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雲娟情劫遇風波
南宋桂枝傳之臨安風華 作者:楊小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撤簾數餘年後,理宗曾不止一次地請太後重新垂簾,但桂枝都婉拒了。
對於此舉,趙昀心懷感恩,是以便將太後視為親生母後一般,每隔一日便要省見,頗有幾分孝宗當年的風範。
國事上,桂枝不管了,她也算可以在慈明殿安享晚年了。可雲娟這丫頭卻不讓人省心。
自從那年在壽辰宴上出彩後,臨安城內追求她的男子不計其數,當中不乏權貴大臣家的公子、少爺。
但須知雲娟縱使隻是宮中一個侍女,卻也是太後身旁的人,論起地位,縱是臨安府當地府尹也需讓她三分。誰都知道,雲娟就如同當年的桂枝一樣,表麵上是個宮女,其實比桂枝親生的還要親。
而雲娟心智畢竟尚不成熟,很快便在這種狀態下結識了一位公子哥。對方乃是臨安城內有名的風流浪蕩子,可不知為何,雲娟就是被他迷得失魂落魄,成日成夜的不迴宮,隨著那一群人在各瓦巷、酒樓間出沒。
對此,桂枝了如指掌,但她卻並沒有出麵阻止。
這一年正值秋末,秋風凜冽的夜裏臨安卻無比熱鬧。華燈初上,街頭巷尾南瓦北瓦,張燈結彩,路邊的煙火氣濃鬱。
人群當中,有那麽一堆人站在熙春樓外,有說有笑,其中一位推搡著雲娟身旁的一位公子,笑道:“孫公子,今夜你可得好好地與雲姑娘吃上幾杯,我等都是陪襯啊!”
聞言,包括那位孫公子在內的幾位公子、小姐皆是紛紛笑得合不攏嘴。
而雲娟則是有些羞澀地垂下了頭,沒有言語。能看得出來,雖然她心裏對這種生活充滿憧憬,但顯然做不到像其他人一樣這麽不拘束。
“雲姑娘,請吧?”孫公子不經意地瞥了眼雲娟,拱手笑道。聞言,雲娟隻得同著這群人走進了熙春樓。
眾人來在了二樓包廂內,沒多會兒小廝便端了飯菜上桌,一眾人一邊作飛花令,一邊吃酒。
雲娟這方麵倒是薄弱,不抵桂枝當初那般愛讀書,故而三兩迴下來便已吃了數盞。可不知為何,眾人正吃著酒,忽然那位姓孫的公子瞥了眼其他人,眾人竟心領神
會地退了出去。房間內獨留雲娟與他二人。
待雲娟恢複神智,已身處慈明宮寢殿的塌上,旁邊坐著蔡奚琳。“蔡姑姑……我怎麽會?”她迷迷糊糊地坐起身來,頭暈目眩。
蔡奚琳見狀,長長地歎了口氣,罵道:“你中了藥,一整夜人事不省。若非熙春樓掌櫃派人前往臨安府通報,那姓孫的小子恐怕……哎!你真是不讓人省心啊,太後因此一夜未眠,剛剛才歇下。”
“孫少爺?他怎麽可能做出這種事?”雲娟仍不敢置信。
“你自己再去熙春樓問清楚吧!問問他們,昨晚是否有宮裏的人來接你迴去?那姓孫的已經全盤托出,難不成你還要為他辯解嗎?”蔡奚琳緊皺眉頭,站了起來。
雲娟沉默不語。
見狀,蔡奚琳歎了口氣後便離開了寢殿,獨留她一人。
午後,太後寢殿中,桂枝這才起榻,卻見雲娟跪在榻前,先是一怔。“怎跪在這兒?”她不解地問道。
雲娟垂眉低目,委屈道:“聖人,奴婢知道錯了,錯信了人。”
聞言,桂枝輕輕頷首,點手示意她近前,雲娟跪著來到了桂枝膝前,趴在塌邊。
桂枝歎道:“哀家早便說過,你自小是在宮中長大,對外麵你還有很多需要學的東西,經過此事你當知道,天下不止臨安皇城,還有無數花花世界,你要學的還很多,否則日後離開宮中,便免不了受挫……”
雲娟實在不明白,為何自己將聖人當做親生母親一般,而她卻一直想著讓自己離開皇宮,難道普天下還有比這裏更好的地方嗎?如果有,那為什麽所有人都擠破了腦門也要進宮呢?
