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劍塚方向突然升起萬丈劍光,萬千柄斷劍同時自地底拔起,劍身裂紋中迸發出金色霞光,在空中匯聚成一條百丈長的劍龍,帶著無比磅礴的靈氣,瘋狂灌向劍窟。
“天道不仁……劍道永存!”
邱老祖的聲音伴隨著自身迸發出的精血凝成實質,那懸浮半空的劍意心得,凝聚著邱老祖畢生感悟,化作三十六柄光劍,依次沒入東方式開與各峰長老眉心。
最後一道劍光消散時,邱老祖麵容憔悴,變得蒼老無比,形如枯槁。
“昔日幹將莫邪,為鑄神兵……投身爐火,以身祭劍,今日我亦效之……重鑄我劍,希望永世流傳……”
話音剛落,縱劍門群山轟然震動,邱老祖雙拐一頓,騰空而起,那雙銅拐碎裂,片片剝落,露出內裏流轉的劍氣光暈,赫然是兩截青銅劍,斷劍鋒芒畢露,錚然鳴響,與邱老祖一起投入熊熊爐火中。
“老邱……”
“老祖……”
彭老祖花白的胡須顫抖,熱淚盈眶,背後“饕餮劍”嗡鳴不已。
親眼看著這一幕,饒是東方式開一顆道心堅如磐石,宗師境界早已修煉的諸般萬物不縈於懷,也不禁肅然動容,腰畔“蒼梧劍”不受控製地出鞘三寸,與青銅斷劍共鳴,發出亙古劍歌。
所有長老集體跪倒,他們佩劍上的劍穗無風自動,朝著熊熊爐火行三叩九拜之禮,落鳳峰蕭布衣的“騰蛟劍”更是震碎劍鞘,在空中聚成“恭送老祖”四字。
爐火中的邱老祖身體漸漸虛化,他輕撫青銅劍身,像撫摸自己親手養大的孩子,斷劍發出長嘯嗡鳴。
\"劍道萬古如長夜,但終有指引明燈,今日我以身祭劍,他日願爾等大放光明……”
他突然劇烈咳嗽,指縫間漏出的不是血,而是點點星輝……
東方式開瞳孔驟縮,那些星輝分明是燃燒的劍意碎片,每一粒都蘊含著斬仙的記憶,數百年前邱老祖雙腿盡斷仍以身為劍,斷劍劫餘貫穿仙人眉心時炸開的金色血雨……
“劍來!”
隨著邱老祖突然暴喝,斷劍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劍窟中九座石碑同時震動,縱劍門所有弟子皆看見每一幅石刻裏都走出虛影,從葛衣草履的初代門主到曆代隕落的長老,齊齊朝著鑄劍峰躬身。
恍惚中,東方式開看到邱老祖蒼老身軀在爐火中逐漸消散,魂魄正在重鑄斷劍,每一錘都砸出大道綸音。
“原來老祖要的不是重鑄利器...…\"
落鳳峰長老蕭布衣突然老淚縱橫:“而是要用三千劍魂為引,重燃劍道光明!\"
子時三刻,斷劍徹底重鑄完成的刹那,邱老祖的身軀碎成星塵,新生的劍身透出冷輝,劍格處浮現微型雲霧虛影,劍脊上浮現出兩個上古篆文:天問!
東方式開伸手,“天問劍”自行飛入手中,整座縱劍山脈突然升起千百道劍虹,劍塚沉睡的十萬柄古劍同時低吟,劍氣在雲層中凝成邱老祖的虛影。
縱劍門所有長老再次集體跪拜。
“天道不仁,劍道永存——恭送老祖!”
