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公,您究竟何時發兵啊?我家主公在陳留可謂是望眼欲穿啊。”
“哦,竟是如此麽,那他為何當初不等我一塊發兵?”
“這……”那傳令兵啞口無言。
“還望劉公速速發兵才是啊。”
“不急,不急,時候未到呢,急什麽呀。”
傳令兵旁的袁渙急的七竅生煙,若不是看麵前之人是劉慶,他恨不得上去將他揍一頓。
袁術的說客還未走,有軍士急忙來通報,傳南陽不遠處正有一飆兵馬前來。
袁渙明顯地打顫了幾下,難不成是袁紹、曹操他們打過來,袁術已經死了?
稍作思考之後,袁渙飛奔出了劉慶營地,劉慶立馬起身,叫上將士緊跟其後。
不過剛出大帳,袁渙就率著一營將士將劉慶所在中軍帳圍了起來。
“憑你這千人餘就能困住我?”劉慶頗為玩味地瞧著袁渙。
袁渙倒是堅決,“我知劉公勇武,但我也要保住主公基業,如若不然,唯死而已,忠臣有何懼哉?”
劉慶聞言,對袁渙有些刮目相看,拍了拍手,說道:“你何以知曉那飆兵馬就是袁本初手下軍士呢?你想的倒是許多,豈不聞孫文台已死在荊州劉表手中,其子來投奔我矣?”
若論天下消息的及時性,誰也不及劉慶,錦衣衛在郭嘉秘密操控之下,荊州北部、揚州廬江、豫州等地已初成規模。
袁渙雖知曉孫堅身死,但聽說孫策來投奔劉慶之事還是瞠目結舌,畢竟孫堅臨走前私自偷竊了袁術許多軍備,若是此時放他進來,袁術難免秋後算賬,可若是不放,麵前劉慶這一關就過不去。
其還未來得及思考,劉慶便上了馬,開口道:“我也不讓你難做,你不是吵著要我出兵嗎?這便到了時候。”又對身後軍士道:“眾將聽令,隨我出征,目標陳留,即刻出發!”
幾營將士立刻集結跟在劉慶身後,他們早在來南陽歇腳時就憋住了一口氣,這時終於等到出征,雖是傍晚人定時分,亦雄赳赳氣昂昂,徑直穿過袁渙的軍陣。
又因袁渙方才對劉慶叫板,這些軍士每每經過一人就對其怒目以視,袁渙望著劉慶的軍隊,倒吸一大口涼氣,心裏隻道還好方才沒有衝動。
是夜,無風無雨無雲無月,但有兵馬飛馳在荊州大地之上。
劉慶趕到城門口,望著麵前垂頭耷頸、有氣無力的軍隊,不敢置信這就是當初孫堅率的那支強軍。
“拜見叔父!”
麵前的少年英姿颯爽、雄姿英發、頗為俊朗,眉宇之間有著孫堅的桀驁,劉慶猜測應該就是小霸王了,便伸手將其扶起,說道:“伯符,一路趕來辛苦了,文台之死,我亦日夜悲痛,節哀。汝現在當以提振士氣,招兵買馬為要,繼承汝父遺誌,自立自強才是。”
“多謝叔父提點,伯符銘記於心,家父在世時,常常提及叔父,談及叔父文武雙全,為人仁厚,我等現已無處可去,還望叔父收留我等。”
孫策說完就朝劉慶跪了下來,接著他身後的將士連帶著程普、韓當、黃蓋等人盡皆跪了下來。
劉慶看著麵前眾人有些茫然。
若收留,孫策、孫權甚至孫翊都不是甘願俯首稱臣之人,久必生禍亂,若是不收留,一落難子弟、結拜兄弟之子千裏趕來投奔都不收留何以收天下人之心,劉慶頓時就陷入兩難境地。
隻是須臾片刻,劉慶就拉起孫策,沉聲道:“你不遠千裏趕來投奔我,便是看得上我劉慶的為人,豈有推辭之說?”
孫策大喜,再三拜道:“多謝叔父!多謝叔父!”
稍稍敘舊之後,孫策問道:“叔父,我等現在何處紮營安寨?”
劉慶搖了搖頭,“不必紮寨了,我等先就往陳留去討袁。”
“叔父,那我便一同前去!”
“這卻是不行。”
“叔父,這是為何?”孫策臉色頓時就冷了下來,看起來很是嚇人,看來是心裏有了幾分氣了。
“不行就是不行。”劉慶斬釘截鐵道。
孫策疑惑地看著劉慶,其身後程普、韓當、黃蓋三人也是麵有憤恨,似在責怪劉慶言行不一。
孫策眼睛快要瞪出來,眼淚不爭氣就流了下來,“此處不容人,自有留人處!”