雲娟一時不解,但好在陪在桂枝身邊,仍是令她值得開心的,她也想一直陪在桂枝身旁。突然想到上次壽辰宴上趙昀不經意開的玩笑,雲娟陷入沉思。若自己入了後宮,不就能夠永生永世留在宮裏,陪伴著太後?不這樣想倒也沒事,可一旦有了心思,她那顆剛剛被冰水澆過的心,又逐漸蘊出熱流,便是後麵幾次趙昀前來請安,也忍不住地開始多看幾眼。
天初暖,日初長,好春光,萬匯此時皆得意。競芬芳,筍迸苔錢嫩綠,花偎雪塢儂香。誰把金絲裁剪卻,掛斜陽?
初春後,德壽宮內桃溪柳陌。除卻林籟泉韻外,齊灌耳畔的,更有涼棚內那冰琴玉壺所奏出的婉轉連綿,撫琴人青春正好,一如桂枝當年,一襲綠衫下,玉指裹挾著微風拂過琴弦,如鳴佩環。
雲娟跟隨在桂枝身邊多年,正是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方成就了如今這般精湛的技藝。
再瞧一側侍女手執的鸞扇下,榻側倚臥著抵額小憩的正是桂枝,歲月的痕跡雖然留下,但韻味不減當年。聽著不絕如縷的琴音,一絲涼風讓迴憶如那年錢塘潮水般湧上心頭,頃刻間,無數起起落落、淒淒涼涼銘心鏤骨……
好在雲娟的琴聲在耳畔蕩漾,如一雙能夠撫平歲月痕跡的手,輕柔地落在那些坎坷的湧憶上,使得桂枝的心底不自覺地暖了幾分。
琴未絕,涼棚內又增一人,來者不是旁人,正是當今大宋的官家,趙昀。
他緩步入涼棚內,一旁侍從見狀紛欲下拜,趙昀擺手示意眾人退下。他則是輕輕地走到一旁,目光在聖人楊桂枝的臉上掃過,沒有打擾。
起初聖人撤簾,不論是朝中各臣還是官家本人都沒有料到,直到楊桂枝當著滿朝文武的麵放權給趙昀,他這才後知後覺地醒悟。一直以來,他都認為太後不會輕易撤簾,因為隻有身處那個位置才知道,一旦坐了上去,想讓出位,那得有多麽寬闊的胸襟才能辦到?而楊太後辦到了,且沒有一絲猶豫。故自那以後,趙昀不僅對聖人更加尊敬,更是會在遇事不決時前來請教,這一年裏,趙昀跟桂枝學到了不少,處理起國事亦愈加得心應手。
立在一旁,趙昀靜靜地聽著雲娟撫琴,其間數次被其精湛的音律打動,迴想起即便是禮部曾精心布置的一些宴席上,也從未聽過這宛如仙樂一般,美妙至極的曲子,不住讚許地點頭。
雲娟此時恰逢收尾,雙手懸停後,她頗為自得地深吸了口氣,不經意間地抬起頭,使二人目光交匯,作為侍女的她又怎敢多看?僅在一瞬間便意識到了自己失禮,匆忙撂下手,俯身跪拜。
“奴婢不知官家來到,無心頂撞,請官家恕罪。”
此聲落下,桂枝也緩緩睜開雙眸,迴望瞧見是趙昀,這才起身笑道:“官家何時至此?怎不見人通稟一句?”
“見聖人小憩,朕沒敢驚擾。”趙昀迴身欠身施禮,扶著桂枝重新落座後,他也在一旁坐下,掃了一眼周圍目光又迴到雲娟身上,連連點頭道:“聖人在此聽琴賞春,
如此良辰美景配上她這琴聲,著實令人陶醉,方才也是朕聽得出神了,你且起身便是。”
桂枝笑著示意雲娟站起來,眼底也是掩藏不住對她的讚許,畢竟跟在自己身邊這麽多年了,每個指法,甚至每個音律都是自己親手教她的,總算也是把自己從教坊學來的技藝,傳了下去。
“奴婢不敢受此謬讚,若論琴技,聖人的琴技才是仙音,聖人的手仿佛能夠將人心中的喜怒哀樂都用琴弦彈奏出來,奴婢就曾數次聽得落淚!”雲娟急忙將桂枝給搬了出來,實則這一點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當今的聖人太後是優伶出身,彈得一手好琴,更是在年輕時曾以一支舞名揚萬裏。
不過可惜,雲娟隻能從別人的口中聽到當年那些大場麵的片段,雖然腦中也會幻想,但總沒有親眼得見來得震撼。她也很想知道,當年的聖人究竟是跳出了怎樣的舞,奏出了哪樣的曲,才能做到那般名揚天下。
而對於誇讚的話,早在幾十年前便已灌滿了桂枝的耳朵,當下的她內心平淡,知道官家來此或許是有事,便語氣平緩地問道:“哀家今日也是一時興起才來此處憶舊,不知官家特地過來,可是有何要事?”
