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我迴來了!”
張義走進書房,向蕭思禮拱手行禮。
蕭思禮指著桌上的公文:“我正在看朱韜下發的公文呢!”
說著,不免露出笑意:“你小子做的不錯!”
“哪裏,小子不過是狐假虎威罷了。沒有老爺在後麵撐腰,朱韜可不會這麽容易就範。”
張義態度恭敬,不見絲毫得意。
“你小子啊!哈哈哈!”
蕭思禮大笑,隨即想起什麽:“怎麽迴來這麽晚?”
張義就等對方這句呢,連忙解釋:“小子剛去了一趟國子監。”
說著,就進前幾步:“老爺,小子在懷仁任知縣的時候,招收過一批學生。您還記得嗎?”
見對方點頭,他就繼續說道:“這不是大戰在即嗎?小子怕到時影響了他們的學業,就提前過去安撫一下。”
“這有什麽可安撫的。”
蕭思禮很不以為然,撇了下嘴:“那群西夏的狗東西又打不進來,能有什麽影響?”
張義連忙解釋:“老爺,話雖這麽說,可他們終究買了三百枚炸彈。到時,整天轟轟轟的震天響,別說是一些學子了,怕是城裏的守軍心裏都不踏實。”
這一次,不等對方出聲,他就試探說道:“老爺,小子想求您件事……。”
說著,就小心翼翼的看向對方:“小子想能不能把那些學子送迴析津府去,安排在那邊的國子監讀書。”
“你想給他們送到析津府?”
蕭思禮說完,就想起了什麽,眼中充滿玩味:“小子,是長大了啊,都知道培養自己的親信了。”
“老爺!小子絕沒有那個意思!”
張義被說的臉色漲紅,慌忙解釋:“老爺,小子也是想著為老爺多培養些可用之才,絕不敢有別的心思。”
“行了!瞧給你嚇得!”
蕭思禮沒好氣的說道:“就算有也沒什麽!今時不同往日,你一個堂堂蕭府總管,手底下沒有幾個可用之人怎麽成?”
張義一聽就知道對方在試探自己,否則應該是另一套話術。
他苦著臉解釋:“老爺,小子真不是為了自己。那幾個是可造之材,都是奔著鎮守一方的官員培養的。讓他們留在小子手底下做事,反而浪費了一身才學。”
於則成的這一想法,蕭思禮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說。不過,當時並沒有往心裏去。此次,又談及這個話題,見對方這番表現,才不得不重視起來。
“鎮守一方?哈!怕是言過其實了吧!”
蕭思禮用審視目光看向對方。
張義態度坦然:“老爺,這些話不是小子說的,是國子監的祭酒和諸位教諭的一致評價。”
說著,就把這些孩子的過往,從不惜花費重金挖來生源,到請來五嶽先生悉心教導,方方麵麵講的很是詳細。
臨了,才輕聲說道:“老爺,小子是個沒多少學問的,就算進了官場也走不遠。但這些孩子不同,隻要認真栽培,有一番作為是遲早的事。”
這番話,在張義心裏盤算了許久。
長期以來,張義一直在潛移默化的培養蕭思禮的野心。加之近期家族突生變故,蕭思忠因為痛失獨子,身體再不複往日康健。這就促使蕭思禮的野心達到一個不可抑製的程度。
有了爭權奪勢的心,就要有與之匹配的團隊。
張義正是把握住了這點,趁機把張虎等人介紹給對方。
盡管,蕭思禮求才若渴,但依舊對這些孩子保持懷疑態度。
“真有你說的這麽好?”
“老爺,不是我說他們好,是國子監的先生們都這麽說。”張義說話的語氣堅定。
蕭思禮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沒有再追問的意思。
張義試著建議:“老爺,要不,等得空了,您見見這些孩子?”
“見就算了!”
蕭思禮斷然拒絕。
他始終信奉一點,一個人好不好用,是不是可造之材,隻有用過才知道,看是看不出來的。
片刻功夫,蕭思禮已經拿定主意:“則成!”
“老爺,您說!”張義束手而立。
隻聽蕭思禮緩緩說道:“這樣吧,如今事忙,你先讓人把那些學生送到析津府去。待忙過這段時間,老爺我再逐一考察。”
張義拱手行禮:“小子代那些學子拜謝老爺。”
蕭思禮見正事說完,對方還沒有離開的意思,就好奇問道:“還有事?”