東方式開話音未落,“天問劍”突然射出一道冷輝,直指一眾長老中的刑堂首座,後者身軀應聲而碎,袍服四分五裂,露出裏麵黑色紋身身軀,臉上陡然麵皮墜落,現出一張陌生的麵容,眾人齊聲驚唿。
“不知島居然把棋子埋到這裏了……”
東方式開冷笑,“天問劍”自動歸鞘,帶起一片血霧……
…………
劍窟內,隨著數百弟子進入,原本空曠的洞窟變得有些擁擠,天地靈氣卻變得異常濃鬱,九座石碑如玉般皎潔,碑刻上的線條光澤流轉,畫中劍仙與洪荒猛獸仿佛要活過來一般。
“悟到了……悟到了……我悟到了……是三才劍法,哈哈哈……”
一名弟子驀然大笑,站起身手舞足蹈,指尖綻放的青色劍氣格外刺眼,有人認出是已經進劍窟悟劍過二十多次的範奢。
此人三十多歲年紀,平日裏修煉刻苦之極,常被傳功長老稱讚,無奈資質天賦平庸,修為境界一直停滯不前。
有長老授業解惑講解劍法,破法時,這廝經常一拍大腿,石破天驚地喊出他的名言:哎呀——和我預想的一模一樣!時間久了,許多弟子都在背後偷偷拿他取笑。
可任誰也想不到,除了那個屈永,今日第一個悟到了劍意的人竟然是他,看著歡欣鼓舞的範奢,打坐悟劍的眾人有人一臉羨慕,有人麵露嫉妒,有人埋頭苦思。
人群中東方劍撣了撣衣衫,撇嘴冷哼道:“似這種豬一般的蠢貨,居然如此好命!”
一旁雲纓睨了他一眼,撫著鬢邊秀發道:“東方師兄可不能這麽說……範師兄平日刻苦,才會有今日之幸,人不可貌相,人家是大器晚成也說不定呢!”
雲纓說著,望向角落裏那個始終默默無聞的青年。
屈永閉目凝神,盤膝而坐,巋然不動,仿佛與身後暗灰色的石壁一般,不為外界所擾,死一般沉寂。
“悟到了……我也悟到了!”
人群中又一名弟子驚喜出聲,眾人一陣騷動……
“我也悟到了……”
聲音此起彼伏,越來越多的人相繼感悟到劍意,劍窟內一片歡騰。
東方劍臉色陰鬱仿佛要滴出水來,暗自揉了揉眉心,強迫自己沉心靜氣,用心感悟劍意……
…………
七月的流火炙烤著大地,龍門山上卻是另一番景象。
疊翠流金,蟬鳴聲裹在鬆濤裏,撞碎在百丈飛瀑前。
陳帝斜倚在竹榻上,指尖摩挲著青玉盞,盞中冰鎮梅子湯泛著琥珀光。
三丈外的寒潭裏,幾尾赤鱗紅鯉正啄食著太監趙德祿撒下的金粟……
避暑行宮外,奉詔前來伴駕的太尉童環提著袍裾走得飛快,陽光透過頭頂藤蘿灑在他身上,宰相崔逸忠唿哧帶喘的跟在後麵,望著童環的背影暗自腹誹:“這老狗,趕這麽急去見陛下,莫非心裏又打著什麽歪算盤……”
崔逸忠想到這裏,也加快了腳步,卻見童環大袖一揮,人已消失在亭廊轉角,地上幽光隱然,似乎遺落了什麽事物。
崔逸忠三步並作兩步趕上前,拾起一看,卻是一紙薛濤箋,隻見上麵塗抹修改,字跡斑斑,正是童環的手跡。
崔逸忠心中竊喜,扭頭看看四周確定無人,這才仔細觀看,隻見上麵寫道:“一:祭天大典,二:推舉知行院參與東揚國秘境……三:嚴查十萬鬥烏金礦石……”
不得不說,童太尉一手簪花小楷寫得漂亮至極,而且條理清晰,敘事分明,隻是有些地方塗抹修改,再加上一些特殊標記,崔逸忠看得不太清楚。
饒是如此,宰相大人也是倒抽一口涼氣,暗道:“好老狗……怪不得陛下對他青眼有加,這功課做得挺足……”
崔逸忠將紙團握在掌心用力揉搓,那咬牙切齒的表情仿佛在狠狠蹂躪童環的身體,將紙團憤然扔進花圃中,心中暗想對策,不覺已走到行宮門口。
小太監通稟,引領著他來到禦前,看到陳帝與童環相談甚歡。
“愛卿所言有理……但朕收複秦州是民心所向,亦是先帝在天之靈庇佑,更賴三軍將士用命……朕可不敢邀天之功,這祭天大典,就……暫且作罷吧!”
陳帝雖然嘴上拒絕,但臉上笑意明顯,轉過頭,目光凜厲地瞪了一眼跪覲的崔逸忠。
宰相大人心中一個激靈,爬起身來,低頭找個位置坐下。
“陛下虛懷若穀,老臣欽服!”