“果真瞞不住聖人您的眼,確有一事,朕不好把握。”趙昀點點頭,道出心中苦悶,“今日早朝,十餘位大臣上書,認為朕既已親政,故中宮之位也該填補,但朕左思右想,身側嬪妃雖有,但入主中宮一事頗大,朕認為需同聖人您先商議一番,不知您可有何建議?”
“要選皇後了?”雲娟在一旁,自然聽得清楚。
作為聖人身邊的侍女,她也知道當年聖人便是由吳太後選給寧宗的妃子,在此之前謝皇後更是如此,這些年來,逐漸成熟的雲娟不知怎的,心中也莫名地認為,自己最終或許也會走一樣的路。
若說此前隻是獨自亂想,今日,雲娟的心可是徹底地亂了,她自有記憶時便跟在桂枝身邊,如今已長成人,但離了太後她舉目無親,又能去哪兒?
或許最終也會像太後當年一樣,入後宮,成為官家的一側嬪妃。當然,這是許多人做夢都盼望的,畢竟誰不想一朝飛上枝頭變鳳凰?
一旁,桂枝聽完趙昀的話,沉默了許久,此事她早就想過,自是知道以趙昀的性子,屆時定會來詢問自己意見,故心中也一直在思量合適的人選。
不過,立後一事牽扯頗多,天家不比尋常百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拍即合就能明媒正娶八抬大轎的過門,然後得個名正言順。
想她楊桂枝自己當年成為皇後,也是跨過了重重阻礙。
思索了許久,桂枝也沒拿定主意,隻好開口道:“立後一事,有關國運民生,須多思量。”
(本章完)
對於此舉,趙昀心懷感恩,是以便將太後視為親生母後一般,每隔一日便要省見,頗有幾分孝宗當年的風範。
國事上,桂枝不管了,她也算可以在慈明殿安享晚年了。可雲娟這丫頭卻不讓人省心。
自從那年在壽辰宴上出彩後,臨安城內追求她的男子不計其數,當中不乏權貴大臣家的公子、少爺。
但須知雲娟縱使隻是宮中一個侍女,卻也是太後身旁的人,論起地位,縱是臨安府當地府尹也需讓她三分。誰都知道,雲娟就如同當年的桂枝一樣,表麵上是個宮女,其實比桂枝親生的還要親。
而雲娟心智畢竟尚不成熟,很快便在這種狀態下結識了一位公子哥。對方乃是臨安城內有名的風流浪蕩子,可不知為何,雲娟就是被他迷得失魂落魄,成日成夜的不迴宮,隨著那一群人在各瓦巷、酒樓間出沒。
對此,桂枝了如指掌,但她卻並沒有出麵阻止。
這一年正值秋末,秋風凜冽的夜裏臨安卻無比熱鬧。華燈初上,街頭巷尾南瓦北瓦,張燈結彩,路邊的煙火氣濃鬱。
人群當中,有那麽一堆人站在熙春樓外,有說有笑,其中一位推搡著雲娟身旁的一位公子,笑道:“孫公子,今夜你可得好好地與雲姑娘吃上幾杯,我等都是陪襯啊!”