張義露出討好笑容:“老爺,那個五嶽先生留在大同浪費了,您看能不能也……。”
“行!怎麽說都是一位大儒,帶迴析津府也好!”
蕭思禮答應的很是痛快。
張義再次拜謝過後,才倒退著出了房間。
一番忙碌,等送走楊暉和那些孩子,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天。
這天下午,張義正陪著蕭思禮在整理往來公文,就接到守衛送來的消息。
說是大同守備朱將軍的親兵,在府門外求見,還說有重要軍情通稟。
張義看向蕭思禮:“老爺,要不,小子去外麵看看?”
蕭思禮略一思忖就對守衛吩咐:“把人帶進來!”
“是!”守衛轉身離開。
一會兒功夫,就將親兵領了進來。
親兵施禮過後,就急促說道:“稟使君,據斥候迴報,三界山一帶發現大批西夏敵軍。”
“多少人!”蕭思禮立即追問。
“人數不下兩萬!將軍邀請使君,立即去守備衙門參加集議!”
親兵說完,就等待對方迴複。
“不下兩萬!”
蕭思禮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前軍都這麽多,那後麵……。”
說到一半,慌忙看向於則成:“則成,節度使劉輝的十萬人馬到哪兒了?”
張義連忙翻找過往公文,隨即找到一封:“按照時間推算,現在應該進入西京道地界,再有三天時間,就能到大同附近。”
“三天啊!”
蕭思禮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即吩咐侍衛為其備馬。
又對於則成吩咐:“你隨老爺我一起去!”
“是!”張義應聲稱是。
等張義陪同蕭思禮趕到守備衙門的議事廳,朱韜以及各級官員將領早已等待在此。
稍作寒暄,朱韜就開始介紹情況。
“據前方斥候送迴的消息,兩天前,西夏前軍約兩萬餘,正翻越三界山,預計目標是我大同……。”
不等他把話說完,一名小校在門外朗聲報名。
隨即來到朱韜身側,在其耳邊低語了幾句。
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麽,隻見朱韜表情憤憤。
待打發走了那人,朱韜撐著桌案起身,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
良久,沉聲說道:“剛接到的消息,大同以南,邊境地帶,有大批宋軍正在集結!”
張義走進書房,向蕭思禮拱手行禮。
蕭思禮指著桌上的公文:“我正在看朱韜下發的公文呢!”
說著,不免露出笑意:“你小子做的不錯!”
“哪裏,小子不過是狐假虎威罷了。沒有老爺在後麵撐腰,朱韜可不會這麽容易就範。”
張義態度恭敬,不見絲毫得意。
“你小子啊!哈哈哈!”
蕭思禮大笑,隨即想起什麽:“怎麽迴來這麽晚?”
張義就等對方這句呢,連忙解釋:“小子剛去了一趟國子監。”
說著,就進前幾步:“老爺,小子在懷仁任知縣的時候,招收過一批學生。您還記得嗎?”
見對方點頭,他就繼續說道:“這不是大戰在即嗎?小子怕到時影響了他們的學業,就提前過去安撫一下。”
“這有什麽可安撫的。”
蕭思禮很不以為然,撇了下嘴:“那群西夏的狗東西又打不進來,能有什麽影響?”
張義連忙解釋:“老爺,話雖這麽說,可他們終究買了三百枚炸彈。到時,整天轟轟轟的震天響,別說是一些學子了,怕是城裏的守軍心裏都不踏實。”
這一次,不等對方出聲,他就試探說道:“老爺,小子想求您件事……。”
說著,就小心翼翼的看向對方:“小子想能不能把那些學子送迴析津府去,安排在那邊的國子監讀書。”
“你想給他們送到析津府?”
蕭思禮說完,就想起了什麽,眼中充滿玩味:“小子,是長大了啊,都知道培養自己的親信了。”
“老爺!小子絕沒有那個意思!”
張義被說的臉色漲紅,慌忙解釋:“老爺,小子也是想著為老爺多培養些可用之才,絕不敢有別的心思。”
“行了!瞧給你嚇得!”
蕭思禮沒好氣的說道:“就算有也沒什麽!今時不同往日,你一個堂堂蕭府總管,手底下沒有幾個可用之人怎麽成?”
