長一歲的周瑜,必定會成長為擎天巨柱,成為國之柱石,成為自己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馬超決定,這一仗過後,他便把記憶傳承中最精妙的劍術——滄瀾劍法傳授給周瑜,同時還要傳授給他五禽之戲中的鶴之戲,並且還要和周瑜一起分享、鑽研《武略誌》兵法,以便讓周瑜盡快成長起來。馬超相信,有了這些資源共享,周瑜的成長速度一定遠超原本的軌跡,甚至會比曆史上所記載的還要出眾!
在馬超關注周瑜的時候,他已經不知不覺的又向前衝殺出了數丈的距離,堪堪來到了敵軍輜重部隊的中心處了。
收起心中的思緒,馬超將注意力重新放迴到了戰場之中。
一槍挑飛了兩名敵軍之後,馬超左手舉起巨闕重劍,在虛空之中接連比劃了幾下,不動聲色的下達了下一步的作戰命令。
能看懂馬超用劍比劃出的暗語的,自然便是奔雷騎們了。跟隨在馬超身後的數百奔雷騎心中了然,於高速衝殺中霍然分開,由一隊變作了兩隊,在敵軍的中心位置,以縱隊的方式,分別向左右兩側橫向殺出,配合著先前已經成功分割戰場的孫堅、曹操他們,來了個中心開花,徹底攪亂了董卓輜重部隊的陣型,將他們逼入了各自為戰的窘迫境地之中。
“公瑾!隨我來!我們去燒毀敵軍的糧草補給!”馬超對著周瑜大喊了一聲,掄槍向左側殺出。
周瑜點頭應諾,左手一抖韁繩,帶動戰馬橫向左移,緊緊地跟隨在馬超身後,右手的長劍舞的風雨不透,在其身側形成了一道無法穿越的屏障。
分兩翼衝殺的奔雷騎們,在馬超的帶動下,快速穿越戰場,沿途帶起一陣腥風血雨,之後迅速接近董卓輜重部隊所押送的糧車附近,而後掏出隨身的火折子,燃起火焰,將火折子丟到糧車之上。
糧草本就是幹燥至極的,一遇到火,所產生的現象自然不必多說,時間不長,數十輛近百輛大車上,便升騰起了茁壯的火苗,火勢在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還將附近停放著的車輛、甚至是地上的雜草都引燃了起來,大火於是乎便不可遏製的熊熊燃燒起來,濃濃的黑煙開始向上不斷地翻騰,將半個山穀都籠罩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