聞言,包括那位孫公子在內的幾位公子、小姐皆是紛紛笑得合不攏嘴。
而雲娟則是有些羞澀地垂下了頭,沒有言語。能看得出來,雖然她心裏對這種生活充滿憧憬,但顯然做不到像其他人一樣這麽不拘束。
“雲姑娘,請吧?”孫公子不經意地瞥了眼雲娟,拱手笑道。聞言,雲娟隻得同著這群人走進了熙春樓。
眾人來在了二樓包廂內,沒多會兒小廝便端了飯菜上桌,一眾人一邊作飛花令,一邊吃酒。
雲娟這方麵倒是薄弱,不抵桂枝當初那般愛讀書,故而三兩迴下來便已吃了數盞。可不知為何,眾人正吃著酒,忽然那位姓孫的公子瞥了眼其他人,眾人竟心領神
會地退了出去。房間內獨留雲娟與他二人。
待雲娟恢複神智,已身處慈明宮寢殿的塌上,旁邊坐著蔡奚琳。“蔡姑姑……我怎麽會?”她迷迷糊糊地坐起身來,頭暈目眩。
蔡奚琳見狀,長長地歎了口氣,罵道:“你中了藥,一整夜人事不省。若非熙春樓掌櫃派人前往臨安府通報,那姓孫的小子恐怕……哎!你真是不讓人省心啊,太後因此一夜未眠,剛剛才歇下。”
“孫少爺?他怎麽可能做出這種事?”雲娟仍不敢置信。
“你自己再去熙春樓問清楚吧!問問他們,昨晚是否有宮裏的人來接你迴去?那姓孫的已經全盤托出,難不成你還要為他辯解嗎?”蔡奚琳緊皺眉頭,站了起來。
雲娟沉默不語。
見狀,蔡奚琳歎了口氣後便離開了寢殿,獨留她一人。
午後,太後寢殿中,桂枝這才起榻,卻見雲娟跪在榻前,先是一怔。“怎跪在這兒?”她不解地問道。
雲娟垂眉低目,委屈道:“聖人,奴婢知道錯了,錯信了人。”
聞言,桂枝輕輕頷首,點手示意她近前,雲娟跪著來到了桂枝膝前,趴在塌邊。
桂枝歎道:“哀家早便說過,你自小是在宮中長大,對外麵你還有很多需要學的東西,經過此事你當知道,天下不止臨安皇城,還有無數花花世界,你要學的還很多,否則日後離開宮中,便免不了受挫……”
雲娟實在不明白,為何自己將聖人當做親生母親一般,而她卻一直想著讓自己離開皇宮,難道普天下還有比這裏更好的地方嗎?如果有,那為什麽所有人都擠破了腦門也要進宮呢?
雲娟一時不解,但好在陪在桂枝身邊,仍是令她值得開心的,她也想一直陪在桂枝身旁。突然想到上次壽辰宴上趙昀不經意開的玩笑,雲娟陷入沉思。若自己入了後宮,不就能夠永生永世留在宮裏,陪伴著太後?不這樣想倒也沒事,可一旦有了心思,她那顆剛剛被冰水澆過的心,又逐漸蘊出熱流,便是後麵幾次趙昀前來請安,也忍不住地開始多看幾眼。
天初暖,日初長,好春光,萬匯此時皆得意。競芬芳,筍迸苔錢嫩綠,花偎雪塢儂香。誰把金絲裁剪卻,掛斜陽?
初春後,德壽宮內桃溪柳陌。除卻林籟泉韻外,齊灌耳畔的,更有涼棚內那冰琴玉壺所奏出的婉轉連綿,撫琴人青春正好,一如桂枝當年,一襲綠衫下,玉指裹挾著微風拂過琴弦,如鳴佩環。
雲娟跟隨在桂枝身邊多年,正是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方成就了如今這般精湛的技藝。
再瞧一側侍女手執的鸞扇下,榻側倚臥著抵額小憩的正是桂枝,歲月的痕跡雖然留下,但韻味不減當年。聽著不絕如縷的琴音,一絲涼風讓迴憶如那年錢塘潮水般湧上心頭,頃刻間,無數起起落落、淒淒涼涼銘心鏤骨……
好在雲娟的琴聲在耳畔蕩漾,如一雙能夠撫平歲月痕跡的手,輕柔地落在那些坎坷的湧憶上,使得桂枝的心底不自覺地暖了幾分。
琴未絕,涼棚內又增一人,來者不是旁人,正是當今大宋的官家,趙昀。
他緩步入涼棚內,一旁侍從見狀紛欲下拜,趙昀擺手示意眾人退下。他則是輕輕地走到一旁,目光在聖人楊桂枝的臉上掃過,沒有打擾。
起初聖人撤簾,不論是朝中各臣還是官家本人都沒有料到,直到楊桂枝當著滿朝文武的麵放權給趙昀,他這才後知後覺地醒悟。一直以來,他都認為太後不會輕易撤簾,因為隻有身處那個位置才知道,一旦坐了上去,想讓出位,那得有多麽寬闊的胸襟才能辦到?而楊太後辦到了,且沒有一絲猶豫。故自那以後,趙昀不僅對聖人更加尊敬,更是會在遇事不決時前來請教,這一年裏,趙昀跟桂枝學到了不少,處理起國事亦愈加得心應手。
立在一旁,趙昀靜靜地聽著雲娟撫琴,其間數次被其精湛的音律打動,迴想起即便是禮部曾精心布置的一些宴席上,也從未聽過這宛如仙樂一般,美妙至極的曲子,不住讚許地點頭。
雲娟此時恰逢收尾,雙手懸停後,她頗為自得地深吸了口氣,不經意間地抬起頭,使二人目光交匯,作為侍女的她又怎敢多看?僅在一瞬間便意識到了自己失禮,匆忙撂下手,俯身跪拜。
“奴婢不知官家來到,無心頂撞,請官家恕罪。”
此聲落下,桂枝也緩緩睜開雙眸,迴望瞧見是趙昀,這才起身笑道:“官家何時至此?怎不見人通稟一句?”