張義一聽就知道對方在試探自己,否則應該是另一套話術。
他苦著臉解釋:“老爺,小子真不是為了自己。那幾個是可造之材,都是奔著鎮守一方的官員培養的。讓他們留在小子手底下做事,反而浪費了一身才學。”
於則成的這一想法,蕭思禮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說。不過,當時並沒有往心裏去。此次,又談及這個話題,見對方這番表現,才不得不重視起來。
“鎮守一方?哈!怕是言過其實了吧!”
蕭思禮用審視目光看向對方。
張義態度坦然:“老爺,這些話不是小子說的,是國子監的祭酒和諸位教諭的一致評價。”
說著,就把這些孩子的過往,從不惜花費重金挖來生源,到請來五嶽先生悉心教導,方方麵麵講的很是詳細。
臨了,才輕聲說道:“老爺,小子是個沒多少學問的,就算進了官場也走不遠。但這些孩子不同,隻要認真栽培,有一番作為是遲早的事。”
這番話,在張義心裏盤算了許久。
長期以來,張義一直在潛移默化的培養蕭思禮的野心。加之近期家族突生變故,蕭思忠因為痛失獨子,身體再不複往日康健。這就促使蕭思禮的野心達到一個不可抑製的程度。
有了爭權奪勢的心,就要有與之匹配的團隊。
張義正是把握住了這點,趁機把張虎等人介紹給對方。
盡管,蕭思禮求才若渴,但依舊對這些孩子保持懷疑態度。
“真有你說的這麽好?”
“老爺,不是我說他們好,是國子監的先生們都這麽說。”張義說話的語氣堅定。
蕭思禮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沒有再追問的意思。
張義試著建議:“老爺,要不,等得空了,您見見這些孩子?”
“見就算了!”
蕭思禮斷然拒絕。
他始終信奉一點,一個人好不好用,是不是可造之材,隻有用過才知道,看是看不出來的。
片刻功夫,蕭思禮已經拿定主意:“則成!”
“老爺,您說!”張義束手而立。
隻聽蕭思禮緩緩說道:“這樣吧,如今事忙,你先讓人把那些學生送到析津府去。待忙過這段時間,老爺我再逐一考察。”
張義拱手行禮:“小子代那些學子拜謝老爺。”
蕭思禮見正事說完,對方還沒有離開的意思,就好奇問道:“還有事?”
張義露出討好笑容:“老爺,那個五嶽先生留在大同浪費了,您看能不能也……。”
“行!怎麽說都是一位大儒,帶迴析津府也好!”
蕭思禮答應的很是痛快。
張義再次拜謝過後,才倒退著出了房間。
一番忙碌,等送走楊暉和那些孩子,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天。
這天下午,張義正陪著蕭思禮在整理往來公文,就接到守衛送來的消息。
說是大同守備朱將軍的親兵,在府門外求見,還說有重要軍情通稟。
張義看向蕭思禮:“老爺,要不,小子去外麵看看?”
蕭思禮略一思忖就對守衛吩咐:“把人帶進來!”
“是!”守衛轉身離開。
一會兒功夫,就將親兵領了進來。
親兵施禮過後,就急促說道:“稟使君,據斥候迴報,三界山一帶發現大批西夏敵軍。”
“多少人!”蕭思禮立即追問。
“人數不下兩萬!將軍邀請使君,立即去守備衙門參加集議!”
親兵說完,就等待對方迴複。
“不下兩萬!”
蕭思禮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前軍都這麽多,那後麵……。”
說到一半,慌忙看向於則成:“則成,節度使劉輝的十萬人馬到哪兒了?”
張義連忙翻找過往公文,隨即找到一封:“按照時間推算,現在應該進入西京道地界,再有三天時間,就能到大同附近。”
“三天啊!”
蕭思禮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即吩咐侍衛為其備馬。
又對於則成吩咐:“你隨老爺我一起去!”
“是!”張義應聲稱是。
等張義陪同蕭思禮趕到守備衙門的議事廳,朱韜以及各級官員將領早已等待在此。
稍作寒暄,朱韜就開始介紹情況。
“據前方斥候送迴的消息,兩天前,西夏前軍約兩萬餘,正翻越三界山,預計目標是我大同……。”
不等他把話說完,一名小校在門外朗聲報名。
隨即來到朱韜身側,在其耳邊低語了幾句。
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麽,隻見朱韜表情憤憤。
待打發走了那人,朱韜撐著桌案起身,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
良久,沉聲說道:“剛接到的消息,大同以南,邊境地帶,有大批宋軍正在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