“你豈忘了我方才所言?你現在要做的就是繼承先父遺誌,養精蓄銳,招兵買馬,你現在所率殘軍,方才千人之眾,你隨我去討袁,那是找死!你對的起你父親麽?”
劉慶說完,孫策已經半轉過去的身子又轉了迴來,此時已經是淚流滿麵。
劉慶扳過孫策身子,又將執轉過來對著身後的軍士,吼道:“你自己看看他們,像什麽樣子,這像是一支軍隊麽?這還是你父親在時那支戰無不勝的強軍嗎?不仔細看手中的兵刃更像是一支要飯的,或者像是大獄裏逃出來的囚犯,你看看他們還能打一場像樣的仗麽?啊?豎子,你要帶著他們去送死嗎?”
孫策並其手下軍士聽完已是泣不成聲,劉慶招招手,示意孫策、程普等四人到身邊來,再其一旁耳語了幾句,又對自家的將士吼道:“分千人的糧食給他們,我兄弟的軍士,怎麽也要吃好。”
孫策聽完反應過來,哭的成了淚人,平日硬朗的八尺之軀就算孫堅怎麽鞭打他都未曾下跪認錯,這時接連對劉慶叩頭,吼道:“叔父,我錯了!伯符知錯!伯符知錯!我有愧於叔父,竟將叔父想成那般人了,叔父,求你打我幾下出氣吧!”
程普等三人亦是連連下跪,稱謝劉慶不止。
絮絮叨叨了半夜,袁渙心裏疑惑不定,這劉慶怎麽出了南陽又迴來,說是拿什麽東西,可拿什麽東西,要全軍親自迴來拿呢?
檄文?軍令?印綬?都不相像,袁渙想不出,但覺得此事大有蹊蹺,便連夜寫信於袁術。
不曾想,令兵當夜趕往陳留時,半夜被劉慶的斥候發現,捉了迴去。
劉慶看著袁渙寫的信,上麵書劉慶去而複返,軍陣中夾雜著不似原來隊伍之人雲雲。
劉慶好一陣大笑,接著令徐庶模仿袁渙的字跡重新寫了一封,派人送給袁術。
“哦,竟是如此麽,那他為何當初不等我一塊發兵?”
“這……”那傳令兵啞口無言。
“還望劉公速速發兵才是啊。”
“不急,不急,時候未到呢,急什麽呀。”
傳令兵旁的袁渙急的七竅生煙,若不是看麵前之人是劉慶,他恨不得上去將他揍一頓。
袁術的說客還未走,有軍士急忙來通報,傳南陽不遠處正有一飆兵馬前來。
袁渙明顯地打顫了幾下,難不成是袁紹、曹操他們打過來,袁術已經死了?
稍作思考之後,袁渙飛奔出了劉慶營地,劉慶立馬起身,叫上將士緊跟其後。
不過剛出大帳,袁渙就率著一營將士將劉慶所在中軍帳圍了起來。
“憑你這千人餘就能困住我?”劉慶頗為玩味地瞧著袁渙。
袁渙倒是堅決,“我知劉公勇武,但我也要保住主公基業,如若不然,唯死而已,忠臣有何懼哉?”
劉慶聞言,對袁渙有些刮目相看,拍了拍手,說道:“你何以知曉那飆兵馬就是袁本初手下軍士呢?你想的倒是許多,豈不聞孫文台已死在荊州劉表手中,其子來投奔我矣?”
若論天下消息的及時性,誰也不及劉慶,錦衣衛在郭嘉秘密操控之下,荊州北部、揚州廬江、豫州等地已初成規模。
袁渙雖知曉孫堅身死,但聽說孫策來投奔劉慶之事還是瞠目結舌,畢竟孫堅臨走前私自偷竊了袁術許多軍備,若是此時放他進來,袁術難免秋後算賬,可若是不放,麵前劉慶這一關就過不去。
其還未來得及思考,劉慶便上了馬,開口道:“我也不讓你難做,你不是吵著要我出兵嗎?這便到了時候。”又對身後軍士道:“眾將聽令,隨我出征,目標陳留,即刻出發!”