“見聖人小憩,朕沒敢驚擾。”趙昀迴身欠身施禮,扶著桂枝重新落座後,他也在一旁坐下,掃了一眼周圍目光又迴到雲娟身上,連連點頭道:“聖人在此聽琴賞春,
如此良辰美景配上她這琴聲,著實令人陶醉,方才也是朕聽得出神了,你且起身便是。”
桂枝笑著示意雲娟站起來,眼底也是掩藏不住對她的讚許,畢竟跟在自己身邊這麽多年了,每個指法,甚至每個音律都是自己親手教她的,總算也是把自己從教坊學來的技藝,傳了下去。
“奴婢不敢受此謬讚,若論琴技,聖人的琴技才是仙音,聖人的手仿佛能夠將人心中的喜怒哀樂都用琴弦彈奏出來,奴婢就曾數次聽得落淚!”雲娟急忙將桂枝給搬了出來,實則這一點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當今的聖人太後是優伶出身,彈得一手好琴,更是在年輕時曾以一支舞名揚萬裏。
不過可惜,雲娟隻能從別人的口中聽到當年那些大場麵的片段,雖然腦中也會幻想,但總沒有親眼得見來得震撼。她也很想知道,當年的聖人究竟是跳出了怎樣的舞,奏出了哪樣的曲,才能做到那般名揚天下。
而對於誇讚的話,早在幾十年前便已灌滿了桂枝的耳朵,當下的她內心平淡,知道官家來此或許是有事,便語氣平緩地問道:“哀家今日也是一時興起才來此處憶舊,不知官家特地過來,可是有何要事?”
“果真瞞不住聖人您的眼,確有一事,朕不好把握。”趙昀點點頭,道出心中苦悶,“今日早朝,十餘位大臣上書,認為朕既已親政,故中宮之位也該填補,但朕左思右想,身側嬪妃雖有,但入主中宮一事頗大,朕認為需同聖人您先商議一番,不知您可有何建議?”
“要選皇後了?”雲娟在一旁,自然聽得清楚。
作為聖人身邊的侍女,她也知道當年聖人便是由吳太後選給寧宗的妃子,在此之前謝皇後更是如此,這些年來,逐漸成熟的雲娟不知怎的,心中也莫名地認為,自己最終或許也會走一樣的路。
若說此前隻是獨自亂想,今日,雲娟的心可是徹底地亂了,她自有記憶時便跟在桂枝身邊,如今已長成人,但離了太後她舉目無親,又能去哪兒?
或許最終也會像太後當年一樣,入後宮,成為官家的一側嬪妃。當然,這是許多人做夢都盼望的,畢竟誰不想一朝飛上枝頭變鳳凰?
一旁,桂枝聽完趙昀的話,沉默了許久,此事她早就想過,自是知道以趙昀的性子,屆時定會來詢問自己意見,故心中也一直在思量合適的人選。
不過,立後一事牽扯頗多,天家不比尋常百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拍即合就能明媒正娶八抬大轎的過門,然後得個名正言順。
想她楊桂枝自己當年成為皇後,也是跨過了重重阻礙。
思索了許久,桂枝也沒拿定主意,隻好開口道:“立後一事,有關國運民生,須多思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