童環拱手道:“眼下還有要緊一事,東揚國劍塚秘境開啟在際,老臣以為……若是縱劍門鑄造術流入韓戰那裏,那我大陳軍的兵甲優勢將蕩然無存……”
“不錯……”陳帝麵容一凝,道:“這也是朕所憂慮的……童愛卿可有良策?”
陳帝隨手拋下幾粒粟米,潭中錦鯉爭先恐後地搶食,水麵花團錦簇,湧起一波彩浪。
崔逸忠在一旁心中暗道:“來了……來了……這老狗要推舉知行院了。”
果不其然,童環撫須笑道:“陛下何不遣知行院前往,若知行院勝出,得到縱劍門的鑄造術,我大陳軍如虎添翼,若是知行院失利……”
崔逸忠忍不住插嘴道:“陛下正好有了懲治他們的借口!”
“朕何時說過要懲治知行院?簡直一派胡言!”
陳帝臉色慍怒,抖落掌心餘糧,錦鯉們立刻沉入墨色潭水。
崔逸忠嚇得菊花一緊,強笑道:“臣的意思是……知行院閉門……不思報效朝廷,陛下宅心仁厚,可臣……臣……實在看不過去……”
陳帝麵容稍霽,對童環溫言道:“朕欲讓龍門書院與知行院挑選弟子,同時派人前往縱劍門……去年清明大比,龍門書院敗北,這一次,就看誰能拔得頭籌!”
“陛下英明,如此甚好!”童環撫掌讚道。
崔逸忠看陳帝似乎並未生氣,原本懸著的心又放迴肚子裏,他怕童環再次搶了先,大著膽子道:“陛下……臣還有一事稟奏!”
“哦……你且說來。”
陳帝蹙眉,舉起青玉盞,湊到唇邊。
“朝中傳言,邊境榷場,有人私運十萬鬥烏金礦石與昔日西涼太尉韓宗旺交易……此等行徑,如同通敵叛國,望陛下嚴查……”
崔逸忠說得義正言辭,眼角餘光瞥見童環一臉震驚,心中暗暗得意,情緒激昂道:“似這種膽大包天的狗賊,不殺不足以平民憤……臣恨不得食汝肉,寢汝皮!”
“天道不仁……劍道永存!”
邱老祖的聲音伴隨著自身迸發出的精血凝成實質,那懸浮半空的劍意心得,凝聚著邱老祖畢生感悟,化作三十六柄光劍,依次沒入東方式開與各峰長老眉心。
最後一道劍光消散時,邱老祖麵容憔悴,變得蒼老無比,形如枯槁。
“昔日幹將莫邪,為鑄神兵……投身爐火,以身祭劍,今日我亦效之……重鑄我劍,希望永世流傳……”
話音剛落,縱劍門群山轟然震動,邱老祖雙拐一頓,騰空而起,那雙銅拐碎裂,片片剝落,露出內裏流轉的劍氣光暈,赫然是兩截青銅劍,斷劍鋒芒畢露,錚然鳴響,與邱老祖一起投入熊熊爐火中。
“老邱……”
“老祖……”
彭老祖花白的胡須顫抖,熱淚盈眶,背後“饕餮劍”嗡鳴不已。
親眼看著這一幕,饒是東方式開一顆道心堅如磐石,宗師境界早已修煉的諸般萬物不縈於懷,也不禁肅然動容,腰畔“蒼梧劍”不受控製地出鞘三寸,與青銅斷劍共鳴,發出亙古劍歌。
所有長老集體跪倒,他們佩劍上的劍穗無風自動,朝著熊熊爐火行三叩九拜之禮,落鳳峰蕭布衣的“騰蛟劍”更是震碎劍鞘,在空中聚成“恭送老祖”四字。
爐火中的邱老祖身體漸漸虛化,他輕撫青銅劍身,像撫摸自己親手養大的孩子,斷劍發出長嘯嗡鳴。
\"劍道萬古如長夜,但終有指引明燈,今日我以身祭劍,他日願爾等大放光明……”
他突然劇烈咳嗽,指縫間漏出的不是血,而是點點星輝……
東方式開瞳孔驟縮,那些星輝分明是燃燒的劍意碎片,每一粒都蘊含著斬仙的記憶,數百年前邱老祖雙腿盡斷仍以身為劍,斷劍劫餘貫穿仙人眉心時炸開的金色血雨……
“劍來!”