幾營將士立刻集結跟在劉慶身後,他們早在來南陽歇腳時就憋住了一口氣,這時終於等到出征,雖是傍晚人定時分,亦雄赳赳氣昂昂,徑直穿過袁渙的軍陣。
又因袁渙方才對劉慶叫板,這些軍士每每經過一人就對其怒目以視,袁渙望著劉慶的軍隊,倒吸一大口涼氣,心裏隻道還好方才沒有衝動。
是夜,無風無雨無雲無月,但有兵馬飛馳在荊州大地之上。
劉慶趕到城門口,望著麵前垂頭耷頸、有氣無力的軍隊,不敢置信這就是當初孫堅率的那支強軍。
“拜見叔父!”
麵前的少年英姿颯爽、雄姿英發、頗為俊朗,眉宇之間有著孫堅的桀驁,劉慶猜測應該就是小霸王了,便伸手將其扶起,說道:“伯符,一路趕來辛苦了,文台之死,我亦日夜悲痛,節哀。汝現在當以提振士氣,招兵買馬為要,繼承汝父遺誌,自立自強才是。”
“多謝叔父提點,伯符銘記於心,家父在世時,常常提及叔父,談及叔父文武雙全,為人仁厚,我等現已無處可去,還望叔父收留我等。”
孫策說完就朝劉慶跪了下來,接著他身後的將士連帶著程普、韓當、黃蓋等人盡皆跪了下來。
劉慶看著麵前眾人有些茫然。
若收留,孫策、孫權甚至孫翊都不是甘願俯首稱臣之人,久必生禍亂,若是不收留,一落難子弟、結拜兄弟之子千裏趕來投奔都不收留何以收天下人之心,劉慶頓時就陷入兩難境地。
隻是須臾片刻,劉慶就拉起孫策,沉聲道:“你不遠千裏趕來投奔我,便是看得上我劉慶的為人,豈有推辭之說?”
孫策大喜,再三拜道:“多謝叔父!多謝叔父!”
稍稍敘舊之後,孫策問道:“叔父,我等現在何處紮營安寨?”
劉慶搖了搖頭,“不必紮寨了,我等先就往陳留去討袁。”
“叔父,那我便一同前去!”
“這卻是不行。”
“叔父,這是為何?”孫策臉色頓時就冷了下來,看起來很是嚇人,看來是心裏有了幾分氣了。
“不行就是不行。”劉慶斬釘截鐵道。
孫策疑惑地看著劉慶,其身後程普、韓當、黃蓋三人也是麵有憤恨,似在責怪劉慶言行不一。
孫策眼睛快要瞪出來,眼淚不爭氣就流了下來,“此處不容人,自有留人處!”
“你豈忘了我方才所言?你現在要做的就是繼承先父遺誌,養精蓄銳,招兵買馬,你現在所率殘軍,方才千人之眾,你隨我去討袁,那是找死!你對的起你父親麽?”
劉慶說完,孫策已經半轉過去的身子又轉了迴來,此時已經是淚流滿麵。
劉慶扳過孫策身子,又將執轉過來對著身後的軍士,吼道:“你自己看看他們,像什麽樣子,這像是一支軍隊麽?這還是你父親在時那支戰無不勝的強軍嗎?不仔細看手中的兵刃更像是一支要飯的,或者像是大獄裏逃出來的囚犯,你看看他們還能打一場像樣的仗麽?啊?豎子,你要帶著他們去送死嗎?”
孫策並其手下軍士聽完已是泣不成聲,劉慶招招手,示意孫策、程普等四人到身邊來,再其一旁耳語了幾句,又對自家的將士吼道:“分千人的糧食給他們,我兄弟的軍士,怎麽也要吃好。”
孫策聽完反應過來,哭的成了淚人,平日硬朗的八尺之軀就算孫堅怎麽鞭打他都未曾下跪認錯,這時接連對劉慶叩頭,吼道:“叔父,我錯了!伯符知錯!伯符知錯!我有愧於叔父,竟將叔父想成那般人了,叔父,求你打我幾下出氣吧!”
程普等三人亦是連連下跪,稱謝劉慶不止。
絮絮叨叨了半夜,袁渙心裏疑惑不定,這劉慶怎麽出了南陽又迴來,說是拿什麽東西,可拿什麽東西,要全軍親自迴來拿呢?
檄文?軍令?印綬?都不相像,袁渙想不出,但覺得此事大有蹊蹺,便連夜寫信於袁術。
不曾想,令兵當夜趕往陳留時,半夜被劉慶的斥候發現,捉了迴去。
劉慶看著袁渙寫的信,上麵書劉慶去而複返,軍陣中夾雜著不似原來隊伍之人雲雲。
劉慶好一陣大笑,接著令徐庶模仿袁渙的字跡重新寫了一封,派人送給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