隨著邱老祖突然暴喝,斷劍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劍窟中九座石碑同時震動,縱劍門所有弟子皆看見每一幅石刻裏都走出虛影,從葛衣草履的初代門主到曆代隕落的長老,齊齊朝著鑄劍峰躬身。
恍惚中,東方式開看到邱老祖蒼老身軀在爐火中逐漸消散,魂魄正在重鑄斷劍,每一錘都砸出大道綸音。
“原來老祖要的不是重鑄利器...…\"
落鳳峰長老蕭布衣突然老淚縱橫:“而是要用三千劍魂為引,重燃劍道光明!\"
子時三刻,斷劍徹底重鑄完成的刹那,邱老祖的身軀碎成星塵,新生的劍身透出冷輝,劍格處浮現微型雲霧虛影,劍脊上浮現出兩個上古篆文:天問!
東方式開伸手,“天問劍”自行飛入手中,整座縱劍山脈突然升起千百道劍虹,劍塚沉睡的十萬柄古劍同時低吟,劍氣在雲層中凝成邱老祖的虛影。
縱劍門所有長老再次集體跪拜。
“天道不仁,劍道永存——恭送老祖!”
東方式開話音未落,“天問劍”突然射出一道冷輝,直指一眾長老中的刑堂首座,後者身軀應聲而碎,袍服四分五裂,露出裏麵黑色紋身身軀,臉上陡然麵皮墜落,現出一張陌生的麵容,眾人齊聲驚唿。
“不知島居然把棋子埋到這裏了……”
東方式開冷笑,“天問劍”自動歸鞘,帶起一片血霧……
…………
劍窟內,隨著數百弟子進入,原本空曠的洞窟變得有些擁擠,天地靈氣卻變得異常濃鬱,九座石碑如玉般皎潔,碑刻上的線條光澤流轉,畫中劍仙與洪荒猛獸仿佛要活過來一般。
“悟到了……悟到了……我悟到了……是三才劍法,哈哈哈……”
一名弟子驀然大笑,站起身手舞足蹈,指尖綻放的青色劍氣格外刺眼,有人認出是已經進劍窟悟劍過二十多次的範奢。
此人三十多歲年紀,平日裏修煉刻苦之極,常被傳功長老稱讚,無奈資質天賦平庸,修為境界一直停滯不前。
有長老授業解惑講解劍法,破法時,這廝經常一拍大腿,石破天驚地喊出他的名言:哎呀——和我預想的一模一樣!時間久了,許多弟子都在背後偷偷拿他取笑。
可任誰也想不到,除了那個屈永,今日第一個悟到了劍意的人竟然是他,看著歡欣鼓舞的範奢,打坐悟劍的眾人有人一臉羨慕,有人麵露嫉妒,有人埋頭苦思。
人群中東方劍撣了撣衣衫,撇嘴冷哼道:“似這種豬一般的蠢貨,居然如此好命!”
一旁雲纓睨了他一眼,撫著鬢邊秀發道:“東方師兄可不能這麽說……範師兄平日刻苦,才會有今日之幸,人不可貌相,人家是大器晚成也說不定呢!”
雲纓說著,望向角落裏那個始終默默無聞的青年。
屈永閉目凝神,盤膝而坐,巋然不動,仿佛與身後暗灰色的石壁一般,不為外界所擾,死一般沉寂。
“悟到了……我也悟到了!”
人群中又一名弟子驚喜出聲,眾人一陣騷動……
“我也悟到了……”
聲音此起彼伏,越來越多的人相繼感悟到劍意,劍窟內一片歡騰。
東方劍臉色陰鬱仿佛要滴出水來,暗自揉了揉眉心,強迫自己沉心靜氣,用心感悟劍意……
…………
七月的流火炙烤著大地,龍門山上卻是另一番景象。
疊翠流金,蟬鳴聲裹在鬆濤裏,撞碎在百丈飛瀑前。
陳帝斜倚在竹榻上,指尖摩挲著青玉盞,盞中冰鎮梅子湯泛著琥珀光。
三丈外的寒潭裏,幾尾赤鱗紅鯉正啄食著太監趙德祿撒下的金粟……
避暑行宮外,奉詔前來伴駕的太尉童環提著袍裾走得飛快,陽光透過頭頂藤蘿灑在他身上,宰相崔逸忠唿哧帶喘的跟在後麵,望著童環的背影暗自腹誹:“這老狗,趕這麽急去見陛下,莫非心裏又打著什麽歪算盤……”
崔逸忠想到這裏,也加快了腳步,卻見童環大袖一揮,人已消失在亭廊轉角,地上幽光隱然,似乎遺落了什麽事物。
崔逸忠三步並作兩步趕上前,拾起一看,卻是一紙薛濤箋,隻見上麵塗抹修改,字跡斑斑,正是童環的手跡。
崔逸忠心中竊喜,扭頭看看四周確定無人,這才仔細觀看,隻見上麵寫道:“一:祭天大典,二:推舉知行院參與東揚國秘境……三:嚴查十萬鬥烏金礦石……”
不得不說,童太尉一手簪花小楷寫得漂亮至極,而且條理清晰,敘事分明,隻是有些地方塗抹修改,再加上一些特殊標記,崔逸忠看得不太清楚。
饒是如此,宰相大人也是倒抽一口涼氣,暗道:“好老狗……怪不得陛下對他青眼有加,這功課做得挺足……”
崔逸忠將紙團握在掌心用力揉搓,那咬牙切齒的表情仿佛在狠狠蹂躪童環的身體,將紙團憤然扔進花圃中,心中暗想對策,不覺已走到行宮門口。
小太監通稟,引領著他來到禦前,看到陳帝與童環相談甚歡。
“愛卿所言有理……但朕收複秦州是民心所向,亦是先帝在天之靈庇佑,更賴三軍將士用命……朕可不敢邀天之功,這祭天大典,就……暫且作罷吧!”
陳帝雖然嘴上拒絕,但臉上笑意明顯,轉過頭,目光凜厲地瞪了一眼跪覲的崔逸忠。
宰相大人心中一個激靈,爬起身來,低頭找個位置坐下。
“陛下虛懷若穀,老臣欽服!”
童環拱手道:“眼下還有要緊一事,東揚國劍塚秘境開啟在際,老臣以為……若是縱劍門鑄造術流入韓戰那裏,那我大陳軍的兵甲優勢將蕩然無存……”
“不錯……”陳帝麵容一凝,道:“這也是朕所憂慮的……童愛卿可有良策?”
陳帝隨手拋下幾粒粟米,潭中錦鯉爭先恐後地搶食,水麵花團錦簇,湧起一波彩浪。
崔逸忠在一旁心中暗道:“來了……來了……這老狗要推舉知行院了。”
果不其然,童環撫須笑道:“陛下何不遣知行院前往,若知行院勝出,得到縱劍門的鑄造術,我大陳軍如虎添翼,若是知行院失利……”
崔逸忠忍不住插嘴道:“陛下正好有了懲治他們的借口!”
“朕何時說過要懲治知行院?簡直一派胡言!”
陳帝臉色慍怒,抖落掌心餘糧,錦鯉們立刻沉入墨色潭水。
崔逸忠嚇得菊花一緊,強笑道:“臣的意思是……知行院閉門……不思報效朝廷,陛下宅心仁厚,可臣……臣……實在看不過去……”
陳帝麵容稍霽,對童環溫言道:“朕欲讓龍門書院與知行院挑選弟子,同時派人前往縱劍門……去年清明大比,龍門書院敗北,這一次,就看誰能拔得頭籌!”
“陛下英明,如此甚好!”童環撫掌讚道。
崔逸忠看陳帝似乎並未生氣,原本懸著的心又放迴肚子裏,他怕童環再次搶了先,大著膽子道:“陛下……臣還有一事稟奏!”
“哦……你且說來。”
陳帝蹙眉,舉起青玉盞,湊到唇邊。
“朝中傳言,邊境榷場,有人私運十萬鬥烏金礦石與昔日西涼太尉韓宗旺交易……此等行徑,如同通敵叛國,望陛下嚴查……”
崔逸忠說得義正言辭,眼角餘光瞥見童環一臉震驚,心中暗暗得意,情緒激昂道:“似這種膽大包天的狗賊,不殺不足以平民憤……臣恨不得食汝肉,寢汝皮!”